陳霞家位于棉紡路,這里在過去存在著一家國營的大型棉紡廠,廠里職工最多時有1500人,產能達到5萬份紗錠。
由廠區所衍生的由職工家屬經營的小賣部、餐廳、理發店、子弟幼兒園陸續開張,逐步形成了高度依附廠區作息的產業。
曾經是縣城城區最為繁華的地域,陳佑的媽媽陳霞、馮晚橙的父母,以及江濤的父親也都是曾經的棉紡廠職工,陳佑在這條街度過了慢悠悠的童年時光。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98年國營企...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陳霞家位于棉紡路,這里在過去存在著一家國營的大型棉紡廠,廠里職工最多時有1500人,產能達到5萬份紗錠。
由廠區所衍生的由職工家屬經營的小賣部、餐廳、理發店、子弟幼兒園陸續開張,逐步形成了高度依附廠區作息的產業。
曾經是縣城城區最為繁華的地域,陳佑的媽媽陳霞、馮晚橙的父母,以及江濤的父親也都是曾經的棉紡廠職工,陳佑在這條街度過了慢悠悠的童年時光。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98年國營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