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袁耀披甲整齊來到壽春城頭時候,天空已經下起了綿綿細雨。細密的雨絲如銀線般自天際紛紛揚揚飄落。
自從三月以來,雨就沒停過。淮南大地已經成為一片澤國,壽春更是積水甚多。
袁耀伸手輕輕撫過身旁的城垛,臉上也是陰云密布。
壽春城本來就年久失修,現在有長期被浸泡在雨水之中,有些城墻搖搖欲墜。如果不出意外,城破就在這幾天了。
也就說,三五天將決定他的命運。
在這亂世必須掌握一部分軍隊在手中,想著就想下城墻去找袁術。
就在此時,有宦官過來傳召“宣太子上殿覲見”
仲家皇帝自稱帝始,就迫不及待開始修建皇宮。
皇宮地址選在壽春城內風水絕佳之處,地勢開闊平坦,周邊河流環繞,水運交通方便。為了皇宮盡顯奢華,袁術強征當地百姓,每日驅使萬人勞作,大量民富放下手中農活,投身到繁重的勞役之中。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對他的怨恨日益加深。
到的時候,還有士兵押著幾十個民夫抬著一些奇花異草從側門往花園處搬運。其中一個民夫慢了一步,士兵上去就是幾鞭子,民夫敢怒不敢言。
袁耀看了心想,幸虧沒穿越成這種普通百姓,在亂世都是炮灰。亂世可是不講究人權啊?做袁術的兒子雖然倒霉點,但是起碼是貴族,有上桌的資格!
袁耀被引領著進入溫德殿門口的時候,袁術正在大發雷霆。溫德殿是袁術召集群臣議政的大殿。
“劉備,織席販履之徒,也敢興兵犯我?出身低賤,本是個市井小民,靠著謝雞鳴狗盜之術,僥幸占據徐州,金竟敢妄圖與我這四世三公之后,堂堂仲家皇帝作對?”
“呂布,三姓家奴,竟敢欺我”
“孫策小兒,背主求榮,忘恩負義,竟敢背叛我。當初你父親死后,你走投無路來投奔我,祥條喪家之犬,我好心收留你,給你兵馬錢糧,你就是這么報答我的”
“曹操,你這閹宦之后也敢早我面前放肆?你祖父曹騰不過是個卑賤的管管,父親曹嵩靠買官上位,也配和我這四世三公之后相提并論?”
只見仲家皇帝袁術頭戴沖天冠,身穿九龍皇袍滿臉猙獰大罵不停。
恰好這時候,袁耀在宦官的引領之下上了溫德殿。
看到袁耀,袁耀喜形于色“耀兒,你身體康復了?”
袁耀正了正衣冠“多謝父皇關心,兒臣一醒就過來拜見了,向父皇請安。只是怕后面還會犯病,兒臣請父皇恩準華醫官在身邊侍候”
袁術招了招手,對袁耀說“華醫官的事孤準了,上前來讓父皇看看”
袁耀依言上前幾步,站到了金階之上。
袁術打量幾眼,眼中閃過滿意之色。
袁耀身姿挺拔,足有八尺之高,身形俊朗且英氣十足。面龐線條剛硬,五官深邃而立體,劍眉斜飛入鬢,透著一股果敢與堅毅。
不錯不錯,此子類我,也像他母親!想到馮氏的身姿,袁術舔了舔嘴唇。
“入座吧”
“兒臣領命”袁耀長長一揖,禮節到位,來到了袁術下手的左側。他已被立為太子,有自己獨屬的位置,比大臣們高一點,可以俯視大殿,一目了然。
被袁耀到來的事這么一打攪,袁術的怒氣收斂了一些。
袁術從御座上走下金階,環視大殿文武群臣“諸位愛卿都說說,我們該如何度過眼前難關?”
一位消瘦青年臣子出列奏道“陛下,淮南連綿陰雨,城墻已不堅固。再加上曹操劉備呂布孫策四方聯軍連綿攻擊,壽春已不足守,臣以為為今之計唯有突圍”
袁耀打眼一看,發現出列的大臣是閻象。此人是袁術的主簿,忠貞無比。此前就強諫袁術不要稱帝,是個人才。
再往下看去,用系統一掃,人才不少啊。文有閻象金尚楊弘,武有紀靈張勛橋蕤等大將,下面還有雷薄、陳蘭,李豐、樂就、梁綱、陳紀等普通帶兵將領,也可以說算得上人才濟濟了。袁耀作為嫡長子,這些可都是可以繼承的資產,不能讓袁術給霍霍完了。
袁術苦笑一聲說道“突圍,你們以為我不想。曹操劉備孫策呂布四路聯軍,將壽春城圍的水泄不通。我讓人暗中聯絡劉備孫策呂布,希望他們能讓開一條通道,放我生路。但是沒有一個答應的。你們快想想有什么辦法?”
殿上群臣這才明白,剛才袁術為什么會大發雷霆。
但是到了這個地步,下面群臣也沒有辦法,這種絕境情況下,很多已經考慮自己的后路,暗中跟城外書信聯系了。
眾大臣們面面相覷,神色個億,有的低頭不語,眼神閃躲,生怕與袁術的目光對視。有的眉頭緊皺,面露難色,顯然心中并無計策。一時間大殿內雅雀無聲,只有袁術急促的腳步聲和沉重的呼吸聲。
見眾人皆沉默不語,袁術心中的怒火越發旺盛,猛然停下腳步,怒目圓睜,瞪著大臣們怒吼道:“平日里你們拿我俸祿,個個信誓旦旦,如今大敵當前,卻都成了啞巴?難道眼睜睜看著我軍覆滅,束手就擒不成!”
他的聲音充滿了憤怒與失望,雙手緊握成全,身體因激動而微微顫抖。
然而回應他的依舊是一片死寂。大臣們有的嚇得瑟瑟發抖,有的無奈搖頭嘆息,但是始終沒有人敢站出來發言。整個大殿仿佛被一層無形的恐懼所籠罩,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看到這里袁耀心中一動,在袁術集團中他雖然是太子,但是一直是個小透明,沒有自己的話語權。更何況下一步他要完成自己掌兵的計劃以及帶著玉璽投奔袁紹的戰略必須有所表現。
想到這里袁耀從群臣中快步走出,雙手抱拳,朗聲道“父親休要動怒,兒臣有一計,或可解眼下之困”
袁術聽到袁耀的聲音,眼中閃過一絲驚訝,緊接著燃起一絲希望,忙道:“耀兒,快說是何計策?”
袁耀鎮定自若,不慌不忙說道:“如今思路敵軍來勢洶洶,正面營地,我軍恐怕難以抵擋。但是這四路敵軍,并非鐵板一塊,他們各懷心思。現如今只有離間分散他們的聯盟,我們才能突圍”
話一一說完,庶長子袁立站出來譏笑道“還以為是什么高見?你說的我們都知道。離間敵軍聯盟肯定是上策,關鍵是如何離間?”
旁邊兩個公子袁凱袁文都紛紛附和。
殿上大臣也認為袁立說的有道理,紛紛出班附議。
袁耀看到率先反對的幾人,心理了然。其中袁立是袁術原配夫人所生,后來么,男人。懂的都懂,喜新厭舊是常態。被袁耀母親馮氏美貌所吸引,立為皇后。所以袁耀能成為太子全靠的他母親。
史書記載“司隸馮方女,國色也,避亂揚州,術登城見而悅之,遂納焉,甚愛幸
袁凱袁文也都是袁術的妾室所生,自然對袁耀這個嫡長子有所嫉妒。
袁耀心想,這就是大家族的爾虞我詐么!必須謹慎小心。
歷史上其母馮氏最后命運也挺慘的。《九州春秋》記載:諸婦人因共絞殺,懸之廁梁,術誠以為不得志而死,乃厚加殯斂。
被其他嫉妒的妻妾聯合絞殺!
袁術的臉也有點垮,對袁耀的建議有些失望。
不過袁耀早有準備,直接從座上起來走下金階,在大殿內走了幾步,環視一周聲音洪亮說道。
“我當然有辦法離間曹劉呂孫四路聯軍。但是他們都對傳國玉璽又覬覦,如果我們能獻上玉璽,玉璽只有一個。其中一人得道,另外三人必然心懷不滿,聯盟自然就被破壞了。只要不是四路聯軍聯合,我們找準時機賄賂一方突圍完全是沒有問題的”
此話一說完,長史楊弘出列道“太子此計英明,微臣贊同!曹操此次征伐大軍前來攻打壽春,主要是為了玉璽。陛下如果能獻上玉璽,說不定曹操會退兵呢!”
楊弘此人袁術身邊的佞臣,慣會阿諛奉承溜須拍馬,非常得袁術信任。
袁耀聞聽此言對楊弘投去一個感激的眼神,楊弘也報以微笑。雖然是佞臣,但是如果能夠站在他這個太子身邊,也就是好官。這就是站隊!
袁術臉色陰沉,傳國玉璽可是他心頭寶貝,他怎么射的給曹操呢!
但是大殿上大臣都認為太子說的有道理,紛紛出列表示贊同。
“陛下,臣以為太子之策,非常有理”
“陛下,微臣也贊同太子跟楊長史的提議,交出玉璽,這玉璽是不祥之物啊...”
“陛下,要是能夠以玉璽換的壽春淮南的安全是值得的,老臣也贊同”
大殿上大部分大臣都表示了贊同獻出玉璽,這讓袁術有些驚慌。但是玉璽他又舍不得
手顫抖著指著群臣,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應對“你,你們。。。”,不禁對袁耀這個太子有些怨氣。
看到這個眼神,袁耀直視袁術說道“父皇不必擔心,我們不必真的獻出玉璽。只要讓聯軍離心離德,解了這壽春之圍就可以了”
此話一出,石破天驚,殿上群臣再次側目。
袁術也是一喜,將信將疑問道“耀兒,此事可不是兒戲,不可虛言。計將安出呀?”
袁耀微微一頓,再次環顧大殿群臣,相信經此一事已經大大改變了他在文武群臣心中的印象,不過還不夠。
沉了一口氣朗聲說道:“父皇,獻上玉璽是假,只要能夠達到離間曹操劉備呂布孫策關系的目的,令聯軍離心離德才是真”
說著,袁耀將心中早有的謀劃合盤拖出。
聽完袁耀的計謀,主簿閻象出列拍手贊嘆道“陛下,太子此計大有可為。若成,曹操劉備孫策呂布必然互相猜疑,壽春之圍就能解了”
太尉金尚出列說道“太子此計甚妙,不過需要一能言善辯之人作為死士前往曹軍大營?”
袁術聽完點了點頭,環顧一周說道“誰愿去,朕必厚厚封賞其家人子嗣”
目光環視一周,竟無一人敢直視起目光,都紛紛低下了頭。
現場又陷入了一種安靜的氛圍之中。
這個情況下,去曹營兇多吉少,誰又愿意去白白送死呢?
袁術非常生氣,又要準備大罵!
袁耀再次上前一步單膝跪地請求道“父皇不必擔心,兒臣愿意去”
“耀兒,你?不行不行,你可是太子啊,絕對不行!”袁術看到兒子袁耀這個時候愿意挺身幫自己,非常感動,不過一想還是反對道。
打虎親兄弟,上陳父子兵。關鍵時候還是得靠嫡長子呀,你看那些庶子關鍵時候靠不住!
大殿內的文臣武將對于袁耀也是肅然起敬。
去曹營十死九生,誰不怕死呀!
迎著眾人目光,正了正衣冠,袁耀再次下拜道“父皇,兒臣受您十八年養育之恩,現在是報答您的時候了。國家危難之際,作為太子不挺身而出,怎能服眾!還請父皇肯許”
此話一出,感動的袁術握著袁耀的手不斷搖晃,眼里已經淚光閃爍。
袁耀看這番作秀效果不錯,笑著說道“父皇不必擔心,兒臣這次出使曹營也不一定必死。不過兒臣是看清楚亂世國家還是需要軍隊保護,父皇跟母后也需要軍隊守護安全。兒臣如果僥幸能夠回來,還請父皇肯徐能夠讓兒臣獨領一軍”
袁術以為袁耀安慰他,他心里認定此行兇多吉少了。心里非常不舍以及愧疚,嘴里說道“如果耀兒能夠回來,我就把丹陽出身的虎賁軍交給你管理”
袁耀聽了內心大喜,虎賁軍可是禁軍非常精銳。丹陽兵在三國可是勇猛頑強的象征,關鍵還適應水站陸戰。孫堅孫策的老家底士兵很多出自丹陽。
要是能夠掌握這支軍隊,袁耀在亂世活下去,做出一番事業的資本可是越來越大了。
“那耀兒就現在這里多謝父皇了,父皇可不要食言啊!兒臣還需要回府做一些準備,就先退下了”袁耀笑著開了一個玩笑,再次長身向袁術一施禮。
說完,干凈利索轉身離去。
“耀兒。。。”袁術叫了一句,有心否了這個決議。但是又開不了口,這個時候除了真正的自己人,誰又肯舍命做事呢!
“太子仁德,微臣恭送太子”長史楊弘出列躬身行禮,大聲喝道。
在場的文臣武將都跟著行禮,異口同聲喝道“太子仁德,恭送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