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行合一王陽明(青少版)
- 度陰山
- 1177字
- 2025-04-17 18:41:15
前言
著名學者梁啟超曾說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半圣人:一個是春秋時期的孔子,另一個是我們的主人公——明朝中期的王陽明,半個是晚清時期的曾國藩。
你知道何謂“圣人”嗎?很多人都知道孔子是圣人。圣人是道德智能極高的人。從三皇五帝開始到清王朝結(jié)束,人才輩出,群星璀璨,幾乎可比肩天上繁星,可圣人卻鳳毛麟角。那么,王陽明到底是何方神圣?為什么能夠與孔子齊名呢?
據(jù)說是因為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立德是具備崇高的道德,立功是建立舉世矚目的事業(yè),立言是創(chuàng)建自己的學說體系。
這三條中的任意一條,都具有極高的完成難度,許多人努力一生也完不成。王陽明是如何做到的呢?
經(jīng)歷了生死之后,1508年,王陽明在貶所貴州龍場悟道,其后創(chuàng)立了陽明心學,這是“立言”。
1516年,他奉命到江西、福建等地剿匪,率領文吏弱卒,僅用一年多時間便蕩平了為禍近百年的巨寇。1519年,他以幾封書信、一場火攻,四十一天內(nèi)平定了蓄謀幾十年、聲勢浩大的寧王之亂。生命的最后兩年,他拖著病體從根本上掃清了困擾明政府多年的廣西部族叛亂。自此,他的“立功”不經(jīng)意地完成。
王陽明在世時,弟子多達數(shù)萬人。去世后的幾百年中,真心實意把他當作老師的人不勝枚舉,如張居正、曾國藩等。1513年,日本人了庵桂悟把陽明心學帶回日本,三百多年后,日本在陽明心學影響下進行了可謂震驚世界的“明治維新”,搖身一變成為世界強國。事實表明,學習陽明心學可以讓個人內(nèi)心強大,行動力更強,甚而能讓整個國家強大。這便是“立德”。
王陽明在世人眼中是個奇人。他早在12歲時,就立下了做圣賢的志向,立志是成為神奇人物的第一步。立志,不一定是選擇未來做什么職業(yè),也可以是你心的方向,是對自己的承諾和決心。
人一旦立下志向,有了方向和決心,便要有實現(xiàn)它的自信。哪怕一開始是盲目自信,也比沒有自信容易成功。
心之所向,自信前往,離成功可能就只隔了一扇虛掩的門。而推開這扇門的工具之一便是陽明心學中最厲害的方法論——知行合一。
知主要是指良知,也可以說是道德和意識;行就是實際行動。你認知上超越同行人早立下了志向,那行為上也要一馬當先,把知和行高度統(tǒng)一起來。
時代不同,環(huán)境不同,王陽明能做到的事情,今天的我們能不能做到?或者說,王陽明歷經(jīng)生死劫難才悟的道,從而創(chuàng)建心學,又用心學把自己鍛造成圣人,那我們?nèi)绾蜗裢蹶柮饕粯恿⒀浴⒘⒐Α⒘⒌履兀?/p>
其實,我們無法復制任何一個人的人生,正如我們不能做任何別的人一樣,我們只能做自己,因為別人已經(jīng)有人做了!
新時代的孩子,做好自己有三步。
第一步,是遵循王陽明的“立德、立功、立言”對自己提高要求:立德——具備高尚的品德情操,立功——擔負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立言——擁有正確的價值觀。
第二步,讀這本書。這本書中的所有故事,都是為了讓你更好地掌握成為更好的人的武器——陽明心學的概念、理論及最重要的方法論。
第三步,知行合一,讀完它,理解它,然后去踐行它。就這樣。

2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