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再至仙山逢舊友
- 洪荒:我乃洪荒第一風
- 小小茶同學(xué)
- 2063字
- 2025-05-11 00:06:00
有了這個想法,風靈就更是不急了。
這一路上過處幾乎是搜刮殆盡,中間也收了不少有著先天之氣的小寶貝。
雖然在風靈眼里不算是很厲害,差化靈扇和龍旋羽實在太多。
但未來拿去糊弄糊弄一些晚輩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這輩分大了起來,小輩越來越多就得要思考起這些事情。
風靈也是有身份的人了,保不齊未來什么伏羲女媧收徒,帝俊太一收徒了,自己做長輩的逢年過節(jié)總得表示表示。
時過百年,風靈終于又是到了洪荒西南一處仙山。
真是個好地,比之昆侖山也不遑多讓。
其間松坡冷淡,竹徑清幽。往來白鶴送浮云,上下猿猴時獻果,正是萬壽仙山地,鎮(zhèn)遠老祖家。
風靈到了五莊觀前,輕巧大門,不一會兒,出來一個小童。
那童子躬身行禮,出來迎接,“不知是哪里的大仙,小道朝暮,不曾遠迎,勿怪勿怪。”
風靈微笑,“無妨,我是來見你家?guī)煾傅模胰雰?nèi)即可。”
朝暮即推開門,引著風靈入內(nèi),然后又去叫來鎮(zhèn)元子。
不多時,鎮(zhèn)元子緩步而入,見到風靈,頷首道,“南皇駕到,殊為勞累,不知今日可有要事?”
風靈羽扇輕搖,“當日鴻鈞道祖有旨,請道友施教于人族道法,卻又不使其修為超過地仙,心下好奇,特來請示。”
鎮(zhèn)元子搖頭道,“我只是一介先生,老老實實遵老師之命講授道法,傳授的只是入門之道而已,沒甚么稀奇,倒是叫道友失望了。”
“也不曾收得什么徒弟?”
“倒是沒有。”
鎮(zhèn)元子搖搖頭,“只如道友一般,四方講道,稱我一聲老師罷了。若要收徒,還是靜待緣分。”
此乃好事,要是風靈都可能要收一些徒弟,沒想到鎮(zhèn)元子居然完全沒有這個想法。
“這些年來也沒見到合緣分的?”
“老師只叫我教學(xué)人族,卻不曾讓我收其為徒,想來是緣分差了些。就算是要收徒,也等我盡傳人族道法之后再說吧。”
這鎮(zhèn)元子也真是性情敦厚老實,鴻鈞說什么就做什么。
他這些年在人族也講了不少道,教授了不少學(xué)生。
如果是風靈的話,不說要好好收幾個徒弟,肯定也要讓人族記下自己的好處。
但鎮(zhèn)元子每次開講授道之前,都還特地告知人族,自己乃是鴻鈞道祖所派,將這恩情算在了道祖的身上。
自己只在后來得了一個“地仙之祖”的稱號,卻不曾有什么真切的好處。
不過所謂福禍相依,直到很久之后,人們才意識到鎮(zhèn)元子無意中走的這招,卻是個難得的妙棋。
此乃后話,暫且不提。
風靈見鎮(zhèn)元子于此話題之上沒有什么可再聊的,便轉(zhuǎn)而問道,“道友手持地書,護持地脈。風靈這些年來游歷洪荒,見大地似有不穩(wěn),不知道友可是遇到什么問題?”
“此事緊要,關(guān)系萬千生靈,風靈愿出己力,道友可暢言。”
如果換個人,風靈還真不敢這么說話。
哪怕他是好心相問,保不齊別人心生嫌隙,還好鎮(zhèn)元子不是那種人。
果然,鎮(zhèn)元子神色不變,直接說道,“這地書之上,記錄大地山河之變,其中變化無窮,可以地書重塑其形。”
“前些年洪荒風波不斷,每有山海亂位,近些年平息許多,雖已大體修復(fù),然余力未盡,尚留微恙。”
風靈聞言,心中一動,“可有可行之策?”
鎮(zhèn)元子嘆息一聲,喚出地書輕輕攤開,“須得天地間煞氣大散,引一道天上的清氣入地,方可穩(wěn)固這洪荒大地,道友也是來得正好,此事還真得仰仗道友之力了。”
風靈嘆了一口氣,“此事頗難啊。”
這煞氣不似功德或是孽障,乃是一道兇意。
煞氣因戰(zhàn)而生,卻因殺而解,其間矛盾非常,難以把控。
要是想要真正化去倒也不難,需要大地之上生靈出世,煞氣與生機相對,生機顯,則煞氣隱矣。
然而縱使洪荒之上總是不停有生靈降生,卻也總是紛爭不斷,實難盡散那煞氣。
也是這些年來巫妖各自有些收斂,狀況才好了些。
“不過風靈若回天宮,必將奏請大開天門,以放清氣入地。”
風靈又笑了一下,對鎮(zhèn)元子說道,“道友倒也不需憂心,須知自人族自出世以來,生育繁衍,聲勢日隆,每一新生,皆能鼓動大地生機,可助道友也。”
“小小人族,真可有此力?”
“倒也切莫小看了這人族,這才短短百年,其人口怕是已經(jīng)比巫族多上不知多少。”
鎮(zhèn)元子凝目良久,口中低吟,“若真如此,我可保洪荒大地穩(wěn)固。”
“道友是不知,這洪荒大地經(jīng)年日久,看似堅實,內(nèi)里漸空,若遇大災(zāi),只怕有四分五裂之虞,今有道友之言,可護大地矣。”
“到底是道友功德無量,既如此,貧道便在此謝過道友了。”
“哈哈哈,言重了,言重了。”
當即喊道,“朝暮,拿我金擊子來,我親取人參果與道友同嘗。”
風靈自是歡喜言謝,兩人一同步入人參園內(nèi),只見他手中拿著玉盤,向樹上一打,就有兩個人參果掉了下來,落在盤中。
“我五莊觀土僻山荒,沒什么好招待的東西,只有兩枚素果,權(quán)當給道友解渴了。”
風靈見了連忙說,“道友說笑了,你這人參果乃是鴻蒙初辟生下的靈根,旁人便是聞上一聞也難得,不曾想今日我也有此緣。”
兩人并肩而坐,于園中嘗果。
風靈笑道,“風靈不才,這些年也算是有些收藏,這是靈翠仙竹,非仙山不長,非仙土不生,嬌貴的很,倒也恰合道友這好地。”
他從分寶巖上折下幾根,交予鎮(zhèn)元子,“只盼得道友細心養(yǎng)育,來日再臨寶地,可見滿園仙竹矣。”
“哈哈,必不負道友所托。”
兩人相視會心,鎮(zhèn)元子復(fù)請風靈再嘗人參果,道義相許。
眼見一日將過,落日余暉,風靈起身道,“多謝道友款待,風靈此去,愿也能護住這洪荒大地出一份力。
鎮(zhèn)元子起身相送,目送風靈縱龍旋羽而去,直到身影沒入云端,方回觀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