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專利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90年,可是真正奠定美國專利制度基礎的則是1870年的《專利法案》,這一法案引入了新穎性、實用性和非顯而易見性的標準,為專利的授予提供了明確的標準,并影響到現在。
但是在之前,美國產品本身就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美國產品就是偽劣山寨的代名詞,備受歐洲列強的鄙視,所謂的專利自然也談不上什么強力執行。
可是二戰之后,隨著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劇增,取代了英國的霸權,美國自然而然也在這方面開始投入注意力,比如1952年的《專利法案》,該法案引入了‘先發明制’,即誰先發明就授予誰專利的權利,這一制度對于解決發明人之間的沖突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就在前年,美國引入了‘即發侵權’的概念,允許在產品尚未上市的情況下對其進行專利侵權訴訟,這一變革對于保護創新者的利益具有重要意義,可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卻是在鼓勵專利流氓的誕生,先發國家對后發國家建立專利壁壘,利用各方面的優勢,強制地收取專利費。
陳凱花費巨資也要去申請專利,就是因為他太清楚這里面的道道,他看過的相關新聞可是不少。
申請專利,雖然在專利上花費巨大,可是一來可以保護自己,不讓自己吃虧,二來則是同樣以此來阻礙對手的發展,從而確立自己在行業上的一席之地。
龐歆然聽得一頭霧水的,但是心中卻是很震撼,只覺得陳凱太博學了。
她不斷地用筆在筆記簿上寫著,遇到不明白的,就趕緊問。
對于宣傳公司的事,陳凱向來樂意。
一個企業的核心,是產品,產品才是真正的競爭力。
而酒香,也怕巷子深。
他需要企業得到宣傳,特別是正面的宣傳,以此化為一柄無形的劍,助他披荊斬棘,開辟出一條道路出來。
果然,正如陳凱所預料的一樣,當《羊城晚報》報道之后,引起很大的熱議。
沖淡了很多之前陳凱的負面印象。
......
《羊城晚報》總部,報社里正在忙碌著。
整理著新聞,編寫新聞稿,很多人都在忙著。
龐歆然往總編辦公室而去。
“吳總編。”龐歆然一進辦公室,就略顯拘謹。
“龐歆然同志,來了。”吳總編臉上帶著溫和的微笑:“根據報社和工業廳聯系,確認了你說的事,經過大家討論,同意你跟著去參加世界自行車博覽會,跟蹤報道。”
龐歆然聞言,立馬露出喜色。
自從得知陳凱要去參加世界自行車博覽會,回到報社,向吳總編提交新聞稿,她就向吳總編匯報了這事,并申請到時候去意大利跟蹤報道。
這里面新聞價值有多大,龐歆然只要稍微一想就知道。
《羊城晚報》十余年時間遭到重創,而等到復刊后,以‘反映生活、干預生活、引到生活、豐富生活’的方針作為重振報業雄風的基礎。
也正是如此,之前陳凱的各項新聞,有著非常大的爭議性,但是依舊上了《羊城晚報》頭版新聞。
這一次,出國跟蹤報道,說實在的龐歆然心中知道,存在著很大的困難。
作為記者,身處一線,對于實事她可比普通人了解得多,她自然清楚,國家外匯儲備是多么緊張,對外匯支出方面審批是多么嚴格,要出國一趟絕對不容易。
結果這才三天功夫,竟然就獲得同意了。
而且不是派其他更資深的記者。
她出國跟蹤報道,這對于她而言,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履歷。
“謝謝吳總編。”龐歆然連忙道。
“好好努力,不要辜負組織對你的培養。”吳總編說道。
龐歆然離開總編辦公室,心中滿是喜悅。
等喜悅過后,則是惶恐。
出國,以前是多么的遙遠不可及,可是現在她竟然要出國了,第一次出國,遠離祖國,想想就讓她的內心很是惶恐。
龐歆然騎著自行車,離開報社。
中華自行車制造有限公司,廠牌很顯眼。
龐歆然在登記著,吸引著剛剛下班的工人的目光。
沒辦法,龐歆然太漂亮了,一頭齊肩短發,精致的五官,有著一絲英氣,比起工廠里的女人,要勝過不知多少。
龐歆然自然感受到他人的目光,心中也不在意,從高中到大學再到現在工作,龐歆然遇到這種情況數不勝數。
也就陳凱和她聊天,眼神只是純粹的欣賞,干凈非常。
登記完成后,保安給龐歆然放行,龐歆然騎著自行車入廠。
相比幾天前來這里,工廠的人明顯更多了。
龐歆然心中暗暗佩服著陳凱,明明比她小了四歲,可是陳凱卻已經創下這么大的基業,員工就有兩百多人。
當到了一個生產車間,龐歆然看到,生產車間燈亮著,將自行車停好,龐歆然走入進去,當走進大門,龐歆然就看到了,陳凱正在專心著組裝著一輛自行車。
龐歆然就這么看著陳凱,一時間竟然看得出神了。
陳凱已經是百萬富翁了,是非常非常有錢的人,可是依舊像個普通工人一樣在奮斗著,汗水與油漬滿身。
其他工人都下班了,陳凱這個老板依舊還在奮斗著。
專心奮斗的男人,總是最有魅力。
龐歆然只覺得,陳凱比她見過的任何一個男人都要來得優秀。
也不知道過去多久,當看到陳凱打開水瓶喝酒,龐歆然才反應過來。
走了過去,龐歆然打招呼道:“工人們都下班了,你還不下班?”
陳凱此時也看到龐歆然,嘩啦啦的喝了一大口水,咧嘴一笑:“等會,再組裝一輛自行車。”
看了看外面,天色已經完全暗下來。
“你吃了么?”陳凱問道。
“還沒,等會一起吃飯,我請你吃飯。”龐歆然道。
“得了,那一起吃飯,也不用出去吃,我讓人去食堂,讓食堂師傅給我們準備。”陳凱道,然后喊著:“劉軍,過來。”
“表哥。”劉軍小跑過來,擦了擦汗水,看到是龐歆然,“龐記者,你怎么來了?”
“那么多廢話干嘛,去食堂讓食堂師傅準備一下晚飯,記得多煮龐記者的份。”陳凱沒好氣道。
“好勒!”劉軍連忙屁顛屁顛跑離開。
陳凱對其他工人,會和藹可親,可是對他們幾個學徒就不一樣了,嚴格得很。
甚至有時候,還會揍人,修理他們。
劉軍可怕陳凱會動手將他修理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