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宿舍,所有人都看著陳凱。
不明白這個小老弟,怎么想的。
去國企,還是粵省的國企,簡直就不是什么好選擇。
粵省根本就沒有什么大國企!
當年面對著來自北極熊的威脅,以及來自鷹醬的耀武揚威,華夏展開了轟轟烈烈的三線建設。
所謂的三線建設,就是一次大規模的國防、科技、工業的大遷移,依據著‘靠山、分散、隱蔽’的原則,把沿海、邊疆地區事關國防和經濟命脈的工業企業、科研院所遷移到內陸,尤其是西部地區。
整個三線區域包括13個省區,大致范圍為隴省烏鞘嶺、京廣鐵路以西、晉省雁門關以南、粵省韶關以北的我國腹地。三線建設安排了1100個建設項目,修筑了幾條重要的鐵路干線,投資超過2000億元。
20世紀60-70年代的2000億元,相當于21世紀20年代的20萬億元甚至更多!
可想而知,三線建設是多么龐大。
也正因為如此,大型國企在中部、西部有很多。
至于粵省,根本沒有什么像樣的大型國企。
聽說,有在重新發展、建設,可是發展、建設是需要時間的,至少現在也沒有聽說過,粵省有哪個大型鋼鐵廠、機械廠、汽車廠的。
“老弟,可別頭腦發燒,你就算想回家鄉,最好也是選擇你們省工業廳。”郭峰語重心長地勸說道:“你比我們小幾歲,考慮會比較不周全。”
“其實要是你們省工業廳,不給個正處級干部待遇,我都不建議你去。”郭峰說道。
他們這些人,不管是去部委還是去各個省工業廳,亦或者是去國企,干部身份是免不了的,無非是行政級別有些差距。
留在部委,行政級別會低一些,去省工業廳或者國企,行政級別會高一些。
可是要知道,京官高一級。要是在部委工作一年,再調到地方,起碼行政級別提高一級。
而就是這樣,都沒有什么人愿意調到地方。
陳凱微笑道:“也不是去國企,我決定下海,去拼搏,自己開企業!”
陳凱的語氣充滿著堅定,以及......自信!
而陳凱的話,讓整個宿舍都寂靜下來,死一般的寂靜。
所有人都像看傻子一樣,看著陳凱。
這是瘋了么!
得了失心瘋!
開公司,這可是屬于資本家,屬于資本社會才會有。
這是一個‘談私色變’的時代!
陳凱一個前途無量的大學生,竟然要去開公司,當資本家?
這不怕去吃免費飯么!?
“凱子,千萬別,你想死嗎!”郭峰坐立不住,直接來到陳凱面前,摟住陳凱:“要開公司,你更應該出國留學,畢業后在美國開公司!”
“就是,想開公司更應該出國留學,現在國內不適合。”劉長青也露出嚴肅之色。
眾人紛紛勸導陳凱。
資本家,那是萬惡、剝削的代名詞,是要被鄙視的。
陳凱臉色不變,心中卻很無奈。
雖然1978年就確定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改革開放政策,但是‘不準包產到戶’、‘不準雇工’依舊充斥著政策文件。
前年9月份,中央引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生產責任的幾個問題的重要文件中,還是強調‘在包產到戶的社隊’,‘重申不準雇工’。
如今的情況,為了搞活經濟、解決就業問題,發展個體經濟已經成為政策和理論界的首選,而且幾乎沒有什么異議,在大學的講座中,陳凱經常聽到。
然而,發展個體經濟,首先碰到一個具體的政策問題,就是個體工商戶擴大經營規模能不能雇請幫工?
這個時候下海闖蕩,簡直就是如同上刀山下火海,是洪水猛獸。
可是知曉未來發展趨勢,陳凱心中卻無比堅定。
前世作為汽車維修工,一輩子都是跟摩托車、汽車打交道,陳凱心中一直有著造車夢!
重活一世,又有金手指,他想實現這個造車夢,去造車!
而這,最適合的莫過于自己干!
去北汽、上汽、一汽,自然也可以,可是得熬資歷。在國企,從來就不是有能力就可以的。
而且誰知道,剛干出一些成績,是不是有人跳出來摘桃子呢。
這種事,可不是什么稀罕事。
一眾舍友,勸說得都口干舌燥,都沒能勸動陳凱。
“踏馬的,陳凱你這小子就是倔驢,八頭牛都拉不回來。”郭峰氣得爆粗口。
陳凱內心極為堅定,絲毫不動搖。
陳榮華道:“陳凱,你會為自己的選擇,未來會后悔的!”
“路是我選的,哭著也要走完,我陳凱絕不會后悔!”陳凱堅定地說道,然后看著陳榮華:“老六,出國留學是好事,但是我想說的是,你是公費留學,留學結束后,別忘了回國報效祖國,建設祖國!”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這片土地,才是我們的家,我們的根!現在是落后貧窮,但是并非我們嫌棄它的理由,落后貧窮,我們就去建設它,將它建設得繁榮富強!”陳凱不希望,陳榮華以后,也成為高華中的一員。
他上一世最痛恨的群體,公知與高華并列第一。
“大家即將畢業,將各奔東西,不如我們立下十年之約,如何?”陳凱提議。
“十年之約?有意思!”郭峰道:“說看看!”
“十年,給大家彼此十年,我們各自努力去拼搏,去實踐我們的理想,去拼搏我們的事業!十年之后,我們再回到這里,去分享我們的十年人生經歷、十年奮斗成果,再回頭看,我們各自的選擇,怎么樣?”陳凱說道,然后伸出自己的手。
“十年之約,可以有!十年之后,我要成為五機部副局級干部!”郭峰將手放在陳凱手上。
“十年之后,我要獲得博士學位,成為學校教授,成為專業領域的權威專家!”劉長青眼中充滿著堅定,手放在陳凱和郭峰的手上。
“十年之后,你們去了一機部,請叫我李主任!”李援朝也顯得意氣風發。
其他人,也都各自說出自己的期待和野心。
“青春無悔!拼搏不息!”陳凱喊道。
“青春無悔!拼搏不息!”眾人齊齊喊了起來。
當手松開時,再也沒有人勸陳凱。
各自有各自的信念,各自的選擇,而大家都是意志堅定的人,豈是那么容易被勸說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