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看著這輛魔都牌轎車,腦海中都是關于它的信息。
1958年魔都汽車裝配廠萌發制造轎車的打算,第一輛轎車的試制,許多零部件都依靠手工敲制,或在普通機床上加工而成,同年試制成功,定名為‘鳳凰’牌。
1959年12月-1960年1月,第二輪試制的3輛轎車在臨安、錫城等地進行6000公里的道路試驗,暴露出不少問題,然后進行改進,直到1964年又批量試制12輛,并正式更名為‘魔都牌’轎車,次年進行25000公里的長途試驗。
也是在這一年,一機部召開魔都牌轎車技術鑒定會,通過鑒定,并發給技術鑒定證書,技術鑒定后,該型轎車投入批量生產,成為繼紅旗牌轎車后全國唯一大批量生產的轎車。
“這款轎車,可是油老虎啊!”陳凱輕輕一嘆,最高時速130公里,百里油耗13升。
要是在以后,絕對是屬于‘工業垃圾’!
可是現在,魔都牌轎車,卻是全國年產量最大的轎車,也是最主要的公務轎車。
這個年頭,私人是沒法買車的,吉普車、轎車等等,都是單位才能買。
就這么一輛轎車,需要3萬人民幣!
而且往往需要工業票!
他想造車,最大的問題竟然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大環境與政策的問題!
陳凱輕輕吐出一口濁氣,開始維修。
這車有問題,問題不少,但是比起那輛吉普車,要少得多了,也簡單得多。
哪怕沒有金手指,陳凱也能修好。
只不過難以修到很完善的地步罷了。
畢竟有些問題,是生產制造的時候,就存在問題,他就是懂得,單靠維修技能,也沒法解決。
而有金手指就不同了,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哪怕一開始的零部件有問題,陳凱敲敲打打,然后用升級點,就可以解決問題。
炎熱的天氣,陳凱揮汗如雨。
這種天氣修車,可是辛苦活。
直到大晚上,才變得涼爽,而陳凱也已經修好這輛車了。
......
這一天,李斌親自過來。
“陳凱,車修好了么?”李斌問道。
“修好了!”陳凱指了指吉普車:“還得付500塊錢,付好錢你可以開看看。”
李斌掏出準備好的錢,交給陳凱。
然后接過車鑰匙,開始試車。
“嘶嘶嘶~~”李斌剛剛啟動開出去,就倒吸一口氣,他明顯感覺到,這車好似脫胎換骨一般,不再像之前老爺子車一樣。
給他的感覺,就像一輛新車一般。
李斌開了十幾公里,才又返回。
他對著陳凱豎起大拇指:“不愧是清華大學的高材生,技術就是厲害。”
“李主任,以后多幫我介紹客戶,我修車技術,全國一流!”陳凱咧嘴笑道:“若是有報廢的自行車、摩托車、汽車,我這里也回收。”
國防管理辦公室,這可是不小的單位,而且還直接管理著各個廠,這可是大客戶。
“沒問題!”李斌哈哈一笑:“我走了,要是什么時候你想到我們單位,隨時來找我!”
目送著李斌離去,陳凱淡笑著。
雖然這些日子,感受到困難,可陳凱卻沒有動搖過。
困難是有的,但是起碼現在他賺錢啊!
每天晚上數錢的快樂,足以讓他對未來保持著樂觀心態。
至于進入體制?
要是他愿意,早去部委工作了,還需要等到現在?
沒有數錢,陳凱將錢收了起來。
沒多久,陳飛也來了。
付錢了,陳凱才將車鑰匙給陳飛。
陳飛試車,發現這車的毛病,都被修好了,心中那叫一個欣喜。
這輛轎車,可是單位唯一的一輛轎車。
陳飛心中那叫一個滿意,高昂的修理費,那一點不滿已經煙消云散。
只要修好車,相比買車付出的,那就小的可以忽略不計。
目送陳飛離開,陳凱將門關了,他要回家一趟。
回到家里,兩個妹妹正在看書。
陳凱之前,給她們買了幾本書,兩人正看得很入神。
陳凱洗了下手,便開始煮飯燒菜,這菜還是他買回來的。
飯菜剛好,父母就回來了。
吃飯的時候,陳凱提出:“爸,媽,要不你們離開機械廠,來幫我,我一個月給你們一人一百塊錢的工資。
陳凱這次回來,一件事就是想招兵買馬。
“去去去,說什么呢,我們可是有正式工作,鐵飯碗!”陳愛華哪里肯同意。
這個時代,工人的地位可是很高的。
生老病死,都是單位管著,工作就是鐵飯碗。
沒有人會傻的放棄鐵飯碗,除非是要騰出崗位給自己孩子。
劉紅英也道:“就是,我們在機械廠工作,你那里要是不賺錢,我們家庭生活還能過。”
陳凱撇撇嘴道:“就你們那點工資,我這幾天可就賺了快2000塊錢了,頂你們好幾年的工資。”
“賺這么多?”
家人們都嚇了一跳,很是不可思議。
兩千塊錢,這可是筆巨款啊。
“陳凱,我干脆書不讀了,去幫你!”陳麗蓉張了張口。
陳凱瞪了一眼大妹:“你給我好好讀書,要是敢不認真,我揍你。”
“記住,你們兩個要好好讀書,去上大學。”陳凱道。
“你也不一定打得過我.....”陳麗蓉聲音很小。
陳凱心中無語,小時候打架,還真的有打不過的時候。
聊了會,劉紅英猶豫了一下,道:“你覺得劉軍怎么樣?要是可以的話,讓他給你當學徒。”
陳凱一怔。
劉軍,是陳凱的表弟,比陳凱小兩歲。
“怎么了?他沒讀高中!?”陳凱問道。
“你舅舅死了后,這孩子就野了,成績一落千丈,中考考不好,現在都沒工作。”劉紅英嘆了口氣:“你舅媽也挺苦惱的,沒工作,以后怎么找媳婦。”
陳凱的舅舅,1979年戰死沙場。
這個年代,犧牲烈士的撫恤金標準很低,才550元,也就是差不多一年的收入。
哪怕再加上地方政府的撫恤金,也不多。
而一個男人,卻是家里的頂梁柱。
可想而知,失去了頂梁柱,對于一個家庭的打擊。
“行,那你跟舅媽說一下,來給我當學徒,一個月我給他50元,包吃喝!”陳凱說道。
自己親戚,陳凱能幫,肯定得幫。
“若是還想要學徒,你的堂哥堂弟,也可以帶上。”陳愛華說道。
這個時代,工作機會很少,大量的年輕人沒有工作。
國營廠的工作,可不是那么好拿到的,除非自己親人將工作給孩子,不然的話,真的是一個蘿卜一個坑。
陳凱一了解,兩個堂哥、兩個堂弟都沒有工作,他們要么是初中畢業,要么是小學畢業,父母都還算年輕,想要進廠當工人,不是一般的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