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姜子牙于西岐拜相之后,這片土地仿若注入了靈慧與活力的清泉,煥發出前所未有的蓬勃氣象。姜子牙深知,欲與底蘊深厚的殷商抗衡,絕非一蹴而就,需從多番籌謀,全方位提升西岐之力。他將目光投向了西岐周邊那連綿起伏、層巒疊嶂的山林。此山林中,古木蔽日,怪石嶙峋,地勢錯綜復雜,尋常人踏入,仿若陷入迷宮,極易迷失方向。然而,在姜子牙眼中,這恰是絕佳的練兵勝地。
姜子牙精心挑選了一眾年輕力壯、身手矯健的西岐子弟,組建起一支專為山地作戰而生的奇兵隊伍。他親自率領這些士卒,深入山林之中,穿梭于蓊郁的樹林與陡峭的山谷間。他悉心教導士兵如何借地形隱匿身形,如何在復雜地勢間迅速轉移,還傾囊傳授攀爬、潛伏與突襲之精妙技巧。士兵們在姜子牙的悉心指導下,每日不辭辛勞,刻苦操練。他們于山林間搭建簡易營地,模擬實戰情境,漸而掌握山地作戰之精髓,戰斗力與日俱增。
與此同時,在朝歌奢華的宮殿內,妲己慵懶地斜倚在紂王身側,她那纖細的手指漫不經心地撥弄著紂王的衣袖,美目流轉間,一絲陰鷙悄然閃過。她敏銳地察覺到,在姬昌與姜子牙的治理下,西岐正逐步崛起,漸成殷商的心腹大患。于是,她嬌嗔著對紂王說道:“陛下,臣妾聽聞那西岐近日動作頻繁,似有不軌圖謀。若不早作防范,恐日后釀成大禍呀。”紂王聞言,眉頭微蹙,眼神中閃過一絲憂慮,問道:“愛妃所言極是,依你之見,當如何應對?”妲己嘴角微微上揚,浮現出一抹狡黠的笑意,輕聲說道:“陛下,不妨遣些得力密探前往西岐,探清他們究竟在謀劃何事,也好早做綢繆。”紂王頷首稱是,旋即招來幾名心腹密探,令他們即刻啟程,務必將西岐的動靜打探清楚。
這幾名密探皆為殷商軍中經驗老到、身手敏捷之輩,擅于隱匿行蹤與刺探情報。他們喬裝成普通商賈,混入往來西岐的商隊,順利潛入西岐境內。進入西岐后,他們行事極為謹慎,四處探尋消息。起初,并未發覺異常,然而,隨著深入西岐腹地,他們偶然間發現了那支正在山林中操練的奇兵隊伍。密探們心中暗喜,深知此乃重大情報,若能帶回朝歌,必能獲紂王重賞。
密探們不敢耽擱,悄然離開山林,準備盡快返回朝歌復命。然而,他們的一舉一動,早已被西岐敏銳的巡邏兵察覺。巡邏兵見這幾人形跡可疑,一路暗中尾隨,見他們鬼鬼祟祟地從山林附近離去,心中頓生疑竇。于是,巡邏兵迅速發出信號,召集附近同伴,準備對這幾名密探展開圍捕。
密探們覺察到身后似有異動,心中暗叫不好,腳步愈發急促。他們深知,一旦被西岐士兵拿獲,后果不堪設想。雙方在西岐的小道上,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追逐戰。密探們憑借對臨時地形的熟悉與自身敏捷的身手,在大街小巷間閃轉騰挪,妄圖擺脫追捕。而西岐的巡邏兵們緊追不舍,他們對西岐的每一寸土地皆了如指掌,一邊追趕,一邊不斷發出信號,召喚更多同伴前來支援。
追逐途中,一名密探不慎摔倒在地,被巡邏兵迅速制住。其余密探見狀,愈發慌亂,不顧一切地向前逃竄。他們逃至一條死胡同,正當以為走投無路之際,其中一名密探發現胡同盡頭有一處可攀爬的矮墻。密探們如抓住救命稻草一般,紛紛翻墻而過。然而,墻的另一側,早已埋伏著另一隊西岐士兵。原來,西岐巡邏兵料到他們可能由此處逃竄,提前在此設下伏兵。
密探們陷入重重包圍,雖拼死抵抗,終究寡不敵眾,一一被西岐士兵制服。姜子牙得知擒獲殷商密探后,親自前來審問。密探們起初嘴硬,不肯吐露半點消息,但在姜子牙恩威并施之下,最終交代了來西岐的目的以及殷商當前的一些情形。姜子牙從密探口中得知,殷商表面雖依舊強盛,但其內部已然腐敗不堪,君臣離心離德,百姓怨聲載道。
姜子牙深知,此乃西岐伐紂的絕佳時機。然而,他亦明白,殷商底蘊深厚,不可輕視。在放走一名密探后,姜子牙開始精心謀劃更為周密的戰略布局。他決定利用殷商以為密探逃脫、成功帶回情報的心理,將計就計,故意泄露虛假情報,誤導紂王的判斷,同時暗中加緊西岐的軍事籌備以及與各路諸侯的聯絡事宜。
回到朝歌的那名密探,向紂王和妲己添油加醋地稟報了在西岐的所見所聞,著重渲染了西岐正在訓練一支神秘而強大的山地奇兵。紂王聽聞,臉色陰沉如墨,心中對西岐的忌憚又添幾分。妲己則在一旁煽風點火,慫恿紂王即刻出兵攻打西岐,以絕后患。紂王猶豫不決,一方面擔憂貿然出兵會損兵折將,另一方面又不甘心坐視西岐日益壯大。
此時,在西岐,姜子牙正有條不紊地推進各項準備工作。他強化了對西岐軍隊的日常操練,除原有的常規訓練科目外,還針對殷商軍隊的特點,增設破陣演練、攻城器械操作等針對性訓練內容。他親自示范各種戰術動作,詳細講解戰斗要領,士兵們士氣如虹,對即將來臨的戰斗滿懷信心。
同時,姜子牙派遣眾多能言善辯的使者,攜帶厚禮,奔赴各路諸侯之處。使者們向諸侯詳述殷商的無道統治,以及西岐伐紂的正義性與必要性,進一步鞏固與諸侯的聯盟關系。在姜子牙的努力下,不少諸侯紛紛表示,愿在適當時機,與西岐并肩作戰,共抗殷商。
此外,姜子牙還在西岐城內積極籌備糧草、打造兵器。他組織百姓開墾更多荒地,種植糧食作物,確保戰時糧草充足。同時,召集城內能工巧匠,打造各類精良兵器,如鋒利無比的刀劍、堅固耐用的盾牌、威力巨大的弩箭等。整個西岐上下,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備戰景象。
而在殷商朝堂之上,關于是否攻打西岐的爭論愈發激烈。以費仲、尤渾為首的一派,力主立刻出兵,他們認為西岐羽翼未豐,此時攻打可一舉殲滅,以免后顧之憂。而以商容、比干等忠臣為首的一派,則堅決反對貿然出兵。他們深知戰爭殘酷,擔憂殷商一旦戰敗,后果不堪設想。他們建議紂王先穩定國內局勢,整頓朝綱,贏得民心,再做定奪。紂王在兩派之間搖擺不定,始終難以抉擇。
在這風云變幻的局勢下,西岐與殷商之間的氣氛愈發劍拔弩張,一場決定天下歸屬的大戰似已迫在眉睫。而在這場宏大歷史舞臺的幕后,還有無數隱匿于黑暗中的神秘力量,正悄然注視著局勢的發展。他們又將在這場封神之戰中扮演何種角色?西岐能否在姜子牙的引領下,成功迷惑殷商,順利推進伐紂大業?殷商又會采取何種應對之策?一切皆充滿未知與變數,靜待故事中的人物與讀者一同揭開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