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孫門立雨,躬匠精神
- 崇禎:勤政救不了大明,夾棍可以
- AltF4
- 2029字
- 2025-04-08 07:51:22
這小子……
孫鈐前幾天跟著孫承宗一起參加東林黨聚會,全程黑臉。
酒席上錢謙益,李標等人話里話外說孫承宗年事已高,不如快點離開京城回老家養老,就忍不住直接開懟: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廉頗耄耋猶能斗米彘肩,黃漢升古稀尚可定軍斬淵,姜太公八十方佐周室,衛武公九十五作《抑》戒。今家嚴耳順之年,智慮愈明,筋骨猶健,安得以白首論英雄耶?”
回到家關起門來沒了顧忌,更是直接開噴。
錢謙益蠅營狗茍,錢龍錫口蜜腹劍,李標虛名無實,
新皇崇禎更是重點攻擊對象,有眼無珠,鳥盡弓藏,實乃涼薄之君。
知子莫若父,
孫承宗自然知道兒子孫鈐年輕氣盛,一心想建功立業。
眼下窗外仍然一片漆黑才時辰,連大雨都顧不上跑來堵門,
多半是越想越不服氣,想求自己離開京城前找找其他東林黨的老朋友,為他謀個有機會做點事情的位置。
孫承宗不急著答話,不緊不慢披上袍子。
“叩叩叩”
門外孫鈐的聲音又高了八度:
“父親大人,父親大人!”
孫承宗慢悠悠下床,打開被敲得“咚咚”響的門扉,看到門前親兒子焦急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不由笑道:
“吾兒何事驚惶至此?昔日陽明先生平寧藩,接戰報猶自講學。夫兵者詭道,躁則失機……”
孫老頭自己是給人當家庭教師出身的,教育子女那是重拾老本行,家風杠杠的。
再加上打得后金滿地找牙,履歷堪稱光宗耀祖,
子侄們可以說各個是他的迷弟。
然而今天孫鈐簡直鬼迷心竅,不等親爹把話說完就膽大包天開口打斷:
“父親大人,快快快,皇上冒著雨在外面等著您呢!”
孫承宗微微一愣,
隨即想起最近因為為父報仇,聲名鵲起的東林黨后輩黃宗羲,陪同其入京的家人名字就叫黃尚,不由失笑:
“請他進來喝茶便是,何至于如此大動干戈?”
孫鈐急得滿頭冒汗,手忙腳亂地給親爹扣扣子:
“不是黃尚,是當今皇上!”
孫承宗什么大風大浪沒經過,也被這個消息驚得原地石化,
任憑兒子為自己戴好帽子,才指著窗外依然深沉的暮色:
“現在這個點,陛下在外面等我?”
父子兩人齊心協力,一會兒時間孫承宗已經穿戴整齊,跟著兒子快步走出一進小院。
雖然已經有心理準備,他還是被眼前的陣仗震得微微失神。
孫鈐所住一進小院所在明時坊被白澤旗,四瀆旗,日月旗和十二龍旗等旗幟和車駕堵得水泄不通。
幾十個錦衣衛手握繡春刀,身著飛魚服,筆直立定在道路兩邊排開。
人群最前方幾個太監,簇擁著一位不到二十的年輕人,正是當今大明朝最高統治者崇禎皇帝。
他頭戴金絲翼善冠,身上紅底織金窄袍已經濕透,袍裾上濺著點點泥漿,形狀狼狽:
“子驚父寢,不孝也。抗旨不遵,不忠也。孫鈐,你不忠不孝,該當何罪啊?”
一句呵斥出口,頓時讓孫鈐全身冷汗直冒。
哪里還有半點前日直斥皇帝有眼無珠,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瀟灑。
直接“噗通”一下跪在泥水里:
“微臣罪該萬死!”
來者不善啊……
崇禎這副落湯雞模樣,明顯已經外面冒雨等了自己不止一刻時間。
大半夜親自跑到門口來,
難道是朝中又有有心人重提馬世龍那檔子虛烏有之事,惹得皇帝盛怒,跑來找自己一個老頭子的麻煩?
孫承宗心里犯著嘀咕,上前一步也要行君臣跪禮,卻被一雙手緊緊扶住。
抬頭一看,
雨水順著崇禎皇帝的額頭淌下來,經過眉梢形成幾道細流,逼得他不得不瞇起眼睛。
然而,
這張略顯狼狽的蒼白面孔上,卻洋溢著燦爛笑容,簡直讓孫承宗有撥云見日之感:
“地上濕滑,孫公快快請起。”
隨即又一彎腰扶起孫鈐,感覺到這小伙子還在發抖,哈哈大笑用力拍他肩膀兩下:
“你抖什么?聽說孫卿從小立志要打后金當英雄,以后不說像孫公一樣當督師,總兵總要當的吧,這點膽量可不行啊!”
??
前倨后恭是幾個意思?
有道士皇帝,木匠皇帝珠玉在前還不算完,
又來了個專門演川劇變臉的戲子皇帝?
這一波操作徹底給父子兩整不會了,然而更讓他們驚慌失措的還在后面。
至高無上的天子后退兩步,面向孫承宗彎腰九十度長躬到底:
“孫公力遏建虜,功在社稷。朕代天牧民,當為蒼生拜孫老先生。若非卿筑寧錦之固,建關寧鐵騎,今東虜鐵騎已叩九門矣!”(注1)
一禮完畢,直起身子再鞠一躬:
“孫公社稷元勛,朕登基已一年,竟未親自寫信致意,如此輕慢實在慚愧。再拜以謝朕之疏慢。”
鞠完這第二躬,還有第三躬:
“建虜雖暫遏,而國勢日非,北疆不堪復擾。唯孫公臥龍之器,朕可以放心托以對后金軍事重任。謹再拜,懇請孫公復出以解遼民倒懸之苦!”
所謂“君為臣綱”,《大明會典》明確規定“百官朝賀行五拜三叩禮,君受禮不答。”
皇帝主動向臣子行禮,這種行為違背禮制,在大明絕對是極其罕見的——
典型例子:正德皇帝朱厚照南巡時曾經想向王陽明行禮,結果遭到內閣死諫阻止。
一鞠躬代天下百姓謝孫承宗功績,二鞠躬為自己登基后對孫承宗的輕慢道歉,三鞠躬請孫承宗再度出山。
士為知己者死,崇禎身為皇帝使出這三連暴擊,直接給小年輕孫鈐干得眼眶都紅了,
“噗通”一聲又一次跪在泥水里:
“皇上之恩如山,九死難報!”
孫老頭給天啟皇帝當過八年老師,雖然備受信任但也從來沒受過這樣的禮遇,也跪下稽首:
“皇上隆禮,臣惶懼無地,何敢承此殊遇!”
崇禎再次彎腰挨個扶起父子兩人,緊緊握住孫承宗的手笑道:
“孫公,雨勢甚大,請登玉輦與朕同車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