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透過竹葉的縫隙,灑下一地細碎的光影。阿依早早起身,心中依舊惦記著昨日的種種奇異之事,尤其是那塊神秘的蠱玉,它的每一次異動都像是在向她訴說著古老而神秘的故事。阿依決定,今日定要去探尋一番。她沿著蜿蜒的小路向竹林深處走去,微風拂過,竹葉沙沙作響,仿佛在低語著什么秘密。走著走著,一陣悠揚而略帶哀傷的蘆笙聲傳入阿依的耳中,那聲音如泣如訴,仿佛蘊含著無盡的思念與滄桑。阿依心頭一動,循聲而去。不多時,便看見一座竹屋隱于竹林之中,屋前一位佝僂的老人正坐在那里,專注地修補著樂器。阿依走近一看,只見那是一支蘆笙,七根竹管參差不齊,笙斗上的太陽紋銀飾缺了一角,顯得有些破敗。“老人家,需要幫忙嗎?”阿依輕聲問道,語氣中透著一絲關切。老人抬起頭,渾濁的眼睛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露出一抹溫和的笑容:“小姑娘,你懂蘆笙?”說著,他輕輕撫摸著手中的蘆笙,眼中滿是眷戀。阿依微微點頭,目光落在蘆笙上,注意到老人腰間的銀墜紋樣,那是苗族古歷二十八宿圖,精美而神秘。她心中一動,伸手接過蘆笙,指尖輕輕撫過笙管上的蟲蛀痕跡,緩緩說道:“這是《遷徙九歌》的第七段,對吧?”老人聞言,身體猛地一震,眼中滿是震驚與欣喜:“你怎么知道?”他顫抖著雙手,從懷中掏出一本牛皮譜本,泛黃的紙頁上,墨跡斑駁,仿佛承載著歲月的厚重。阿依看著譜本,心中涌起一股親切感。前世,她在博物館修復文物時,曾見過類似的曲譜,那些古老的音符仿佛有生命一般,深深烙印在她的腦海之中。她輕輕摘下腰間的玉佩,在掌心摩挲了幾下,感受著它的溫熱,隨后輕輕敲擊竹管,清脆的聲響在竹林中回蕩,驚飛了枝頭的雀鳥。“這里應使用 F調,對應蠱神祭壇方位。”阿依輕聲說道,眼神中透著自信與專注。老人聽著阿依的話,眼中淚光閃爍,他突然劇烈咳嗽起來,手帕捂住嘴,瞬間洇出血跡。阿依見狀,心中一緊,趕忙扶住老人。就在這時,她瞥見老人袖口的蛇形刺青,那刺青與博物館里苗族祭司骸骨圖騰一模一樣,心中不禁一驚。“您是……”阿依欲言又止,眼神中滿是疑惑。“噓——”老人伸出一根手指,放在嘴邊,做了個噤聲的動作,隨后將銀墜塞進阿依掌心,“明日月圓,帶玉佩來竹林。”阿依接過銀墜,只覺掌心微微發燙。她看著老人,心中雖有諸多疑問,但還是點了點頭。回到住處后,阿依坐在桌前,仔細端詳著手中的銀墜。那銀墜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清冷的光芒,內側刻著細小的紋路,若隱若現,透著一股神秘的氣息。阿依好奇心起,拿起桌上的苗銀簪子,小心翼翼地刮開銀墜上的氧化層。就在氧化層被刮開的瞬間,銀墜突然發出一陣微弱的光芒,二十八宿圖仿佛被喚醒一般,熠熠生輝,與玉佩上的蠱紋相互呼應,形成一種奇異的共振。深夜,萬籟俱寂,阿依躺在床上,卻久久無法入眠。窗外,月光如水,灑在大地上,給整個苗寨披上了一層銀紗。突然,一陣悠揚的笛聲傳來,打破了夜的寂靜。阿依心頭一動,推開窗戶,循聲望去。只見月光下的竹林里,老人正站在那里,手中的蘆笙在月光的映照下,泛著清冷的光。隨著老人吹奏的旋律,《遷徙九歌》的音符在空中流淌,仿佛穿越了時空,訴說著苗族先輩們的艱辛與堅韌。阿依聽得入神,不知不覺間,眼中已滿是淚水。曲終,老人緩緩放下蘆笙,轉身面向阿依。就在這時,阿依驚訝地發現,老人背后浮現出半透明的鳳凰虛影,那鳳凰展翅欲飛,周身散發著神秘而威嚴的氣息,在月光下顯得格外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