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出戰(周二,求個追讀)
- 趨吉避兇,從嬰兒皇子開始
- 碎碎碎碎星
- 2003字
- 2025-05-06 23:00:00
當蕭恒那小小的身影突然出現在大殿中央時,整座紫宸殿內仿佛連時間都凝固了一瞬。
文武百官與各國使臣的臉上同時浮現出難以置信的神色,幾位年邁的大臣甚至驚得踉蹌后退。
站在最前排的鎮國將軍猛地瞪大雙眼,布滿老繭的手不自覺地揉了揉眼睛。
禮部尚書張了張嘴,花白的胡子不住顫抖。
他求助般地望向羽林衛統領,卻見對方同樣滿臉震驚。
畢竟,這個前些日子才被陛下從民間帶回的小道士,看上去分明只是個五六歲的孩童!
那小小的身子站在巍峨的紫宸殿中,猶如一株新生的青蓮立于古潭。
月白色的道袍在他身上顯得過分寬大,衣擺逶迤及地,袖口更是將那雙白嫩的小手完全掩住。
微風拂過,寬大的衣袍便輕輕晃動,仿佛隨時會把這個小人兒帶跑似的。
他頭頂用紅繩隨意扎著的道髻松松散散,幾縷不服帖的碎發俏皮地翹著,在殿內燭火的映照下泛著柔軟的金色光暈。
粉嘟嘟的小臉上還帶著未褪的嬰兒肥,一雙黑白分明的杏眼清澈見底,睫毛忽閃忽閃的,任誰看了都會覺得這不過是個還沒斷奶的娃娃。
即便他再怎么天賦異稟,又如何能與半步金剛境的和尚交手。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東瀛使臣先是一怔,隨即仰頭發出一陣刺耳的大笑:
“哈哈哈...大乾莫非無人了?竟要派這么個乳臭未干的小娃娃出來應戰?”
笑聲未落,一道清脆的童音突然響徹大殿:
“對付你們這些東瀛來的跳梁小丑,讓我這個'黃口小兒'出手,都算抬舉你們了!”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那小道士負手而立,明明是個孩童模樣,說出來的話卻帶著幾分完全不該有的老練。
說罷,又轉身對著龍椅上的景泰帝規規矩矩地行了個道禮。寬大的道袖垂落在地,襯得他愈發小巧可愛:
“此番重大場合,小道不請自來,還望恕罪。
還請陛下允許,讓小道代為出戰?!?
最后那個拖長的小尾音,配上他眨巴著的大眼睛,活脫脫就是個撒嬌的孩童模樣。
龍椅之上,景泰帝深邃的眼眸中閃過一絲微妙的光芒。
他修長的手指在龍紋扶手上輕輕叩擊三下,目光在小道童眉心那道若隱若現的金痕上停留片刻。
“準?!?
帝王的聲音不疾不徐,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雖然此刻他也難以揣測這個看似稚嫩的小道童會用何種手段應對,但對方身上的神奇,他卻早就在玄都觀的時候見識過了。
正因為如此,對這個突然出現的孩童,他自然要比在場任何一人都要信任。
既然對方愿意主動站出來,那么必然就有他的道理。
東瀛使臣的嘴角抽動了一下,眼中閃過一絲荒謬的神色。
他自然沒想到面對小道士這般近乎于胡鬧要求,皇帝居然微微思忖就同意了。
他身旁的少年和尚更是微微歪頭,眉心的“卍”字佛印隨著這個動作扭曲了一瞬,流露出不加掩飾的輕蔑。
“哦?”
東瀛使臣眉梢微挑,那道蜈蚣狀的疤痕在道光照耀下愈發猙獰:
“這位小道長,可是真的想好了。”
“當然?!?
蕭恒笑著點頭道。
他之所以做這一切自然不是隨性為之,而是兩天前,當劉錦將使臣面圣的消息告知他的時候,腦海中的金球便給了提示:
【諸國來朝,盛況空前。然在這盛大的儀式中,卻暗藏著機會與禍患,此后如何發展,全看當下如何應對:】
【充耳不聞,閉關修行:
熱鬧之下暗藏洶涌,此刻若是選擇跳出其間,雖可避免卷入漩渦,卻同時喪失入局資格,觀長遠,不利。(兇)】
【抓住機會,再探禁地:
兩年一度的朝貢大典自然會吸引整座皇城的注意,趁著這個機會再度深入枯井自然是不錯的機會。
然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兀自行動或成為他人工具。(大兇)】
【要求旁觀,借機入局:
棲身人群之中,旁觀局勢變化,望風而動,即可成功以身入局。
此后可借勢而行,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吉)】
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一次的兇吉提示,蕭恒在聽完劉錦的通報之后,果斷要求當然可以在大典上為他安排一個角落的位置。
劉錦雖然對眼前這個小道長的提議感到微微詫異,但自覺此番提議只是孩童愛看熱鬧的心性。
再加上這些日子發生的事情已然讓他看出了這小道長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故而稍微思忖之后,便答應了蕭恒的請求。
正是如此,才有了眼下朝堂之上發生的一幕。
“小娃娃,我身后這位出手可不知輕重——”
東瀛使臣居高臨下地睨著蕭恒,嘴角勾起一抹譏誚的弧度。
他故意拖長了聲調,手指輕點著身后那眉心血印的年輕和尚:
“待會若是不小心傷到你了,可別哭著找娘親啊?!?
使臣最后一個字故意拖出輕佻的尾音,引得東瀛使團眾人哄笑起來。
蕭恒卻只是歪了歪腦袋,寬大的道袖隨風輕擺。
他伸出白嫩的小手,慢條斯理地將散落的碎發別到耳后,粉雕玉琢的小臉上露出天真無邪的笑容:
“無妨?!?
稚嫩的童音剛落,那小小的身影便如鬼魅般閃現至大殿中央。
寬大的道袍在空中劃出飄逸的弧線,待眾人回神時,小道士已立于場中。
在無數道驚愕的目光注視下,他慢條斯理地解下背后那柄幾乎與他等高的長劍。
劍鞘觸地的剎那,發出“鏗”的一聲清響,震得殿中燭火都為之一顫。
“請?!?
蕭恒用白嫩的小手做了個標準的起手式。
這個動作由孩童做來本該顯得滑稽,卻莫名透著一股渾然天成的道韻。
而就是這么個動作,讓眾人臉色神情愈發驚鄂。
原以為這個小道長有這個自信是因為身后背負的長劍有神異之處。
誰曾想到到最后,他居然要赤手空拳,來應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