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呼吸開始變得有些急促起來,這藥性來得如此之快,真乃神藥也!
剛剛離開明圣宮正殿的那個試藥小太監并不知道此時殿內正在發生的事情,只是覺得今日試的藥似乎和往日有很大的不同。
剛剛在里面的時候不覺得有任何的異樣,現在來到了殿外,被冷風一吹,就感覺自己的頭腦開始發熱,心跳開始加速,似乎精氣神一下子就來了。
這陶真人研制的新藥可真神啊!自己就吃了那么一丁點,就有如此的效果,那此時的皇上肯定是生龍活虎了。只要皇上身體好,每天都高興,那他就有好日子過了。
能成為皇帝身邊最親近的試藥之人,真是自己上輩子燒了高香了,要想擁有享用不盡的榮華富貴,一定要為皇帝多試藥,當然更要孝盡自己的干爹——黃掌印。
小太監越想越興奮,越想越燥熱,越想越覺得現在身上的這種感覺有一種說不上來的難受。
或許是自己的身體太虧了,一時之間受不了這種大補的藥。
有一瞬間,小太監竟然有一種想撞墻的沖動,可撞墻太疼了,他緊握拳頭,把指甲深深地掐進掌心里,但依然解決不了這種難受感,怎么辦?
對了,明圣宮的后院有水井。
小太監立馬沖到后院,打起一桶水,然后從頭把自己澆了個透心涼,終于把那種胸悶、壓抑、還有那無以名狀的悸動感生生地壓了下去。
此時,明圣宮大殿的門緩緩打開了。
曹美人用手捋了捋兩鬢散落的幾縷頭發,一臉滿足地走了出來。是的,剛剛皇上記起了她的名字,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她名叫曹玉,一個從內掖司出來的下等宮女,但以后她也一定會成為這大明宮里的主人。
幾日后,曹玉從一個低階的美人成為了九嬪之一,封號為“端”。有了自己身為主位的宮殿,至此,她便愈發得寵起來。
-----------------
嘉靖十七年末,真人邵元節突然生了一場大病。也在那個時候起,宮中開始大肆修建大高玄殿,來作為皇家的御用道觀。
在此之前,所有的道觀中人都是住在明圣宮的。
嘉靖帝特意在明圣宮大殿的左側修建了一座規模宏大的道觀,為了能時刻沾染道家的仙氣,也為了能更好、更快地服用丹藥,嘉靖帝有很多的時間都會呆在明圣宮里。
而這恰恰也讓道觀中人有更多的機會能夠接近皇帝,也有更多的機會能讓皇帝相信這宮中有妖魔的存在,當然最大的機會,那就是能讓皇帝時時刻刻地記著他們。
邵真人已病了多日,嘉靖帝有些心慌,怕不是這宮中又招惹了什么不干凈的東西。
“邵愛卿啊!你這病多日也未見有好轉,如今朕已開始修建玄殿了,你是不是也該設壇為宮中驅驅魔了。”
邵元節此時連床都爬不起來,更別提設壇作法。可既然皇帝這樣說了,這件事無論如何也要替他辦成。
邵元節左思右想,忽然想起了一個人,此人正是相識多年的道友——陶仲文。
陶仲文原是一個地方小官,大半輩子碌碌無為。后來聽聞當今圣上崇尚道教,而他自己也頗喜歡神仙方術,便一狠心,上山做了個道士。
以陶仲文現在的年紀,想憑著一個從九品的芝麻小官而出人頭地,位極人臣,那簡直是癡人說夢。
可如果依著當今圣上對道教的熱衷程度,說不定當了道士以后,還能博得一線生機。
果不其然,生機就這么華麗麗的來了。
在邵元節還沒有入宮前,他曾和陶仲文一起招搖撞騙。兩人有著共同的目標,又臭味相投。如果此人能進宮,必定能保住自己這幾年苦心經營得來的榮華富貴和滔天權勢。
于是,邵元節不遺余力,向嘉靖帝推薦了昔日的好友。
“皇上,臣已老眼昏花,實難再擔此重任,但臣有一絕佳的人選,他的道行不在臣之下。”
“那速速召此人進宮。”
很快,陶仲文便進宮了。
他進宮的第一件事,便是替皇帝作法驅魔。
明圣宮中因有道觀及眾多教徒,所以在此地驅魔便成了最佳的場所。
陶仲文手執木劍,嘴里念念有詞,“以符水噀劍,來絕宮中妖。”隨后用劍沾符水在嘉靖帝面前一通比劃,最后把木劍插入沙盤之中,作法儀式便完成了。
陶仲文裝模作樣地長噓了一口氣后,說道:“宮里的妖魔鬼怪已經被臣全部趕走了,以后亦不敢再來,皇上可高枕無憂矣!”
“好,那以后陶卿就留在這道觀之中吧。”
“謝皇上,只要有臣在,定能保內宮安寧。”
嘉靖皇帝沒說話,只是點了點頭,便離開了道觀。
陶仲文沒有等來皇帝的賞賜,只是等來了一句讓他留在道觀中的話。可自己如今是一介白衣,這身份甚至還不如道觀中那些小官們。
皇帝一向生性多疑,看來僅憑這區區的幾句話,還不足以令他相信。
可話又說回來,這信不信,現在也只能憑自己的臆想而已,所謂的妖魔鬼怪既看不見也摸不著。如果沒有讓皇帝親眼見證過,就算你有三寸不爛之舌用來忽悠,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所以,陶仲文要想個辦法,讓皇帝親眼見證他的本事。可究竟想一個什么樣的辦法,既能突顯自己的本事,又不會讓皇帝生疑。
這的確是一件兩難之事,他要好好想一想,要確保萬無一失才行。
說來也合該陶仲文走運,這個時候從東宮傳出來一個消息,剛剛才被冊立為皇太子的朱載壡突然得了天花。
這可把嘉靖皇帝給嚇壞了,想起自己登基十二年,好不容易才有了第一個兒子,可這個兒子出生兩個月便夭折了。整整又過去了三年,才有了第二個兒子朱載壡。
嘉靖皇帝激動不已,連忙召來時任首輔的夏言,讓他草擬詔書,將皇子誕生的好消息“詔諭”朝鮮和安南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