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追蹤糧餉
書名: 從代遼開始到天可汗作者名: 清水魚魚本章字數: 2243字更新時間: 2025-04-15 08:00:00
“都監,屬下猜測前任知州絕對和此事脫不開關系。”
“不過......范陽盧氏竟都找不到人影,也是怪哉。”甄五臣猶豫片刻,沉聲道。
張令徽聽到匯報沉吟不語,他當然知道此事干系如何。
甚至城中豪紳屁股也不干凈。
范陽盧氏,掌控榷場使多年,怕是舉族都逃了吧?
奈何眼下有更重要的問題要面對,這些不過是頑疾,只得暫時忍耐。
常勝軍進駐涿州城后,他立刻便讓耶律合魯派遣騎兵朝著邊境雄州查勘。
天柞帝退守燕京時,便遣使入宋國請求給與援助。
耶律淳上位后再次遣使,遼國的虛實已經明明白白暴露在宋國眼皮底下,宋徽宗絕對不會錯過千載難逢的機會。
形勢比人強,蛇鼠兩端之輩自然不缺。
與其大肆查勘此事,倒不如利用最大化,搞些錢糧招兵買馬。
念及于此,張令徽心中有了決斷,他正欲開口,此時行軍司馬劉仲快步前來。
隨著張令徽升遷,劉仲作為行軍司馬,自然也水漲船高。
“都監,如今涿州城內無糧,現存的口糧僅僅維持三五日所需......”
張令徽輕笑一聲,道:“好嘛,知州暴斃,糧食被運走。”
“涿州大戶范陽盧氏消失不見,這些年在榷場使位置上怕是撈的盆滿缽滿,如今卻是吃干抹凈走人。”劉仲一臉憤恨接著道。
“就差把涿州百姓驅趕,若是再晚來一步,恐怕留給我們的就是一座空城了。”
“這些狗東西真是該死!”甄五臣咒罵道。
“范陽盧氏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立刻查封盧氏店鋪。”
“劉仲,立刻請涿州城行會、本土有頭有臉的行商前來。”
“都監,若是不來呢?”
“先禮后兵嘛,事關我常勝軍糧食,若有明確拒絕的,以我之見必然和知州暴斃有關,據時統統交給五臣就好了。”
“好勒!”甄五臣獰笑一聲,滿口答應。
“先禮后兵,都監高見!”劉仲眼睛一亮,躬身領命。
涿州位于遼宋邊境的白溝河以南,是遼燕京通往中原的南大門,陸路可直達宋境的雄州、霸州,水路通過拒馬河連接河北平原,兼具軍事與商業雙重價值。
據《遼史?食貨志》記載,新城榷場由遼朝戶部使直接管轄,負責征收商稅、查禁違禁品(如馬匹、銅錢)。
如今的涿州城,只有少部分契丹族等,大部分是漢人聚居區。
涿州作為遼宋貿易的“中間站”,形成了“北貨南運、南貨北輸”的雙向流通局面。
知州暴斃若是和宋國沒關系,怕是只能哄騙一下三歲孩童了。
而張令徽擔憂的正是這一點。
若是知州暴斃和宋國有關,那么由此可以猜測,恐怕宋國早就有圖謀。
另一邊。
郭藥師率部下跟在斡里太率領五十騎兵身后,一路暢通無阻進入易州城。
他進入易州城后,雷厲風行,直奔易州府衙。
易州刺史張常寧是個大胖子,從側面看如同圓球一般,作為遼國南面漢官,上任以來貪污受賄,荒淫玩樂,哪會理會正事?
在他的逼問之下,張常寧被恐嚇的大小便失禁,只得把知道的一股腦說出來。
“將軍......將軍饒命,這一切都和本官無關啊,對對對,本官想起來了,是劉里忙,要說從涿州運來的那幾十車糧食絕對和劉家脫不了關系。”
“劉家?”
“對對對,我這個刺史看似威風凜凜,其實手中無兵無權,劉家才是易州真正的掌權者。”
郭藥師獰笑一聲,沉聲道:“斡里太立刻率騎兵包圍劉家,本將隨后就到。”
事關常勝軍糧餉,斡里太自然不會計較郭藥師的言語態度,當即親率騎兵直奔劉家。
待斡里太率騎兵趕到時,易州城中劉家宅邸空蕩蕩的。
此時郭藥師所率領的常勝軍還未趕到,便見到策馬返回的騎兵。
吁——
傳令兵翻身下馬,朗聲道:
“將軍,劉家無人,斡里太索問下,得知數日前劉家舉家返回淶水縣。”
“淶水縣......”郭藥師沉吟不語,神色青白交錯,難以決斷。
易州地處遼國南京道西南部,與北面宋國接壤。
其下轄兩縣,易縣和淶水縣。
易縣位于太行山東麓北段,控扼紫荊關,是遼國西南邊境的軍事重鎮。
淶水縣位于易州東南方向,地處拒馬河沖積平原,東接涿州南鄰北面宋國的定興縣。
而淶水縣常被宋國視為“遼南界”。
易縣史氏和淶水劉氏是本土豪強代表,郭藥師已從易州刺史口中得知。
而淶水縣和北面宋國的定興縣接壤,他不確定劉家是真的返回淶水,還是直接‘叛國投敵’。
“罷了,還是去一趟探探虛實。”郭藥師目光轉動,心中有了定計。
若是劉家真的逃往宋國也就罷了,以他麾下這點人馬根本不夠看,他自然不會自討無趣,但是,若因此畏縮不前,難免會被看輕。
左右不過是打探虛實,向張令徽回復時也有話說。
再者,事關幾十車糧食。
若是不追回來,常勝軍兩千兵卒吃什么?
“立刻告知斡里太,讓他率騎兵前往淶水縣劉家,防止劉家埋伏,讓他小心點,本將率部尾隨策應。”
傳令兵躬身領命,翻身上馬離去。
涿州府衙。
“哎,多事之秋!”
“沒等來朝廷委派刺史,怎么來了一位都監?”
“真是可惡,這位新來的都監,不會是懷疑我等和知州暴斃有關吧?”
“慎言,你想死嗎?”
“.........”
話落,眾人噤若寒蟬。
畢竟明言不來的,可是要解釋為何前任知州暴斃的。
官署前聚集十多位南北商賈,其中不僅有身穿窄袖長袍、皮褲,戴毛皮帽,髡發,腰掛皮囊的契丹族商人。
同樣有身著交領長衫,頭戴東坡巾的漢族商人。
眾人七嘴八舌議論著。
不多時,眾人便跟隨劉仲進入大堂。
只見首位上端坐著一名身材雄偉,雙目精湛的青年男子,從外表看不過二十五、六歲。
眾人定睛一看,如此年輕,嘴上沒毛,辦事不牢,估計是哪位勛貴,借知州暴斃之名,來此打秋風的。
當下臉上不由得帶著幾分輕視。
劉仲輕咳一聲,朝著眾人介紹道:“諸位,這位是我們常勝軍張令徽、張都監,奉陛下之命,鎮守涿州、易州,節制州郡漢軍。”
“在下福源茶莊孫景生見過張都監。”
“在下天蠶緞莊鄧光興見過張都監。”
“在下定窯壹號鋪任柱見過張都監。”
“在下長白山參茸坊鄧光興見過張都監。”
張令徽將手中茶杯放下,遂站起身來,背負雙手看向堂內眾人,輕笑一聲道:“諸位請坐,本都監請諸位前來并無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