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打壓勛臣
- 南明:我真不是朱慈烺
- 眼0珠
- 2356字
- 2025-04-07 22:56:03
“說的沒錯,韓公公,你司禮監難道還想要代替三司辦案不成?”
劉孔炤自個也站了出來,對著韓贊周陰陽怪氣道。
“臣等請殿下將此人,交由三司共同處置!”
其他勛臣緊隨其后,紛紛出列,齊聲說道。
韓贊周臉色微變,連忙對著朱明說道:“殿下明察,奴婢絕無此意。”
眼下除了劉宗周這個左都御史之外,刑部,大理寺,兩個部門主官的位置,仍處于空懸狀態,需要通過廷推選拔。
只要盧九德進了刑部大牢,那么可操作的空間就很大了。
這也是勛臣堅持三司會審的原因。
以張慎言,史可法為首的文臣清流,雖然與這些勛臣也有矛盾。
但相比之下,更怕韓贊周這個宦官借此機會,討好太子獲取信任,東林黨一脈對太監的防備已經深入骨子里頭,生怕再出一個魏忠賢,禍害朝政。
于是紛紛冷眼旁觀。
倒是朱明有些看不過眼。
他很清楚南京這群勛臣可不是什么好東西,一個個都是自私自利的投降派,蛀蟲。
現在好不容易送來了一個盧九德,正好可以通過他,將這幫勛臣以及福王打壓下去,說不定還能抄個家什么的。
要知道這群勛臣在應天府這個富得流油的地方待了這么久,肯定收刮了不少民脂民膏。
這么好的機會,如果不利用一下,作為一個了解過南明史的史學生,他意難平啊。
“是孤的記性有問題?還是大明的制度改了?什么時候三司的手,可以伸到內廷來了?”
朱明幽幽說了一句。
此言一出,頓時讓那些勛臣啞口無言。
太監說到底是皇室的家奴,就算犯了錯,也該由皇室處置,這話并沒有錯。
大明制度明確規定了宦官和內廷的獨立性,禁止大臣插手內廷事務。
所以朱明這話,就有些嚴重了。
言外之意就是你連內廷都要管,是不是想當皇帝?
李沾頓時被嚇得大汗淋漓,連忙跪在地上,“殿下恕罪,臣不是這個意思。”
“既然如此,盧九德就交給韓大監,就不必通過三司會審了。”
朱明淡淡道。
韓贊周臉上露出一絲喜色,行禮道:“殿下圣明!來人,把這家伙給我押進詔獄。”
外面頓時有兩名錦衣衛走進來,將軟成面條般的盧九德押走了。
朱明的突然發難,頓時讓殿內眾臣對他的印象大為改觀,不敢再小覷這位太子殿下。
史可法心中也是暗暗欣喜,皇家血脈到底是皇家血脈,原本他還擔心太子殿下失憶難堪大任,現在看來是自己多慮了。
相比之下,作為東林黨人的劉宗周和張慎言,都露出了一絲警惕。
隨后廷推繼續,殿內勛臣們一個個心不在焉,很快就被文臣壓制。
廷推結束后,眾臣離去。
朱明將韓贊周留下,叫到了文華殿。
“韓公公,盧九德的事情必須盡快查清楚,皇權特許,有孤替你撐腰,你明白我意思嗎?”
“殿下請放心,奴婢現在就去安排人手提審盧九德,一定將他背后的逆黨一網打盡。”
韓贊周知道這是自己向太子表忠心的好機會,連忙拍著胸口保證道。
“去吧。”
“奴婢告退!”
韓贊周離開后,朱明拿出一張紙,在上面寫了財政,軍權,人事六個字。
他想開了,既然暫時走不掉,那就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先當好這個監國,不留遺憾。
南明這段歷史,有太多的意難平了。
自己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在最短時間內,整合南明的所有力量,再聯合李自成,這樣才能擁有與清軍對抗的條件。
不過,想要整合南明所有力量,絕非易事,光靠他一個人有些勢單力薄,所以需要找些幫手才行。
隨即,朱明開始回憶南明史上的人物,并寫了下來。
不知道過了多久,外面的小太監就匆匆進來,說史可法求見。
“宣。”
朱明將寫滿的宣紙蓋住,淡淡道。
不一會兒,穿著緋色官袍的史可法就大步走了進來,“臣史可法,參見殿下!”
“平身。”
“謝殿下!”
史可法站直身子,看了一眼左右。
朱明當即揮了揮手,“你們都下去。”
“是!”
周圍侍候的太監宮娥行了一禮,退了出去。
“殿下的失憶,是否好轉了?”
史可法低聲問道。
“嗯,吃了藥好多了,想起了一些事情,可能過些日子,就能康復了。”
朱明回道。
“太好了,天佑殿下,天佑大明。”
史可法大喜過望,隨后他將手中的題本呈上去,“這是大臣們廷推的結果,請殿下批閱。”
應天府各部門都有不少位置空缺,這次廷推,目的就是補全這些空缺,讓朝廷盡快運轉起來。
朱明打開題本翻看了一眼,里面都是一些熟悉的名字。
廷推主要選拔三品以上的官員,所以折子里的名字也不多。
內閣成員分別是:史可法,姜曰廣,張慎言,高弘圖,呂大器,袁繼咸,劉宗周。
六部尚書分別是,兵部史可法,吏部張慎言,禮部錢謙益,刑部解學龍,戶部高弘圖,工部高倬。
可以看到一些內閣成員,身上還兼任著尚書職,這種現象并不奇怪,劉宗周還兼職左都御史的官職。
五軍都督府同知魏國公徐弘基,都督僉事忻城伯趙之龍。
內閣首輔是史可法,次輔劉宗周。
對于這些任命,朱明并沒有指手畫腳,改動什么,這份名單看似簡單,實則是各方協調之后的結果。
他雖然是表面上的太子,但也不可能輕易改變這個局面,好在還不算太壞。
在史可法的注視下,朱明用紅筆在題本寫了一個準字。
接下來就是根據這份題本內容,起草任命圣旨,由司禮監加蓋監國寶璽,六科審核無誤后交吏部執行。
批閱完題本后,朱明對著史可法問道:“史尚書,你是兵部尚書,應天府京營的情況,你應該了解吧?跟孤說說實質情況,孤不要聽紙面上的數據。”
聽到這話,史可法愣了一下,殿下怎么突然問起京營的事情?難不成他有什么想法?
于是連忙回道:“回稟殿下,京營軍籍名冊登記人數為約11萬,實額大概3萬左右。”
“連名冊的一半都沒有嗎?這三萬人里面,只怕還有不少老弱病殘吧,真是大明的好臣子。”
朱明冷笑道。
對于這個結果,他并沒有意外。
史可法當即跪在地上,“臣有罪!”
“起來吧,孤沒說怪罪于你,但京營是守衛應天府的重要力量,孤希望你馬上對京營進行整頓,淘汰老弱,有沒有問題?”
朱明看著史可法問道。
“臣自當嘔心瀝血,肝腦涂地,不負殿下所望!”
史可法早有了整頓京營的心思,自然不會拒絕。
“好,半個月后,孤要檢閱京營,時辰也不早了,史尚書留下一起用膳吧。”
在這應天府的文武百官里面,史可法還是很靠譜的,又是將來內閣首輔,朱明自然希望與之搞好關系。
史可法受寵若驚,連連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