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登基
- 南明:我真不是朱慈烺
- 眼0珠
- 1863字
- 2025-04-23 23:58:48
“我沒事。”
李香君搖了搖頭,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
那人到底是誰?為什么會有錦衣衛保護?莫非是哪個藩王世子?
李香君表面上是一名青樓名妓,但私底下卻是復社的一員。
這些年她一直給復社做情報工作,漸漸養成了大膽猜測,細心推敲的習慣,為了傳遞情報,還琢磨出了非對稱加密體系。
只是任她想破腦袋,也沒有料到朱明就是當今太子。
在錦衣衛的刻意掩護下,朱明的身份并沒有泄露,而是變成了馮可宗的侄兒與沈豹在青樓發生沖突。
回到宮里,朱明將馮可宗留下,然后讓他找機會,將李香君拉入錦衣衛,并且透露了她是復社成員的身份。
馮可宗在應天府待了這么長時間,自然清楚復社是一個什么組織。
雖然感覺這件事很難,但還是保證道:“殿下請放心,臣一定辦好此事。”
沈豹被抓進詔獄后,還期盼著這些日子在應天府結交的官員,會來救自己。
但被用刑后,頓時就變成了軟骨頭。
不但將如何掠奪盧九德財物的事情交代,還把劉良佐私自在鳳陽擴軍的事情都招了出來。
有了沈豹的口供,接下來要對付劉良佐就容易多了。
朱明立刻給還在路上的黃蜚發了一道密旨。
六月十八,黃道吉日。
在禮部的主持下,正式舉行登基大典。
寅時。
朱慈烺齋戒沐浴,著白色素服,至奉先殿告慰崇禎帝靈位,祭天告廟。
四品以上官員午門外候場,五品以下承天門外列隊。
卯時初。
午門、洪武門鐘鼓齊鳴,南京十三城門同響。
文官由左掖門入,武官由右掖門入,過內五龍橋至皇極殿前廣場。
辰時,錦衣衛儀仗引朱明乘輿至奉天殿,樂奏《飛龍引》。
鴻臚寺官宣讀即位詔書,司禮監太監韓贊周捧傳國玉璽,史可法代表百官獻璽,宣讀《即位詔》,百官朝賀,年號乾興。
新皇登基,封賞功臣,大赦天下,當然有些人不在特赦范圍,比如沈豹。
成功坐上皇位之后,朱明繼續推行肅清水道的政策,以此練兵,同時與內閣商議,重整兩淮鹽務,增加國庫收入。
兩淮鹽務積弊已久,鹽課流失,經查年定額60萬引(1引=400斤),實收不足30萬引。
私鹽泛濫,淮北私鹽占比超50%,鹽商壟斷,徽商把持運銷。
種種弊端,讓崇禎朝兩淮鹽稅從250萬兩,暴跌至80萬兩。
如今戶部處處都缺銀子,內閣諸位閣臣對于整頓兩淮鹽務這件事,自然是十分支持。
數日后,關于重整鹽務的旨意,就從應天傳至各府各縣。
首先是取消灶籍,裁撤灶籍衙門,消除虛報灶丁冒領補貼,避免鹽官勒索灶丁銀,豪強倒賣灶籍,灶戶可轉業。
招募鹽工,月餉1.5兩,官給【煎本銀】,每灶預支20兩購置工具,年息5%。
第二技術升級,推廣福建的灘曬法,這個技術可以提升三倍效率。
設鹽鐵司,統一供應鐵盤,草蕩,避免灶戶被鐵商勒索,私鹽販熔盤鑄兵器。
第三,以工代賑,讓流民疏浚淮安至揚州運河,派水師剿匪。
允許漕船利用返程空載運鹽,不再固定由傳統鹽船專船專運,減少支出,避免私鹽船混入。
改良票鹽法,取締綱鹽法,只要交付500兩押金,即可領票(1票=10引),打斷世襲鹽商壟斷,允許跨區域銷售,采用一票一稅制,防止層層加耗。
第四,鹽兵改制,成立鹽兵營,歸兵部統轄,打擊私鹽,一旦私鹽案發,所在里甲補交3倍鹽課。
承認現有鹽引,但新引需要競拍,價高者得,設鹽法公所,商人、灶戶代表共議鹽價。
如果整改成功,戶部估算朝廷每年,將會獲取百萬以上的鹽稅,充實國庫。
隨著鹽務整改的旨意傳達各方,頓時掀起軒然大波。
首先各地的鹽商勢力,第一時間聯合起來,罷市抵抗。
他們還買通言官,在朝堂上彈劾這一項改革。
其中徽州汪氏控制淮北12鹽場,以祖制拒改灶籍。
對此,朝廷立刻做出了應對,由勇衛營和京營聯合派兵,護送督查官員前往各地,強制執行鹽改。
并且任命原兵科給事中陳子龍,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兼總理兩淮鹽法整頓事務,由京營2000士卒護送,趕赴兩淮。
凡是阻礙鹽法改革的頑固分子,一律抄家。
朝廷還通過扶持中小鹽商,許其優先購票,讓其開市售鹽,化解罷市行為。
就在兩淮鹽務整改,轟轟烈烈進行的時候,朱明不由將目光瞄向了沿海地區。
這可是一塊大肥肉,如果能夠掌握在朝廷手里,收入比起兩淮鹽場還大。
可惜目前朝廷水師實力有限,就算眼饞也是有心無力。
強行改制,肯定會與鄭芝龍集團發生正面沖突,還得等待時機才行。
最好就是等到鄭森購買火器回來,到時候正好以此給他封官。
關稅暫時不能動,目前的小目標是先把鹽稅搞好,一步步來。
不過倒是可以通過鄭家的貿易線,將玻璃和肥皂出口,也能給自己增加收入。
鳳陽府,臨淮關。
經過八天的行軍,黃蜚終于帶著1萬兵馬抵達了這里。
他麾下的兵員很雜,其中有3000是直屬精銳,包含500名鐵甲騎兵,2000多是潰兵組成,剩下5000人是新招募的新兵,還有80艘漕船改裝戰船。
劉良佐派長子劉澤洪帶人過來迎接,并且準備設宴給黃蜚洗塵。
黃蜚以軍務為由,拒絕了劉澤洪。
雙方第一次見面,不歡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