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軌跡
- 編譯愛情Compiling
- 靜空xyz
- 1533字
- 2025-04-07 05:05:25
——倫敦,InnovateTech總部大樓,上午09:15——
倫敦的清晨被細密的雨絲裹挾著,窗外攝政運河的水面蒙著薄霧。InnovateTech總部大樓十八層的會議室內,投影儀將部門未來六個月的AI戰略清晰地投射在墻面上。
Elly坐在長桌盡頭,目光明澈而冷靜,她微微前傾,指尖輕輕敲擊著桌面,聲音中帶著讓人無法忽視的自信與篤定:“我們的下一代AI助手將重新定義市場,但必須解決三個核心問題:用戶粘性、數據隱私,以及算力資源的使用效率。”
角落處一位部門主管提出疑慮:“市場上同類產品已有不少,我們真的能突破嗎?”
會議室內頓時安靜下來,幾十雙眼睛齊刷刷地轉向Elly。她的表情從容鎮定,甚至帶著一絲若有似無的微笑:
“我們的目標從來不是追隨,而是引領。與其糾結我們是否能從競品中突圍,不如仔細考慮我們的競爭優勢有哪些,或者說,如何真正地差異化。這也正是我們今天會議的意義所在。”
對方緩緩點頭,眼神中仍有猶豫,但也顯出信服。周圍的同事開始低聲討論,會議室內漸漸重新熱絡起來,Elly微微松了一口氣,端起桌上的咖啡。
目光掠過窗外,她望見遠處BT Tower在雨霧中若隱若現,一陣久違的記憶隨之浮現……
……
——上海,震旦大學圖書館,7年前——
“體系結構這東西也太折磨人了!”室友小聲抱怨著,疲倦地趴在桌上。
Elly戴著耳機,仍然專注地盯著屏幕,指尖飛快地敲擊著鍵盤,額前的碎發垂落下來,她吹了一口氣把它們趕開,轉頭安慰道:“總不能一遇到難題就退縮吧?再說,程序調通的那一刻多有成就感啊。”
室友嘆了口氣:“大半夜的,能不能別這么勵志?”
Elly忍不住笑起來,繼續盯著眼前密密麻麻的代碼,一遍遍嘗試、修改著。夜漸深,當單元測試窗口上“Success!”的字樣最終跳出來時,她向后仰倒在椅背上,臉上露出了一個疲憊卻滿足的笑容……
……
——倫敦,InnovateTech總部大樓,上午10:55——
“Elly?”同事的聲音把她拉回現實,“Roadmapping還有五分鐘開始,走嗎?”
她點點頭,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袖和衣領,走向會議室。
十分鐘后,會議室的白板上已經貼滿了色彩繽紛的便簽紙,Elly正引導著團隊成員梳理產品路線。
“我們需要的不僅是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更重要的是清晰、明確地定義產品的發展路徑,”她語調輕快而自信,“我們需要更量化的success metrics,我們要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半年后,我們要做到怎樣,才能宣稱我們成功了。”
一位新成員猶豫著舉手:“Elly,我們這樣定下來,是不是會束縛團隊的創新空間?”
Elly輕輕地看向對方,微笑著耐心解釋:“路線圖不是束縛,而是我們共同創造的未來。它能幫助我們在看似沖突的優先級中做對選擇,避免盲目和混亂,但絕不會限制我們的想象力。”
新成員略顯放松地點了點頭,臉上露出微笑……
……
——倫敦,碩士論文答辯現場,4年前——
倫敦的春天里,窗外陽光溫暖,階梯教室里聚滿了同學和導師。
Elly自信地站在講臺前,用精準的語言講解著她的模型設計:“這種模型的特別之處就在于能夠快速捕捉用戶行為的微妙變化,用更少的迭代,更精準地推測用戶意圖……”
導師略帶贊賞地問道:“你是怎么決定不用現有的大參數量模型,而采用這種架構的?”
“因為我認為,技術的生命力在于如何更容易地被它的潛在用戶接受,而不只是復雜的理論,”Elly微笑著回答,“技術如果無法落地,就只是實驗室里的玩具。”
導師微笑點頭,轉身對其他同學說道:“Elly一直都是我見過最擅長把技術理論和現實應用結合起來的學生之一。”
聽著掌聲響起,Elly謙虛地笑了笑,眼底卻閃著光。
當天晚些時候,Elly與好友Sophie慢悠悠地漫步在綠樹掩映的小道上。
“你覺得,我們真的能在科技行業里闖出屬于自己的天地嗎?”Elly低聲問。
Sophie爽朗地笑道:“當然能啊,你這么厲害。”
Elly望著遠處碧綠的湖面,臉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笑容:“希望真的能吧。”
……
一天的會議結束了,回憶也漸漸褪去,Elly望向窗外的倫敦,心中默默地告訴自己:
“一定能的。”
她拉緊風衣,推門而出,踏入夜色中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