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迷途
【場景一:各自為戰】
小魏的公寓像被遺棄的服務器機房,冷卻液在管道中發出詭異的咕嘟聲。他用數據線將筆記本與核心服務器相連,屏幕上的代碼流突然出現陌生的注釋:“//為通過投資方審核臨時修改的結構參數“。當他試圖解鎖被凍結的算法時,鏡片上浮現出小吳在環保組織前被圍堵的畫面——那些舉著火把的人群里,他分明看到了小胡曾經的大學室友。
小胡蹲在物流倉庫的陰影里,用記號筆在退貨箱上畫正字。當他數到第一百個被暴力拆解的背包時,手機突然震動——投資方的郵件彈出:“鑒于市場反饋,建議更換技術負責人。“他盯著郵件附件中被PS過的技術報告,突然發現上面的簽名正是小吳。倉庫外,環保抗議者的口號聲像數據包一樣沖擊著他的耳膜。
小吳的工作室里,超聲波清洗槽發出刺耳的嗡鳴。他將咖啡渣樣品浸入特制溶液,看著材料在43kHz頻率下泛起詭異的熒光。當檢測儀的讀數穩定在危險值時,他突然聽到窗外傳來抗議聲——環保組織正在焚燒他們的產品,而舉著火把的人群里,他分明看到了小魏曾經的大學室友,現在某安全公司的CTO。
【場景二:技術困局】
小魏的服務器在凌晨三點突然過載,冷卻液從機箱縫隙滲出,在地板上匯聚成數字河流。他用顫抖的手輸入應急代碼,屏幕上的錯誤日志像血跡般爬滿界面。當他終于修復了AI算法的漏洞時,發現生成的3D模型在實際生產中因注塑工藝限制導致結構偏差。鏡片上倒映著三年前在燒烤攤爭執的幻影,此刻它們正匯聚成新的裂痕。
小胡的獨立站后臺涌入成千上萬條差評,表情符號在屏幕上組成憤怒的海洋。“背包側袋在暴雨中變形!““咖啡渣材質掉渣嚴重!““AI優化的人體工學設計完全不符合亞洲人體型!“他用顫抖的手點開一張用戶上傳的圖片——模塊化框架在極限拉力下呈現出詭異的扭曲弧度,背景是東南亞某瀑布的定位標簽。手機突然彈出競品廣告,那款背包的結構設計與他的原型幾乎一模一樣。
小吳的工作室里彌漫著丙烯顏料與咖啡渣的混合氣息。他用焊槍將回收鋁罐熔成液態,卻發現無論怎么調整參數,材質在高濕度環境下始終會出現微裂紋。當檢測儀的讀數再次超標時,他突然注意到工作室角落堆疊的退貨箱——那些被用戶退回的背包,內部的咖啡渣層正在緩慢氧化,散發出刺鼻的酸味。手機屏幕亮起環保組織的起訴書,“虛標碳足跡“的字樣像數據病毒般擴散。
【場景三:理想與現實】
小魏在黑客論壇發布懸賞公告,尋找破解競品加密算法的高手。當他用比特幣支付賞金時,突然發現交易地址與三年前攻擊他們的IP地址完全重合。服務器屏幕突然彈出全息投影,競品公司的技術總監正用他的AI算法演示如何偽造材質指紋。“你們的晶格結構很有趣...“對方的聲音像數據包一樣破碎,“可惜環保認證被我們優先拿下了。“
小胡將獨立站的用戶數據導入暗網交易市場,熒光綠的比特幣數額在屏幕上跳動。當他用虛擬貨幣購買競品的物流數據時,突然發現對方的模塊化設計專利申請時間比他們早七天。手機突然彈出銀行通知,投資方的尾款已被凍結,附件里是他們被篡改的市場調研報告。“你們的用戶畫像...“報告首頁的批注赫然是小吳的筆跡。
小吳將咖啡渣樣品寄往國際檢測機構,航空快遞單在風中飄成數據碎片。當他收到檢測報告時,發現材料在焚燒時釋放的二噁英含量超出歐盟標準三倍。手機突然響起陌生號碼,對方用合成語音告知:“你們的材質指紋技術已被某安全公司收購。“他扯開襯衫,露出貼在胸口的微型追蹤器,“你們的環保理念...“對方的聲音突然提高八度,“不過是我們商業版圖中的一個笑話。“
【場景四:裂痕加深】
三人重逢在創業園區的天臺,夜風卷起小魏T恤下擺露出的服務器線纜。“我查到代碼被篡改的時間,正好是你們和投資方開會那天。“他將加密文件推給小胡,“你們看這個競品的結構設計,和我們早期原型幾乎一模一樣!“
小胡突然笑出聲,他扯開領口的定位追蹤器,金屬扣在胸膛留下紅色勒痕:“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他將手機摔在會議桌上,屏幕亮著一條來自物流商的短信,“如果不在48小時內解決退貨潮,我們的虛擬庫存系統會徹底崩盤!“
小吳把手中的啤酒瓶砸向地面,玻璃碴在柏油路上閃爍:“我早就說過,為了迎合市場妥協材質配方是自掘墳墓!“他扯開襯衫,露出貼在胸口的微型追蹤器,“現在連環保組織都在盯著我們,這款產品已經成了偽環保的代名詞!“
【場景五:迷途知返】
當環保組織的起訴書彈出在三人手機屏幕時,小魏突然按住小吳正要抬起的手腕。鏡片上倒映著三年前在燒烤攤爭執的幻影,此刻它們正匯聚成新的啟示。“如果把材質指紋技術嵌入AI算法...“他突然將筆記本轉向小胡,“可以追蹤每一批次的材料流向。“
小胡盯著屏幕上的熱力圖,帆布鞋底的橡膠層正在剝落:“虛擬庫存的物流節點和退貨倉庫的分布...“他突然用記號筆在地圖上劃出螺旋線,“競品的生產工廠就藏在這些盲區里!“小吳突然將手中的咖啡渣樣品浸入溶液,材料在43kHz頻率下泛起金屬光澤,“這種晶格結構能存儲數據——我們可以用它做不可篡改的溯源憑證!“
三人同時低頭,發現手機屏幕都彈出了同一條匿名消息:“想要證據?今晚十點,舊碼頭集裝箱B23。“當月光掠過集裝箱銹蝕的表面時,他們站在各自隱藏的陰影里。小魏的筆記本正在無聲運行,小胡的運動相機對準裝卸區,小吳則將咖啡渣樣品藏進改裝的防毒面具。當一隊黑衣人搬出裝滿假冒產品的貨箱時,小魏突然按下發光的Enter鍵——全息投影在夜空中亮起,無數行代碼如瀑布般傾瀉而下,將所有侵權證據瞬間公之于眾。
【場景六:覺醒】
警車的藍光撕開雨幕,小魏的服務器機箱在后備箱里發出滿足的嗡鳴。小胡將手中攥皺的支票遞給小吳:“這是用戶集體訴訟的和解金,足夠你做國際認證了。“小吳看著支票上驚人的數字,突然發現背面印著小魏AI程序的加密水印。
當三人站在警局筆錄室的長桌前時,小魏的手機突然震動。陌生號碼發來的視頻里,他看到自己三年前被投資人嘲笑的演講視頻,此刻正在某個創業論壇被瘋狂轉發。評論區置頂留言寫著:“這位被嘲笑的程序員,剛剛用AI技術拯救了整個行業。“
小吳突然指著窗外的晨曦:“看,我的咖啡渣材料在陽光下會反射這種顏色。“三人順著他的目光望去,那些懸浮在空氣中的金色顆粒,像極了他們三年前在燒烤攤上揚起的炭灰——如今,它們正匯聚成新的星河。小胡將手機舉過頭頂,屏幕里三人的倒影與無人機矩陣重疊成新的創業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