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誘以利弘旭知閨名
- 紅樓:從好圣孫開始奪嫡
- 落夢生
- 2190字
- 2025-06-07 00:01:00
“你...你下流!”
尤三姐勃然作色,擰眉低啐了一句,當即便要掀簾下車。
姚弘旭輕叩廂壁讓馬車停了下來,一面隨口笑道:
“尤姑娘就不聽聽我的條件嗎?”
尤三姐見他毫無阻攔之意,才稍稍放下心來,就在車門邊上遠遠地離他坐了,紅著臉蛋,冷著眉眼,緊咬著下唇不言語。
好半晌,見姚弘旭也是笑吟吟地不說話,心中更覺羞怒相激,直氣得她胸前一陣起伏不定,幾度拂袖欲走。
但想到家中境遇,再看著那張惱人的英俊面孔,終究還是瞪圓著眸子先開了口:
“你......你再不說,我就走了啊。”
在紅樓中被冠以“淫”字的女兒家,其功力卻及不上前世撈女之萬一,可見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啊。
姚弘旭心內悄然一嘆,也就不好再逗她,只迎著那雙含嗔帶怒的盈潤秀眸,淡淡笑道:
“在下如今只想到了兩條,可與不可全由尤姑娘自決。”
“你...你說就是了。”尤三姐緊抿薄唇,不甘示弱。
姚弘旭搖扇輕笑:“第一,尤姑娘若肯告知芳名,在下愿以百銀作酬。”
女兒家的閨名在此世自然極為重要,記得連寶玉喚湘云一句“云妹妹”也被說了,但也遠值不上百兩銀子——
畢竟就連賈敏和賈府四春的閨名知道的人也不在少數,甚至變成了冷子興和賈雨村的茶余談資。
而對尤家來說,賈璉一所二十余間房的院子、兩個伺候的下人——滿打滿算也只在三百兩,再加上一月五兩的供給,就已經讓尤安人和尤二姐稱心如意了。
可想而知,賈珍的花費多半還不到這些,便將兩個未經世事的絕色姨妹半哄半騙地上了手,而且更效聚麀之亂,實在黑心無良。
眼下自己出此條件,正是為了哄抬價格,好讓賈家的廢物點心丟人現眼。
至于除此之外的那點心思,也就不必多提了。
尤三姐自也知道面前青年的心思,但仍被這個條件驚得秀眸顫顫,檀口微微,更有一股莫名的羞喜不可抑制地盈滿了胸膛:
他......他莫不是對我一見鐘情啦?
這般想著,情竇初開的少女早不覺腮暈潮紅,雙眸秋波泛滟楚楚動人,青澀的嫵媚悄然橫流。
她悄悄端正了坐姿,微微抬起如玉的下頜,卻又淺垂雙眸避開了那雙漸漸火熱的鳳目,方才輕啟朱唇,柔聲問道:
“那......那第二呢?”
“第二嘛......”
看著矜持端莊的少女被胸前顫巍巍的豐盈暴露了心緒,姚弘旭稍稍欣賞了一會,才將目光垂落在少女攥著繡帕的那只瓷手上,輕笑著沒有說話。
唔,他...他是要拉手嗎?
只是告訴他名字便是一百兩了,那拉拉手兒又該有多少呢?
尤三姐偷偷垂落翠袖籠住了手背,咬著唇兒踟躕半日,才微抬雙眸,顫語出聲:
“我...我...我只選第一個可以嗎?”
姚弘旭不掩失望,卻仍含笑點頭:“自然可以。”
“那...我叫香蓮,家中行三。”
尤三姐腮邊梨渦輕陷,眸中秋波流轉,笑盈盈地瞧他一眼,一面紅著臉蛋羞啟朱唇,一面俏生生地攤開了小手。
“香蓮嘛......香遠益清,亭亭凈植,果然人如其名。”
姚弘旭笑贊了一句,便從袖袋里去翻銀票。
不料尤三姐卻又縮回了手去,微紅著臉蛋解釋道:
“過幾日家母就要帶我們姊妹上京去為老娘祝壽,可即便是恒舒號錢莊的銀票出了江南也就不給兌了,而且兌的時候還要百里抽二呢。”
姚弘旭怔了一怔:“這......銀票支取還要倒貼?而且異地還不給兌?”
“對呀,我看也就那些大鹽商,家里銀子太多怕被偷了,才會上趕著去給錢莊送錢的。”
尤三姐掩帕一笑,又忽閃著洇潤秋眸,脆聲柔柔地撒嬌道:
“你......你就給我現銀好不好?”
姚弘旭無語地瞧了眼精打細算的少女,但看在被她點破迷津的份上,還是故作無奈地應了。
省下二兩銀子,便可以多買兩盒戴春林的胭脂了~
小財迷尤三姐喜得眉眼彎彎,不覺笑靨如花,一時越發覺著眼前青年俊朗不凡,又想著方才自己有意提了上京他卻并不接話,便要主動探問探問他的家世住處——
自家姊妹沒有父親為怙,也沒有兄弟倚靠,而繼姐不聞不問,繼姐夫暗懷鬼胎,往后的婚姻大事自然也難有著落。
眼下既然遇到合意的人兒,自己又哪里還有矜持的余地呢?
可看著這“姜夫子”撫摸著手內銀票在凝眉沉思,尤三姐也只好按捺了心思,輕輕坐回了原位,靜靜地瞧著街景等待起來。
看著街邊路人羨慕的目光,敬畏的避讓,少女眸中的歡喜越發充盈。
不過,這一等便等到了甘泉縣署前——這兒就離自家院子不遠了,門口還早站著一群冠帶周全的官吏,連尤繼業竟也穿著官服混在了里頭。
可那日縣里來人分明是說,他已經被縣太爺革職了......如今怎么又披上那身狗皮了?
瞧著尤繼業目光就要轉來,尤三姐忙忙丟開了綢簾,懨然靠坐了回去。
姚弘旭才剛回神,未及多問,就聽到外頭高泰低聲來稟:“六爺,甘泉縣令領人候在了門外。”
這是知道自己來了?
不過縣令親自迎接,單憑鹽院師爺的位分怕是不夠了......
姚弘旭并不十分驚訝,也就不再起身,只隨口吩咐道:
“請王大人過來吧。”
高泰便高聲向外:“六爺請王大人上前。”
一時有人應了,靴聲橐橐而近,一個中年男聲堆笑回道:“下官甘泉縣令王亶望拜見姜夫子。”
這般執禮甚恭,果然是知道自己的身份了。
姚弘旭心頭一動,語氣淡淡:“王大人多禮了,本幕無品無爵,可不好生受。”
“夫子言重了,言重了。”
王亶望訕訕而回,忙又低聲解釋道:
“施粥之事下官原交給縣丞去辦的,不想他疏忽職守,竟被下面小吏所欺。
下官已將他們狠狠責罰了一頓,另派得力人手把粥場開起來了,還請姜夫子移步檢閱。”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檢閱就不必了,不過王大人的勤勉著實可嘉。”
姚弘旭的聲音終于帶上了一絲笑意,畢竟哪怕只是面子工程,對災民而言也有益處。
王亶望這才悄悄松了口氣,又張羅著要請姚弘旭入衙小坐。
姚弘旭自然拒絕,只說是來辦改籍的。
王亶望忙叫來后頭的典吏,從高泰手中接過了婉兒的身契和汪家的恩釋文書,親自去戶房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