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內容簡介

“樂之所由來者尚矣”。先秦儒家樂教思想的演進可征之于儒家樂教文獻。本書基于文獻與思想史相結合的視角,對先秦儒家樂教文獻進行了較系統、全面的考證和解讀。據《尚書·堯典》載,舜作為原始社會末期部落聯盟的首領,已經有意識地在氏族內部“典樂”以教育“冑子”。周公對這種源自遠古時代作為“事神之道”的“禮樂之具”進行改造,“制禮作樂”、弘揚樂教,體現了周人制度理性和人文精神的萌芽。孔子自覺地擔當起古文道統的傳承與延續,針對先王樂教的形式化或具文化傾向進行了大量的糾偏補正工作,他主張“成于樂”,即通過音樂教化以成人、成德,實現了儒家樂教的內在轉向,并努力重建傳統文化經典與生活的聯系。自孔子倡導儒家樂教以來,一直為后儒所堅守,孟子應之,荀子和之,不斷演進,推動了儒家樂教理論的系統化,歷史地形成了儒家的樂教傳統。儒家樂教文獻可分為應用性樂類文獻、述樂類文獻以及論樂類文獻,內容豐富,是研究先秦社會人們生活情態的寶貴史料。先秦儒家樂教文獻的生成與思想觀念的發展具有歷史的統一性,它經由感性的情感表達,到理性的反思,再到制度層面的定型;從心得體會式的只言片語到樂類文獻的生成、結集與傳播。作者認為,文獻是思想的載體,思想是文獻的靈魂與生成動力,二者互濟互成。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馆陶县| 海南省| 宿迁市| 三门峡市| 遂平县| 正蓝旗| 和田县| 石渠县| 郯城县| 威宁| 海口市| 家居| 辉南县| 耿马| 柞水县| 江西省| 枣阳市| 石家庄市| 枣庄市| 博湖县| 昆山市| 铜陵市| 富锦市| 山东省| 莲花县| 温州市| 赣榆县| 扶余县| 乌恰县| 沿河| 类乌齐县| 合水县| 贡觉县| 柳州市| 开化县| 兴隆县| 汶川县| 天门市| 崇文区| 茂名市| 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