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斯拉夫之王
- 1453:哥薩克重建羅馬
- 星回暮夜
- 2033字
- 2025-05-14 08:00:00
安德烈從彼得手中接過第二份文件:“這是備選方案。農奴可通過勞動贖買自由,贖金不得超過二十銀幣;禁止非刑事原因的體罰;農奴子女滿十五歲方可勞作……”
卡齊米日接過文件,他注意到這份文件的羊皮紙質地更好,墨水更新。
安德烈早就準備好了談判階梯,他當然知道波蘭國王不可能無條件的廢除農奴制。
國王苦笑:“你很了解我們的困境。”
“但即使這樣稍顯溫和的條款,拉濟維烏和奧列爾科維奇之類大貴族也不會接受。他們在立陶宛擁有的農奴比整個普魯士的人口還多。”
安德烈笑了,那笑容讓卡齊米日不寒而栗:“陛下,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切爾尼戈夫會那么快倒向我?”
“因為農奴們,會自己選擇未來,他們在用他們的腳投票。”
卡齊米日意識到,面前這個男人不是在威脅他,而是在陳述一個他拒絕看清的事實。
安德烈說的是對的。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農奴自發地逃往第聶伯河下游。
有些莊園已經十室九空。
但,一個國家的體制怎么可能輕易的顛覆,哪怕他作為國王,也不可能。
波蘭、立陶宛貴族們對此的對策是,組建更多的捕奴隊,捕捉農奴補充虧空。
他們不是看不到農奴制的缺陷,也許更大的問題是他們找不到更好的制度去代替他。
談判陷入僵局。
安德烈示意侍從續酒,同時換了個話題:“讓我們暫時擱置農奴制問題。談談宗教自由如何?”
卡齊米日松了口氣:“東正教徒可以保留信仰,但不能修建新教堂,不得公開舉行集會。”
“不。”安德烈打斷他。
“完全平等的信仰自由。東正教與天主教享有同等權利,包括修建教堂、擔任公職、自由傳教。”
“教皇絕不會允許。”卡齊米日搖頭。
“你們這么聽教皇的為什么要和條頓騎士團作戰?”安德烈嘲笑道。
“教皇?他又有幾個軍團?這是你們國家的內政,他憑什么干涉。”
國王呼出一口氣:“你說得沒錯,如果這是你的贖金要求,我可以答應你。”
安德烈露出真誠的微笑:“既然達成了宗教自由的前提,那么現在我們也許可以討論一下波希米亞問題了。”
卡齊米日疑惑不解:“你這是什么意思?”
安德烈輕描淡寫地說:“只是想到,胡斯派在波希米亞依然活躍,如果波蘭立陶宛能保證宗教自由,誰知道呢……也許捷克人會再次考慮雅蓋沃家族的候選人。”
國王的手不自覺地握成拳頭。
兄長瓦迪斯瓦夫未竟的事業……波希米亞王冠。
說到波西米亞,就不得不提“胡斯”這個人。
1411年,教皇約翰二十三世對其政敵那不勒斯國王拉迪斯勞發動戰爭。
次年,教皇派人到捷克銷售贖罪券,并發出通諭,聲稱凡參加征討那不勒斯者,可免費得到贖罪券,不參與征伐,就必須花錢購買贖罪卷。
【只要金幣落入錢柜叮咚一響,靈魂就立即躍出了煉獄】
當時的胡斯認為,教皇無權動用武力,金錢更不能代人贖罪,人的得救應由上帝決定,贖罪券于人無益。
在胡斯的影響下,布拉格群眾舉行游行,燒毀教皇通諭,反對銷售贖罪券。
胡斯又被教皇開除教籍,后傳胡斯到會受審,神羅皇帝曾許諾保證胡斯安全,胡斯相信了皇帝的保證,但教皇依舊以異端罪將胡斯處以火刑。
胡斯就此被波西米亞人視為民族英雄,波西米亞就此拉開了轟轟烈烈的反抗運動。
在歷史上胡斯戰爭又被稱為捷克農民戰爭。
他們不僅反帝國,更反天主。
這里面不僅僅是宗教的原因,更有種族的原因。
公元962年,神圣羅馬帝國成立后,捷克地區被納入帝國版圖并稱為“波西米亞王國”。
盡管捷克人在此生活,但統治階層多為日耳曼貴族,而捷克人實際上屬于西斯拉夫人。
所以在其中捷克平民長期處于被壓迫地位,日耳曼貴族占據土地與資源,甚至將捷克人視為“低等種族”。
捷克人民這場天然正義的反對天主教會和種族解放的斗爭,最終在日耳曼貴族與天主教會的聯合絞殺下失敗。
但胡斯思想與精神始終存續,他們不可能接受帝國的統治,若是斯拉夫同族,能保證他們的信仰自由,他們很難不支持那個人成為他們的國王。
安德烈在國王耳邊輕聲說:“想象一下,如果您能保證波希米亞的宗教自由,承認胡斯派的合法地位,布拉格的貴族們會作何反應?那些被哈布斯堡壓迫了多年的捷克人,會如何歡迎一位斯拉夫國王?”
安德烈的聲音就如同惡魔的低語,在誘惑卡其米日四世背離天主。
“日耳曼人才是你真正的敵人,斯拉夫同胞是你永遠的后盾。”
“認清楚,誰是你的敵人,誰是你的朋友……”
“陛下,一個橫跨波羅的海到黑海的斯拉夫聯盟,共同對抗日耳曼人和奧斯曼人。”
“您將成為整個斯拉夫世界的共主,而不僅僅是兩個爭吵不休的王國的調解者。”
安德烈描繪的景象太過誘人,若真能夠實現,那么雅蓋沃王朝的榮耀將達到巔峰,甚至超越神圣羅馬帝國。
但卡齊米日國王的理智很快占了上風。
他艱難地說:“胡斯派是異端,教會永遠不會承認”
安德烈立即反駁:“問題從來不是教義,陛下,而是權力。”
“西斯拉夫人、東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我們本是一棵大樹的分枝,卻被天主教、東正教和異教徒的標簽分裂。”
波蘭,是斯拉夫人的一支,和俄羅斯人其實同出一源,斯拉夫人尤其是東西斯拉夫人的不同,很大的因素是宗教,俄羅斯那邊基本信奉東正教,而波蘭信奉天主教。
安德烈知道,此刻國王腦中正進行著激烈的思想斗爭。
一邊是教皇的憤怒和貴族的反對,另一邊是統一斯拉夫世界的千古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