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西藏文集
- 茍靈
- 1868字
- 2025-04-22 16:12:35
四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方向及對策
西藏在開發利用礦產資源方面,必須因地制宜,以市場為導向,分類指導,突出重點,發揮優勢,提高效益。其理由:一是西藏優勢礦產資源較多,但基本處于待開發狀態,礦業發展水平低,直接經濟效益不高。二是礦產開發,目前基本上以開發資源、出賣原料(礦石)為主,屬于資源導向型。三是礦業的發展應具有一定的規模和速度,只有盡快跳出資源導向型的格局,才能優化產業和產品結構。為此,我們應當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加快摸清礦產資源的家底步伐,制定礦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開發礦產,首先要重視地質勘探,加強礦產資源的普查和勘探工作,摸清家底,查清礦產的種類、分布和儲量。在此基礎上,制定出西藏礦業發展的近、中、遠期規劃。其次,要根據礦產資源的市場需求和開發難易程度,抓緊對資源相對集中、價值含量高的優勢礦產進行詳查和勘探,提供可靠開采的工業儲量。當前,應把勘察重點放在對鉻鐵礦、錫、金、以硼為主的現代鹽湖沉積礦產和地熱資源上,做到有的放矢。
2.抓緊調整、制定符合西藏實際的礦業產業政策。由于礦業在西藏國民經濟中還沒有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在一定程度上沒有對整體經濟總量做出多大貢獻,經濟社會效益也不十分明顯。采礦往往還是一些企業的一門“副業”,其真正潛力并沒有挖掘出來。因此,抓緊研究制定西藏的礦業產業政策,就顯得尤為迫切和必要。我們應當下定決心,周密調研,抓緊對那些一無定型產品、二無出路、長期虧損的企業進行調整,促使這些企業早日轉軌變形,從而達到優化西藏產業、產品、組織結構的目的,使礦業真正成為西藏國民經濟中的一個重要支柱。
3.有計劃、有重點地發展礦產加工業,逐步建立起具有西藏特色的原材料工業體系。一要采取“滾雪球”的方式,走以出售資源換回技術、資金、設備——擴大再生產、加工增值的道路,努力提高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能力。二要根據西藏鹽湖礦產中,硼、鋰、銣、銫等礦產十分豐富且具有易開采加工、投資少、見效快的特點,盡快建立一批以各類化工原料(礦產)為基礎的化工產品加工及生產企業,形成自己的“拳頭”產品,逐步建立西藏的化工工業。三要加強對鉻鐵礦等礦產的加工,從粗加工做起,逐步建成西藏的冶金工業并邁向深加工。
4.高度重視礦產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切實加強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西藏礦產類型的特點告訴我們,由于伴生、共生礦產多,在開發利用時,只有進行綜合開發利用,降低成本,避免資源的浪費,才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眾所周知,礦產資源絕大多數是不能再生的,用一點兒就會少一點兒。因此,我們要本著對子孫后代負責的精神,十分珍惜和保護礦產資源,嚴格加強礦產資源的管理工作,以法規形式正確處理好開發與保護、近期與長遠發展的關系,明確開發序列,努力做到經濟、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三兼顧,使有限的資源發揮巨大的作用。
5.實行全方位開放,加強橫向經濟聯合,促進礦業開發。發展礦業,搞封閉經營和單純依靠國家投資,停留在“等、靠、要”上是沒有出路的。必須實行對內對外、對上對下的全面開放,借助“外力”作用,以開放促開發,以開發促發展。我們應當盡快研究制定出有利于放開搞活的優惠政策,積極發展橫向經濟聯合。充分利用西藏自然資源豐富的長勢,彌補西藏人才、技術、資金、設備和管理方法不足的短勢,推動聯合與協作的不斷發展。在這方面,我們要舍得花本錢,克服怕吃虧的思想,換來長遠的大利益,逐步改變西藏“富饒貧困”的格局。
6.加快能源、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是促進西藏礦業開發的重要保證。能源的匱乏使礦產的開發和加工缺乏動力,無法進行加工增值。公路路況差、運輸線長,使礦產品的成本增加,降低了應有的經濟效益。因此,基礎設施的建設應適當超前安排,為西藏礦業乃至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7.高度重視人才培訓和引進工作,以適應礦業的發展需要。根據西藏的實際情況,制定特殊優惠政策,做到用好人才、引進人才、培養人才。一是充分發揮現有人才的作用,進一步落實知識分子政策,調整人才結構,提高經濟管理、工程技術人員的比例,為他們提供施展抱負和才能的機會。二是認真做好人才的引進工作,特別是要引進礦山開采、選冶、加工等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提高管理水平。三是采取多種多樣的培養方式,不斷造就一批既懂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干部和專業技術人員。建議在西藏大學設立化工專業,培養出西藏自己的化工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總之,只要是能夠促進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辦法和一切靈活措施都可以采用。
(載《發展研究》內刊1988年第7期,由西藏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系作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