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文化批評中的“詩人之死”與詩歌“邊緣化”
- 當代中國詩歌批評史(當代中國文學批評史叢書)
- 周瓚
- 9585字
- 2025-04-22 14:58:15
“后新時期”提出者將中國當代文化進入后新時期的征兆之一,認定為1989年3月26日詩人海子在山海關的臥軌自殺。[1]為什么一位詩人的死可以成為文化隱喻或象征?誠然,并非所有詩人之死都能成為文化話題,進入讀者與大眾的視野。進入20世紀90年代,有一些詩歌現象得到批評的重視與熱議,其中獨具話題性的是兩位帶有通俗文學和大眾文化色彩的詩人——席慕蓉與汪國真。以通俗詩歌、搖滾樂、流行歌曲為代表的大眾文藝...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