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君臣:“啊???”
扶蘇的話遠遠超出了大秦君臣的意料之外!
一場單于庭之戰讓大秦君臣看到了扶蘇在軍略一道的恐怖天賦。
但扶蘇被升為主將后就立刻收斂攻勢、由狂攻猛打迅速轉為開荒安民,甚至還要和輯胡人的表現又進一步加劇了大秦君臣對扶蘇的刻板印象。
仁善、迂腐、保守至極!
明明連戰連捷,明明天賦恐怖,明明初握大權,卻還是不愿外戰,放著好端端的軍功不去取。
扶蘇此戰所表現出來的保守莫說是馮毋擇等大將了,就連李斯等文臣看了都嫌棄的直搖頭,恨不能取扶蘇而代之,率領大秦將士們繼續北逐。
舉國虎狼的大秦,怎么就出了個如此保守的長公子?!
結果剛剛扶蘇說了什么?!
嬴政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又出現了幻聽,確認道:“朕方才聽汝說,汝勸諫朕三年之后再度北伐、一戰滅匈奴?”
扶蘇肅然拱手道:“正是!”
嬴政終于確認他沒出現幻聽,而是扶蘇瘋了!
嬴政嘴唇蠕動了幾下方才開口:“今我大秦南治百越、北治大河南北,新地眾多,要事繁多。”
“這北滅匈奴之事,倒也不急于一時。”
誤以為扶蘇戰死時,無論是作為父親還是作為皇帝,嬴政都不能無動于衷,必須要屠滅匈奴才能報此血仇,才能不讓天下人笑他是個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始窩囊。
但現在,扶蘇非但沒死,還斬獲了大捷,揚了大秦國威,那局勢就不一樣了。
僅僅只是黃河兩岸適宜耕種的良田就需要至少一代人的時間才能開發出來,大秦何必跨越千里大漠去滅匈奴?
滅了匈奴對大秦有什么好處嗎?
大秦的地盤太大了,已經管不過來了!
沒等扶蘇答話,嬴政便看向群臣道:“繼續商議沿大漠修筑長城之事。”
李斯當即出列拱手:“臣附韓上卿之諫!”
群臣也隨之拱手,但還沒等他們開口,扶蘇搶先道:“啟稟父皇!”
“匈奴本就松散,毫無民心可言,只是因為匈奴單于善戰勇武,才逼的匈奴各部不敢亂。”
“今匈奴單于戰死,匈奴內部必定爆發內戰,匈奴又兩度被我大秦大破、丁口大減,國力虛弱。”
“此戰兒臣之所以止戈,只是因為兒臣深知朝中錢糧不足。”
“但三年后,大河以北的耕田雖然尚未變成熟田,卻已能有收獲,再加上朝中休養三年所積蓄的錢糧民力,足以支撐我軍跨越大漠,趁匈奴疲敝之際一戰滅胡!”
扶蘇肅然拱手道:“兒臣再諫!”
“停修長城,休養生息三年。”
“三年之后,兒臣請命掛帥,北滅匈奴!”
嬴政的頭很疼!
扶蘇這禮一行、脖一梗,毫不退讓就是諫的風范,又讓嬴政想起了去年的那場爭執。
那一次,扶蘇是為了護人,這一次,扶蘇是為了殺人。
無論是為護生還是為殺生,嬴政都知道,只要扶蘇擺出如此態度,他就已經不再是扶蘇了。
而是一頭名為扶蘇的純犟種倔驢!
嬴政不得不直面扶蘇的問題,沉聲道:“朕本以為汝久在邊疆為監軍,理應已經看到了邊民之苦。”
“卻未曾想,汝還能進如此荒唐的諫言!”
“停修長城三年,于朝中而言可得三年休養,但于邊疆萬民而言卻是三年暴露在異族兵鋒之下,時刻都可能被異族屠戮的危險!”
匈奴的小規模劫掠襲擾對于大秦而言好像蚊子叮咬一樣,有點癢,但無關緊要。
但大秦需要長城作為北伐的跳板和后勤基地,需要長城去保護萬民,更需要為后世子孫留下一道堅固的屏障。
嬴政不能容忍他的子民被異族隨意屠戮!
扶蘇誠懇的說:“兒臣知道。”
“但兒臣更知道,歷經兩度大敗,匈奴短時間內絕對不敢也沒有能力跨越大漠來攻邊境萬民。”
“漠北固然也有草原,但三年時間絕對不足夠匈奴養精蓄銳、再起大戰。”
“至于小股匈奴兵馬,更是無力跨越大漠來襲擾邊民。”
嬴政拂袖怒斥:“胡鬧!”
“邊疆萬民的性命豈能系于別國內亂?”
“汝視邊疆萬民性命如兒戲乎!”
扶蘇毫不退讓的拱手道:“正是因為兒臣認為民乃社稷之本,方才有此諫!”
險些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后怕讓嬴政極力壓抑著自己的怒氣,憋回了更狠厲的訓斥。
李斯順勢出列沉聲道:“觀將軍此戰,本相以為將軍于軍略一道確實頗有天賦。”
“但有天賦不代表就能連戰連捷,將軍可曾考慮過三年后若是將軍戰敗,邊疆萬民將會面臨什么?”
“若無長城,夷狄異族隨時都可能從任何一個方向攻我大秦,我軍根本不可能及時馳援。”
“長城之重,絕非一名將領、一支大軍或一場勝利能夠取代。”
“大秦社稷也絕不能系于一戰勝敗!”
馮毋擇、趙亥等一眾重臣紛紛開口:“自齊桓公修筑長城以防備魯國起,諸國皆修長城,內御諸侯外御蠻夷,長城之效,世人皆知,將軍勸諫停修長城未免太過激進。”
“本官知道將軍體恤民力、心系萬民,但停修長城才真的是害了萬民啊!”
古往今來各國都在修筑長城保護社稷,卻從未有哪個國家因為修筑長城而壞了社稷。
什么?你說孟姜女哭倒了長城,吾等理應已經知道民苦長城久矣?
那分明是齊國大夫杞梁在齊莊公四年時率軍攻打莒國、不幸戰死,杞梁的妻子迎棺時哭聲太過哀傷,引得聞者紛紛落淚,眾人的哭聲一起震塌了長城。
與我大秦何干?又與長城何干?
就連韓倉也誠懇的說:“若是有的選,本官也不希望修筑長城。”
“但長城不能不修啊!”
面對群臣駁斥,扶蘇恍惚間夢回唐朝。
貞觀二年時,突厥又至,唐廷群臣也是如面前的秦廷群臣一般,罕見的不分派別、不分出身,齊齊勸諫他修筑長城。
而今勸諫再至,扶蘇如對唐臣一般對秦臣斷聲道:“不修長城,則秦必勝!”
“若修長城,則秦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