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50.臨沂失守
- 抗戰:M35鋼盔下無懦夫
- 麥子長在地里
- 2567字
- 2025-05-05 19:35:52
可無論李華夏如何勸解,父親李柔都無動于衷,必須要等到王家的人到了之后一起走。
李華夏無奈,只能先回到駐地休息。
但回到駐地之后,就看到馬鶴山在臨時指揮室內急的轉圈圈。
看到;李華夏,馬鶴山猶如抓住了救命稻草。
“團座你可回來了,一個時辰前你是不是派一個人帶回來一個口令。”
“沒錯。”
馬鶴山用手砸著手心,“哎呀,錯就錯在我沒去,派過去的一個排剛剛回到營地說,那群需要帶回駐地的人全都跑了。”
“跑了?”
“沒錯,一個不剩全跑了。”
這倒讓李華夏想起剛剛離開旅店的時候,那群宗族子弟全都不見蹤跡,以為都被帶到駐地了,原來都跑路了。
“跑就跑了,一群烏合之眾,不來最好,若來了,讓他們第一個沖鋒陷陣。”
李華夏坐下喝了一口水。
馬鶴山又從一旁桌子上拿起一份電報,“這是軍政部半個時辰之前發來的電報。”
李華夏從他手中接過一份沒有打開的電報紙。
“軍政部命令:命預備役第一團在臨沂整軍一個月,取消撤至后方任務,四月初即前往臺兒莊第五戰區司令部報到。”
李華夏心中一喜。
黨國終于不把他當成繡花枕頭一樣藏著掖著了,臺兒莊!
太好了。
“馬鶴山!”
“到!”
“明天一早通知各部整裝待命,將繳獲日軍倉庫的糧食的一半分發給逃難的難民,按照之前設定的預案,各營連加緊訓練,準備迎接一場大仗。”
“是!”
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里,前沿一線陣地炮火連天,每天都有大量傷員送至城內。
周圍各部的增援也源源不斷的輸送到前線,唯獨李華夏部按兵不動整日訓練。
一直到4月5日,日軍攻占朱陳,但龐炳勛率領部隊還在頑強阻擊,不退。
而李華夏接到的命令,也是這一天從臨沂城出發。
從后方征調的卡車只能運輸一部分的兵力,大部分士兵只能選擇徒步轉移。
這些日子李華夏還在等一個人,他的未婚妻。
可因無法取得聯系,父親李柔也沒辦法得知王家此刻的位置,更沒有辦法確定他們是否還活著。
李華夏也只能奉命進行轉移,臨行之前,李華夏再三勸告父母及其家族人員,如果明日王家還未能到達臨沂城。
請速速離開臨沂,因為臨沂破城是遲早的事情,千萬不能久留。
之后,李華夏跟隨隊伍轉移九十公里外的臺兒莊。
當車隊駛出臨沂城二三里地之后,便有一名士兵追了上來。
“報告團長!”
“身后臨沂城遭到重炮攻擊,空中還有日本人的轟炸機。”
李華夏跳下運兵車,望向臨沂城的方向。
只看見日軍的戰機低空掠過城鎮上空,一個個黑色炮彈被密集丟下。
爆炸的火焰直插天際。
接著是遠處日軍的火炮,接連發射的火炮猛烈轟擊著城墻和城內。
“龐炳勛的軍隊不是在防守嗎?”馬鶴山看著被炮火覆蓋的臨沂城說道。
李華夏用手指著臨沂城另一條大道,“讓你失望了!龐炳勛的部隊正在和我們一樣,甚至比我們還快。”
順著他手指的方位,臨沂城另外一個門的另一條大道上,幾輛飛馳的汽車后跟著潰散的士兵。
“他娘的…”
此時的臨沂守軍并沒有全部潰逃,龐炳勛提早三天之前就已經離開臨沂城,他的全部軍隊則留在臨沂進行抵抗日軍。
還有另外兩支部隊分別是,張自忠將軍留下的獨立團和地方增援的皖軍組成。
當日軍集結更多援兵后,并將重炮拉出來,龐炳勛的部下徹底怕了,慌亂之中并下達撤退命令。
而張自忠部卻不予茍同,言誓死守衛臨沂城。
馬鶴山看著李華夏的眼神,上前晃了晃長官,“團座,團座,我們該撤退了…”
“撤?你小子沒看見鬼子都打到哪里了?”
“可是軍政部的命令?”
李華夏從口袋里拿出那份電報,當場撕成碎片,“命令!現在沒有了!”
“上海沒守住,國軍退了,南京沒守住,國軍也是退了,現在鬼子就在我們身后,臨沂城那點守軍想要守住壓根本不可能。”
“我有私心,城內有我的族人親人,但還有一城的難民平民…”
“命令部隊,原地調轉方向,目標臨沂城,給我打回去。”
“可是…”
李華夏冷的一聲笑,“馬參謀,你什么都好,就唯一有一點不好你知道是什么嗎?”
馬鶴山搖搖頭。
“腦筋太死了,現在我以預備役第一團團長命令你,組織部隊,以最快時間返回臨沂城,接管龐炳勛部的陣地,給我死守臨沂城。”
馬鶴山表情嚴肅,立正敬禮。
“是!”
“各營連,全體都有,跑步前進臨沂城,接管龐部陣地!!!”
已經沉浸了個把月的士兵們頓時像打了雞血,嘶吼著沖向身后的臨沂城。
李華夏站原地望著天邊逐漸泛起的夕陽。
他并不知道這次違反軍令的后果,也并不知道這一次又會死多少士兵。
但他可以明確一點的是,他的指揮沒有錯誤。
【主線任務:堅守臨沂十五日(剩余十五日)】
“全都給我聽好了,都給我精神點,勇敢一點,拿出中國軍人的熱血與激情來,臨沂靠你們了。”
李華夏慷慨激昂的一句話,瞬間點燃這群士兵的火苗,瞬間激發的戰斗力最為致命。
尤其是加持過各種增益的士兵,此刻猶如餓狼一般撲向戰場。
李華夏掃視所有士兵,他們頭頂的忠誠度都保持在100%。
這場戰斗還未開始之前,他就已經勝利了一半。
回到臨沂城后的李華夏很快得知,此次增援的是日軍增調的第一一四師團及獨立混成旅團。
以一支加強聯隊為主力三面包圍了臨沂城。
因臨沂城高墻厚,日軍短時間內還無法攻入城內,用戰機和重炮進行輪番轟炸之后進行猛烈突擊。
城內龐炳勛部雖然撤離,但張將軍留下的部隊還算精銳,借助城墻和外圍修筑的工事進行抵御。
李華夏預第一團兩千人加入后,防守力量更加強勁,日軍的幾次突襲都被打退。
但城內建筑毀壞嚴重,不少平民遭遇了炮擊,死亡人數日益增加。
李華夏僅存的私心就是保護了他的家族成員,派遣士兵將父母親及族員送至糧油廠房暫避鋒芒。
李華夏望著城外的戰場,尸橫遍野,全部都是川軍和皖軍地方軍的尸體。
反觀預第一團傷亡逐步減少,甚至很難出現重傷員的情況。
防守一直到4月18日,距離任務結束還剩下這最后一天。
外圍陣地全部毀在日軍的火炮下,戰至最后一人的臨沂保安團終究消亡殆盡。
日軍從一側城門攻入城內。
而張將軍的部隊基本上也打光了,零零散散剩余幾名傷員在一輪沖鋒之下便消失在戰壕中年。
李華夏一直在一線指揮戰斗,當日軍從側面打過來,他才從地圖上看到。
隨即進行掩護還擊,迫于兩面壓力無奈只能放棄城墻退至街巷進行阻擊。
撤退途中,身邊經過的全都是些平民百姓,李華夏大聲告訴這些人身后就是鬼子,迅速尋找掩體進行躲避。
可這些難民似乎并不感覺到危險的存在,一邊快走還不忘檢查攜帶的細軟。
李華夏停止腳步,“停止前進,就地阻擊!”
身后追擊的鬼子大概有四五十人,李華夏周邊也只有夜梟小隊六人和警衛排的幾個人。
其余人在撤離城墻的時候走散,分別從其他幾個方位撤入城內。
“左右兩翼!”
“先打掉鬼子的機槍手!”
噠噠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