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44.待命
- 抗戰:M35鋼盔下無懦夫
- 麥子長在地里
- 2209字
- 2025-05-02 19:54:50
44.待命
克虜伯山炮的炮彈始終就沒有停止過,當日軍龜縮在戰壕內的時候。
李華夏一聲命令。
所有士兵列隊準備,解下腿綁搭上鋼索,滑翔越過河面直抵河對岸。
當克虜伯炮彈打光打盡后,李華夏又讓三門戰防炮直接對著日軍陣地轟炸。
一直到所有的炮彈打光,預第一團的士兵幾乎全部到達對岸。
但李華夏沒有命令立刻發動攻擊,在沒有重武器和炮火的支援下,他們的進攻無異于以卵擊石。
趁著日軍還在疑惑,李華夏帶領部隊轉移至日軍側翼的亭子頭。
所有行動都在日軍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李華夏率一千多人進駐到亭子頭的一個村莊內。
村莊外圍是一片土地,如果不是日本帝國的侵略,那里應該生長著綠油油的麥子。
可現如今卻成為一片荒野,同時也給李華夏的進攻伏擊造成了一定的麻煩。
如果悍然發動進攻,部隊一定會暴露在日軍的火力范圍內,周圍沒有掩體和遮擋物的情況下,就會成為日軍的活靶子。
鬼子的槍法準的出奇,基本上一槍斃命。
另一方面,日軍將部隊擴展成一個三角形,前沿一線陣地擺在沂河河岸,為了防止國軍渡河。
后方則成兩點一線的陣地,在其渡河作戰之前就已經形成,其戰壕以及固守之態不是一朝一夕能夠突破的。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日軍不僅有裝甲坦克,天上還有空中支援。
第九旅團派至臨沂前又從國內補充了兵員,兩個聯隊的人數達到了近一萬人。
再加上第五師團臨時給他調派了一個預備役聯隊,隨時能夠指揮作戰。
反觀國軍方面,雖然張自忠的第五十九軍急速增援,可增援的卻只有第一八零師下轄的538旅的兩個團,大部隊要么在緊張備戰或者還在路途中。
外加上李華夏的預第一團,總共兵力不到八千人,實際上來說日軍的人數還占了優勢。
實力懸殊更不用說,第五十九軍屬于國民革命軍調整師,也算是德械師改編后的編制,但由于前幾次戰役犧牲傷亡較大。
在此之后從各地抽調補充了兵員,可大部都是新兵,缺乏戰場經驗和軍事素質較低。
簡直和日軍的甲種師團不是一個層次。
一個白刃戰就能看得出來。
李華夏也只能從系統地圖日軍分布部署中尋找突破口。
從日軍布防的陣地來看,如果從正面強行攻擊傷亡肯定很大,還想要完成張將軍的命令形成合圍難度再加一層。
所以,正面進攻側翼突襲合圍的方法不太合適,李華夏不會拿著自己士兵的性命,強行去換取一個勝利。
他腦海中還是冒出一個念頭來。
等天黑,帶領一組突擊隊直搗日軍旅團指揮部。
風險很大,一旦成功受益良多啊。
李華夏反復仔細研究了一下系統地圖發現,日軍雖然陣地成三角防御之態,后方又有一個聯隊作為后備力量。
有一個漏洞卻明顯擺在面前。
沂河蜿蜒曲折進入臨沂城內,淮河流域的支流又錯綜復雜,而其中一條河流就穿插在日軍的陣地中。
李華夏暫時不能得知日軍如此做的目的是什么,但這一點確確實實成為李華夏的突破點。
他可以再次利用河流潛入,進行斬首行動。
但前提是必須知曉準確的日軍指揮部所在地在哪里!
還有一點是,成功后如何全身而退!
“報告!鬼子的一支小部隊正朝著我們駐地的村莊移動。”
李華夏騰地坐起來,這倒好,正合計著如何去打他,他倒先送上門來。
不過,李華夏又立馬坐了下去。
上級還沒有下達攻擊的命令,他若提前暴露目標,主力部隊正面進攻的計劃就會被打亂。
即使李華夏分析敵我態勢以及上級的計劃有紕漏,但也只是他個人的分析不代表上級。
所以按照正常邏輯來說,一切都要以張將軍的命令為準。
“鬼子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前沿哨兵說,大概有十幾名鬼子,沒有攜帶大型武器裝備,目的暫時還不清楚。”
李華夏他們所駐扎的村莊距離日軍陣地直線距離有三公里。
如果他們早被日軍發現,來的就不止是一小隊鬼子,所以來說這支小鬼子并不是沖著他們來的。
“通知各營進行隱蔽,不要暴露,任何人不允許主動射擊。”
一千多人想要迅速隱蔽在一個小村莊,難度很大。
尤其是這個村莊曾在戰斗前遭受過數次洗劫,村里早已空無一人。
當各營收縮士兵歸攏尋找隱蔽的時候,日軍這支小部隊卻改變了方向。
原本鬼子行進方向就是李華夏部駐扎地,可行至到村子前空地后突然調轉方向朝著村子的側翼去了。
奇怪了!
李華夏心里泛起了嘀咕。
“派兩人盯著這支鬼子,我倒要看看他們準備干什么!”
之后,李華夏給張將軍部發電,表示已經潛入日軍側翼隨即可以發動攻擊,并指出他的察覺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但很快他就得到一個回復。
“原地待命!”
李華夏頓時頭大,真是官大一級壓死人,不過想想也不全無道理。
畢竟戰場瞬息萬變,誰也不能百分之百確定誰就是對的誰就是錯的。
李華夏只能讓各營依托村莊掩體進行工事,盡可能利用村莊的建筑來進行掩護。
在總攻沒有發起之前,他們還不能讓日軍發現。
危險解除之后,時間差不多也到了晌午。
各個班都開始準備午飯,昨晚的戰斗還歷歷在目,本該一起架鍋造飯的戰友一夜間就不在了。
不少士兵好像都沒有過多的情緒,都十分低落的準備各自的食物。
李華夏巡視途中還發現很多士兵沒有做飯,深入了解之后才知道,上戰場之前每個人分發的罐頭和糧食,全部都被他們通過寄送的方式送給了遠在家鄉的父母親人。
戰爭的殘酷不僅僅影響著整個國家的存亡,還關聯著人民的未來。
抗日戰爭徹底爆發,全國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這些家中頂梁柱一般存在的男子們,一聲令下扛起鋼槍奔赴戰場。
沒有誰能預知明天會怎樣!
生與死只在剎那之間。
也是在這個時刻,李華夏拍著自己的胸脯保證,在他能力范圍內,他一定要讓自己的部下盡可能的減少傷亡。
活著進入戰場,活著回到自己家鄉。
當天邊淋淋漓漓開始飄起小雨,負責監視日軍小股部隊的士兵回來了。
“報告團座!我們一路跟隨鬼子,他們這支小部隊您猜他們去了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