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這不會真是干將莫邪劍吧?
- 鑒寶:誰撿漏只撿國寶啊?
- 邩鳥無敵
- 2484字
- 2025-04-07 00:02:00
周先文找了個僻靜的地方,然后才對著鏡頭,壓低聲音,像是在分享什么驚天大秘密:“兄弟們,耐心點。好東西,值得等待。不過我可以保證,這趟潘家園,絕對沒白來。”
他深吸一口氣,將那不起眼的黑色塑料袋放在石墩上,小心翼翼地解開袋口。
直播間的鏡頭隨著他的動作聚焦,彈幕滾動的速度更快了,各種猜測層出不窮。
“快快快!等不及了!”
“主播別磨嘰,亮寶吧!”
“我賭五毛,是倚天劍和屠龍刀的殘片!”
“樓上想象力豐富,我看最多就是兩根撬杠。”
“主播要是能把這兩根鐵條說出花來,我直播倒立洗頭!”
周先文沒理會彈幕的起哄,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那兩根“鐵條”上。
他輕輕地將它們從袋子里取出來,并排放在石墩的平面上。
陽光透過稀疏的樹蔭灑下來,斑駁地落在鐵條上,更顯出其貌不揚。
它們大約有半米多長,成年人小臂粗細,通體覆蓋著厚厚的、深淺不一的銹層,紅褐色、黑褐色交織在一起,有些地方甚至結成了疙瘩狀的銹塊。
整體看上去就像是剛從哪個廢品回收站撿回來的一樣,散發著一股陳舊金屬和泥土混合的氣息。
周先文沒有立刻上手去摸,而是先仔細觀察。
這兩根東西,形狀大致相同,但并非完全一致的圓柱體,似乎隱約能看出某種棱角,只是被銹蝕掩蓋得太厲害了。
一端稍粗,像是握柄,另一端則略細。
“主播,你倒是說句話啊!”
“這……這不就是兩根生銹的鐵管子嗎?”
“我開始同情主播了,一百塊買這個,大爺都覺得賺了。”
“難道這銹里面,包裹的是黃金?”
周先文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別人看到的是廢鐵,他看到的卻是歷史的塵埃和無價的印記。
他伸出手指,輕輕敲了敲其中一根鐵條。
聲音沉悶,帶著金屬特有的厚重感,絕非普通鐵管所能發出。
“聽見這聲音了嗎?”他對著直播間說道,“這密度,這質感,就不是尋常鐵器。”
順著鐵條的“握柄”處慢慢摩挲,那里的銹蝕似乎稍微薄一些。
周先文都不得不驚嘆,哪怕過了千余年,干將莫邪的劍形竟然依然能認出來,這古代工藝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不過他不能直接把這干將莫邪劍的名號給說出來,也沒人會信這兩個鐵條是那名劍。
他只能盡可能把這雙劍的工藝復雜程度和年份講出來,然后讓直播間的人自己猜去吧!
他輕輕拿起其中一根,入手沉甸甸的,比看上去還要重得多,至少有七八斤。
這種重量,絕非普通的鐵棍所能比擬。
他的手指極其緩慢地滑過銹跡斑斑的表面,觸感粗糙,甚至有些硌手,像是撫摸著凝固了千年的時光砂礫。
“兄弟們,看仔細了。”周先文的聲音帶著一種奇異的引導性,將直播間幾十萬觀眾的注意力牢牢吸附過來,“你們覺得這是廢銅爛鐵?”
他頓了頓,將“鐵條”湊近鏡頭,特意展示了靠近“握柄”處的一段。
那里的銹蝕相對均勻,雖然依舊厚重,但隱約能看到銹層之下,似乎并非完全的圓柱,而是帶著某種平緩的弧度和不易察覺的棱線。
“看到這形狀了嗎?”周先文的手指輕輕點在那個部位,“像不像……某種兵器的護手或者說‘格’的部分?雖然銹得不成樣子了,但基本的輪廓還在。而且,你們注意看這銹色。”
他調整了一下角度,讓陽光更好地映照在上面。
“這銹,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它不是那種浮在表面的、疏松的紅銹,而是致密的、深沉的、深入到金屬肌理的黑褐色、紅褐色交織的銹層,甚至形成了堅硬的銹瘤。”
“這種銹蝕程度和形態,沒有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時間,在特定的土壤環境或者水下環境下,是絕對不可能形成的。”
周先文的聲音不高,但每一個字都清晰地傳入直播間。
他的語氣平靜,沒有絲毫的夸張和渲染,就像是在陳述一個客觀事實。
這種冷靜,反而比聲嘶力竭的叫喊更具說服力。
直播間的彈幕稍微停滯了一下,隨即爆發出更猛烈的討論。
“臥槽,主播是歷史系的嗎?說得一套一套的。”
“聽起來好像有點道理,這銹確實看著年頭不短。”
“特定的土壤環境?難道是,墓里出來的?”
“盜墓賊?主播你路走窄了啊!”
“樓上別瞎說!潘家園的東西,來路多了去了,可能是家傳的,也可能是以前工程挖出來的。”
“但是,就算是老的,也不一定值錢啊,就是兩塊大鐵疙瘩。”
“我還是堅持我的觀點,撬杠!古代加強版的!”
周先文微微一笑,對那些質疑甚至調侃的彈幕毫不在意。
他將第一根“鐵條”小心放回石墩,又拿起了第二根。
兩根鐵條雖然形制大致相同,但細節上確實存在差異。
第二根似乎稍微細長一些,銹蝕的程度也略有不同,某些部位的銹瘤更加突出。
“大家再看這一根。”
周先文指著第二根,“你們有沒有發現,這兩根東西,雖然都是銹跡斑斑,但整體的‘型’并沒有完全垮掉?沒有因為銹蝕而變得彎曲、變形或者斷裂。這說明什么?”
他自問自答:“說明這東西本身的材質極好,密度極高,結構極其堅韌!普通的鋼鐵,在這么漫長的時間和惡劣環境下,早就銹蝕得不成形了,甚至可能完全分解。但它們沒有。”
他用指關節再次輕輕敲擊第二根鐵條,發出的聲音比第一根略微清越一些,但同樣是那種沉悶厚重的金屬音。
“聽這聲音,金石之聲,沉而不散。這絕不是普通的生鐵,甚至不是一般的精鐵。在古代,能夠達到這種冶煉水平和鍛造工藝的,通常是什么東西?”
周先文循循善誘,像個耐心的老師在引導學生思考。
“兵器!肯定是兵器!”
“刀?劍?”
“看這長度和粗細,更像是锏或者鞭?”
“主播別賣關子了,快說是啥!”
“我感覺我的錢包在顫抖,主播你是不是要開始估價了?”
周先文搖搖頭:“現在談價值還太早。它們目前的狀態,就是兩塊‘有故事的廢鐵’。真正的價值,被這厚厚的歷史塵埃包裹著。”
他將兩根鐵條并排放在一起,陽光下,一長一稍短,一略粗一略細,靜靜地躺在那里,仿佛一對沉睡了千年的伴侶。
“大家注意看,這兩件東西,形制非常接近,銹蝕程度和風格也極其相似,明顯是同時代、同工藝、甚至同一個人或同一批工匠的作品。而且,它們是一對!”
周先文加重了語氣,“在中國古代,成對出現、并且工藝要求如此之高的重器,通常意味著什么?”
這個問題拋出,直播間再次安靜了一瞬。
“夫妻?兄弟?”
“陰陽?雌雄?”
“我靠!主播你不會想說這是……干將莫邪吧?!”
“樓上想象力突破天際了!那可是傳說!”
“雖然是傳說,但春秋戰國時期確實鑄劍技術逆天啊!”
“對對,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銹,雖然這個銹得媽都不認得了……”
“主播!給個痛快話!到底是不是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