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王甫的誣告
- 穿越呂布:草根活該被看不起?
- 千古左公
- 2053字
- 2025-05-14 11:46:00
第八十五章王甫的誣告
處理完宋皇后的事情,十月,王甫終于回過頭來處理呂布和錢永年他們的事情了。
“嗯,很好……很好……”
不得不說,雖然這戰報本身除了漢軍的損失沒有虛報之外,其他地方基本沒一處真的,但王甫卻看得津津有味。
雖然戰報本身是假的,但這封戰報卻是王甫想要看到的東西。王甫之前看呂布就很不爽,他雖然師從于段颎,卻不愿意向王甫交投名狀。區區草根出身,竟然敢和自己支棱,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考慮到段颎的面子,王甫倒不會把呂布往死里逼,但也要敲打敲打他,讓他知道這天下到底是誰說的算。因此,王甫在西域出現叛亂后,立刻推薦讓呂布作為西域長史,而另一方面則命人聯系靠巴結宦官當上敦煌太守的錢永年,讓他除了明文規定的義務以外,不要給呂布任何主觀支持。
王甫本想要給呂布一個下馬威,然而沒想到呂布在能力上很像他的老師段颎——即便面對逆風局還是能想出辦法打勝仗。之前的員渠城大戰,若不是王甫壓著戰報的原件,在向劉宏報告時特意淡化了呂布的功績,那皇帝說不定當時就要給呂布封賞,這豈不是說明呂布不靠巴結王甫也能升官嗎?那是不可以的!
而現在這封戰報,屬于想睡覺就來枕頭,這不是趕上了嗎?
王甫大喜,這事不大不小,正好可以給呂布來一個囚車進京,入獄審訊加一擼到底套餐了。
其實,此時的王甫作為一個經驗老道的宦官,本應該核查一下戰報的真偽。畢竟戰場上的事,你想造假其實并不容易。
關于這一點,王甫本來是知道的,之前殺檀石槐后,呂布竟然不和段颎一樣選擇與自己合作,王甫也是大發雷霆,但即便如此,戰報中的客觀事實并沒有任何問題。
但很快,王甫就將這個戰報如實匯報給了皇帝,畢竟作為皇帝的左右手,一旦信息失實,他是真的要擔責的。
他是真的飄了,在解決掉宋皇后之后,他正是春風得意,覺得自己的權勢已經大到無以復加的時候。這戰報明顯就是給自己的勝利助興的。
于是,他將此事上報給劉宏。
“呂布他竟然做出這種事情?。窟@是真的嗎?”
“雖然臣以為這不太可能,但這件事,呂布犯下大錯,難辭其咎。同樣,不能排除呂布勾結鮮卑,謀逆的可能性,穩妥起見。臣以為應該將其押送回京師,審訊一番,再做論處。”
“……嗯,王常侍所言有理,就按你說的做吧!”
……
就這樣,約一個月后,呂布接到了一位宦官帶來的圣旨。
“呂布攻擊友軍,致使戰機延誤,友軍死傷千人,釀成大錯,朕甚為不悅。即日將呂布押送回京,以待審訊后發落!”
聽到這些話,呂布一時呆滯,自己可是在戰場上立下功勞的,怎么圣旨中寫到他殺了友軍,延誤戰機?
“這里有誤會,一定哪里搞錯了!”
“呂布……皇命就是天,上車吧!”
“……”
在這一瞬間,呂布不能說沒有想過造反,但也只是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決定算了。首先西域這個地方從來都沒有足夠的力量和中原抗爭,西域諸國也早就習慣不向漢朝交稅,加上地廣人稀,生產力落后,作為割據政權,選在西域絕對不是個有前途的選項。
況且,自己立下的戰功,從西域的屬國到當地的官員,都看在眼里,又豈是一個誣告就能成功陷害的?東漢雖然各種意義上都爛透了,但唯獨對于軍功,宦官之前也只是能通過旁敲側擊的方法進行詆毀,而根本不敢扭曲客觀事實。
畢竟一旦這么做了,所有朝中與宦官為敵的勢力,都會以此對宦官進行攻訐,而因為真相必定能查到,這事對宦官來說就是必敗無疑的。
只要劉宏決定查,等這事水落石出的時候,那么自己今天受多大委屈,都會反坐到王甫身上。
這既是危機,也是機會,本來沒有這件事,王甫之后還不知道要背地里搞自己多少次。而如果能利用這次機會反坐掉王甫,那么之后宦官想要再對自己下手,也都要掂量掂量。到時候封賞會遲到,但終究不會缺席。
雖然這么想著,但上了囚車,呂布也不禁感慨,為平定西域立下赫赫戰功的他,竟然會以這種方式被押出西域。
一轉眼,他已經在西域工作了近一年,和這里也多少產生了一些感情,甚至有些留戀。
而在呂布這么想的時候,道路兩側也出現了不少人,那是他帶過的西涼軍士。
“呂長史!”
“呂長史是冤枉的,你們不該抓他!”
而這時曾經在呂布帳下工作的屬官也遠遠喊道:“主公,我們這都留有資料,待我們上奏朝廷,一定要還你清白?!?
“主公,我們跟你一起走!”
盡管囚車附近不允許靠近跟隨,但魏續等呂布部將三十余人,依舊跟在呂布的身后,這些人經過多年的征戰,已經是呂布的家臣,他們都不會因為朝廷宣判的冤罪背棄呂布而去。
看到有這么多人還支持自己,呂布的心情也好受了一些。這些人中,有寒門,也有皇甫越這樣能在朝中說得上話的士人,王甫不可能把這些人都除掉,那么或許自己會狼狽一時,但最終輸的一定是他。
從西域到雒陽路途遙遠,呂布坐在囚車中,看著道路兩旁的景色。
而另一邊,他遠遠看著樹蔭處,一個用頭紗遮住臉的女人,那是呂月,他手中拿著那個豬頭的畫,往上面指了指。
呂布明白,呂月是想說自己是被張舒誣陷了。
確實有這種可能,雖然呂布當初沒有看得上張舒,但這些小人的構陷,卻著實讓他在官場的道路上摔了一跤。也許,自己是該更加重視這些人的,他們或許沒有成事的能力,但卻有整人的能力。
但這不對吧,這種誣告屬于殺敵一千自損一萬的行為,張舒是個飯桶,王甫也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