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時間在我
- 穿越呂布:草根活該被看不起?
- 千古左公
- 2158字
- 2025-05-10 11:46:00
第七十七章時間在我
“這——當然可以,只是真的可以由我來做嗎?”
皇甫越有些驚訝,這是因為這也算是一份穩穩到手的功績,任誰都知道,于闐國實力受挫后,又受到西域聯軍的圍攻,其負隅頑抗,也改變不了其最終落敗的命運。
這是一份唾手可得的功勞,誰去都可以拿到,而呂布選擇了讓皇甫越去拿。
“我只是覺得你能做好這份工作,至于功勞……我早就被宦官盯上了,如果朝廷真的想賞我,之前的勝仗已經夠了,如果宦官王甫構陷我,再在西域立多少戰功,也大都會被視而不見。
但我覺得你應該需要這份功績,畢竟咱大漢的官員,沒有誰是心甘情愿想一直留在這里的。
而彌達那家伙早就怕了我,我鎮守在這里,他不敢輕舉妄動的。”
“……那我就多謝長史的恩情了,將來我一定會報答長史。”
于是,皇甫越便帶所部離開,開始組織從東邊發起對于闐的攻勢。
而對呂布來說,他就要想著對付鮮卑的問題了,而他的答案是——按兵不動。
呂布在皇甫越走后,除了讓自家士兵按照農時進行屯田工作,便是繼續按照自己的方法去訓練這支涼州兵。偶爾也修整一些皇甫越留下的防御工事,以防止鮮卑來個突然襲擊。
至于其他時間,每天的鍛煉自然必不可少,此外局勢和瑤春寫寫信,看呂月給自己跳跳舞,再進行些深入的互動,即便是在西域,生活也還算有滋有味。
之所以如此悠閑,是因為呂布根本不覺得彌達是多大的威脅。
之前彌達之所以能威脅到西域長史府,并不是因為他本身的軍力足夠強大,而是因為西域聯軍腹背受敵,軍心渙散,才會導致大敗。
呂布很清楚,游牧部落的正面作戰能力不如漢軍,雖然比那些以農耕為主的南西域小國強不少,但因為他們普遍使用騎射而不擅長沖擊,是無法像呂布的并州兵那樣勢如破竹的沖散敵陣的。
騎射不能直接擊潰敵軍,因此也不能在數量絕對劣勢的情況下反敗為勝。即,西域聯軍只要組織起來,憑數量優勢也可以取勝。
相比于草原上游牧部落的機動性,西域北部包括車師后國在內的幾個國家都有著穩定的定居城池,鮮卑要么在此固守,打不擅長的城池攻防戰,要么就只能退出這些城池。而天山山腳積雪融水的綠洲往往十分狹長,不適合機動作戰,鮮卑一旦退走,就只能徹底從西域退出,回到準噶爾盆地北邊的阿爾泰山脈一帶。
如果鮮卑是統一的,他們或許會大舉在這里增兵,但彌達的勢力太小了,他只是鮮卑中的一支偏師,只要西域聯軍團結一心,他現在所占據的那些城池必定沒法保住。
也就是說,對呂布而言,完全沒有必要在兵力劣勢的情況下打這一戰,只需要靜靜等待荀朗和皇甫越帶著西域聯軍把于闐打廢,重新讓曾被占領的西域小國獨立,并聯合起來,就可以收復北方的失地了。
隨后的一段時間,一切局勢的發展基本都延續了呂布之前的預測。在南線,荀朗、皇甫越攻城拔寨,于闐王安國擔心都城西城有失,于是將大部隊調回到了西線,防備荀朗的進攻。
荀朗的推進確實慢了許多,但東線的皇甫越便趁此機會大舉推進。由于之前這些在于闐東側被占據的小國彼此距離較遠,動輒就有八百里以上的路程,于闐難以分兵防守,陸續被皇甫越攻克。
三個月過去了,皇甫越陸續攻克了鄯善、且末,荀朗也攻克了莎車,都另立親近漢朝的當地貴族作為新的國王。
而另一邊,鮮卑也突然改變了態度。
原本彌達是害怕與呂布正面交戰的,但見到呂布在通往西域北部的天山山口處大量修建對付騎兵的工事,他們卻開始不斷挑戰,要求與呂布大軍一決勝負。
呂布大概知道彌達的心理:
其一,是因為呂布已經遣散了自己最得力的并州兵,涼州兵能征善戰,也訓練了四個月,終究缺乏戰爭經驗,而且人數只有五百。即便配上三千車師前國的動員兵,也難以形成正面與鮮卑對抗的戰力,讓彌達感覺自己也許能擊敗呂布。
其二,則是因為呂布要做的事情,彌達也是知道的。從去年到今年,草原上鮮卑的三部大人也經歷了一頓殘酷血腥的廝殺,死了不少人,甚至連大人的職位也幾經易主。而直到最近,不斷有他們彼此議和的消息傳來。
并不是因為不想打,而是因為死了太多人,需要緩緩。
彌達知道一旦草原上的游牧派系開始和平,之前由三部鮮卑大人所率領的部落,就會開始尋求在草原上瓜分牧場,而他所在的蒙古高原西部,也有極大可能會被盯上。
為了對付草原上的其他鮮卑部落,彌達不可能長期維持在西域的重兵,但如果放棄西域北部,他的勢力又不足以讓他在那三部鮮卑大人手下取得獨立的地位,只能成為他人的附庸。
據說,已經有一些零散的部落與彌達所部產生了沖突,以至于彌達不得不將數千鮮卑戰士派回蒙古高原進行防御。如今鮮卑人已經逐漸減少到五千人,還有三千是他們從當地西域國家中征召的仆從軍,相比于剛來西域的時候,鮮卑人的力量已經減弱了不少。
因為知道越往后拖,對自己越不利,對此時的彌達來說,唯有擊敗呂布,讓漢軍被挫了銳氣,不敢北上,他才有保住地位的可能。等漢軍回過頭來打他,那西域的這片土地他是絕對保不住的。
可如今的呂布可與歷史上那位個性莽撞,喜歡耀武揚威的呂布截然不同,他自然武勇過人,但卻愿意以戰略家的視角審視戰局。
呂布清楚的知道,彌達就是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幾天了。他越是叫陣,呂布就越是躲在工事后面不出,并嚴令不許回應,不許出戰,違令者斬。
反正等彌達叫累了,卻又打不上來,只會讓他自己的軍隊士氣受挫,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彌達越是叫陣,呂布就越覺得自己之后收回西域北部的戰爭會十分順利。
看著各條戰線傳回的戰報,也覺得在自己的運營下,西域很快就會回歸平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