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曹操的忠告
- 穿越呂布:草根活該被看不起?
- 千古左公
- 2347字
- 2025-04-23 00:03:00
第四十一章曹操的忠告
“老師何出此言?”
“段紀明固然是一世英杰,但他勾結宦官王甫,為其迫害清流士大夫提供便利的事,也為士人所知。而之前雒陽城中也傳出消息,說你剛當了官就主動向宦官行賄。”
“不是我要給,是他們要的啊。”
“我當然知道。”盧植苦笑道。“我想,這件事就是宦官有意散布出去的,讓你別想著另尋山頭。
我不打算責備你,因為那些清流派士人大多是家境殷實,他們不會理解對你來說,如果不行賄,就會徹底失去當官的機會。”
正如盧植所說的那樣,在呂布眼里,清流派士大夫,就是一群當一個餓死的人捕殺一頭鹿來充饑時,他們卻會指責那個人殺生不仁的偽善者。
他們自己靠著家境不缺官當,卻要求那些寒門和他一樣,為了“國家大計”去頂撞宦官。
“多謝老師能理解我。”
“我雖能理解,但士人如今有流言說——你是段紀明為宦官培養的打手,已經傳了很廣了。”
“這個……在下斷無此意。”
“我當然知道,只不過,在絕大多數清流派為了清白寧可舍棄官位時,出來一個靠打仗建立起名聲的寒門靠賄賂宦官得了官位,他們自然心中有怨,你也成為了他們平日茶余飯后抨擊貶低的對象。
只是看你如今已經小有成就,我本想替你某些上升的渠道,但你的身份,卻不好為人所接受。”
“這也是沒辦法的……而且,即便我沒有與段公聯姻,我也不覺得他們會接受我。
與其乞求被他們接受,還不如接受段公的推薦,一刀一槍效命疆場,也能博得一世英名。”
“嗯……既然你有自己的想法,我便不多說什么了。
實際上,我已接到陛下的任命。過幾天,就要前往廬江平定叛亂。”
“老師要走了嗎……既然是平叛的話,有什么我能幫助的嗎?”
“你小子,我就知道一提平叛你就按捺不住了。”
見盧植一下點名自己的心意,呂布有些尷尬的撓了撓頭。
“你若是沒有官職,我確實會考慮帶你去。不過既然你已經是朝廷的羽林郎,還是老老實實等待朝廷的任務,廬江這種叛亂,并不需要你特意前來。”
“也好,那我就祝老師馬到成功了。”
和即將離開雒陽的盧植見了一面,呂布也得知了自己不受清流派待見。
之后,呂布也試著打探了之前跟自己在蔡府有過一面之緣的曹操最近的情況。
據說曹操之前當洛陽北部尉,嚴明法紀,大宦官蹇碩的叔父違背法律夜行,被他直接杖殺。因為家里有曹騰留下來的宦官背景,宦官派系也不好直接處置曹操,只好找機會把他外放到頓丘當縣令,這幾天就打算調任。
這看似是個曹操剛正不阿,杖殺違法亂紀者的故事,實際上卻不只是如此。呂布能看出來,身為宦官之后的曹操,卻按法令嚴懲與宦官有關系的人,就說明曹操的志向終究是融入清流派的圈子,擺脫宦官的背景。
既然如此,曹操多半不會再與段颎一派的自己來往。
呂布本是這么想的,然而某天下午他輪班之后,卻看到那藍衣男子就等在路邊。
“奉先兄,咱去喝點酒?”
……
“恭喜你當上羽林郎!”
“只是小官而已,但還是謝謝孟德兄特地請客。”
在酒桌上,兩人先彼此敬了一杯。
“雖然朝廷的官職確實不大,但我卻覺得你立下的戰功一點都不小,光憑斬殺和連和廖哥那的功績,我都覺得應該請你。”
“孟德兄過譽了。”
寒暄完了以后,曹操便和呂布聊起了城里的事。
“雖然你立下功績,但士人眼里,你的風評卻不好。”
“嗯,最近我去拜訪老師盧子干,也說了我是段公為宦官培養的打手之類的言論。”
“我覺得用世家豪門的標準,要求一個出身寒門的武將不去依附宦官是不合理的,就如我第一次見面時就跟你說的那樣,我從來沒覺得清流派士大夫就多么干凈。”
說到這里,曹操猛地又灌下一碗酒,仿佛心中有些不甘。
而呂布,也接著曹操的話說道。
“但你還是選擇了他們?”
“……看來,你已經知道我棒殺蹇碩叔父的事了。沒錯,就如你所知的那樣,我很快就要離開雒陽,去頓丘任職。
我知道清流派士大夫并不都是好人,他們中不乏站在道德制高點上鄙夷眾生者,也多有沽名釣譽,空談誤國者。
但我在這個圈子里,也看到了其中也有確實值得結交,至少在某一領域有著真才實學的人。
而宦官呢……即便段公和宦官勾結,也并非真心依附,你也同樣,不是真心向宦官低頭行賄的吧?”
“話是如此……”
“曾經,梁冀掌權,桓帝配合宦官殺了梁冀,本是順應民意的好事。后來之所以竇武會敗給宦官,也是因為當時還有不少人把宦官當成傳達皇帝旨意的人。
但事情發展到了今天,宦官在外肆意索賄,并與其親戚占據農田,欺壓百姓,搞得民怨四起。即便是暫時依附他的人,也只是對他敢怒不敢言。
當他們的肆意妄為,把天下的各個勢力都推到其對立面時,只需要一個契機,宦官就會遭到清算。
當大漢再出現下一個竇武的時候,誰又能幫宦官渡過難關呢?”
“嗯……”
這件事,呂布也無法否認。隨著曹操的話語,呂布隱約想起了歷史上關于宦官被誅殺的記載。
是啊,當這些宦官真的,無論清流派還是濁流派,都認為清除宦官是正確的。哪怕是因為何皇后而和宦官有些共同利益的外戚何進,也只是沒有堅定的除掉宦官,而非覺得除掉宦官是錯的。
而要知道,宦官絕不是從誕生的那一刻就天怒人怨,當年收養曹操父親曹嵩的曹騰,雖然是宦官,卻在當時有著很好的聲譽。只是隨著后來宦官干的壞事越來越多,人們不需要計較曹操干了什么,單就閹黨之后這一條,就是個徹底的侮辱性話語。
“奉先兄,你是個有才能的人,所以我才要提醒你。雖然靠著宦官起勢沒有什么錯,但不可長期與宦官交往。
段公與宦官王甫的交往太深,公然迫害過士人,已經是公認宦官派系的人了。一旦王甫失勢,段公也難以獨善其身。
而你雖然有了一些不好的名聲,但實際上也沒真的做什么出格的事,不過是交了點賄賂而已。無非是一些宦官想拿這事炒作,想要你斷了退路,專心為他們效命,才搞出這種流言,這實際更說明宦官目前處于無人可用的境地。
依我看,你應該要想辦法,找到其他可以依靠的人。否則一旦段公失勢,你一個沒有靠山的小官,是沒辦法在官場上獨存的。到時候,只丟官位,都算是好下場了。
這也是我在前去頓丘前,能給予你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