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四方來投,擴偏隊伍
- 明末:都99歲了還得造反保命?
- 紅塵本無仙
- 2517字
- 2025-04-05 16:40:08
黃家營再次打了勝仗的消息。
飛快的傳遍了周邊地區。
在戰事發生之后的當天晚上,就有人悄悄的摸到了黃家營來。
對方摸過來就被哨兵給發現了。
結果詢問了一番,得知是朱官營幸存的青壯。
那些家伙總共有100多人,帶頭的人名叫朱華平。
他們之所以摸過來黃家營這邊,是想要來投奔黃光明。
他們的家人基本上都死光了,還都是被敵人給殺掉的。
所以這些幸存者心中都有一個念頭,那就是要想辦法報仇。
哪怕為此而拼命也在所不惜。
但是實力不允許啊!
現在黃家營的人連續打了兩次勝仗,這讓朱華平他們看到了報仇的希望。
所以就過來投奔黃光明了。
黃光明得知這個事情之后,趕緊照著后世的軍紀軍規,臨時制定了一些規矩。
并把規矩都告訴了朱華平他們。
如果能夠遵守規矩的話,那就可以加入黃家營的隊伍,要是不能遵守各種規矩的話,那就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
之前只有黃家的營的人還好說。
現在人員開始增加,并且以后的人會越來越多。
那么就要給大家立規矩了。
否則沒有紀律性的部隊,那只是烏合之眾而已。
即使能夠取得一時的勝利,終究也是成不了大事的。
朱華平他們聽了黃光明的規矩之后表示都能夠接受,并且會嚴格的遵守。
黃光明就把朱華平他們編入步兵隊伍。
又讓他們回去看一看,還有沒有什么可用的家當?
有的話就全部都搬過來黃家營這邊,以后就住在這邊,跟著黃家營的人一起訓練。
而這個事情僅僅是一個開始。
因為受滿清壓迫的人實在是太多了,跟滿清有著血海深仇的人也是多如牛毛。
所以到了第2天早上,周圍很多村子都有青壯過來投靠。
黃家營附近的右所鎮,師家村,沙河村和小官村等等。
都有人過來投靠……
……
面對這種情況。
黃光明干脆讓那十幾個騎兵。
騎著馬去把周邊地區全部都跑了一遍。
宣揚黃家營這邊有老神仙帶領,將對滿清展開最堅決的反擊。
連隊伍的名稱都想好了,就叫黃家軍。
黃光明這么做的目的是盡快擴充隊伍,但也不是什么人都收。
因為這片地區的很多人都相互認識。
黃光明只收有熟人介紹的人。
介紹人與被介紹人之間是要相互擔保的,如果有人背叛了黃家軍,或者是違反了黃家軍的規矩。
那么擔保人就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牽連。
這既是為了加強隊伍的紀律性,同時也是防止有別有用心之人混進來。
黃光明想要快速拉起一批可靠之人。
否則時間稍長之后,等到敵人反應過來,那么滿清朝廷還有隱藏在暗處的敵人,以及各地的地方豪強等等。
肯定都會派人混入黃家軍的隊伍。
到了那個時候就不好甄別了。
趁著現在黃家軍還很弱小,名聲也還沒有打出去。
現在招收的人相對要更可靠一些。
黃光明可不想被人背后捅刀子,所以要盡快拉起一批比較可靠的班底。
而效果比黃光明想象的更好。
第一天除了朱華平他們的100多人,周邊的村子還有200多人來投。
黃家軍的隊伍一下子擴展到了600多人。
第2天更不得了,更多的人知道消息之后來投靠的人更多。
隊伍一下子擴展到了1500多人。
第3天達到了巔峰期,隊伍直接擴展到了4800多人。
第4天又擴建到了6300人,第6天擴建到了8000人,第7天擴建到了10600人,到了第10天的時候,隊伍擴建到了13000多人。
幸好隨著隊伍的不斷擴大,黃光明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他又獲得了幾次系統獎勵。
否則這么多的人手,連兵器都不夠用了。
糧食方面更是非常緊缺。
黃光明把這1萬多人分成了三個營。
第1營5000人,二營和三營都是4000人左右。
第一營的人是最先來投靠的人員,訓練相對要多一點。
第二營是中間段來投奔的人,第三營則是后面來投奔的人。
簡單粗暴的以投靠時間來劃分,并將所有人變成組織隊伍。
整編完成了之后,后面陸陸續續來投靠的人,全部都編入了預備營。
黃光明一邊擴建隊伍,一邊抓緊訓練。
火槍兵,炮兵和騎兵都放在了一營,一營直接由黃光明指揮。
黃啟山擔任一營的副營長。
二營由黃家文統領,三營的營長則是黃立興。
并且每個小隊的編制還是10個人,往上的編制就全部都擴大了,黃光明采用了簡單粗暴的十進制。
就是10個小隊組成一個中隊,再由十個中隊組成一個大隊。
以后會由十大隊組成一個縱隊,再由幾個縱隊組成一個營。
黃家軍現在還沒有那么多的兵力,黃光明只是先把框架給搭建起來。
目前的兵力只能滿編到大隊這個級別。
但是有了縱隊和營這兩個更高級別的建制。
那也就等于讓手下的人看到了晉升的希望。
看到了希望他們才會有更多的動力。
而在黃家軍內部的重要職位。
除了幾個營長和副營長之外。
剩下的縱隊隊長,還有大隊長和中隊長,基本上都是由黃家營的人來擔任。
只有朱官營的朱華平擔任了大隊長,其他的異姓之人最多只到中隊長級別。
因為黃家營的人最先跟隨黃光明,也是他們最先接受黃光明的訓練。
更重要的是那些人知根知底,黃光明更加信任他們一些。
別人是否會對此有意見?
黃光明才不在乎,不想干那就滾蛋。
后面投靠過來的人,就是由黃家營的人帶領著訓練的。
那么黃家營的人擔任各級官職,這也就很合情合理了。
同時騎兵和火槍兵隊伍也增加了不少人。
黃家軍的隊伍更大了,同時黃光明的壓力也變大了。
他看著敵人一直沒有動靜,并且過了這么多天之后。
他們已經搞清楚了澄江府城的情況。
黃光明覺得不能再等下去了。
他們準備找機會攻打澄江府城……
……
另一邊,昆明城內。
當初杜蘭帶著親兵跑回昆明城。
就趕緊去拜見了滿清的幾位將領。
多羅平郡王羅可鐸,多羅信郡王多尼,還有征南將軍瓜爾佳氏卓布泰。
得知陳江出事之后,聚在一起聽了杜蘭的報告
杜蘭把澄江這邊發生的事情,詳細如實地告訴了這三個家伙。
至于跟他們一起殺進云南的吳三桂,直接被他們給無視了。
愛新覺羅·多尼聽得皺起了眉頭:“你說的這些都是真的?謊報軍情的后果你是知道的。”
杜蘭:“稟報王爺,我說的句句屬實,我怎么敢拿這種事情來欺騙王爺呢?”
多羅平郡王羅可鐸:“如果你說的是真的,那么這個事情可就不好辦了!即使我們能夠剿滅了對方的隊伍,你說的那個老頭子都十有八九也能逃掉。
等到對方再次摸回來報仇的話,那么又有多少人能夠擋得住呢?對方真的有那么厲害嗎?我怎么感覺聽著像是在說書似的?”
瓜爾佳氏卓布泰:“聽起來確實很不可思議,我的兄弟鰲拜勇猛過人,但是也沒有你說的那個老頭子那么厲害呀!”
杜蘭苦笑了一下:“我也很希望我說的都是假的,因為沒有誰會愿意面對那么厲害的敵人!”
瓜爾佳氏卓布泰:“既然如此的話,那一定要想辦法把對方給除掉,否則只怕后患無窮啊!”
多羅信郡王多尼問道:“卓布泰你可是有什么好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