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流行演唱聲音的風格性

流行演唱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和發(fā)展成了不同的類型,這些類型是一代代歌手通過作品的創(chuàng)作逐漸形成的,一個初學流行演唱的歌手,首先就是要在演唱實踐中盡快找到適合自己的聲音類型,進而在類型中尋找特色,實現(xiàn)突破和跨越。

1.控制得當?shù)泥l(xiāng)土民謠

華語樂壇的民謠風格起源于20年代,它由三個方面構(gòu)成,一種是由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為代表的商業(yè)音樂機構(gòu)推出的時代曲,曾經(jīng)風靡港臺地區(qū)和東南亞,以影歌雙棲明星周旋、詞曲作家黎錦暉兒童歌舞音樂為代表,《天涯歌女》《四季歌》《何日君再來》《夜來香》《采檳榔》等以民謠歌曲為特色形成一種時代流行風尚;一種以來自臺灣地區(qū)的閩南語歌謠為標志,形成了閩南語的民謠風潮;最后一種是來自日本和南亞為代表的普通話民謠。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代表人物是鄧麗君、龍飄飄、鳳飛飛、韓寶儀、羅文、李茂山、蔡琴以及大陸的李玲玉、楊鈺瑩等。民謠的特點以民間小調(diào)為素材創(chuàng)作,演唱者多半聲音甜美以百轉(zhuǎn)千回的運腔作為特色,獨特的顫音也是民謠風格必不可少的特點,民謠風格至今散發(fā)著獨特的魅力。

民歌民謠風格的歌手大多使用真聲來演唱,真聲是人聲的基礎,每個人都擁有自然的真聲,而且每個人的真聲范圍都可以通過訓練得以擴展。因此,真聲是歌唱的基礎,在演唱中一般都是以真聲為基礎適當融入其他的聲音色彩。民歌民謠屬于敘述性歌曲,主歌部分一般多采用真聲演唱,與民謠唱法接近的布魯斯、搖滾、鄉(xiāng)村音樂中采用真聲演唱的歌曲相對更多,而且都各具特色。如:布魯斯歌手B.B.金(B.B.King),鄉(xiāng)村歌手唐·威廉姆斯(Don Williams),流行歌手卡倫·卡朋特(Karen Carpenter)以及大部分搖滾歌手均以真聲演唱為主。在華語民歌、民謠類歌手中主要以真聲演唱的流行歌手有鄧麗君、鳳飛飛、高勝美、蔡琴、劉文正、費翔、高凌風等。

2.自然磁性的城市民謠

談到民謠就不能不談到臺灣的校園民謠,1975年6月6日在臺北中山堂的“現(xiàn)代民謠創(chuàng)作演唱會”上,臺灣大學學生楊弦把臺灣詩人余光中懷鄉(xiāng)的詩譜成曲子演唱,深受青年人的歡迎。從那以后,臺灣校園歌手佳作不斷,像侯德健的《龍的傳人》,葉佳修的《鄉(xiāng)間小路》《外婆的澎湖灣》等,都是那一時期產(chǎn)生的。從1974年到1980年的頂峰期,臺灣共產(chǎn)生了300多首校園民謠,其中最有名的莫過于羅大佑的《童年》,廣受學生喜愛,流行于校園,體現(xiàn)校園生活和學子心境的創(chuàng)作,其或稱為“校園歌謠”“現(xiàn)代民歌”“樂府民風”等。

大陸校園民謠的產(chǎn)生,最為直接、深遠的影響來自臺灣的校園民謠。1979年我國著名歌唱家朱逢博率先在大陸掀起民謠熱潮,她將臺灣的《橄欖樹》《踏浪》等一大批校園歌曲介紹給內(nèi)地聽眾,受到人們的喜愛。她深情委婉的低吟淺唱,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1980年朱逢博還率先演唱內(nèi)地作曲家谷建芬創(chuàng)作的《清晨,我們踏上小道》拉開了大陸校園歌曲的帷幕。1994年4月,一盒名叫《校園民謠Ⅰ》(1983—1993)的盒帶由大地唱片公司發(fā)行,從此校園民謠有了自己的名字。在這盒專輯中給人印象最深的是高曉松與老狼(王陽)合作的《同桌的你》以及《睡在上鋪的兄弟》,它們將校園民謠推向了巔峰。作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作為記錄著年輕人夢想與激情的音樂篇章,中國大陸的校園民謠,以真誠與純潔為標志,給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留下了青春的證明與印跡。

校園民謠朝氣蓬勃,富有校園味道,毫無矯飾,完全是率真性情的流露,聽起來十分感人,它形象地反映出青年學子的生活,表現(xiàn)出年輕人的蓬勃朝氣、青春活力以及他們那富有詩意的浪漫氣息,其曲風總體來說樸實明快、積極向上、充滿活力,深受人們的喜愛和傳唱。近年來,在中國好聲音的舞臺上仍然出現(xiàn)了趙雷的《成都》這樣的城市民謠。說明城市民謠仍然活著,磁性的嗓音已經(jīng)成為城市民謠的標志性音色,羅大佑、李宗盛、老狼、田震、趙雷均具備這樣的音色。校園民謠的寫作音域不寬,唱法更強調(diào)自然的發(fā)聲,沒有更多的矯飾感,本真、率性的音色之美是校園民謠演唱的突出特征。

3.極具個性的庶民音色

流行演唱以其巨大的包容性而使歌手人人都具有被接受的機會,換句話說,就是流行演唱崇尚個性,只有具備獨特嗓音和獨特表達方式的歌手才有機會獲得成功。風格的獨特性首先體現(xiàn)在聲音的獨特性上,華語樂壇的聲音大戰(zhàn)來自20世紀80年代,民謠和藝術(shù)類流行歌曲風靡過后,隨之而來的就是個性化的嗓音開始大行其道,很多幕后的制作人、作曲者走上前臺,用他們近乎庶民的聲音迅速找到粉絲上的共鳴。羅大佑、李宗盛、迪克牛仔,甚至像阿杜、任賢齊、鄭智化、周杰倫等,如同普羅大眾似的表達深受歌迷喜愛,形成了一時風潮。

庶民音色的代表人物是李宗盛,《凡人歌》《愛的代價》《給自己的歌》更是把小人物的感情世界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其聲音也盡量向小人物的直白、自然靠攏。庶民音色的表達方式在大陸也被發(fā)展成極端。在網(wǎng)絡上,所謂的酒嗓、煙嗓就是典型的庶民音色,非常受歌迷和粉絲的青睞。也有很多歌手和制作人專門創(chuàng)作此類歌曲,大陸女歌手田震以其獨具特色的嗓音推出了一系列原創(chuàng)歌曲,走的就是庶民路線。可以稱得上是大陸女歌手的代表人物,其聲音造型更像是對面樓的大姐、鄰居家的小妹,微顫不彎的聲線,口語似的表達,庶民特點尤為突出。

1996年,田震發(fā)行個人同名音樂專輯《田震》,該專輯銷量超過90萬張。1997年,發(fā)行個人音樂專輯《順其自然》,該專輯在內(nèi)地發(fā)行50萬張。其中《干杯朋友》《野花》《執(zhí)著》,為其風格做了強有力的詮釋。

其后的男歌手龐龍推出了《兩只蝴蝶》以及《兄弟干杯》《唯有兄弟》《兄弟抱一下》等展現(xiàn)兄弟情義的兄弟系列三部曲,走的也是庶民路線。近年來大紅的制作人高進,創(chuàng)作并與小沈陽合唱的一首歌曲《我的好兄弟》,還有他的其他代表作《男人歌》《兄弟情義比天高》《下雪的哈爾濱》等都是將庶民音色進行到底的特點突出的作品。

4.拿捏有致的歌劇性音色

歌劇性音色與傳統(tǒng)的西洋歌劇、音樂劇唱法類似,強調(diào)高位聲音穩(wěn)定、清亮、富于戲劇性。流行演唱的歌劇性指的就是音樂劇的唱法。從廣義的音樂劇唱法來看,音樂劇唱法的包容性很強,只要音樂風格需要、劇情需要、人物性格需要,美聲的、流行的、搖滾的、民謠的無所不能。但是從狹義的音樂劇唱法來看,特指一種具有戲劇特性,介于美聲和流行之間的一種融合唱法。從聲音來看,它具備美聲唱法的底子,具有亮澈的音色、良好的共鳴,以及相對正規(guī)的行腔方式,由于當代音樂劇用耳麥演唱,于是它的咬字基本采用流行演唱中比較自然、口語化的方式。

此外,鑒于戲劇化劇情的需要,有時在演唱中會采用一種穿插“韻白”式的語感來加強角色的情緒表達,在某一個字或詞組上采用“韻白”的語調(diào)來強調(diào),使其凸顯出音樂劇的特征。

總之,音樂劇唱法是戲劇化和流行的“融合唱法”,它是藝術(shù)化流行演唱的重要代表。在流行音樂界,很多歌星在商業(yè)上取得一定成績后,也都紛紛加入音樂劇領域,但是,由于音樂劇主要以現(xiàn)場舞臺演出為主,需要深厚的演唱功底,所以他們在演出之前,往往都會進行很長時間的聲樂訓練,以加強或鞏固自己的演唱技巧和表演技巧。

香港歌星張學友在出演音樂劇《雪狼湖》之前也付出了大量心血,譚維維在音樂劇《蝶》的大段獨唱,沙寶亮在《金沙》中的唱段,都是此種風格的典型案例。在流行歌壇中,能夠演唱音樂劇的歌手一般都具有良好的聲樂功底,他們有些既能演唱美聲又能演唱流行的音樂劇,因此,音樂劇唱法需要很強的聲樂功底,必須通過嚴格的聲樂訓練才能達到收放自如的水平。

有些具有歌劇性特點的歌手演唱時需要揣摩原版作品的風格,姚貝娜為美國迪斯尼音樂劇《冰雪奇緣》錄制中文版主打歌曲,就恰到好處地體現(xiàn)了原版作品的風格和水準。他們幾乎不輸給美聲唱法的演員,并且具有流行演唱獨特的韻味。比如劉歡演唱的《你是這樣的人》,就曾經(jīng)與戴玉強同臺飆歌。此類歌手首先要有天賦和基本條件,而后才是后天艱苦訓練才能達到如此高超的水平。

此外,除了具有歌劇性特點的歌手,音樂劇演員也具備此類型聲音技術(shù),比如阿云嘎、鄭云龍、李煒鵬、劉巖、徐瑤、于毅、張會芳、曹博等音樂劇演員,他們不僅具備上述演唱技術(shù),還具備高超的演技。

下面列舉一些具有歌劇性特點的流行音樂作品及音樂劇選段:韓紅《那片海》;華晨宇《易燃易爆炸》;丁薇《冬天來了》;張碧晨《胡桃夾子》;譚維維《他究竟是誰》選自音樂劇《蝶》;姚貝娜《當時》選自音樂劇《金沙》;阿云嘎《生命的故鄉(xiāng)》選自音樂劇《英雄》,《怎么對他講》選自音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張會芳《愛人》選自音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在他眼里》選自音樂劇《變身怪醫(yī)》;于毅《無處安放的心》選自音樂劇《基督山伯爵》,《時間的一瞬》選自音樂劇《靈魂擺渡》;李煒鵬《我本是皇城根下一書生》選自音樂劇《天地運河情》,《你是我的夢》選自音樂劇《新畫報童》;曹博《一分半的光盤》選自音樂劇《秋褲與搟面杖》,《虧不虧心鬼知道》選自音樂劇《天地運河情》。

以上歌手都屬于唱將級別,這類歌手高位聲音突出、咽壁力量超強、肺活量超大,俗稱“鐵肺”。

5.高亢激越的搖滾音色

搖滾樂英文全稱為Rock and Roll,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興起于美國的流行音樂,由黑人的節(jié)奏布魯斯與白人的鄉(xiāng)村音樂和西部音樂有機結(jié)合而逐漸形成,其特點是感情奔放,節(jié)奏強烈。20世紀80年代,搖滾樂傳入我國,以崔健為代表的中國搖滾樂在20世紀80年代掀起一陣風潮,被業(yè)界稱為搖滾樂的黃金一代,其代表人物為:

(1)崔健樂隊,他被稱為“中國搖滾之父”,是首次在美國舉辦個人演唱會的中國大陸歌手。對于搖滾樂的創(chuàng)作,崔健從不單純地模仿國外的音樂,而是借用西方音樂的形式,引入中國民歌的旋律風格,唱出中國人自己的生活。他的歌曲也一直都是那樣狂放不羈,充滿理想主義,他用十年時間發(fā)起真唱運動,使真唱成為中國社會普遍認可的道德準則。

(2)Beyond樂隊,中國香港搖滾樂隊。1983年Beyond成立,同年參加“山葉吉他比賽”獲得冠軍并正式出道。

(3)唐朝樂隊,成立于1988年,內(nèi)地重金屬搖滾樂隊。1994年12月17日,在香港紅磡體育館參加“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1999年,發(fā)行專輯《演義》。

(4)黑豹樂隊,成立于1987年,內(nèi)地搖滾樂隊,截至2017年,成員包括主唱竇唯、秦勇、張淇等、吉他手李彤、鼓手趙明義、貝斯手王文杰、鍵盤手惠鵬。

(5)超載樂隊,成立于1991年9月,內(nèi)地激流金屬搖滾樂隊。超載樂隊是中國第一支激流金屬搖滾樂隊。1996年8月,“超載”發(fā)行了他們的第一張同名專輯《超載》,2002年11月,發(fā)行第三張專輯《生命是一次奇遇》。代表了搖滾音樂早期的樂隊及其創(chuàng)作的搖滾歌曲在80年代幾乎家喻戶曉。

搖滾音色大多使用真聲演唱,要求聲帶完全閉合而發(fā)出帶有質(zhì)感的聲音,它的共鳴主要來自胸腔(即胸聲)。真聲的特點是音質(zhì)純實,它是人聲自然音區(qū)的體現(xiàn)。至于真聲區(qū)的范圍,因每個人的聲音條件各異。例如:趙傳屬于男高音歌手,他的高低音區(qū)多為真聲區(qū),他的演唱基本上都是用真聲演唱,如《我是一只小小鳥》的最高音,“想要飛呀飛,卻怎么樣也飛不高”的“高”字,音域到了High“c”,對于一般歌手而言是很難用真聲唱上去的。因此,如果沒有高位真聲的自然條件,是不會輕易選擇搖滾風格的,中國臺灣的伍佰、迪克牛仔都先天具有高位聲音,所以他們選擇搖滾風格,用真聲演唱。

如今中生代和新生代搖滾樂隊已經(jīng)燦若星河,他們的聲音表現(xiàn)雖然如出一轍,但是喊唱和高腔夾帶一些啞音和喉音甚至一些鄉(xiāng)音,與表現(xiàn)的叛逆精神和情感是相得益彰的。

6.婉轉(zhuǎn)悠揚的戲歌風格

戲歌風格是近年來流行音樂創(chuàng)作的新風向,以周杰倫、方文山為代表的創(chuàng)作者,給歌壇吹來了一股新古典主義風潮,他們的創(chuàng)作為演唱者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蘭亭序》《青花瓷》《菊花臺》《煙花易冷》《千里之外》《東風破》都屬于上乘之作。

大陸早期的戲歌風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由已故的兩位詞曲作家姚明和閻肅創(chuàng)作的《唱臉譜》《前門情思大碗茶》和《故鄉(xiāng)是北京》三部曲開創(chuàng)了歷史的先河。

戲歌又稱京歌,是加上了京劇音樂元素的歌曲,是對京劇的改良與創(chuàng)新,是對現(xiàn)代歌曲的充實與豐富。京歌,大多情深意遠,悱惻纏綿,大氣磅礴,一聲入耳,蕩氣回腸。

《故鄉(xiāng)是北京》作詞閻肅,姚明作曲,演唱李谷一,創(chuàng)作于1987年。歌曲充滿了京腔的味道,是用地道的北京方言寫出來的京歌。為展現(xiàn)北京優(yōu)美的景觀,引用了京韻大鼓的敘事性,像講故事一樣將北京的自然景觀和風土人情展現(xiàn)在了聽眾面前。編曲則采用更加緊湊、流水板的節(jié)奏,與這些名勝古跡的雄偉壯闊,形成了鮮明的對立和統(tǒng)一。

《前門情思大碗茶》是內(nèi)地女歌唱家李谷一演唱的歌曲,首唱于1990年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后由杭天琪等歌手翻唱走紅。

戲歌的演變高峰來自李玉剛的《新貴妃醉酒》。2006年,李玉剛攜該曲參加央視《星光大道》獲年度季軍。2009年,在悉尼歌劇院舉行《盛世霓裳》個人演唱會,原創(chuàng)大型歌舞詩劇《四美圖》在全球巡演三十余場,并發(fā)表第二張專輯《逐夢令》。

李玉剛之后的戲歌創(chuàng)作,在聲樂演唱的范疇里,“男旦”已不再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表演,特別是“男唱女”的形式得到主流媒體和官方認可。歌手霍尊于2014年獲得央視原創(chuàng)音樂真人秀《中國好歌曲》第一季冠軍,其原創(chuàng)歌曲《卷珠簾》獲封“年度中國好歌曲”,并攜《卷珠簾》登上央視馬年春晚,逐步形成遍地開花的古風新唱。

在此背景下,近年來網(wǎng)絡上流傳的《萬疆》《赤伶》《虞兮嘆》等作品,都是對戲歌的繼承和發(fā)展。如今,戲歌的唱法已經(jīng)從流行、古韻、青衣唱腔向多元演唱方式發(fā)展,但是難度最高的唱法還是李玉剛和霍尊的男旦反串唱法,在酷似女生的音域發(fā)出青衣妖媚的混聲。

新古典風格在新生代的發(fā)展中也出現(xiàn)了豐富的作品,個人比較推薦的作品有:《走卒》《小城畫師》《燕無歇》《聲聲慢》《武家坡》《知否知否》《云底之間》《不染》等。

7.雜糅相間的“民通”風格

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民族唱法就是以中國民族語言為基礎,在繼承中華各民族的戲曲唱腔、民歌唱法、曲藝唱法的基礎上,吸收西洋美聲唱法的優(yōu)點,以獨特的行腔韻味為精髓,用以體現(xiàn)民族藝術(shù)的特點、欣賞習慣和審美意識的歌唱藝術(shù)。現(xiàn)在把演唱民歌和民族風格特色較強的歌曲時所采用的聲樂技巧統(tǒng)稱為民通唱法。

“民通”唱法本源是流行演唱借鑒民族唱法和其他唱法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比較了現(xiàn)存幾種主要唱法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和區(qū)別,然后在民族唱法流行化演唱的方面,做了一些大膽的探索嘗試,既借鑒又發(fā)展,是民族唱法流行化的一種探索和嘗試。因此,它的多變性和多元化就是它的特點。

(1)旋律創(chuàng)作的民間性和民族性

“民通”歌曲的前提是創(chuàng)作者的旋律構(gòu)成要體現(xiàn)民族性,往往是創(chuàng)作的民族性決定了演唱風格的“民通化”,像《青藏高原》《彩云之南》《天路》完全是借鑒了藏族和彝族的民間音樂創(chuàng)作的歌曲,在演唱上利用民通唱法就變得理所當然。

(2)節(jié)奏和律動的國際化

民通歌曲之所以叫民通,正是因為它的創(chuàng)作是建立在流行音樂的節(jié)奏和規(guī)律之上的,就是說流行音樂的骨架和節(jié)奏形態(tài)是不能回避的一個基本架構(gòu)。它的魂是民族音樂的根脈,它的外形是建立在流行音樂的基礎上的,因此才會出現(xiàn)色彩多變的形式。

(3)演唱方法上的多變性

流行節(jié)奏和曲調(diào)的多變,決定了演唱方法的多變。這是民通唱法的重要特征,大氣磅礴的歌曲需要高位聲音做保證,婉轉(zhuǎn)低回的旋律需要更多的轉(zhuǎn)音和裝飾音來提升韻味。風格迥異的民族性歌手代表人物和作品有:譚晶《九兒》、韓紅《青藏高原》《天路》、阿朵《死里復活》、林子祥《男兒當自強》《敢愛敢做》、劉歡《這一拜》《哭諸葛》、孫楠《你快回來》、韓磊《向天再借五百年》、譚維維《華陰老腔》。

8.聲線統(tǒng)一的藝術(shù)歌曲

美通唱法是介于美聲與流行之間的一種“跨界”式唱法,在流行自然親切的風格中融入美聲的聲樂技術(shù),使流行演唱的高音更加通暢、通透、堅實、富有感染力。美通唱法的起因,首先是流行作品的美聲化,沒有作品的美聲化就不會有美通唱法的誕生和發(fā)展。美通唱法在歐洲代表性的歌唱家有安德烈波切利和沙拉布萊曼等人。

國內(nèi)的代表人物有劉歡、孫楠、韓磊、譚維維等唱將,美通唱法改變了以純真聲為主的發(fā)聲技巧,混入了假聲、咽音等技巧,呼吸順暢,中低聲區(qū)輕松自然,高位聲音明亮集中,表現(xiàn)力強。

代表性的人物和作品有:劉歡《你是這樣的人》《鳳凰于飛》、林志炫《沒離開過》、黃綺珊《離不開你》、毛阿敏《綠葉對根的情意》《天之大》、孫楠《不見不散》《天地我來過》《生生不息》《新的天地》等。

9.剛?cè)嵯酀闹行砸羯?/p>

一頭短發(fā),打扮有些“中性”的李宇春,奪得2005年“超級女聲”的全國總冠軍。這一年的李宇春,是歷屆“超級女生”里人氣最高的一位,也是后來發(fā)展相對較好的一位。與其說她的演唱風格別具特色,倒不如說她中性嗓音和中性造型的與眾不同,使得她非常具有個人魅力。她的中性風格、中性造型早就變成了時尚界的寵兒。出道以后,先后發(fā)行了《宇你在一起》《皇后與夢想》《我的》《李宇春》《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等專輯,都有著非常不錯的銷量,她除了唱歌出專輯,還參演了多部影視作品,比如《龍門飛甲》《血滴子》《澳門風云3》等電影,均是中性風格一貫到底。李宇春不只獲得了超女冠軍,還登上了美國的《時代》周刊,成了民眾心中的英雄人物。

其實,中性風格在港臺地區(qū)已經(jīng)是屢見不鮮,蔡琴、潘美辰、梅艷芳、徐小鳳,大陸的降央卓瑪、霍尊等都是以中性風格獨霸歌壇。李宇春之后,大陸的中性風格愈演愈烈,霍尊、許嵩、蘇打綠也是靠中性起家,而到了周深,已經(jīng)是一個中性時代的巔峰。

周深的嗓音非常有特點,在男生中屬于偏中性的嗓音,非常的清澈、空靈。在2014年,他通過第三季《中國好聲音》節(jié)目,第一次出現(xiàn)在了大家面前,他一出場,歌聲就震驚了眾人,從此收獲了許多的歌迷,也讓越來越多的聽眾,開始關注他的音樂。

所謂中性風格,除了個人造型、包裝之外,最重要的特點是聲音。李宇春的女中音實際上接近了男高音,周深的男高音實際上接近了女高音,這是中性的第一特征。也就是說一般女生不會唱得比李宇春低、一般的男生不會唱得比周深高。沒有這個基本條件,是無法走中性路線的。

10.混聲

近些年來,混聲的概念在流行演唱圈里比較熱絡,其實流行演唱的混聲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就被歌手頻繁地使用了。臺灣的蘇芮、大陸的那英,20世紀90年代以后的張惠妹、張信哲,其演唱特點就是中高位聲音貫通式混聲,形成了統(tǒng)一的聲線。

早在19世紀,我國京劇界就總結(jié)出“云遮月”的聲音概念,其實,指的就是混聲唱法,著名男旦青衣程硯秋創(chuàng)立的“程派”的高音就是典型的混聲技術(shù)。

西方第一個提出“混合”這個詞的是新意大利學派的代表蘭培爾蒂,時間也是19世紀中葉,和中國京劇提出的混聲技術(shù)幾乎同時出現(xiàn),后來有些學者將其修正為“混聲唱法”。我們借鑒西方“混聲唱法”這個稱呼,有利于對這種技法的理解,中國民族聲樂的“混聲唱法”有自己獨有的特征,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民族聲樂教授金鐵林,他把民族聲樂技巧的混聲技術(shù)總結(jié)為三種類型,即“真聲多的混聲,假聲多的混聲,真假各半的混聲”。這說明,“混聲唱法”已成為現(xiàn)代民族唱法的一個重要標志。

混聲也看作是假聲的一種,因為聲帶不發(fā)聲的部分相對較少,所以音色介于真假聲之間,即真假聲的混合運用,一般歌手在“換聲區(qū)”及其上下音區(qū),往往會運用混聲來演唱。混聲和單純的真聲或假聲相比,它在聲音技巧上具有一定的難度。

“混聲”是聲樂藝術(shù)中的一個專用名詞,我們平時說話時聲帶是全部閉合的。如果唱歌時聲帶全部振動,那么所發(fā)出來的聲音就是真聲。如果唱歌時聲帶是極少部分發(fā)聲,那么就是用假聲在唱歌,像樂器發(fā)出的泛音。

目前學界將混聲分為強混、平衡混、弱混和氣混四種類型。從字面意思上理解,應該是大聲且有力的混聲、中等音量的混聲、小聲且輕盈的混聲、聲芯集中氣感明顯的混聲。混聲最難的在于氣息包裹金屬音的氣混,其次是高位聲區(qū)的強混、弱混和平衡混。

(1)強混:高音區(qū)是在假聲的基礎上摻入一定的真聲成分,利用咽壁的力量,從而加強聲音的結(jié)實度和豐滿度,強混是難度較高的一種混聲,聲音效果渾厚、有力、飽滿,且具有穿透力。

(2)平衡混:胸聲參與得較多的一種混聲,聲音效果偏暗,是從弱混到強混的一個中間過程,解決演唱中換聲點明顯、高低音區(qū)斷層的問題。平衡混在唱歌中最常見的,是可以根據(jù)演唱者的審美或愛好進行動態(tài)調(diào)節(jié),保持高、中、低三個聲區(qū)的整體統(tǒng)一性,使演唱任何歌曲都能夠流利自如地穿梭于各個音區(qū)之間,不會到高音區(qū)突然出現(xiàn)音色斷層。

(3)弱混:頭聲參與得較多的一種混聲,它是聲帶閉合良好的情況下,唱出來很明顯的金屬芯,聲音質(zhì)感很像閉合良好、基本不漏氣的假聲,聽感上比假聲更集中、更柔和,靈活度和輕盈程度更高。

(4)氣混:混聲技巧中聲音最弱、難度最大的一種混聲,它和強混、弱混常常交替混合使用,需要演員根據(jù)對作品的理解精細地控制。比如鄧紫棋,她可以很好地掌控自己的聲音以發(fā)出很平衡、很弱或是極強的混聲,其中氣混夾雜在其中,呈現(xiàn)出撲朔迷離的色彩效果,讓聽者很難分辨,這說明她的聲音張力很好,對技術(shù)的控制很精準。

林俊杰的《無拘》(張懷秋作詞,林俊杰作曲)很好地展現(xiàn)了弱混、平衡混和強混的音色,首先下面的主歌部分的第一段,很好地展示了弱混的音色,一開口就已經(jīng)在e1的音高上,對于大部分主歌來說已經(jīng)是偏高的音高了,但林俊杰用弱混的方式將這段唱得柔和又不失力度,聲音不會由于變?nèi)醵^于虛化:

翩翩風雪,冷言紛飛,

意識深淺,毫不自覺,

面對永無止盡的黑。

防備悄悄筑圍,

憤憤雷電,冷眼相對,

暗涌堆疊,公平誰給。

無人在意劇情真?zhèn)危?/p>

傷痕累累為誰。

接下來,“無所畏懼逆著風”,這句“逆著風”三個字開始逐漸從弱混過渡到平衡混的狀態(tài),胸聲比例比之前多了一些,使聲音厚度更好,聲音的根更扎實,下一句“自由無拘迎著風”的“迎著風”三個字比之前“逆著風”再次增加胸聲比例,后面這段更多地運用平衡混的音色:

無所畏懼逆著風,

就算路崎嶇我魂依舊,

自由無拘迎著風,

驅(qū)使命運向曙光招手。

我轉(zhuǎn)身昂首,

我不會退縮,

跨越邊界不分晝夜,

展翼高飛撕裂攻圍,

勝負對決從不妥協(xié)。

這段利用平衡混過渡到接下來的“誰在我地盤撒野”,達到強混狀態(tài)。

袁婭維版本的《靠近》,將副歌放在一開始演唱,展現(xiàn)了非常強的氣混能力,氣混是一種相對來說更難的聲音技巧,聲音在金屬芯的外面包裹了濃濃的氣聲,這種氣混的聲音有種在你耳邊輕聲說話的感覺:

我猜你也想靠近吧,

直到我睫毛輕刷著你臉頰,

直到你低頭就聞到我長發(fā),

這想法,只需要你一句話。

除了上述兩首以外,還有非常多混聲的作品,如鄧紫棋的《受難曲》中有很棒的強混音色,強混最高音到達a2,王力宏的《落葉歸根》展現(xiàn)了平衡混和弱混兩種技術(shù),李健的《貝加爾湖畔》則是弱混典范。

優(yōu)質(zhì)的混聲具備這些特點:焦點清晰、喉位低穩(wěn)、共鳴飽滿、聲音強弱轉(zhuǎn)化自如。由于生理機能的不同,有些人的聲音天生沒有“換聲點”,具有自然的混聲效果,擁有這種自然混聲的歌手像美國巨星邁克爾·杰克遜(Michael Jackson),華語歌星蘇芮、那英、張惠妹、周蕙、張信哲、張學友等。除了自然混聲外,大部分歌手都可以通過訓練而達到不同程度的混聲效果。其實,從聲音訓練的角度來講,發(fā)音時都應具有混聲的效果,尤其是當歌曲旋律進入中音區(qū)以后,適當?shù)幕烊胄芈暬蝾^聲,能夠使聲音獲得更加豐富的色彩。

11.特殊高音

(1)咽音

咽音是介于真聲與假聲之間的聲音。單從聲帶發(fā)音方面來說:真聲是聲帶整體振動,咽音是聲帶邊緣振動,假聲是聲帶打開后上面的假聲帶發(fā)出的嘯音。咽音唱法屬于美聲唱法的一個流派,有一定的強制性演唱規(guī)范,所以演唱家的音域一般不會超過c3,在e2—c3范圍內(nèi)。由于美聲學派的學術(shù)限制,對于表演者的表達方式會有明顯的定義上的不同,美聲的咽音唱法就會唱得很明亮,而一些流行歌手演唱時可以故意地發(fā)出相對模糊的音色,除了發(fā)聲的方式不相同之外,美學要求不一樣。

華晨宇翻唱的《山海》中,有很明顯的咽音展示,“道一句怪人生無常”中的“常”字已經(jīng)到了d2的高度,但依舊聲音扎實,穿透力極強,很好地利用了咽壁的力量,展示了咽音的功力,包括這首歌接近結(jié)尾處的“于是轉(zhuǎn)身向大海走去”,“去”字也到達了c2的高度,但聲音游刃有余,松弛度和張力同時存在,緊接著后面的六個“他明白”,也延續(xù)了咽音的音色,歌曲情緒推到頂峰,聲音張力也達到頂峰。華晨宇除了這首歌外,還有很多作品如《齊天》《我管你》《寒鴉少年》等中的高音也使用了咽音的技巧。

(2)哨音

哨音,也有人稱作“海豚音”,是一種從聲帶與喉管之間的極小空隙吹出強大的氣息而發(fā)出的極高的發(fā)聲方式。美國靈歌天后瑪麗亞·凱莉(Mariah Carey),是世界公認的演唱海豚音(哨音)的高手,有“海豚音皇后”之美名,能有八度變化,音符跳躍,她可以輕松地唱出5個八度。她同時是全球少有的能用海豚音唱出歌詞的歌者,而她演唱技巧不只是表現(xiàn)在高超的海豚音方面,在唱普通歌曲時她精湛的唱功也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被美國評為“世界22位最偉大嗓音”。海豚音屬于天生秉性,海豚音可以達到人類的極限聽覺范圍,這是咽音所達不到的。

其實還有很多藝術(shù)家可以演唱海豚音:英國leona lewis,澳大利亞Adam Lopez,海豚音鼻祖Minnie Riperton,Shanice Wilson,Christina Aguilera,法國的茵瓦·穆蘭,秘魯?shù)腨ma Sumac,法國的Mado Robin,韓國的曹秀美,日本的MISIA,哈薩克斯坦的迪瑪希,華人歌手當中的李玟、黃綺珊、張靚穎、袁婭維、鄧紫棋都有很好的哨音技術(shù)。

比如張靚穎的《一路之下》在歌曲的結(jié)尾,重復了三次“自己長出翅膀”這句歌詞,在其中第二句,將“膀”這個字用哨音來演繹,聲音靈動自由,像一根細針一樣扎進了聽眾的心里;再比如袁婭維的《開往春天的地鐵》,加入了英國Soul與R&B唱將Seal的代表作《Kiss From A Rose》,在這兩首中英文歌曲的連接處,使用了哨音,穩(wěn)定性與悅耳度以及由內(nèi)而外的爆發(fā)力,讓聽眾非常驚艷!

哨音的記譜多以高音譜為標準,樂譜高于e2真聲性質(zhì)音域,男性可以低一個八度,女性可以高一個八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农安县| 兰坪| 呼和浩特市| 南京市| 池州市| 阆中市| 德令哈市| 杭州市| 桐柏县| 土默特右旗| 婺源县| 宜城市| 莒南县| 金阳县| 呈贡县| 惠水县| 玉林市| 从江县| 合水县| 盐源县| 平原县| 扎赉特旗| 宣化县| 天水市| 平武县| 高阳县| 鲁甸县| 新乡县| 平泉县| 千阳县| 玉山县| 祁连县| 南丰县| 山丹县| 长海县| 贵港市| 格尔木市| 东至县| 三明市| 南投县| 永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