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仗劍出蜀

---

【辭親遠游】

開元十二年(724年),二十四歲的李白學業初成,心懷“安社稷,濟蒼生”的抱負,決定離開蜀地,踏上追尋理想的漫漫長路。他自蜀中犍為出發,乘舟順流而下,經渝州(今重慶),辭別故土,正式開啟“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的旅程。

【初出蜀地】

舟行至三峽,李白望著兩岸連綿的山巒和奔騰的江水,豪情滿懷,寫下《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詩中既有對故鄉的眷戀,更有對未知前路的憧憬。

【江陵遇高人】

出蜀后,李白首站抵達江陵。在此,他拜訪了受三代皇帝尊崇的道士司馬承禎。司馬承禎見李白氣宇軒昂,詩才橫溢,贊他“有仙風道骨,可與神游八極之表”,并贈以道教經典。這次會面,讓李白對道教修行和詩歌創作有了更深的領悟。

【漫游荊楚】

離開江陵,李白沿長江而下,游歷襄漢,泛舟洞庭,登臨廬山。在廬山,他被瀑布的壯麗景象震撼,寫下“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千古名句。此后,他又東至金陵、揚州,一路飲酒賦詩,結交四方名士,名聲漸起。

【安陸定居】

開元十五年(727年),李白在安陸壽山定居,并與故宰相許圉師的孫女成婚。這段婚姻為他提供了安定的生活,也讓他有機會深入觀察朝堂人事。然而,他那顆渴望入世的心并未因此而平靜。

【結識孟浩然】

在安陸期間,李白與孟浩然相識相交。二人同游江夏,共賞煙波,李白作《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詩中既有對友人的深情,也有對盛唐氣象的贊美。

【揚州病倒】

開元十四年(726年),李白北游汝州,途經揚州時染病臥床。這場疾病讓他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也讓他更加堅定了以詩酒自娛、以才華濟世的決心。病愈后,他繼續漫游,足跡遍布中原大地。

【尾聲】

李白的漫游之路,是他詩才綻放的舞臺,也是他理想與現實交織的旅程。從蜀地到荊楚,從江陵到揚州,他以詩為劍,以酒為舟,開啟了盛唐詩壇最輝煌的篇章。然而,他的心中始終有一個未竟的夢想——入朝為官,實現“濟蒼生,安社稷”的抱負。這個夢想,將在他下一次入長安時迎來轉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全县| 海丰县| 阿城市| 武夷山市| 神池县| 卓尼县| 东兴市| 莱州市| 遂川县| 突泉县| 甘肃省| 泸定县| 彰武县| 瑞丽市| 嘉义市| 岳池县| 大余县| 南投县| 黄山市| 焉耆| 洛扎县| 会昌县| 宣恩县| 沽源县| 赤壁市| 朝阳区| 海林市| 镇康县| 永泰县| 虎林市| 夏津县| 安化县| 荔浦县| 错那县| 广水市| 长沙县| 海盐县| 宜昌市| 嘉祥县| 乌拉特中旗| 洪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