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潁川辯對驚四座
- 九章算盡永嘉劫
- 我騎28大杠
- 2135字
- 2025-04-01 21:50:38
【建安二十四年臘月寅時末】
殘月沉入潁水時,劉原正在鑄鐵坊調試新制的水力鼓風機。青銅齒輪咬合聲驚醒了塢堡豢養的獒犬,六頭猛獸對著暗夜中飄來的磷火發出低吼。他抹去額間汗漬,望著剛組裝成功的連桿裝置——這是根據元代王禎《農書》記載改良的,熱效率比傳統牛皮囊提升三倍。
“少主!“老仆劉忠提著氣死風燈沖進來,羊皮靴踩碎了地面積霜,“許昌來的荀家郎君已到前廳,還帶著太學祭酒的符節...“
劉原瞳孔微縮。昨日用飛奴傳書至潁陰荀氏,不過是想借《鹽鐵論》殘卷換取糧草,未曾想驚動那位“玉璧郎君“。史載荀彧侄孫荀閎今年剛加冠,卻已憑“九章算術注疏“名動鄴城,更與曹植共注《洛神賦》。
【卯時三刻】
前廳青銅朱雀燈吐出裊裊青煙,荀閎峨冠博帶跪坐茵席,腰間玉組佩卻少了兩片璜。劉原注意到他右手食指第二關節有墨漬——這是長期使用算籌留下的痕跡,與《三國志》記載“荀閎精算術,常自演周易以測兇吉“的細節吻合。
“聽聞劉兄以商高之術解鹽井之困?“荀閎從袖中取出素絹,上面繪著劉原昨日飛書所贈的直角梯形鹽池剖面圖,“敢問'相似勾股可測深'之法,源自何典?“
劉原接過侍從奉上的漆耳杯,菊紋銀勺輕攪杯中酪漿:“荀兄可聞《海島算經》?“話一出口便暗叫不妙,這部劉徽著作要等二十年后才會問世。
荀閎猛然起身,玉珩撞在青銅獸尊上發出清響:“可是前漢《九章》注者劉徽公遺作?家叔祖曾于永壽年間得太史令殘卷...“
【辰時正】
塢堡外突然傳來金鐵交鳴聲,十二架牛車堵住正門。袁氏家兵首領袁梟躍下青驄馬,狼牙棒砸碎門前石貔貅:“劉氏豎子!三百斛鹽再加三成利,今日若不...“
劉原抬手制止欲拔劍的私兵,目光掃過牛車轍印。積雪上的車痕深淺不一,第三輛牛車轍印尤深——這分明是載著私鑄兵器。他想起昨夜在密室發現的《鄴中記》,其中記載袁紹舊部慣用鹽車夾帶兵械。
“袁司馬好手段。“他故意將“袁“字咬得極重,“建安五年白馬之戰,顏良將軍的糧車也是這般深轍吧?“此言直指袁氏祖上背叛袁紹投曹的舊事,袁梟頓時面色鐵青。
荀閎忽然輕笑出聲,從懷中掏出鑲金錯銀的銅尺:“此乃魏王賜予家叔祖的平準尺,按《平準書》規制,鹽價浮動當由大司農...“話音未落,東北角馬廄突然傳來爆炸聲,硫磺味混著黑煙沖天而起。
【巳時二刻】
地窖暗門在機關轉動聲中開啟,劉原舉著火折子走下石階。昨夜試制的火藥殘渣還留在陶罐里,罐壁刻著奇怪的刻度——那是他用羅馬數字記錄的配比。荀閎俯身拈起些許硝石粉末,忽然吟道:“'硝磺木炭七五三,此消彼長定坤乾',劉兄可知此訣出處?“
劉原后背滲出冷汗。這分明是明代《火龍經》里的口訣,而荀閎指尖正劃過石壁某處——那里有用炭筆寫的簡體字:【小心司馬懿】。字跡與密室羅盤上的詩句同出一源。
“此乃家傳煉丹殘卷所載。“他強作鎮定,卻見荀閎從懷中取出一枚玉環。環身陰刻的星圖中,北斗第七星位置鑲著放射性隕鐵,正是密室羅盤缺失的構件!
【午時末】
觀星臺上,兩人面前的日晷投影已偏移三寸。劉原將玉環嵌入羅盤背面,二十八宿頓時泛起幽藍熒光。荀閎突然以算籌排卦:“乾上坎下,訟卦。劉兄可知此象主'君子以作事謀始'?“
“更主'利涉大川,往有功也'。“劉原轉動羅盤,北極星方位對應的經緯度直指遼東,“荀兄特意帶來高句麗進貢的人參,不只是為換鹽吧?“
荀閎大笑,扯開裝人參的錦盒夾層,露出繪滿等高線的羊皮地圖:“襄平公孫氏上月截獲二十艘鮮卑運馬船,船上搜出刻著'河內司馬'的箭簇。“他手指劃過遼西走廊,“若劉兄能解襄平缺鹽之困...“
【未時三刻】
鑄鐵坊新開鑿的鹽井旁,劉原正指導工匠組裝套管。這是用明代“卓筒井“技術改良的,竹制套管可隔絕淡水滲入。當第一股黑鹵噴涌而出時,老工匠突然跪地高呼:“蒼天有眼!這鹵水濃度比往日高出十倍!“
荀閎用銀針試鹵,針尖瞬間變黑:“此等濃鹵,一斛可抵往常十斛?!八D頭凝視正在校準滑輪組的劉原,“劉兄此法若推行天下,可活百萬饑民?!?
“亦可招來殺身之禍?!皠⒃寥ナ稚消}漬,袖中滑出半枚帶硫磺味的箭簇——這是今晨在馬廄廢墟找到的,“荀兄可知,兩個時辰前那場爆炸,本該發生在鹽井旁?“
【申時初】
塢堡東側角樓,劉原正在調試新制的窺管。這是結合元代郭守敬“仰儀“與現代經緯儀原理制成的,青銅管身上的刻度精確到分。當他對準許昌皇城方向時,鏡中突然閃過詭異畫面:銅雀臺遺址地下七丈處,竟有混凝土結構的密室!
“此物竟能透視地脈?“荀閎的聲音在背后響起。劉原這才發現窺管末端鑲著隕鐵鏡片,鏡片邊緣刻著微小的“1987“字樣——這分明是現代考古隊的編號。
“荀兄請看鄴城方位?!八麖妷赫痼@轉動窺管,漳河河床下赫然出現成排鐵箱,箱體上的魏碑體清晰可辨:【青龍三年司馬仲達藏】。
【酉時正】
暮色中,荀閎的牛車緩緩駛出塢堡。劉原摩挲著剛換來的遼東地圖,背后突然傳來破空聲。他本能地撲倒在地,三支狼牙箭釘入門柱,箭羽上綁著的布條用血寫著:【汝父首級在白馬】。
展開染血的《急就章》殘頁,背面是用楷書寫的警告:【小心月旦評】。這讓他想起史書記載,司馬懿正是通過操控“月旦評“輿論,逐步瓦解曹魏宗室力量。
“少主!“劉忠抱著帶箭的信鴿踉蹌跑來,“許昌傳來消息,曹公頭風發作,已三日未臨朝...“
劉原望向東南方漸暗的天際,那里正有流星劃過太微垣。他知道,建安二十四年的這個冬天,注定要改寫《三國志》里所有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