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上架感言
- 說了多少遍,踢球的時候要稱職務
- 夜之城不養閑人
- 3021字
- 2025-05-15 18:40:06
“這本書跌跌撞撞寫了一個多月,終于是明天要上架啦。”
那么。
關于這本書,我想先講一個故事。
2003年,歐冠決賽,老特拉福德球場。
舍甫琴科罰進制勝點球的瞬間,AC米蘭替補席沸騰了,而尤文圖斯這邊——皮耶羅蹲在草皮上,布馮仰頭望天,戴維斯狠狠踹了一腳廣告牌。
電視轉播鏡頭掃過看臺,貝克漢姆西裝革履地坐在VIP包廂,身旁是剛拍完《黑客帝國》的基努-里維斯。
三天后,《太陽報》頭版是貝克漢姆和維多利亞的轉會緋聞,而體育版角落里,寫著:“尤文圖斯中場戴維斯或遭清洗”。
那一年,足球正在死去,也在重生。
商業化吞噬著最后的浪漫,手機攝像頭還沒對準更衣室,C羅和梅西還在青年隊加練,而羅納爾多的膝蓋已經快撐不住他的天賦。
——我想寫的,就是這樣一個時代。
這不是一本傳統足球小說。
我給它最初的定義是,這是一部“以足球運動員為職業的年代文”。
這是我的初衷,也是我的野心。
也是我寫這本書的最初原因,是我自己想看,所以我來寫了,即便可能力有不逮。
我想寫的,不僅僅是一個球員的成長、一場比賽的勝負,或者一個俱樂部的興衰。
我想寫的,是一個時代——足球從古典走向現代,從純粹走向商業,從地域榮耀走向全球狂歡的轉型年代。
我想寫的,是一群人——那些在綠茵場上揮灑汗水,卻又在鎂光燈下迷失自我的天才們。
我想寫的,是一種生活——頂級球員的光鮮與掙扎,名利場的浮華與虛無,以及競技體育最殘酷的真相:贏家通吃,輸家遺忘。
為什么是“年代文”?
我想盡可能還原一個真實的足球黃金時代(90年代末-2010年代),那時的足球還沒有被算法、社交媒體和資本徹底異化,天才們還能靠純粹的才華改變命運。
我想盡可能記錄一個行業的變遷——從本土青訓到全球化造星,從更衣室政治到品牌代言戰爭,足球不再只是22個人的游戲,而是一門價值千億的生意。
我想盡可能探討一個職業的悖論——當你的熱愛變成工作,當你的夢想被標上價碼,當你的成功取決于別人的評價,你還能記得最初為什么踢球嗎?
...
以及。
貫穿整個書的核心宗旨“G.O.A.T”。
羅伊沒有父親,某種意義上這個詞組就是羅伊的父親。
關于他所有的設定,都是為這個詞組服務,甚至包括他的名字ROI,法語中“國王”的意思,當然這個詞發音作“羅伊”是英語音譯。
一切與之相悖的設定和劇情都被排除:
最先被排除的設定就是國足。
這是個無奈的現狀,足球與其他運動的GOAT結算方式不同。
例如籃球,國籍無所謂,奧運會無所謂。
你只需要把七個總冠軍,六個MVP甩到丹子臉上,告訴他從現在開始我封你為副GOAT,即可。
所以一開始有些朋友,質疑我為什么不寫國足,說寫國足成績好。
問題我壓根就不是來寫足球文的,也不是來靠足球文沖成績的。
我是來寫一個歷史最佳職業運動員的職業生涯的。
我是為了這口醋包的餃子。
我敬佩舍瓦的“歐冠就是我的世界杯”。
但這也是一種無奈的自我催眠,如果強大的蘇聯隊還存在,他的話將變成:“拿下世界杯,獻給黨和人民”。
我需要考慮的是:世界杯冠軍就是必選項,還不能只有一個。
因此果斷排除了(克羅地亞、捷克、比利時等有過“黃金一代”窗口期的國家隊)。
黃金一代意味著曇花一現,意味著這些球隊沒有長達二十年的穩定爭冠能力。
接著艱難排除以下選項:
西班牙(盛極一時適合當反派)。
英格蘭(偶爾閃光,長期失望)。
巴西(已有球王,美洲杯含金量低于歐洲杯)。
阿根廷與葡萄牙(即使隊內老大,老二也將榮譽數據全方位蓋過貝利、馬拉多納,實現一門雙王。
屆時,我的評論區將會充斥“里奧呦西”或者“阿偉羅跪下”)。
以及我的主隊德國(金球獎同等數據、榮譽獲獎難度大)。
而意大利與荷蘭殺入三強后以微弱劣勢落選(非五大常任理事國,后期場外劇情不如法國)。
接著我圍繞這個詞給羅伊做了大量設定:
包括但不限于:如何讓他,榮譽強于梅羅、數據優于梅羅、長相帥過梅羅、故事傳奇性吊打梅羅、以及商業運作模式向貝克漢姆看齊。
這點就不超越了,小貝的商業運作方式有些過分浮夸,只需借鑒一二即可。
像維多利亞這樣的營銷天才老婆也不是誰都能找到的,我越查資料越敬佩,很想找她當經紀人。
之后我開始給他注入人設:一些姆巴佩、一些C羅、一些穆里尼奧、一些茲拉坦。
再補充一點:他不會一直贏,那就太無趣了,但我會保證他輸的時候站著死。
也不會輸給那兩個人所在的球隊,因為這會導致另一方的海量粉絲炸鍋。
所以我平等的拷打他們兩個。
當然,從結局來看,主角會是最高的山和最長的河。
...
有個讀者的評論我記憶猶新:“讓我能夠想象到C羅或者姆巴佩平時在過什么樣的生活。”
沒錯,這就是我想寫的東西。
因此,這本書夾雜了各類場外活動、商業合作的劇情,在這方面我查了很多資料,甚至在某些方面它耗費的時間,比我查閱足球資料的時間還多。
例如那個隊報媒體費用置換的商業邏輯,其實我積累了很多這方面的資料,但受限于節奏暫時不能詳細寫。
我在查閱資料的時候也在逐步了解,原來足球世界運轉的邏輯如此復雜。
很多時候寫日常大家可能覺得水,其實日常是最難寫也寫的最慢的。
我寫比賽哪怕是加上解說,基本上可以做到時速兩千多狂飆。
如果只是猛猛推比賽,日萬對我來說簡直不要太簡單。
但例如貝克漢姆轉會的那章,如何通過弗格森的口吻和弗洛倫蒂諾的視角還原大致脈絡,并且人物不會失真,弗格森像弗格森,弗洛倫蒂諾像弗洛倫蒂諾。
再例如主角看F1摩納哥大獎賽的那章日常,我是真對著戰報,腦中模擬F1比賽,又希望不占用太多篇幅而寫出畫面感。
這兩章大概都寫了三個多小時。
當然受限于篇幅和筆力,前期的日常寫的很臃腫,寫了很多不必要的東西,加了太多不必要的細節描繪。
這方面我會不斷地調整改進。
作者是很想寫好這本書的,也希望大家多提建議。
之前幾次內容有爆雷的情況下,作者也盡可能及時做修改和找補。
因為我是這本書的第一讀者,這本書首先寫的是我想看的故事。
我要確保這本書寫完之后,我會從頭到尾看一遍,并且能夠看得津津有味。
因此我添加了各種細節。
我希望這本書真正完結的時候,盡可能的做到了通過羅伊的視角,可以窺見這個足球世界十年二十年發展的大致輪廓。
我希望當我寫下【本書完】的時候,你們真的有種錯覺。
世界上好像真的存在過羅伊這樣一個球員。
...
最后再強調一點,本書不會刻意尊重任何球員或者俱樂部,我只能盡量保證不要尬黑,但主觀評價難以避免。
尤其在梅西和C羅這兩個人身上,我不會像其他書那樣端水大師,兄友弟恭。
或者說繞開不寫...后期他們戲份不要太多。
主角的嘴會隨著榮譽和地位提升,越來越辛辣。
態度越來越倨傲。
作者的成分是十五年德拜死忠。
穆勒、里貝里、羅本、范佩西人迷。
如果你覺得我對上述有個人濾鏡導致的寬縱,請記得提醒我找補回來。
至于為什么設定羅伊曾經是C羅粉絲。
因為梅西其人,不管你喜歡他,覺得他性格是“和善”;
或是討厭他,覺得他性格是“虛偽”。
這兩種模式都可以概括為沒有那么多刺。
寫不出“粉轉黑后,粉絲弒偶像”。
終其一生,證明“誰是蓋世真羅,誰是六耳獼羅”的對手戲。
劇情張力比羅哥差遠了。
————————————————
感謝編輯虎牙姐姐的專業指導。
感謝運營官桂花載酒w的辛勤付出,讓更多人看到這個故事。
更要感謝一路相伴,深夜還在評論區討論劇情的讀者,你們就像看臺上最忠實的球迷。
是你們的每一次點擊、每一條評論,讓這個關于足球與時代的敘事有了真正的生命力。
正如足球場上的經典時刻需要觀眾見證,一個好故事也因讀者的參與而完整。
最后,借用足球解說員最常說的一句話:“比賽才剛剛開始。”
期待在接下來的篇章中,繼續與大家一起見證羅伊的成長,感受這個足球黃金時代的獨特魅力。
讓我們共同完成這場關于夢想、榮耀與時代的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