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無標題章節

第一章春耕時節

清晨,天還沒大亮,村東頭的老陳家已經升起了炊煙。陳老蔫兒摸黑起了床,推開吱呀作響的木門,迎面是一股濕潤的泥土氣息。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這是他從小就熟悉的家鄉味道。

“老頭子,別忘了帶中午飯!“屋里傳來妻子王桂芬的聲音。

“知道啦!“陳老蔫兒應了一聲,扛起鋤頭就往田里走。

村子里靜悄悄的,只有早起的鳥兒在枝頭啁啾。陳老蔫兒的腳步聲在泥濘的小路上格外清晰。他走到自家田埂上,望著那片熟悉的土地,心里涌起一股說不出的踏實感。

不遠處,李大山的兒子李強開著小轎車經過,車輪碾過新修的水泥路,揚起一片塵土。陳老蔫兒瞇起眼睛,看著那個曾經和他一起在田里摸爬滾打的年輕人,如今卻成了城里人。

“時代變了啊。“陳老蔫兒嘆了口氣,彎下腰開始了一天的勞作。

太陽漸漸升起,金色的陽光灑在廣袤的田野上。村里的煙囪陸續升起炊煙,呼喚著在外勞作的人們回家吃早飯。

陳老蔫兒直起腰,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望著遠處自家那棟有些年頭的老房子,思緒萬千。兒子陳建軍在城里打工,已經三年沒回家了。每次打電話回來,不是說工作忙就是說沒時間。

“這年頭,年輕人都往外跑,村里只剩下我們這些老家伙。“王桂芬端著早飯來到田埂上,心疼地看著丈夫。

“可不是嘛,現在種地賺不了幾個錢,年輕人誰愿意干這個?“陳老蔫兒接過飯盒,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吃完早飯,陳老蔫兒和王桂芬一起往家走。路上遇到了鄰居張嬸,她正提著一籃子剛挖的野菜。

“喲,老陳、桂芬,這么早就下地了?“

“可不嘛,這季節不等人。“陳老蔫兒笑著回應。

回到家,院子里的小黃狗歡快地搖著尾巴迎接主人。陳老蔫兒逗了逗小狗,然后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點起了一根旱煙。

“建軍有消息了嗎?“王桂芬問。

陳老蔫兒搖搖頭:“半個多月沒打電話了,不知道在那邊怎么樣。“

“要不...咱們給建軍打個電話問問?“王桂芬試探性地提議。

陳老蔫兒沉默了一會兒:“算了,他忙他的吧。對了,東頭老李家的小子要回來蓋房子,說是要接老兩口去城里住。“

“真的假的?要是真能接他們去城里,也算享福了。“王桂芬眼里閃過一絲羨慕。

“誰知道呢,現在的年輕人,心野得很。“陳老蔫兒吐出一口煙圈,眼神里既有羨慕也有失落。

吃完早飯,陳老蔫兒開始收拾院子。他打算把后院的菜園翻一翻,種些時令蔬菜。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但他還是喜歡自己種的菜,既新鮮又放心。

正當他忙著翻地時,村支書趙大勇騎著摩托車來了。

“老陳,聽說你要翻后院的地?“趙大勇問道。

“是啊,準備種點菜。“陳老蔫兒擦了擦汗。

“別種了,村里要搞特色種植,搞合作社,你那塊地正好在規劃區里。“趙大勇遞給陳老蔫兒一支煙。

“啥?合作社?我那點地不就白種了?“陳老蔫兒愣住了。

“別急,村里會給大家安排的。到時候你家的地入股,年底有分紅,還能去合作社打工,比你一個人瞎折騰強多了。“趙大勇笑著說。

陳老蔫兒皺起眉頭:“我種了幾十年的地了,習慣了。這突然要改,我有點不踏實。“

“老陳啊,時代變了。你看咱們村這些年輕人,哪個還愿意種地?再這樣下去,咱們的土地都得荒廢了。搞合作社是好事,能提高產量,還能增加收入。“趙大勇耐心解釋道。

陳老蔫兒低頭沉思,不知該如何是好。他舍不得那片土地,那是祖輩傳下來的,是他生活的根基。但現在看來,不改變似乎也不行。

“那我再想想。“陳老蔫兒最終這樣說道。

趙大勇拍了拍他的肩膀:“行,你慢慢想。不過盡快決定,村里計劃下周就開始丈量土地了。“

看著趙大勇遠去的背影,陳老蔫兒陷入了沉思。他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只知道自己的生活即將迎來一場不小的變化。

第二章土地之爭

陳老蔫兒沒想到,村里的合作社計劃會引發這么大的爭議。短短幾天時間,村里已經分成了兩派:一派支持合作社,認為這是大勢所趨;另一派則反對,擔心失去土地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本。

“老蔫兒,你可不能動搖啊!咱們這些老家伙就指著這點地吃飯呢!“李大山找到陳老蔫兒,神情激動地說。

“大山哥,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我也沒說要反對啊。我就是覺得突然改變,心里沒底。“陳老蔫兒撓了撓頭。

“你可是咱們村的種地能手,你要是反對,咱們這派就有主心骨了!“李大山懇切地說。

陳老蔫兒猶豫了。他確實是個種地的好把式,村里人都佩服他的手藝。但如果帶頭反對合作社,就意味著要和村支書趙大勇作對,這個人情他可欠不起。

正在他猶豫不決時,兒子陳建軍突然從城里打來了電話。

“爹,最近怎么樣?身體還好吧?“電話那頭傳來陳建軍關切的聲音。

“還行,就是有點腿疼。你那邊怎么樣?工作還順利嗎?“陳老蔫兒問道。

“挺好的,就是最近有點忙。對了,聽說咱們村要搞什么合作社?“陳建軍敏銳地察覺到了什么。

“嗯,是有這個事。你怎么知道的?“陳老蔫兒驚訝地問。

“我在網上看到新聞了,咱們縣要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搞土地流轉和合作社。爹,我覺得這是個好機會啊!“陳建軍興奮地說。

“好機會?我看未必。咱們祖祖輩輩都是這么種地的...“陳老蔫兒話還沒說完,就被陳建軍打斷了。

“爹,時代不同了!現在種地不掙錢,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合作社能集中資源,引進新技術,提高產量,還能搞旅游什么的,增加收入來源。“

“可是...“陳老蔫兒還想說什么,卻被陳建軍接著說下去。

“對了,爹,我有個想法。如果咱們村真的搞合作社,您能不能把您的種地手藝貢獻出來,當技術顧問?這樣您既能發揮余熱,又能有穩定的收入,不用整天在地里辛苦勞作。“

陳老蔫兒愣住了,他沒想到兒子會有這樣的想法。以前總覺得兒子在城里混得不好,沒想到現在居然能想到這些。

“建軍,你說的這些靠譜嗎?“陳老蔫兒半信半疑地問。

“當然靠譜!我查了很多資料,也咨詢了農業專家。咱們村的自然條件這么好,搞有機種植絕對有前景。只要運作得好,肯定能成功。“陳建軍自信滿滿地說。

掛斷電話后,陳老蔫兒坐在院子里,久久不能平靜。兒子的視角和他不一樣,看問題的方式也不同。也許,合作社真的是個機會?

第二天,村里召開村民大會,討論合作社的事情。趙大勇站在臺上,詳細講解了合作社的規劃和政策。

“鄉親們,成立合作社不是要剝奪大家的土地,而是要讓大家團結起來,共同發展!“趙大勇的聲音回蕩在村委會的大院里。

臺下議論紛紛,有人點頭,有人搖頭。

“我先表個態,我家的五畝地全部入股合作社!“李大山第一個站起來說,“我相信趙書記,相信黨的政策!“

接著,又有幾個人站起來表示支持。陳老蔫兒注意到,這些人大多是村里的貧困戶或者沒有勞動力的家庭。

“老蔫兒,你怎么說?“趙大勇看向角落里的陳老蔫兒。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他身上,陳老蔫兒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他深吸一口氣,緩緩站了起來。

“各位鄉親,我陳老蔫兒種了一輩子地,對這片土地有感情。說實話,一開始我對合作社確實有點抵觸。“陳老蔫兒的聲音有些顫抖,“但聽了建軍的話,我又覺得,也許我們真的應該嘗試一下新事物。“

會場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都驚訝地看著他。

“我決定把家里的三畝地入股合作社,但我有個條件——我要當技術顧問,負責指導大家科學種田!“陳老蔫兒堅定地說。

會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趙大勇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謝謝老蔫兒的支持!有你這樣的技術把關,我們的合作社一定能辦成功!“

散會后,李大山走過來拍了拍陳老蔫兒的肩膀:“老蔫兒,沒想到你改變了主意。“

“不是我改變了主意,而是我想通了,時代變了,我們也得跟著變。“陳老蔫兒笑了笑,“不過,我還是有點擔心...“

“擔心什么?有黨的政策支持,有大家的努力,肯定會成功的!“李大山信心滿滿地說。

回家的路上,陳老蔫兒一直在思考著未來的變化。他不知道合作社到底能不能成功,但他知道,無論如何,他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推開家門,妻子王桂芬正在院子里喂雞。

“回來了?怎么樣?“王桂芬問道。

“我把地入股了,還當上了技術顧問。“陳老蔫兒淡淡地說。

王桂芬愣了一下,然后笑了:“我就知道,你肯定不會甘心閑著的。“

“是啊,我這把老骨頭,還能回答土地這個老伙計。“陳老蔫兒走到雞籠旁,抓了一把玉米撒進籠子里,“不過,建軍說得對,我們確實需要改變。“

就在這時,陳老蔫兒的手機響了,是兒子打來的。

“爹,聽說您同意入股合作社了?太好了!“電話那頭傳來陳建軍興奮的聲音,“我這邊已經聯系了省農科院的專家,過幾天就來咱們村考察。“

“真的?那太好了!“陳老蔫兒激動地說。

“對了,爹,我還想請您幫個忙。“陳建軍說,“村里要搞農家樂,我想請您當廚師,教他們做地道的農家菜。“

陳老蔫兒愣住了:“我?當廚師?“

“是啊,您做的飯菜那么好吃,不利用起來多可惜啊!“陳建軍笑著說,“而且,這也是宣傳咱們村特色的一部分。“

陳老蔫兒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他從未想過自己這雙拿鋤頭的手還能拿起鍋鏟。

“爹,您考慮考慮,不管您怎么決定,我都支持您。“陳建軍溫和地說。

掛斷電話后,陳老蔫兒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陷入了沉思。生活,真的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第三章新生

合作社正式成立那天,村里熱鬧非凡。村委會大院里掛滿了紅綢子,擺了幾十張桌子,村民們歡聚一堂,共同慶祝這個歷史性的時刻。

陳老蔫兒穿著平時舍不得穿的新衣服,胸前別著一朵紅花,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作為技術顧問,他被安排坐在主席臺上,接受村民們的掌聲和祝賀。

“感謝鄉親們的信任!“陳老蔫兒激動地說,“我雖然年紀大了,但只要還能動,就會盡我所能幫助大家!“

臺下響起雷鳴般的掌聲。趙大勇看著臺上的陳老蔫兒,滿意地點了點頭。

合作社成立后,村里的變化日新月異。省農科院的專家們帶來了新的種植技術和優良品種,村民們積極性空前高漲。陳老蔫兒每天忙得不亦樂乎,既要指導大家種地,又要參與合作社的管理工作。

更讓他沒想到的是,自己真的被聘為了村農家樂的廚師。雖然剛開始有些手忙腳亂,但憑借著多年的廚藝功底,他很快就適應了這份工作。

“陳叔,這道菜真香!您是怎么做的?“一個游客好奇地問道。

“嘿嘿,就是咱們農村的老做法,沒啥特別的。“陳老蔫兒謙虛地說,臉上卻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農家樂生意火爆,不僅給村民們帶來了額外的收入,也讓更多人了解了這個小山村的風土人情。陳老蔫兒看著這一切,心里美滋滋的。

一天傍晚,陳老蔫兒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看著夕陽西下,思緒萬千。

“老頭子,想什么呢?“王桂芬端著一杯熱茶走了出來。

“我在想這些年的變化。真沒想到,我都這把年紀了,還能看到村子變得這么興旺。“陳老蔫兒感嘆道。

“可不是嘛,當初我還擔心合作社會把地收走,咱倆都沒飯吃呢。“王桂芬笑道,“現在看來,這一步走對了。“

“建軍最近怎么樣?“陳老蔫兒問道。

“前兩天打電話回來,說要在城里開一家農家樂分店,專門賣咱們村的土特產。“王桂芬說,“他還說要接我們去城里住呢。“

“真的?“陳老蔫兒眼睛一亮,“那敢情好!“

“不過,爹,您真的愿意離開咱們這個生活了一輩子的村子嗎?“王桂芬試探性地問道。

陳老蔫兒沉默了一會兒:“說不想那是假話,但建軍有他的想法。再說了,現在咱們村發展得這么好,說不定我以后還可以經常回來看看。“

就在這時,一陣敲門聲響起。開門一看,是李大山。

“老蔫兒,快收拾收拾,咱們去縣里開會!“李大山興奮地說。

“啥會?“

“縣里要表彰咱們的合作社呢!說是做得好,要作為典型推廣!“李大山滿臉自豪地說。

陳老蔫兒愣住了,他沒想到自己的小村莊竟然能得到縣里的表彰。

第二天,陳老蔫兒和李大山一起去了縣城。站在領獎臺上,望著臺下黑壓壓的人群,陳老蔫兒感到既緊張又自豪。

“今天,我們要表彰的不僅是合作社的成績,更是廣大農民朋友們勇于創新、敢于實踐的精神!“縣領導在臺上慷慨激昂地說。

回到村里,村民們夾道歡迎他們。陳老蔫兒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認可。

晚上,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吃著團圓飯,聊著未來的打算。

“爹,我想好了,明年就把您接到城里住一段時間。“陳建軍說,“讓您體驗一下城市生活。“

“行,到時候再說吧。“陳老蔫兒笑著說,“不過,我在村里也還有不少事要忙呢。“

飯后,陳老蔫兒獨自一人來到村口的老槐樹下,望著星空,思緒萬千。

他想起了年輕時在這片土地上揮灑汗水的日子,想起了孩子們在田間奔跑的笑聲,也想起了這些年村里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時代在變,生活在變,但有些東西卻是永恒不變的——對土地的熱愛,對家鄉的眷戀,以及那份淳樸的鄉情。

陳老蔫兒相信,無論走到哪里,這里永遠是他的根,是他心靈的歸宿。

夜深了,星星在天空中閃爍,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又一個關于希望和變遷的故事。

第四章歸途

轉眼間,春去秋來,轉眼已是深冬。合作社成立一年多了,村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道路寬敞了,房子新了,鄉親們的腰包鼓了,臉上的笑容也多了。

陳老蔫兒依然忙碌著,既是合作社的技術顧問,又是農家樂的大廚。雖然比以前更忙了,但他卻覺得生活更加充實有意義。

這一天,陳老蔫兒收到了一封來自城里的信。拆開一看,是兒子陳建軍寄來的,信上說他的農家樂分店就要開業了,想請父親過去幫忙一段時間。

“老頭子,建軍來信了。“王桂芬拿著信走進院子,“他說想接你去城里住些日子。“

陳老蔫兒放下手中的農具,接過信看了起來。看完后,他陷入了沉思。

“咋樣?要不要去?“王桂芬問道。

陳老蔫兒嘆了口氣:“我舍不得咱們村,但建軍有他的想法,也許我該去看看。“

就這樣,陳老蔫兒收拾好行李,準備進城。臨行前,村里的鄉親們都來送行,大家紛紛送上祝福和禮物。

“陳叔,您一定要回來啊!“李大山握著陳老蔫兒的手說。

“放心吧,我一定會回來的。“陳老蔫兒感動地說。

坐在車上,望著漸漸遠去的村莊,陳老蔫兒的心中既有不舍,也有期待。他不知道城里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但他相信,只要有土地在,有鄉親們在,無論走到哪里,他都不會忘記自己的根。

到了城里,陳老蔫兒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高樓大廈鱗次櫛比,車水馬龍,人來人往,一切都顯得那么陌生而又充滿活力。

陳建軍的農家樂分店位于市中心的一條繁華街道上,裝修得古色古香,充滿了鄉土氣息。門口掛著紅燈籠,墻上貼著陳老蔫兒的照片和介紹。

“爹,您終于來了!“陳建軍熱情地迎了上來。

陳老蔫兒打量著兒子:西裝革履,皮鞋锃亮,完全沒有了當年那個毛頭小子的影子。

“建軍,咱們這店規模不小啊。“陳老蔫兒感嘆道。

“是啊,開業以來生意一直很好,所以我想擴大規模。“陳建軍解釋道,“對了,爹,這是我的合伙人張明,他在餐飲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經驗豐富。“

一個西裝革履的年輕人走過來,熱情地和陳老蔫兒握手:“陳叔您好,久仰大名!我可是從小就聽說您做的飯菜香了。“

接下來的日子里,陳老蔫兒開始了忙碌的城市生活。他不僅要負責農家樂的菜品研發,還要指導員工們學習傳統的農家菜做法。

剛開始時,陳老蔫兒很不適應。城里人的口味和村里人不同,他們更注重營養搭配和健康飲食,這對習慣了傳統做法的陳老蔫兒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陳叔,您看這道菜能不能再改進一下?“張明拿著菜單,虛心請教。

陳老蔫兒看了看,思考了一會兒:“可以試試少放點油鹽,多加點蔬菜,這樣既健康又美味。“

就這樣,在不斷的嘗試和改進中,陳老蔫兒的農家菜越來越受歡迎。很多顧客都是沖著他的手藝來的,甚至有媒體專門來采訪報道。

一天晚上,農家樂打烊后,陳老蔫兒獨自坐在后廚,看著空蕩蕩的餐廳,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孤獨感。

“怎么了,爹?“陳建軍走過來問道。

“沒事,就是有點想家。“陳老蔫兒實話實說。

“要不,您給村里打個電話?“陳建軍建議道。

陳老蔫兒搖搖頭:“不用了,明天就是臘月二十三,是小年了,估計鄉親們都忙著準備過年呢。“

就在這時,陳老蔫兒的手機響了,是王桂芬打來的。

“老頭子,你到城里習慣嗎?“電話那頭傳來妻子的聲音。

“還行,就是有點想家。“陳老蔫兒實話實說。

“我和村里人都想你呢!大家都說,你不在村里,總覺得少了點什么。“王桂芬笑著說,“對了,咱家的老房子要改造了,政府出錢修繕古村落,咱家也被選中了!“

“真的?那太好了!“陳老蔫兒激動地說。

“是啊,還有,咱村的合作社搞得紅紅火火,還被評為省級示范點呢!李大山叔說,等你回來要好好謝謝你。“王桂芬興奮地說。

掛斷電話后,陳老蔫兒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忽然意識到,無論走到哪里,家鄉的變化都牽動著他的心。

第二天是小年,農家樂里來了很多客人。陳老蔫兒忙前忙后,但臉上始終掛著笑容。晚上打烊后,他和兒子一起包餃子,雖然手法不如城里人熟練,但那份認真勁兒卻絲毫不減。

“爹,您包的餃子真香!“陳建軍咬了一口,贊嘆道。

“傻孩子,這可是你爺爺教我的手藝。“陳老蔫兒笑著說。

窗外,城市的夜景燈火輝煌,而陳老蔫兒的心里,卻想著千里之外的小山村,想著家鄉的雪景,想著鄉親們的笑臉。

他知道,無論城市多么繁華,家鄉永遠是他最深的牽掛。

第五章故土

轉眼間,春天又到了。陳老蔫兒在城里已經度過了三個多月,雖然學到了不少新東西,但他越來越想家了。

一天晚上,陳老蔫兒正在后廚忙碌,手機突然響了,是王桂芬打來的。

“老頭子,快回來吧!咱家的老房子改造好了,村里要辦一個'古村文化節',專門邀請你回來剪彩呢!“王桂芬興奮地說。

“真的?那我得趕緊回去!“陳老蔫兒激動地說。

第二天一早,陳老蔫兒就收拾好行李,踏上了回家的路。坐在回鄉的大巴上,看著窗外熟悉的風景,陳老蔫兒的心早已飛回了千里之外的小山村。

回到村里,眼前的景象讓陳老蔫兒驚呆了。曾經的老房子煥然一新,青磚灰瓦,古色古香,屋前的小院子里種滿了花草,一條清澈的小溪穿村而過,宛如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

“老頭子,你可算回來了!“王桂芬迎上前,拉著他往家里走。

走進院子,陳老蔫兒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院子里鋪著青石板,墻角種著幾棵果樹,籬笆墻上爬滿了牽牛花,一切都收拾得井井有條。

“這都是村里出錢改造的,說是要發展鄉村旅游。“王桂芬解釋道。

正說著,門外傳來一陣喧鬧聲。陳老蔫兒走出院子,只見村委會門口聚集了不少人,熱鬧非凡。

“陳叔!您可回來了!“李大山遠遠地喊道。

陳老蔫兒笑著迎上去:“大山,文化節準備得怎么樣了?“

“都準備好了!您的剪彩儀式安排在上午十點,到時候縣里的領導也要來呢!“李大山興奮地說。

接下來的幾天,村里熱鬧非凡。文化節期間,游客絡繹不絕,大家參觀古民居、品嘗農家菜、體驗農活,忙得不亦樂乎。陳老蔫兒忙前忙后,指導農家樂的廚師們做傳統菜肴,還要給游客們講解村子的歷史和文化。

一天晚上,文化節結束后,陳老蔫兒獨自坐在院子里,望著滿天繁星,思緒萬千。

“老頭子,想什么呢?“王桂芬走過來,給他披上一件外套。

“我在想,咱們村的變化真是太大了。“陳老蔫兒感嘆道,“以前想都不敢想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

“這都多虧了合作社啊,要不是你當初支持,哪有今天?“王桂芬笑著說。

兩人正說著,一輛小轎車停在了院門口。車門打開,陳建軍走了下來。

“爹、娘,你們吃飯了嗎?“陳建軍問道。

“還沒呢,正準備吃。“陳老蔫兒說。

“那我正好趕上了。“陳建軍笑著走進院子。

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吃著晚飯,聊著家常。陳建軍告訴父母,他的農家樂分店生意很好,準備再開幾家分店,把家鄉的美食推廣出去。

“對了,爹,縣里想請您當農業顧問,專門指導合作社的發展。“陳建軍說,“您愿意嗎?“

陳老蔫兒愣住了:“讓我當顧問?“

“是啊,縣里覺得您的經驗很寶貴,想請您出山。“陳建軍笑著說,“當然,您不用去縣城坐班,就在村里指導就行。“

陳老蔫兒沉思片刻,然后點點頭:“行,我愿意!能為家鄉出份力,是我的榮幸。“

第二天,陳老蔫兒被請到了村委會。縣農業局的領導親自接待了他,詳細介紹了未來的發展規劃。

“陳老,我們希望能以您的名字命名一個'老蔫兒農業合作社',讓更多的人了解咱們的成功經驗。“縣領導誠懇地說。

陳老蔫兒慌忙擺手:“使不得,使不得!我就是個普通的農民,哪敢勞煩大家以我的名字命名?“

“陳老,您可別謙虛了。您的技術和經驗是我們縣寶貴的財富,我們都希望您能帶頭示范。“縣領導堅持道。

最終,陳老蔫兒拗不過,只好同意了。他知道,這不是為了他個人,而是為了村里的鄉親們,為了讓更多的人走上致富路。

接下來的日子里,陳老蔫兒更加忙碌了。他不僅要指導合作社的發展,還要接待來自四面八方的參觀學習者。有時候,他甚至會被邀請到外地去傳授經驗。

雖然忙碌,但陳老蔫兒卻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實和滿足。他用自己的雙手,不僅改變了自己家庭的命運,也為家鄉的發展貢獻了力量。

一年后,在陳老蔫兒的七十大壽宴上,親朋好友、鄉親鄰居都來為他祝壽。陳建軍特意從城里趕回來,還帶來了一個大大的驚喜——一臺嶄新的筆記本電腦。

“爹,這是我送給您的生日禮物,以后您可以隨時和我視頻聊天,還能上網查資料。“陳建軍笑著說。

陳老蔫兒感動得熱淚盈眶:“孩子,爹沒白疼你。“

晚飯后,一家人坐在院子里,望著滿天繁星,聊著家常。陳老蔫兒感慨萬千,這一生經歷了太多的風風雨雨,如今終于過上了安穩幸福的生活。

“爹,您最大的心愿是什么?“陳建軍突然問道。

陳老蔫兒沉思片刻,緩緩說道:“我就希望能看到咱們村越來越富,鄉親們過上好日子,土地不再荒廢,年輕人愿意回來建設家鄉。“

“您放心吧,爹,您的愿望一定會實現的。“陳建軍堅定地說。

月光如水,灑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陳老蔫兒知道,無論未來會面臨怎樣的挑戰,只要鄉親們團結一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因為這里是他深愛的故土,是他心靈的歸宿。

【全文完】

全書完
為你推薦
從斬妖除魔開始長生不死

消耗壽元灌注武學,可無限進行推演。沈儀凡人之軀,壽數不過百年,所幸可以通過斬殺妖魔獲取對方剩余壽元。在邪祟遍地的亂世中亮出長刀,讓這群活了千百年的生靈肝膽俱裂!從【鷹爪功】到【八荒裂天手】,從【伏魔拳】到【金身鎮獄法相】!沈儀偶爾也會沉思,這壽命怎么越用越多了?他收刀入鞘,抬眸朝天上看去,聽聞那云端之上有天穹玉府,其內坐滿了千真萬圣,任何一位都曾經歷無盡歲月。此番踏天而來,只為向諸仙借個百萬年,以證我長生不死大道。……此書又名《讓你氪命練武,你氪別人的?》、《道友請留步,你的壽元與在下有緣》。

陸月十九 67.6萬讀過
青山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吾不識青山高,黃地厚。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會說話的肘子 47.8萬讀過
斗羅:謫仙臨塵,酒劍弒神
會員

李謫仙被塵心領進七寶琉璃宗。覺醒武魂那天,一柄青蓮劍出世,劍氣縱橫,先天滿魂力。他被寧風致譽為千年難遇的天才,并敲定與寧榮榮的姻緣。但不成想。六年時間過去,李謫仙魂力沒有寸進!寧榮榮:“謫仙哥哥,七寶琉璃塔是大陸第一輔助武魂,與強大的戰魂師配合,才能發揮出最強威力。”“雖然……我很不想這么說,但你的確跟不上我的腳步了。”拿回兒時互換的信物。李謫仙:“各自安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謫仙并不氣餒,他堅信自己絕非庸才。明月下。他仰頭飲酒,醉里舞劍。魂力在不知不覺中,飆漲到二十級。李謫仙這才明白。他乃雙生武魂——劍與酒。“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從七寶琉璃宗不辭而別。李謫仙手握劍、腰別酒,獨自一人游歷大陸。他喝了最香醇的酒,結識最好看的女子,挑戰最厲害的劍客。多年后。他在全國魂師大賽,與寧榮榮相遇。看著被鶯鶯燕燕包圍的李謫仙,一劍橫掃所有天才,寧榮榮淚眼婆陀。“謫仙哥哥,榮榮每天都想你……”“多年未見,你還可好?”李謫仙風輕云淡,長劍遙指。“出招吧。”謫仙之名響徹大陸。這一次,他看向神界。“天上神祇有三千,見我也須盡低眉!”(多女主,不跟團,虐唐三,虐榮榮……)

仙仙蒹葭 0讀過
撈尸人

人知鬼恐怖,鬼曉人心毒。這是一本傳統靈異小說。

純潔滴小龍 31.2萬讀過
沒錢修什么仙?

老者:“你想報仇?”少年:“我被強者反復侮辱,被師尊視為垃圾,我怎么可能不想報仇?”老者摸了摸少年的腦袋,嘆道:“好孩子,我來傳功給你吧。”少年驚道:“前輩!這怎么行?”老者伸出手:“把你手機給我。”少年看著手機上的變化,震驚道:“前輩!這哪里來的百年功力?”老者微微一笑:“好孩子,這是你在天庭的備用功力,以后急用的時候隨用隨取,別再被人侮辱了。”少年皺眉:“這不是法力貸嗎?我怕……”老者:“天庭是大平臺,新用戶借百年功力有30天免息,日息最低半天功力,還沒你吐納一周天多。”……張羽冷哼一聲,關掉了上面的廣告。

熊狼狗 20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女性| 精河县| 浪卡子县| 汾阳市| 五大连池市| 宁波市| 宁津县| 蛟河市| 蓬安县| 德兴市| 新乐市| 咸丰县| 许昌市| 阆中市| 定西市| 临安市| 平罗县| 石棉县| 海伦市| 临澧县| 湖南省| 丰顺县| 辽阳县| 景洪市| 金塔县| 阳曲县| 卓资县| 封开县| 道真| 剑河县| 土默特左旗| 江华| 海城市| 始兴县| 北安市| 长岛县| 万盛区| 武安市| 九龙城区| 漯河市| 黄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