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巾幗英雄 二
- 大宋風云
- 洪劉華
- 2169字
- 2025-05-09 18:13:14
第127章 巾幗英雄 二
現在山東摩云崮頂上還有一通石碑,上面所刻詩句相傳即為楊妙真所題:
本是良民女,
在家侍雙親,
只因官府逼,
成為強盜身。
——四娘子
在懸崖上還刻著這樣一首很有號召力和滿懷深情的詩句:
要是有冤仇,
此山把你收,
別嫌山寨小,
兄弟共一舟。
看到這些文字,當年的楊妙真似乎在我們的眼前鮮活起來,這純樸的詩句中飽含著這位武藝超群的奇女子和她的哥哥、她的起義軍的血淚經歷。在官逼民反的大環境下,人民群眾已忍無可忍,英勇起義,并歡迎所有受盡欺壓的百姓加入起義軍的隊伍,同舟共濟,對抗官兵。
還有一首題在崖壁上的詩署名仰天狂客,按詩的口氣應是四娘子的部下所寫:
四娘子在山中久,
兄弟今將山寨守,
此處都說不咋的,
官家有的全都有。
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以下信息:紅襖軍在此處的山中對抗官兵時間很長,并不是暫住一時便走了;兄弟們都很樂觀,并不認為山中的條件艱苦;山上的物資不缺,當然,包括青州酒也不會缺少,官兵們打仗少不了慶功酒。而且詩中說得很明白:“官府有的全都有。”
山東響馬自古有名。王莽時期的赤眉軍,隋未的瓦崗軍,唐未的黃巢,還有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位好漢。
楊妙真武藝超群,作風正派,長得面如桃花,眼若寒潭,作為一支義軍的領袖,完全一副大姐的派頭。她的丈夫李全矯健魁梧,弓馬嫻熟,善使長茅鐵槍,無人能夠抵擋,人稱“李鐵槍”。
楊安兒死后,紅襖軍由他的妹妹楊妙真領導。楊妙真領導的紅襖軍組織嚴密,他們的器械雖不如金兵,但“心協力齊,奮不顧死”,屢敗敵人。有一次他們襲擊金軍大寨,元帥宗翰也差點被擒。金軍痛恨紅襖軍,但又不能捉到紅襖軍,往往妄殺平民以泄憤。紅襖軍的隊伍日益擴大。
南宋剛立時政局不穩,便利用義軍抗金,賦予忠義民兵的稱號,但政局稍穩,又騰出手來對付義軍,這也是宋政權的傳統政策。
朝廷首先以徐晞稷為淮東制置使牽制楊妙真,可徐晞稷心懷壯志,以收復被金人奪去的失地為目標,對楊妙真的義軍多加扶植,以懷柔政策來對待義軍。朝廷大為不滿,以懦弱無能為由將他免去,又以劉琸為淮東制置使,率領三萬人馬前往楚州,目標直指楊妙真。
楊妙真這時正處在困難時期,她的丈夫帶領紅襖軍的精銳進入金人的統治區,把金軍打得無可奈何;但遇到新興的蒙古軍,被圍困在青州。
劉琸為了對付楊妙真,想了一條毒計,就是所謂的“以敵制敵。”當時在山東一帶的義軍除了楊妙真外,還有夏全領導的一支義軍。夏全是一個名利之心頗重的人,劉琸派彭什去游說他:“現在楊妙真正處在危急之中,她的丈夫李全在青州被蒙古鐵騎包圍,朝廷正準備對她用兵,消滅她只是早晚的事情,希望你能參予其事,朝廷自然有賞。”夏全有些猶豫,彭什接著說:“當年你和李全在山東共同抗金,本來是你的功勞大,可李全卻憑著他的勢力搶了頭功,你難道不想報仇嗎?”夏全終于答應率軍進入楚州。
楊妙真偵察到這一情況,日益感到形勢危急,這時恰好傳來李全的死迅。 她來不及悲痛,苦思對付危局的良策,她決定約見夏全,和夏全當面談談。。
她的說客來到夏全的營帳,對夏全說:“將軍不也是山東的義軍嗎?不也是接受了朝廷的冊封嗎?紅襖軍的情況和你們一樣。免死狐悲,今天我們紅襖軍被消滅了,明天你們的隊伍就成為朝廷消滅的對象,請你三思。”夏全覺得言之有理,決定和楊妙真合作。
這天楊妙真的大營里旌旗飄揚,大壇大壇的酒搬出來,大碗大碗的肉端上桌,楊妙真刻意梳妝打扮,顯得那樣的嬌媚熱情。夏全來了,美酒佳肴一直歡樂到燈火瀾珊時,夏全看著盛妝打扮的楊妙真,止不住心禁搖曳,再加上楊妙真聽到丈夫已死,想到在動蕩時局中的艱難,對夏全也表示出一種似有勝無的意思,夏全不能自持。他想到如果能夠如愿的話,子女玉帛干戈倉凜都歸自己,不禁喜形于色。楊妙真當即與夏全合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先發制人進攻劉琸。劉琸猝不及防,倉惶與義軍接戰。他的軍隊沒有統一的指揮,立即陣腳大亂全面潰敗,劉琸連夜縋城而出逃往揚州,夏全縱兵大掠楚州。
楊妙真深知夏全的為人,對他的縱兵大掠深為不滿。這時候她又得到李全的最新消息,仍在青州與蒙古兵周旋,于是就沒有把夏全放在心上。夏全狠狠地說道:“女人心,海底針,楊妙真是艷若桃李、心如蛇蝎。”一怒之下又去歸附宋朝,遭到宋將張惠、范成的拒絕。夏全走投無路,只好投降金政權。金封他為金源郡王,不久在與蒙古人的戰斗中被殺。
劉琸失敗后、宋朝廷又以姚種為淮東制置使對付楊妙真。這年五月李全從青州突圍,回到楊妙真身邊。紅襖軍勢力大振,一鼓作氣進攻姚種,姚種倉皇之中剃去胡須易裝而逃。
至此山東、淮海一帶完全變成了楊妙真夫妻的天下,這時蒙古鐵騎日益南來,南宋丞相史彌遠再一次加封楊妙真夫婦,令他們抵御蒙古。楊妙真以大局為重,一口答應。
接著朝廷又命令趙范、趙葵,趙善湘為江淮制置使,與楊妙真配合構成一條防線。可這三個人都視楊妙真夫妻為敵,力主對楊妙真夫妻用兵,于是構陷他們的罪名上報朝廷。南宋末年朝政腐朽不堪,處理問題沒有主見,于是又罷去楊妙真夫婦的官爵,飭江淮守臣整軍討伐。趙范、趙葵、趙善湘同時對楊妙真夫婦用兵。
有一處地方叫新塘,泥淖深有數尺,泥淖上面積滿塵埃,遠遠看去還以為是一處平坦的地方。一天黃昏,趙范假裝戰敗,將李全連同他的親兵一齊引入泥淖內,宋制勇軍趙必勝等追及,用亂槍把李全刺死。
楊妙真聽到李全已死的消息,知道大勢已去,遂帶了親兵百人闖出城外,最后不知所終,她所領導的義軍也支離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