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陶學士狐假虎威 二
歡娛嫌夜短,寂寞恨更長。陶谷與秦弱蘭一夜綢繆,不覺東方發(fā)白。秦弱蘭見天色已明,連忙起身道:“貪歡忘曉,倘被我父得知,如何是好?”陶谷也怕為人撞見,壞了自己的名聲,遂與秦弱蘭匆匆起身。兩人攜著手,大有戀戀不舍之意。秦弱蘭低聲說道:“妾蒙學士愛憐,乞賜一詞,以記今日之情。”陶谷見秦弱蘭向他索詞,絕不推辭,于是欣然提筆,將他倆這樁風流韻事寫成了一首小令,調(diào)寄《風光好》:
好因緣,惡因緣,奈何天。
只得郵亭一夜眠。別神仙。
琵琶彈盡相思調(diào),知音少。
再把鸞膠續(xù)斷弦,是何年?
李煜假手秦弱蘭得到陶谷這首小令,當即傳旨教坊排練,并要秦弱蘭演唱,準備為陶谷餞行時讓他當眾出丑。
排演就緒之后,李煜便設宴為陶谷餞行。酒宴伊始,陶谷還是派頭十足,盛氣凌人,與宴會應有的賓主互敬氣氛極不協(xié)調(diào)。盡管李煜極盡地主之誼,命內(nèi)侍用夜光杯向陶谷敬酒,可是陶谷卻不茍言笑,拒不賞光。
李煜見狀心想:看來,他敬酒不吃只好吃罰酒了。于是命內(nèi)侍傳令歌伎“勸酒”。事先在堂下等侯的歌伎,聽到傳喚后當即升堂。陶谷定睛一看,這花枝招展的歌伎竟是秦弱蘭!至此,他方知上當,神色不禁緊張起來。
而秦弱蘭卻輕松自如,手執(zhí)檀板,在教坊琴師的伴奏下,字正腔圓地唱起了《風光好》。陶谷聞聲,如坐針氈,汗流滿面,手足無措。李煜和韓熙載在一旁看著陶谷這副狼狽相,頗感自鳴得意。秦弱蘭唱完那首小令,便陪內(nèi)侍向陶谷輪番敬酒,他們先是好言相勸,動之以情,接著便強人所難,舉杯硬灌,最后,將陶谷灌得酩酊大醉。陶谷招架不住,中間曾幾度告饒,李煜怎肯善罷甘休,直到陶谷醉后失態(tài),軟癱在地,語無倫次,口吐穢言為止。
陶谷被送回客館后,醉得不省人事,和衣大睡一夜一天,方才醒了過來。酒醒之后,陶谷想起昨日掃興之事,氣急敗壞,可是又不便發(fā)作。他想來想去,覺得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于是差人去韓府送信,聲稱翌日啟程北歸。韓熙載將信轉(zhuǎn)呈李煜,李煜授意韓熙載:指派兩名小吏,到十里長亭從簡送行。這種冷落的儀式,與當初陶谷來時百官在此夾道歡迎的熱烈場面相比,不啻是天壤之別!陶谷明知這是有意奚落和侮辱,也只好忍氣吞聲,聽之任之。李煜則落井下石,搶先派親信趕往汴梁,將陶谷在金陵的桃色丑聞和那首小令《風光好》廣為張揚,弄得他在京城聲名狼藉,苦不堪言。
柴榮本來很滿意陶谷的出差成績,打算給他升官,但是了解實情的丞相范質(zhì)強烈反對,說陶谷這個人道貌岸然行為不端。再加上沒有不透風的墻,柴榮終究聽到了一些閑言閑語,但為了顧全自己的面子也不好嚴厲處分陶谷,只是從此把他冷落一邊。
關于陶谷,有幾則故事流于后世,故事很短,不能獨立成章,故附于后,以博讀者一笑:
陶谷精通天象,曾對同僚道:“西南方五星連珠,漢地當有皇帝出現(xiàn),契丹皇帝必定不能歸國。”不久,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建立后漢,而遼太宗則在歸國途中病逝。這時,孛星光芒指向北方。陶谷又道:“從此契丹會自相殘殺,不能擾亂中原了。”契丹后來果然多次發(fā)生政變,一直到亡國也未能侵入中原。
陶谷在后周世宗身邊當尚書,因為他善于見風使舵加上巧舌如簧,在世宗跟前很得寵。陶谷因此不把別的同事放在眼里,與大臣何承裕宿怨也是由來已久。
一天周世宗問陶谷何承裕能不能勝任宰相這個職務?陶谷故作深沉裝作認真思索了好一會說,何承裕這個人生活作風不是很檢點,當宰相恐怕不能以德服人。周世宗打消了提拔何承裕的念頭。雖然談話時只有兩個人,但是周圍不被當成人的奴婢還是有的,何承裕很快知道陶谷給自己挖坑這件事,恨得要死。
那天黃昏天色漸暗,何承裕忽然唱著挽歌披頭散發(fā)從外邊闖進來:陶谷你死了嗎?你個該死的,該死你就早早上路吧,早點投胎洗心革面重心做人。
陶谷嚇壞了,他從來沒有見過這個陣仗,結(jié)結(jié)巴巴地問道:老何,你紅口白牙憑什么咒我死啊?
何承裕說:你早晚不都要死嗎?好人沒長壽禍害一千年,你傷天害理斷人前程,我恨死你,恨死你!
當官這個事,一步趕不上,一輩子都趕不上,老何語無倫次也顧不上斯文了。因為虧欠人家,陶谷只好看著老何哭喪,自認倒霉。
老權(quán)是陶谷的下屬,等于秘書長的秘書。老權(quán)養(yǎng)了一匹寶馬良駒,日行千里夜行八百。陶谷秘書長給老權(quán)秘書提出希望寶馬能夠入駐陶家。老權(quán)說:我早就想把寶馬獻給秘書長,只是我的腿腳不利索,全靠這匹寶馬代步。再說,一兩年之后我就退休了,更離不開這個老伙計了。
陶谷碰了個軟釘子,心里那個酸,他拍拍鼻子上和身上的灰,優(yōu)哉游哉走了,好像什么事情都沒有發(fā)生。
一天陶秘書長看完公文,對坐在窗前的老權(quán)說:你師法王獻之,字體飄逸灑脫,深得其精髓要義,你把這個文件抄一遍,我用來收藏。
老權(quán)被上級一頓夸獎忘乎所以,接過陶谷遞上來的文件看了看,然后依樣畫葫蘆抄了一遍。
文件抄完后交給秘書長,以為還會受到夸獎,想不到陶谷厲聲呵斥:老權(quán)你大膽,看看那個文件封面是不是寫著御筆絕密,你竟敢抄錄私存。泄露國家機密該當何罪?
老權(quán)何等聰明,馬上跪在地上說權(quán)某知罪,請秘書長寬恕,我愿意效犬馬之勞。
陶谷點點頭:我喜歡和聰明人共事,你自己看著辦吧。
老權(quán)一溜煙跑回家,和家人一前一后,你拿著鞍,我牽著馬,恭恭敬敬地送到陶家。陶谷說你明天還要上班呢,我就不留你吃晚飯了。
趙匡胤黃袍加身,陶谷在后周的皇宮里應外合,第一時間給披著黃袍的趙匡胤獻上一份大禮——后周小皇帝的辭職信。并且引吭高歌:你是我心中最美的皇帝,我真的好愛你……
趙匡胤是真龍?zhí)熳樱鹧劢鹁ψ詭С暡ǎ谎劭赐柑展纫婏L使舵心術(shù)不正的本質(zhì),對身邊人說防著點陶谷那小子,他長的是一雙陰陽眼。
陶谷有一小妾,曾是太尉黨進的家姬。他在雪天之中,以雪水烹茶,并問小妾道:“黨家會欣賞這個嗎?”小妾道:“黨太尉是個粗人,怎知這般樂趣?他只會在銷金帳中淺斟低唱,飲羊羔酒。”她意在譏諷陶谷,認為比起黨家富貴奢華的生活,取雪烹茶的風雅太顯寒酸。陶谷聽罷默然不語。
陶谷自認為久在翰林院,功勞不小,便指使黨羽向皇帝推薦自己,希望能得到重用。宋太祖笑道:“我聽說翰林學士起草詔書,都是參照前人舊本,再換幾個字句,不過是依樣畫葫蘆而已,算不上什么貢獻。”陶谷聽聞后,題詩自嘲道:
官職須由生處有,
文章不管用時無。
堪笑翰林陶學士,
年年依樣畫葫蘆。”
太祖得知后更加不愿意重用陶谷了。
陶谷出使吳越。吳越王錢俶設宴款待,席上擺了各種各樣的螃蟹,從大到小,一共擺了十幾種。陶谷笑道:我們北邊有句俗話叫做‘黃鼠狼生下小耗子,一窩不如一窩’,你們吳越也是一蟹不如一蟹,對嗎?他是在譏諷錢俶比不上開國君主錢镠,吳越國一代不如一代。錢俶心中有苦,眼里有淚,臉上的笑容都快掛不住了,但嘴里只能說:你說得很對。
接著又一道菜上來了,工作人員揭開蓋子,潔白透亮的瓷盆中碧綠晶瑩,羹湯裊裊地冒著熱氣,陶谷問這是什么菜。錢俶笑道:“先王時御廚常做葫蘆羹,現(xiàn)在的御廚也依樣做了些。”他是在譏諷陶谷只會依樣畫葫蘆。
陶谷何等聰明,馬上知道錢俶貌似恭敬,實際上是回敬自己剛才的輕蔑。
陶谷的靈感不請自來,對錢俶說,來,我給你寫首詩:此身頭已白,無路埽王門。翻譯過來就是:你這個王算是當?shù)筋^了。錢俶強顏歡笑,命人將陶谷送到賓館。
錢俶招待陶谷的宴席別出心裁,每張桌子上的擺盤都是一個玲瓏剔透金光閃閃的金鐘。第二天錢俶又請?zhí)展雀把纾展日f被金鐘閃住了眼睛,在賓館起不來了。請他赴宴的人回來復命,錢俶馬上讓人打包十副金鐘奉上,金鐘一閃,陶谷的眼睛又好了。
陶谷拿著金鐘心滿意足地到了下一站,想起錢俶對自己的不恭,不由在墻上寫道:
井蛙休恃重溟險,
澤馬曾嘶九曲濱。
翻譯過來就是:等著吧,我還會回來的,滅了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