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天下事在我
- 蜀國降將,但魏國地下皇帝
- 愛喝甜辣醬
- 2660字
- 2025-05-15 09:02:00
鮑勛這么早就敢跟別人說內定也不是沒有理由的。
救出鮑勛后,鮑勛在御史臺的舊部全部倒向陳群,之后曹洪上疏議肉刑,王朗關鍵時刻支持陳群,讓擱置多年議論不斷地肉刑終于恢復。
陳群憑借此事聲望大增,遠遠超過了其他的輔政大臣。
可以想象,日后除了中書之外,整個洛陽都會成為陳群的應聲蟲。
肉刑都通過了,接下來肯定無人能制衡陳群,陳群會大力推行自己的九品官人法,讓更多的世族豪門受益。
那之后,天下又有何人能與陳群相提并論?
鎮軍大將軍府門前車水馬龍,賓客盈門,前來道賀的官員絡繹不絕,幾乎踏破了門檻。
府內的正堂之中,更是人頭攢動,大家都爭相上前,生怕落后,滿口阿諛之言滾滾不絕,如果黃庸在這甚至會以為自己不小心穿越到了星宿派。
“陳公不畏人言恢復肉刑,真乃撥亂反正之士,大魏有陳公,真乃社稷之福也!”
一位身著玄袍的中年官員,躬身作揖,語氣激動,唾沫星子幾乎要濺到陳群面前的案幾上,而端坐于主位,一身素雅的朝服,面容清癯的陳群聽了卻沒什么波瀾,已經見怪不怪了。
現在的年輕人啊。
拍馬都不更新。
來來回回就這一兩句,真是蠢笨。
不過出于多年的習慣,陳群還是展現出了極好的修養,他微微頷首,聲音平淡無波:
“分內之事,何敢言功。”
見陳群并無波瀾,大家也知道之前這口花花的拍沒有拍到上官的心坎。
另一位官員緊隨其后,聲音拔高了幾分,似乎要蓋過之前的同僚:
“陳公之功,蓋世無雙!依下官愚見,當今朝堂,非有丞相不足以統領百僚,安定社稷。
而放眼天下,舍陳公其誰?”
丞相二字一出,堂內氣氛頓時熱烈了幾分,大家紛紛附和道:
“正是!陳公德才兼備,眾望所歸,當為百官楷模!”
“天子病重,吳蜀蠢蠢欲動,朝中若無丞相如何統帥百官?”
“請陳公勿再推辭,此乃天意民心所向!”
一聲聲吹捧,如同夏日午后的蟬鳴,聒噪而煩人。
陳群的眉頭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已經在心中大罵,趁著仆役更換香爐的空當,他低聲道:
“把這幾條狗的名字都記下來。”
仆役心領神會,知道陳群生氣了。
在大魏提什么丞相,多少是有點陰陽怪氣了。
陳群對大魏忠心耿耿,豈能閑的沒事引火燒身,今天說這種話的人不是蠢就是壞,改天得找個機會讓他們去為國盡忠征討江陵,我看看這么多忠臣一人一口唾沫能不能把陸議罵死。
他揮了揮手,示意眾人安靜,語氣中已帶上了明顯的不悅:
“今日有勞諸公登門,群惶恐,已經略備薄酒,還請諸公莫要嫌棄。”
哇,陳公準備酒宴招待我們!
他心中有我們了!
眾人喜不自勝,又開始低頭苦思接下來這馬屁該怎么拍。
就在大家因為搜腸刮肚進入短暫的沉默之時,一個清朗的聲音,不高,卻異常清晰地在堂內響起,打破了這片沉寂。
“諸位上官,恕晚生直言。”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人群后方,一個青年人挺直背脊。
他身材挺拔,面容俊朗,眉宇間透著一股英氣,正是吏部郎諸葛誕。
諸葛誕先是對著主位的陳群恭敬地行了一禮,而后才轉向眾人,從容不迫地說道:
“陳子世居潁川,衣食無憂,素來不受朝廷征召,難道陳子嘔心瀝血,只是為了做官、做大官?
那諸位上官真是錯解陳子平生志愿!”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一愣,面面相覷,許多不認識諸葛誕的人更是差點當場爆粗開罵。
哇,這個人是誰,不要臉了?
現在都敢喊陳子了,以后喊什么我們都不敢想了。
陳群原本準備起身的動作也頓住了,目光投向這個年輕人,稍稍有些驚奇。
諸葛誕并未理會眾人的驚訝,微笑道:
“以在下愚見,陳子生平志愿,不過要令天下安樂,大昌學問。
若天下平定,陳子所求不過撫琴弄香,著書授業,也只是天下不安,陳子才為這天下嘔心瀝血。
與其讓陳子做丞相,以天下辛勞擔陳子一肩,不如先令吏士勤加背誦《肉刑論》,再以朝廷出資,將陳子藏書買下,鐫刻在太學門口石碑,好讓天下人都知陳子學問。”
肉刑論是陳群父親陳紀的篇章,陳群也是在父親的學問的基礎上搞了許久,這才把肉刑給發揚光大。
這足見諸葛誕是下功夫了,還知道這件事,比那些之前滿口阿諛的人強了不少。
陳群擺了擺手,微嘆道:
“不可!萬萬不可!公休,休得胡言!
太學門前鐫刻,乃圣人經義正典,豈能隨意更改?
真是一派胡言,請勿再語!”
陳群表面很生氣,讓諸葛誕閉嘴,可所有人都能看到他臉上卻難以抑制地泛起紅光,嘴角更是控制不住地微微上揚。
那份發自內心的愉悅,如同初春的嫩芽,頑強地從嚴肅的面具下探出頭來。
繼續說。
陳子很喜歡。
哇。
原來是這樣,原來是這樣!
今天來陳群面前拍馬的之前跟陳群都不算特別熟(特別熟的也不用特意來拍),此刻仿佛一下都找到了開關,盡管不敢開口,可眾人都知道該怎么做了。
陳子!
陳子的學問!
得不斷頌揚陳子的學問他才高興。
一時間,看向諸葛誕的目光,充滿了復雜的情緒,有嫉妒,有佩服,也有恍然大悟。
陳群努力平復了一下激動的心情,目光稍稍溫和了幾分,又讓仆役先帶著眾人去吃飯,自己去后院換件衣服。
他緩步走到書房,從桌案的書信里慢慢摸索,取出一張白絹。
這是曹洪昨日送來的書信,書信上,曹洪沒口子贊頌陳群了得,還說他能當上輔政大臣,全是陳群說好話。
日后陳群讓他往東他就不往西,全心全意為陳群效勞。
陳群以前很不喜歡曹洪。
但現在不一樣,曹洪這樣乖巧,還都是輔政大臣,日后要是愿意給自己當狗,自己在洛陽推行政令能更加穩固。
書信的最后,曹洪提到了吏部郎諸葛誕是個聰明人,現在徐庶已經不想當御史中丞了,鮑勛一時半會也不能官復原職,不如先讓他上去歷練歷練,到時候一定唯陳群馬首是瞻。
諸葛誕啊……
陳群想起這個名字,微微一笑。
他之前沒有決定好誰來當御史中丞。
尚書令陳矯是他的自己人,很快司隸校尉會給鮑勛,要是再安排諸葛誕當御史中丞,三獨坐都被他牢牢控制。
這權柄,跟蜀相應該也相差不遠了。
他抄起筆墨,準備給曹洪回信,又想起什么,喚來仆役。
“那個黃庸,還在詔獄嗎?”
仆役恭敬地道:
“不錯,此前他去詔獄自首,又挨了劉慈的打,曹將軍氣不過,也把劉慈送進詔獄,現在高廷尉左右為難呢。”
陳群搖了搖頭,微笑道:
“些許瑣事,文惠還不是擔心仲達不樂?
都是小事,差不多得了,曹子廉日后與我等一起輔政,這點面子難道還不給嗎?
替我去給仲達傳個話,就說……嗯,先讓黃庸出來,有什么話,咱們以后不是好商量嗎?”
仆役心領神會,微笑道:
“主人高明,司馬仲達豈敢不從?”
陳群瞪了他一眼:
“胡說什么呢?這也是你能插嘴的?”
雖然是這么說,可陳群還是稍稍得意起來。
最近,他不管做什么都非常順利,想要推行什么政令,都一定能做成,好像有種看不見的力量在不斷的幫助自己。
天下事在我,我今行事,誰敢不從!
陳群的心稍稍顫抖,可隨即又趕緊搖頭,驅散了這個有點甜蜜的念頭。
子桓對我這般厚愛,我要更加努力,一定要把九品之法發揚光大,讓有德之人牢牢占據朝堂,這才能令吳蜀心悅誠服來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