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年輕人不能太年輕啊
- 蜀國降將,但魏國地下皇帝
- 愛喝甜辣醬
- 3090字
- 2025-05-12 09:02:00
天子病重的陰影,如同無形的巨石,壓在每個人的心頭。
對于新任黃門侍郎王肅而言,這卻是一段難得的清閑時光。
陛下纏綿病榻,無心政務,連帶著他這個近侍之臣也少了許多奔波請示的差事。
前幾日,他忙著與那些素日交好的清流名士們聚會暢談。
席間觥籌交錯,眾人意氣風發,紛紛向他道賀,言語間充滿了對未來的期許,認為王肅出身名門,又精通律法,日后定能將校事這個朽爛不堪、殘害忠良的賊窩徹底拔除。
王肅自然也是春風得意,與友人們一同描繪著革除弊政、澄清吏治的宏偉藍圖,仿佛一個嶄新的、由他們這些青年才俊主導的清明時代,已然觸手可及。
他甚至已經開始許愿,等日后太子登基,肯定要大賞群臣,他會利用自己的關系積極推薦眾人,讓這些清正之士真正成為大魏的股肱脊梁。
眾人對王肅的話非常滿意,席間奉承不斷,言語間都說王肅氣節遠在夏侯玄之上,治民治經都是舉世無雙,堪比當年的李膺再世了。
有了朋友們的鼓勵,王肅也大膽起來。
趁著曹丕病危,他大膽著手清理校事的余毒——
劉慈是不能罷免的,但其他校事算個屁,其中大多數都是無賴甚至還有盜賊,為虎作倀的鼠輩而已,趁著劉慈和黃庸打架被暫時拘捕,王肅大筆一揮,直接將那些蠅營狗茍全都攆出去,之前他們侵占的房舍、財物也全部騰退。
少了這些人,他覺得空氣都清新多了。
這日午后,陽光難得地穿透云層,在官署值房內投下幾縷微弱的光斑。
王肅獨自一人,正仔細翻閱著一疊秘檔。
這些都是劉慈任內留下的奏報底稿,記錄著各種見不得光的監察與密告,王肅看得眉頭緊鎖,臉上不時流露出厭惡與鄙夷。
這些酷吏鷹犬,手段卑劣,構陷忠良,之前夏侯玄居然視若無睹,還得是我……
想到前幾日他雷霆手段引來的奉承,王肅嘴角微微上揚,忍不住輕哼了起來。
忽然,他的目光被其中一卷竹簡吸引住了,他湊過去,仔細翻看,不禁大驚。
那上面赫然記錄著劉慈舉報孟達私開邊市、與敵國互通有無的秘奏!
奏疏的措辭極其嚴厲,羅列了諸多“罪證”,直指孟達包藏禍心,意圖謀反。
王肅的心猛地跳了一下。
孟達?邊市?
孟達膽子好大啊,在新城走私就算了,居然公開弄出邊市資敵,劉慈的奏報中還提到此人可能涉及銅礦買賣。
好家伙,這事情大了啊,不過……
不過這已經報給孫彥龍了,他為何不管不問?
他繼續往下翻閱,又發現了更有趣的東西。
在另一份不起眼的記錄中,劉慈竟然詳細記載了他派人暗中查探黃庸與曹洪往來的情況,甚至連兩人私下會面的時間、地點、談話內容都記錄在案,字里行間充滿了猜忌和敵意,恨不得當即就把黃庸弄死。
“呵……”王肅忍不住發出一聲冷笑。
看來,劉慈與曹洪、黃庸之間的矛盾,果然如同水火,根本無法調和。
夏侯玄真是天真得可笑!居然還妄圖讓這兩個勢同水火的家伙和平共處?
簡直是癡人說夢!
不過……這倒是個意外的收獲。
王肅的眼睛亮了起來。
他原本就對夏侯玄心存芥蒂,對其任用石苞等寒門出身的小人更是頗為不滿,正愁找不到合適的借口來打擊夏侯玄的舊部勢力,彰顯自己的權威。
現在,這劉慈留下的秘奏,簡直是瞌睡送來了枕頭!
邊市,還涉及銅礦,這鐵定是造反,孟達現在就在洛陽,我搜集好證據將他拿下,這不是大功一件,讓大家看看,沒有劉慈我一樣可以成事!
而且……
哼,黃庸曹洪勾結之事,夏侯玄早就知道卻不肯奏報……日后我倒要問問他能如何。
他小心翼翼地將那兩份關鍵的秘奏謄抄,藏入袖中,臉上帶著抑制不住的得意笑容,起身離開了值房。
他要去拜訪一個人——中書監孫資。
劉慈的這些秘奏,按理說應該會先給孫資看。
他需要去孫資那里探探口風,確認一下情況,也順便尋求一下支持。
中書臺的值房,孫資正埋首于堆積如山的文書之中,神情專注,仿佛對外物充耳不聞。
這些日子曹丕病重,孫資已經忙得腳不沾地,能坐下署理公文已經是難得的休息,王肅恭敬地走上前,行了一禮:
“下官王肅,拜見孫公。”
孫資沒有立刻抬頭,只是從鼻腔里輕輕“嗯”了一聲,算是回應,他手中的筆依舊在竹簡上快速劃動著,發出沙沙的聲響,心中卻開始嘀咕。
肯定沒好事。
好事才不來找我。
王肅也不敢打擾,只能垂手侍立在一旁,耐心等待。
過了好一會兒,孫資見王肅還沒走,也只好緩緩放下了筆,抬起頭看向王肅,眼神平淡無波:
“子雍來了?何事?”
王肅連忙上前一步,從袖中取出那兩份秘奏,雙手奉上,語氣帶著幾分激動和邀功的意味:
“孫公,下官今日整理校事舊檔,偶然發現了這個……還請孫公過目。”
孫資接過竹簡,目光隨意地掃過。當他看到“孟達”、“邊市”、“黃庸”、“曹洪”等字眼時,那古井無波的眼神,似乎微不可察地波動了一下,但隨即又恢復了平靜。
他將竹簡輕輕放在案上,語氣依舊平淡:
“嗯,看到了。有何不妥?”
王肅見孫資反應如此平淡,心中有些意外,但還是按捺住性子,解釋道:
“孫公,這……這劉慈舉報孟達私開邊市,通敵資敵,此乃謀逆大罪!
還有這曹洪居然與蜀漢降將過從甚密,只怕之前與郭表爭斗之事定有玄機。”
孫資在心里狂罵你這小兒怎么這么多屁事。
之前夏侯玄就不問!
什么事都管,你管得過來嗎?
他定了定神,再次拿出太原應對法,平淡地道:
“嗯,劉慈之前提過一嘴。”
王肅精神一振,連忙追問:“那……那孫公當時是如何……”
“當時?”孫資挑了挑眉,語氣淡漠,“當時老夫忙于他事,只當他隨口一說,并未深究。”
他放下茶杯,目光落在王肅臉上,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審視:
“水至清則無魚,孟達久居新城,與蜀國做些買賣也是正常,這邊市之說……定是劉慈又捕風捉影,之前我已經多次訓斥,你也該好好管教此獠。
再說,孟將軍如今主動來到洛陽,此時再去翻舊賬,恐怕……不太合時宜吧?”
王肅聞言,心中一凜。
他聽出了孫資話中的推諉之意,但他不甘心就此放棄這個立功的機會,挺直了胸膛道:
“孫公此言差矣!蜀國寡小,卻頻有寇邊之意,若是任由與孟達來往,來日必為大禍,孟達鼠輩心術不正,豈能因其受天子寵愛而姑息?
下官以為,當趁著孟達在洛陽……將此事查明,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他頓了頓,語氣更加激昂:
“至于劉慈構陷同僚,之前我已經申飭,并讓他下獄受審!
肅清清白白,一心為了大魏,此事天日可證!”
孫資靜靜地聽著王肅這番慷慨陳詞,在心里已經開始問候王肅的父母了。
是是是,對對對,行行行。
就你們家清清白白,都是大魏的良臣,少了你大魏就得亡了。
孟達是那么好動的?
曹洪是那么好惹的?
劉慈還能這么容易讓你拿捏?
那個黃庸……那個黃庸更是古怪,我都不敢招惹。
你一個小小的黃門侍郎,就想憑著幾份舊檔去掀翻他們?
真是……不知死活。
不過,孫資并不打算點醒他。
年輕人就是這樣,越說越逆反。
既然他有心想去闖一闖,那就讓他去闖好了。
正好,也可以借他去探一探孟達、曹洪、黃庸這些人的虛實。
若是成功了,自然有他一份功勞。
若是失敗了……那也與自己無關。
想到這里,孫資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語氣也變得和藹起來:
“嗯……子雍有此心,憂國憂民,實乃可嘉。
既然你認為此事重大,那便放手去做吧。”
他擺了擺手,心道我會提供幫助之外的一切支持,剩下的就交給你了!
“老夫近來事務繁忙,也無暇顧及此事。你若想管,老夫絕不干涉。
正好,也給你一個……嗯,歷練的機會。”
“多謝孫公成全!”王肅聞言大喜過望,連忙躬身行禮,“孫公高義,肅感激不盡!”
邊市之事,牽扯重大!為了大魏江山,下官不怕得罪人!
下官這就……這就去詔獄,親自提審那申儀,定要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
“嗯。”孫資依舊是那副不咸不淡的樣子,拿起一份新的文書,仿佛已經對這件事失去了興趣,“隨你便。”
他頓了頓,又像是想起了什么,補充了一句:“不過……凡事小心為上。”
“是!下官明白!”王肅再次躬身行禮,然后便喜滋滋地告退了。
看著王肅那興沖沖離去的背影,孫資終于忍不住,輕輕搖了搖頭,嘴角勾起一抹譏諷的弧度。
“唉……這少年人,怎么好賴話都聽不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