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有鄧艾的行蹤了?
- 蜀國降將,但魏國地下皇帝
- 愛喝甜辣醬
- 2592字
- 2025-04-13 09:02:00
春寒料峭,黃庸的心情卻是極好。
離開詔獄的時候,是廷尉平恭敬地將他送出來,而詔獄外面早就停了一輛牛車,身穿蓑衣頭戴斗笠的趕車人朝黃庸點了點頭,欣喜中略帶幾分敬畏。
“黃公子!”
外人很難想到這個車夫居然是校事的首領,傳說中跟黃庸水火不容的劉慈。
他這打扮說實在有點招搖了——哪有人打扮成漁夫趕車,還特意跑到詔獄的門口來,不過劉慈顯然并不在意這種反差。
他恭敬地攙扶著黃庸上了車,一邊熟練地趕車,一邊壓低聲音興奮地道:
“黃公子,兄弟們都對你感激莫名,迫不及待想跟著黃公子再做事呢!”
黃庸閉目養神,伸了個懶腰:
“行,滿意就好——都分了?”
“分了!”劉慈的聲音都在顫抖。
之前曹洪說把劫收郭表的家財大半分給了黃庸,黃庸也叫人通知劉慈,讓他把那些財物全分了。
是的,全分了,他一點都不要。
郭表家自己的良田暫時不能收走,可家里的財物、糧食以及投獻的人交的“田租”加起來足有一萬石。
這個數字真的不多,但郭皇后是黃初三年九月才立后,郭表是黃初四年才開始大肆斂財,這幾年時間居然能弄來這么多財物,那些多年的長官自然不用多說。
其他人賺的再多也不會自愿拿出來分給校事這樣招人嫌棄的小吏,這些校事在黃初四年遭到高柔迎頭痛擊之后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這會兒突然白得到了大量的橫財,一個個都感恩莫名,都求劉慈下次再帶他們出去發財——哦,之前劉慈曾經問過要不要說這是黃公子賞賜,黃庸搖了搖頭,說稍微說一嘴就行了。
他又不想造反,不用特意用這話收買人心。
我們都是為元仲、為大魏效力,讓校事們以后堅定跟著劉慈干比什么都強!
一個領導雖然要求嚴格還喜歡折騰人,但是辦完事之后立刻打錢,還允許你在手下裝逼,這給劉慈的情緒價值太大了。
見劉慈傻笑著看著自己,黃庸稍稍坐直身子,語重心長地道:
“劉兄,有件事我還要好生說道一番。”
“公子吩咐。”
“不是吩咐,只是稍稍提醒一下——咱們出來為大魏做事,總說什么宏大敘事那就見外了。
兄弟們求的是衣食住行、體面安穩,大魏要搞好,兄弟們的體面也要搞好。
以后我帶兄弟們發財,怎么分錢的事情我一概不管,全都交給劉兄,但劉兄務必答應我一件事。
咱們要多買田畝,安置好所有的兄弟和他們的家人,讓他們老有所依、幼有所養,絕不能當做箭矢,用過就用過。
哪怕兄弟們日后離世,也不能讓他們的家眷被綁走配他人,這個劉兄能答應我嗎?”
“……”
劉慈萬萬沒想到黃庸居然說這個,一時呆住了。
從曹操時代開始,校事就擁有了巨大的權力,可曹操曹丕父子從沒有把他們當人,哪怕是當年軍人鬼魅一般的趙達,曹操為了安撫高柔還不是說殺就殺了。
大家都只是為了利益才混在一處,而好歹是大魏鎮南將軍的兒子,他混得再差也能繼承黃權的爵位衣食無憂一輩子,更何況他還深得平原王信任,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這樣的人,天生應該嫌棄校事這些老鼠,可他居然在認真考慮這些校事,考慮如何奉養他們的家人。
這連劉慈都沒有想過,他有些不知所措,感動地有些頭暈目眩,只感覺眼淚簌簌地不斷涌出來。
“多,多謝黃公子為我們這些……這些鼠輩操勞。”他自嘲地說著,想到正月初一自己還奉命去黃庸家滋事,他紅著臉將頭慢慢垂了下來。
黃庸對劉慈的反應非常滿意。
日后在曹魏的一切都需要掌握校事的劉慈竭力支持自己,尤其是曹叡日后登基,劉慈失業危機解除之后,想要更好的控制這位權力巨大的校事為自己效力,靠威壓是不夠的,總得掌握一點人文關懷。
事實證明,賞賜跟人文關懷非常搭調,這一步倒是全在黃庸意料之中。
不過,還有一件事讓他很意外。
劉慈感動之余擦了擦眼淚,又猛地拍了拍自己的腦殼:
“看我這記性,險些忘了一件大事——黃公子,之前你讓我去尋找鄧艾,我已經有消息,這就派人去把他接來。”
“啊?”
這倒是黃庸第一次真正的愣住了。
這個年代沒有大數據,戶籍也相當混亂,黃庸印象里鄧艾還改過一次名字,也不知道現在到底叫啥,劉慈手下僅僅通過荊州人、結巴這兩個特征就能找到鄧艾,那這手段是不是有點玄幻了,黃庸下意識地有點不相信。
劉慈趕緊解釋道:
“之前曹將軍收攏了一群郭表手下的門客,其中有個人說認識鄧艾,還說了鄧艾所在,我看此人說的分毫不差,應該就是黃公子說的那人。”
有人認得鄧艾?
這倒是奇了,在黃庸的刻板印象里鄧艾這會兒應該窮的還在種地,怎么在洛陽城里還有親戚?
而且郭表的門客應該都是冀州人才對,該不會有詐吧?
劉慈賣弄起來,給黃庸稍稍解釋了一下事情的原委。
原來那個人叫石苞,今年也三十了,是洛陽城中著名的無賴,之前一直在金市(交易鐵器的地方)廝混,是金市唯一一個穿著儒袍賣鐵的人。
據說他從前做過小吏,可沒有進學,又不會營生,不知為何流落他鄉,于是愈過愈窮,弄到將要討飯了,幸得能斷文識字,于是在金市上替人賣鐵,換一碗飯吃。
可石苞好吃懶做又貪婪好色,小偷小摸不斷,還經常調戲女子,因此經常被人吊起來打,以至于后來在金市上大家無聊找話題的時候都聊打石苞的心得,沒有揍過石苞的那肯定不是本地客商。
之前郭表大量招收冀州老鄉,南皮人石苞就跟著去混口飯吃,還沒混多久郭表就完了,正好曹洪招降納叛,他也跟著過去吃飯,聽說還給曹洪出了點主意。
劉慈之前跟曹洪聊準備尋找鄧艾的時候,正好被石苞聽見,他立刻跳著腳說自己認識鄧艾,并準確地說出了鄧艾經歷和口吃的特點,還明確說起鄧艾是在汝南一帶當小吏看守稻草,是屯田客中少數有學識的人,典農都尉應該能找到此人。
說的這么準確,幾乎跟黃庸印象中的鄧艾一致,黃庸沒想到事情這么順利,居然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嗯,這個石苞,好像也聽過。
是個小角色嗎?沒啥太大的印象了啊,人品這么低劣,豈不是比我還嚇人……
劉慈看著黃庸一臉凝重的樣子,低聲道:
“這石苞名聲奇臭,倒是也不用太在意。”
“不。”黃庸已經回過神來,“幫了我等兄弟的,就不能吝嗇賞賜,不用額外掏錢,我先去賺就來得及。”
“現在?”劉慈好奇地問,“去哪?”
“征南大將軍夏侯尚府,知道在哪嗎?”
劉慈眼中露出一絲緊張,他上下打量黃庸一番,有點絕望:
“倒是知道,不過問這個作甚?”
“嘿嘿,”黃庸的眼中難得露出一絲嘚瑟,“夏侯將軍是征南大將軍,我父是鎮南將軍,討論一下南征之事應該很合理吧?”
劉慈:?
“不對嗎?”
“咳,我勸公子還是小心點,夏侯尚身體不好,要是氣死了,可,可要出大事了。”
黃庸心道這離孟達謀反怕是沒有多久了,諸事當然時不我待,他笑呵呵地道;
“這怎么會?咱們為元仲做事,講究的就是一個和氣生財,有了夏侯家,就是給咱們日后的買賣鋪路,保證咱們兄弟日后能源源不斷的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