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討還人情
- 修仙:從陰兵法壇開始
- 雪滿林中
- 2033字
- 2025-04-28 09:00:00
所謂的參山大概是在駱元縣和永德縣中間的地方,他們三人若是繞道永德縣的話,那肯定是要從參幫地盤經過的!
這讓李長風多少有些擔心!
聽著李長風口中反對的意思并不堅決,那羅盛急忙說道:“只是從參幫地盤過一下而已,那些參幫的人又認不出我們來!”
李長風一想也是,自己拜在王洪寶門下時間太短。
就算是在福威鏢局當中,都還有很多人不知道。
參幫的人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想來應該認不出他李長風來!
又有什么好擔心的?
每一個武者都是大肚漢。
這十幾天來,趙安羅盛兩人住在李長風家里,單單伙食開銷,都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就連李長風也是半個武者,尤其是當他恢復血氣陽火的時候,飯量也著實不小。
往往都還需要大量肉食。
這和鄉下人的生活習慣格格不入,哪家鄉下人能夠天天吃肉?
而且一頓都是十斤八斤的?
就連小地主都吃不了這么好好吧?
李長風回家時候帶了十兩銀子,現在花的也差不多了。
也確實是該離開家鄉了!
三人計議定了,決定明天就出發。
不能說了就走!
因為這個時代,出門長途是一件很繁瑣的事情,需要準備很多東西。
前世人那種方便快捷的出門方式,在這個時代很難想象。
別的不說,吃住都是問題。
天辛王朝的治安向來不好,到處山賊土匪。
若是哪一個縣里沒有兩三家土匪強盜,那這個縣的縣令一定是那種青史留名的能吏!
甚至便是路上遇到的野店,搞不好都是黑店。
更不要說再加上各種妖魔鬼怪了!
因此出門在外一定要小心,不是慣常熟悉的路上,在外吃住,寧可住野外,輕易也不要投宿。
這次既然要繞路,那就要多準備一點干糧等物。
甚至一些毛毯氈子,方便實在是不行,就露宿野外。
李長風和家中交待,準備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起碼也得一天半天時間。
肯定就只有明天出發了!
當晚,李長風養精蓄銳。
雖然很想再進入夢魘世界探索一番,不過想到明天就要出行,也只能算了。
免得夜間在夢魘空間出點什么事情,耽誤了明天行程。
只是李長風睡到半夜,忽然聽到窗外呼啦啦的響動。
他剛剛從床上坐起,房門已經自動開啟。
一條柳樹枝探入房間,將一封信送到了李長風面前桌子上,然后飛快收回。
李長風打開信箋查看,就見信是那柳婆婆送來的,信中說她有一個朋友,在永德縣那邊。
李長風要是去了永德縣,遇到了她朋友,能不能幫個忙云云。
到時候她朋友定然有著厚謝云云!
然后李長風忽然就醒了!
這一次是真正醒來,明白剛才只不過是夢中夢。
再想起信中那位柳婆婆,他頓時恍然:“是那柳婆婆!
這是找我討人情來了!”
上次李長風去摘柳樹枝,就欠了那柳婆婆一個人情。
否則,你以為隨便誰都能摘那通靈柳樹的枝葉的?
這次人家就找到他討還人情來了!
之所以李長風如此確定,是因為他床頭桌子上插了一根柳條。
那柳條鮮嫩,翠色欲滴,宛如寶石。
一看就知道這柳枝不平常!
比李長風上次摘的柳條要好上太多!
明顯,人家不僅找他討還人情。而且還送了更重的禮物!
也罷,也罷!
既然如此,那去了永德縣之后,真要是遇到柳婆婆的朋友,能幫忙的就幫忙一把吧!
第二日,李長風三人就出發,從南邊的平路走。
這條路通向隔壁的永德縣,不過雖然這么說,卻距離永德縣城起碼七八十里遠。
比前往駱元縣縣城遠多了。
駱元縣縣城距離青白鄉最多五十多里。
元水鎮稍微遠一點,大概也就是七八十里。
這點來說,和永德縣差不多!
不過元水鎮雖然是一個鎮子,但是說不定論起繁華程度來,還要超過永德縣城的。
隨著商品貿易的發展,很多地方都會這樣。在縣城之外崛起一些重要的商貿鎮子,水旱碼頭。
這么說來,這個天辛朝廷經濟發展應該十分活躍。
當然,這也就是一個學過一點經濟學的穿越者的胡思亂想。
其實并沒有什么卵用!
單純從路途來說,李長風需要繞道永德縣,再繞回駱元縣,整個路程可能會達到一百五十里,到兩百里。
整個路上可能需要走兩三天!
這幾乎就算是出遠門了!
不多做一點準備是肯定不行的!
等到三人上路之后,更是發現,整條路上由于是冬季,再加上小柏山截斷了通向駱元縣城和元水鎮的通道。
所以現在路上的行人十分稀少,更見不到幾個商人。
就連一些路上的野店,也因為沒有生意而關門。
不過這種野店,往往也是周圍村民所開。
農忙時候關閉,農閑時候開店。
完全做過路客商的生意,既然現在沒有過路的客商,這生意自然就沒有了!
好在三人出門之前,早就準備好了足夠的干糧。
倒也不擔心這一切。
若是出門時候沒有帶上干糧,那路上怕就是要餓肚子了!
現在唯一最需要擔心的,就只有道路不熟,怕走錯路。
這條路,不要說趙安兩人了。
便是李長風都沒有走過。
三人一路走到傍晚天黑,也就不敢再行。
找了附近一處村子投宿。
正常情況下,一般客商也是不愿意投宿在這種村子當中的。
因為這個時代,路上有著黑店。
搞不好有些村子就是黑村!
白天看起來全部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百姓,但是到了夜晚,見財起意,化身為盜匪,都不奇怪。
陌生人投宿村子,被見財起意的村民給殺了。隨便一埋的事情多的去了!
所謂窮生奸計,富長良心。這句話在有些環境里,還是很正確的!
就像是那句衣食足而知榮辱,倉稟足而知禮儀一樣。
在長期窮困閉塞的環境,又缺少強力官府機構管束的情況下,出現什么情況都不足為怪。
前世八十九十年代……算了,也不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