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的夜雨來得毫無征兆。
前一刻還是星垂平野的朗夜,轉眼間已有烏云自君山方向壓來。風掠過蘆葦蕩,激起層層疊疊的墨綠色波浪,將系在岸邊的烏篷船推得左右搖晃。云松站在船頭,天問劍懸在腰間,劍鞘上凝結的水珠不斷墜入湖中,發出細微的“滴答“聲。
“變天了。“蘇蘅從艙內走出,手里捧著個黃銅羅盤。盤面中央的磁針不停顫動,指向西南方的君山島。“羅盤受《劍經》感應,島上必有古怪。“
自昆侖歸來已有半月,他們一路沿河西走廊東行,最終來到這八百里洞庭。巴特爾與阿依莎返回哈薩克部落整頓人馬,準備徹底清剿拜火教余孽。而云松與蘇蘅則帶著完整的天問劍南下,追尋太虛子留在《劍經》末頁的線索——“瀟湘夜雨時,君山有鳳鳴“。
船夫老趙在船尾縮了縮脖子:“兩位客官,這君山夜里可去不得啊。上月有漁夫在島上看見鬼火,還有人聽見女子哭聲...“
云松拋給他一小錠銀子:“靠岸就行,不必等候。“
老趙接過銀子咬了咬,立刻眉開眼笑:“是是是,小老兒這就靠岸。不過客官千萬小心,君山北麓的'響石灘'邪門得很,踩上去會發出琴弦聲...“
烏篷船在雨幕中靠岸時,君山島已完全隱沒在黑暗里。云松點燃準備好的氣死風燈,昏黃的光圈勉強照亮前方丈許的石徑。石階上生滿青苔,濕滑如油,兩側的湘妃竹在風中沙沙作響,竹葉間偶爾閃過幾點幽綠的磷火。
“等等。“蘇蘅突然蹲下身,從藥囊中取出片薄如蟬翼的水晶鏡片。透過鏡片觀察地面,石階上竟顯現出許多發光的腳印——每個足印都只有常人一半大小,腳尖朝上,像是有人倒立行走留下的痕跡。
“拜火教的'倒行尸'。“蘇蘅收起鏡片,聲音有些發緊,“用秘藥炮制的活死人,專在雨夜出沒。“
云松拇指輕推劍格,天問劍出鞘三寸。劍身上的《太虛劍經》文字在雨中泛起微光,其中“冰心訣“三字格外明亮。他忽然想起玄真道長曾說過,洞庭湖乃古云夢澤遺存,湖底沉積著上古戰場的兵戈之氣,每逢雷雨便會激發出異常天象。
正思索間,遠處傳來“叮“的一聲清響,如古琴弦斷。緊接著是第二聲、第三聲...很快連成一片,宛如無形的樂師在彈奏某種詭異的曲調。
“響石灘!“蘇蘅抓緊云松的手臂,“老趙說的沒錯,這些石頭真的會...“
她的話被一道閃電打斷。慘白的光亮中,兩人看清了前方的景象——數百塊形狀各異的黑石排列成八卦陣型,每塊石頭上都刻著扭曲的符文。雨水打在石面上,竟真的激發出高低不同的音階,組合起來正是《招魂》的調子!
更駭人的是,石陣中央跪著個紅衣女子,長發披散,正用匕首劃破手腕,將血滴入面前的白玉碗中。鮮血接觸碗底的瞬間,整個石陣的“琴聲“驟然變得高亢刺耳。
“血祭!“云松拔劍出鞘,“她在召喚什么東西!“
兩人沖入石陣的剎那,所有“琴聲“戛然而止。紅衣女子緩緩抬頭,露出一張慘白如紙的臉——竟是本該在昆侖消散的白璃!但此刻她的眼神冰冷陌生,額間月牙玉已變成血紅色。
“擅闖祭壇者,死。“她的聲音像是無數人同時開口,夾雜著金屬摩擦的刺耳噪音。白玉碗中的血水突然沸騰,化作數十條血蛇撲向二人。
天問劍劃出圓弧,劍氣將血蛇盡數斬斷。但被斬落的蛇頭落地即化為人形,竟是十幾個與白璃一模一樣的紅衣女子,將二人團團圍住!
“不是幻術...“蘇蘅快速撥動琴弦,音波震退最近的兩個“白璃“,“是血影分身!“
云松運轉“冰心訣“,天問劍上的文字如活物般流動起來。他忽然發現,這些分身的動作與石陣的排列存在某種呼應——每當踩到特定位置的響石,就會有一個分身變得凝實幾分。
“蘇蘅!破陣眼!“他指向東北角一塊刻著火焰紋的黑石。
蘇蘅會意,七弦琴橫置膝上,十指翻飛奏出《廣陵散》的殺伐之音。音波如實質般撞擊在目標石塊上,裂紋立刻蔓延開來。與此同時,所有“白璃“分身都發出痛苦的尖嘯,身形開始模糊。
云松抓住機會,天問劍直刺中央的本體。劍尖距離白璃心口還有三寸時,她突然露出詭異的微笑:“晚了...“
白玉碗炸裂開來,血水在空中凝結成巨大的符咒。君山地底傳來悶雷般的震動,遠處湖面掀起數丈高的浪濤。在令人牙酸的巖石摩擦聲中,響石灘中央緩緩升起一具青銅棺槨,棺蓋上鑄著九只展翅欲飛的金烏。
“不好!“蘇蘅臉色煞白,“她在喚醒棺中的...“
話音未落,棺蓋突然炸飛。一只覆滿赤紅羽毛的手攀住棺沿,緊接著是第二只...當那個身影完全站立起來時,云松終于明白老趙所說的“鳳鳴“是什么意思——那是個半人半鳥的怪物,面部依稀能看出人形,但雙臂已完全羽化,背后拖著三根長長的尾翎,每一片羽毛都燃燒著淡淡的火焰。
“商天子的本體...“云松握緊天問劍,感受到劍身傳來的戰栗,“原來他一直把自己煉成了這種怪物!“
怪物——或者說商九幽——張開鳥喙,發出刺耳的鳴叫。聲浪所過之處,湘妃竹紛紛攔腰折斷。白璃跪在它腳邊,虔誠地捧起那只滴血的手腕:“恭迎教主重生...“
商九幽俯身吮吸她腕上的傷口,每吸一口,身上的火焰就旺盛一分。當它再次抬頭時,雙眼已變成純粹的金色,瞳孔豎直如蛇。
“太虛劍經...天問劍...“它的聲音像是砂紙摩擦琉璃,“正好用來祭我的焚天訣大成!“
暴雨如注。
君山島在雷光中時隱時現,宛如巨獸浮出水面的脊背。商九幽展開翼展近兩丈的火翼,每一次扇動都帶起灼熱氣浪。它并不急于進攻,而是繞著石陣盤旋,似乎在等待什么。
“它在吸收地脈中的火靈。“蘇蘅快速撥動琴弦,在二人周圍布下音波屏障,“君山是上古火山,地下蘊藏著...“
一聲霹靂打斷了她的話。閃電擊中湖面,激起的水柱在半空就被蒸發成白霧。商九幽趁機俯沖而下,火翼如刀斬向云松脖頸。
天問劍橫擋,金鐵交鳴之聲響徹湖面。云松被震退三步,劍身上凝結的冰晶與火焰相激,炸開團團白氣。他借勢旋身,劍鋒劃過一道完美的圓弧,正是《太虛劍經》中的“水月鏡花“。劍氣如漣漪擴散,所過之處雨滴凝結成無數細小冰刃,向商九幽激射而去。
怪物厲嘯著升空,仍被幾枚冰刃劃傷翼膜。燃燒的血液滴在響石上,立刻將黑石熔出一個個小坑。白璃見狀,突然拔下發間銀簪刺入自己心口!
“她在獻祭!“蘇蘅驚呼,“快阻止她!“
云松飛身上前,卻被商九幽噴出的火墻阻隔。白璃的鮮血流入青銅棺槨的紋路,整個君山島開始劇烈震動。湖面沸騰如煮,無數氣泡翻涌而上,每個氣泡破裂時都釋放出淡淡的硫磺味。
“轟“的一聲巨響,君山北側崖壁崩塌,露出個黑黝黝的洞口。一股比商九幽身上更加古老、更加暴烈的氣息從洞中涌出,仿佛沉睡了千年的兇獸正在蘇醒。
“原來如此...“商九幽的聲音因興奮而扭曲,“傳說中的洞庭蛟龍!白璃,你做得很好...“
云松突然明白了這場血祭的真正目的——商九幽根本不在乎什么《太虛劍經》,他要喚醒的是沉睡在君山地脈中的上古兇獸!一旦蛟龍出世,八百里洞庭將成澤國,沿岸百姓...
不容多想,他咬破舌尖,將精血噴在天問劍上。劍身立刻光芒大盛,那些流動的文字脫離劍體,在空中組成一幅微型星圖。蘇蘅見狀,立刻撥動琴弦相和,音波與星圖共振,在暴雨中撐開一片無雨的空間。
“沒用的...“商九幽狂笑,“蛟龍一出,你們...“
它的狂言戛然而止。洞中傳出的不是預料中的龍吟,而是一聲清越高亢的...鳳鳴?
一道白光如閃電般從洞中射出,精準地穿透了商九幽的胸口。怪物不可置信地低頭,看到自己心口多了個碗大的窟窿,邊緣整齊如刀切,卻沒有一滴血流出——傷口處的血肉瞬間被極寒凍結。
白光落地,現出真形——那是只通體雪白的大鳥,形似鳳凰而略小,尾羽如冰晶雕琢,每一片都折射著七彩光芒。它昂首長鳴,聲音所到之處,沸騰的湖面立刻恢復平靜。
“冰凰!“蘇蘅驚喜道,“《山海經》記載的極北神鳥,專克火系兇獸!“
冰凰展翅飛向青銅棺槨,利爪輕易將金屬撕裂。白璃還想阻攔,被它一翅扇飛,撞在遠處的湘妃竹上昏死過去。商九幽發出不甘的怒吼,不顧胸口重傷撲向神鳥,卻被一道從天而降的雷電劈個正著!
這雷來得蹊蹺——烏云早已散去,此刻夜空繁星如沸,哪來的雷電?云松抬頭望去,只見一道人影踏月而來,白衣勝雪,手中三尺青鋒正指著墜落的商九幽。
“師父?!“云松失聲叫道。那面容、那身姿,分明是已經仙逝的玄真道長!
人影落地,卻是個二十出頭的青年道士,眉目間與玄真有七分相似,但更加銳利如劍。他手腕一抖,劍尖輕挑,商九幽殘軀上立刻凝結出層層冰晶,最終化作一尊冰雕。
“非是你師父。“青年道士收劍入鞘,聲音清冷,“貧道玉真,玄真乃我師兄。“
云松如遭雷擊。玄真道長從未提過他有個師弟,更別說如此年輕的師弟!但對方使的確實是青城劍法,而且造詣遠在自己之上...
玉真似乎看出他的疑惑,淡淡道:“五十年前,我與師兄分道揚鑣。他入世濟人,我尋仙訪道。今日感應到天問劍異動,特來相助。“
冰凰落在玉真肩頭,親昵地蹭了蹭他的臉頰。蘇蘅突然想起什么,從懷中取出一卷古籍:“前輩可認得這個?“
那是她在昆侖玉虛宮抄錄的《太虛劍經》補遺,其中提到太虛子晚年收過兩個弟子:一個繼承劍道,一個傳承琴藝。兩人后來因理念不合分道揚鑣,劍者入蜀創立青城派,琴者...
“是我。“玉真輕撫冰凰的羽毛,“我選擇了另一條路。“
遠處傳來白璃微弱的呻吟。玉真嘆了口氣,走到她身邊檢查傷勢:“這丫頭被商九幽種了火蠱,神智受制多年。“他從袖中取出個玉瓶,倒出枚雪白丹藥喂入白璃口中,“帶她回青城山調養吧,師兄的'九轉還魂丹'應該還留著...“
云松這才注意到,玉真道袍袖口的紋飾與玄真道長常穿的那件一模一樣。歲月在這個年輕道士身上仿佛停滯了,就像...
“就像太虛子。“玉真仿佛能讀心,淡然一笑,“《劍經》圓滿后,你自會明白。“
東方泛起魚肚白。冰凰突然振翅飛起,在初陽中化作點點熒光消散。玉真轉身走向湖邊,踏波而去,只余聲音隨風傳來:
“瀟湘夜雨時,君山有鳳鳴...下一句在峨眉金頂。“
回到烏篷船上時,老趙已經嚇得縮成一團。整夜的電閃雷鳴、鳳鳴龍吟,對這個老船夫來說無異于神鬼顯圣。直到云松多付了三倍船資,他才戰戰兢兢地撐船離岸。
白璃躺在艙內,呼吸已經平穩。蘇蘅為她換了干凈衣裳,正在把脈。“火蠱已除,但元氣大傷。“她輕聲道,“奇怪的是,她體內有股極寒內力護住心脈,像是...“
“玉真前輩留下的。“云松站在船頭,望著逐漸遠去的君山。晨光中,那座島嶼安靜如常,仿佛昨夜的驚天大戰只是一場幻夢。只有湖面上漂浮的幾片焦羽,證明商九幽確實存在過。
蘇蘅走到他身邊,遞過一杯熱茶。茶葉是洞庭特產的君山銀針,在熱水中根根直立,如劍如槍。“玉真前輩說的'下一句',可是《劍經》末頁那四句讖語的后續?“
云松取出天問劍。經過昨夜一戰,劍身上的文字又有了變化,原先的“瀟湘夜雨時,君山有鳳鳴“下方,果然浮現出新的字跡:
“峨眉秋月白,金頂佛光現。“
“青城雪霽日,太虛歸一劍。“
“四句連起來看...“蘇蘅若有所思,“倒像是指引我們走完一個循環。“
云松突然明白了什么:“從青城出發,最終回到青城。《太虛劍經》的圓滿不在別處,就在起點!“
烏篷船駛入洞庭晨霧。遠處君山輪廓漸漸模糊,唯有山頂一抹朝霞,紅得如同昨夜燃燒的羽毛。云松想起少年時在青城山讀過的詩句: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江湖路遠,而初心如劍,始終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