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9章 韋皋:大唐西南的軍事守護神

涇原義烈顯忠腸,隴右揚名意氣昂。

鎮蜀懷柔蠻詔附,揮師勇毅吐蕃降。

巂州收復關河固,芒熱擒俘社稷康。

廿載西南功蓋世,南康英譽韻流芳。

韋皋,生于公元745年,字城武,京兆府萬年縣(今SX省XA市)人,出身于京兆韋氏中的東眷韋氏郿城公房,為唐朝藍田尉韋賁之子。在那個動蕩不安的時代,韋皋踏上仕途之初,不過是建陵挽郎這一平凡的職位。但他憑借自身的才華與努力,在唐代宗大歷初年(公元766年)調任華州參軍,后升任使府監察御史。此時的韋皋,猶如一顆尚被塵土掩蓋的明珠,等待著綻放光芒的時機。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宰相張鎰出鎮濠州,任濠州刺史,他獨具慧眼,向朝廷推薦韋皋擔任營田判官兼殿中侍御史,權知隴州行營留后事。這一推薦,為韋皋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舞臺,也讓他在政治與軍事的舞臺上逐漸嶄露頭角。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唐朝歷史上著名的涇原兵變爆發。叛軍擁立朱泚為帝,唐德宗倉皇逃往奉天(今西安乾縣)避難。在這危急存亡之秋,朱泚多次派人招撫韋皋,許以高官厚祿。然而,韋皋不為所動,多次拒絕叛軍的招撫。他斬殺了朱泚派來的使者,表明了自己堅定的立場。唐德宗得知此事后,對韋皋的忠誠與果敢大為贊賞,授予他奉義軍節度使一職。這一事件,不僅彰顯了韋皋的忠誠與氣節,更讓他在朝廷中聲名鵲起,成為了唐德宗眼中可以信賴的將領。此后,韋皋的仕途因這次的忠誠之舉而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也為他之后在西南地區大展拳腳奠定了基礎。

興元二年(公元785年),韋皋迎來了他軍事生涯中的重要轉折點——出鎮蜀州,擔任成都尹、劍南西川節度使,掌管蜀中的軍政大事。此時的蜀地,面臨著嚴峻的軍事形勢。安史之亂后,唐王朝軍制發生了變化,而蜀地面臨的戰略形勢也愈發復雜。蜀中轄區內,悉州(現四川茂縣)、巂州是兩大防御重點,駐軍除成都府之外數量最多,位置在成都府一北一南,是面對吐蕃和西南諸蠻的戰略要地。但在安史之亂后,悉州、巂州都被吐蕃占領,南北兩個方向的防線都回退了數百里。同時,興起于云南洱海地區的南詔政權依附吐蕃數十年間,屢次攻唐,甚至兵鋒越過大渡河,一度攻陷西南重鎮成都,大掠而歸。韋皋深知自己肩負的重任,他到任后,迅速對蜀地的軍事形勢進行了深入分析。他認為,主要矛盾是吐蕃對唐王朝的大舉入侵,次要矛盾是盛唐時期錯誤的民族政策造成南詔和西南諸蠻投靠了吐蕃,成為吐蕃攻打蜀中的先鋒。要解決吐蕃這個主要威脅,就必須先化解次要矛盾,把南詔和西南諸蠻從敵人轉變為盟友,從而為解決主要矛盾降低難度。這一戰略思想,與當年諸葛亮治蜀戰略相同,都是先定南方,再行北伐。

為了恢復唐王朝在西南諸蠻和南詔的控制力,韋皋采取了政治、軍事手段并用的策略。自貞元三年(公元787年)起,他連年致書南詔,開展爭取工作。韋皋深知南詔在西南地區的重要戰略地位,他通過書信,向南詔王闡述唐朝的誠意與優勢,分析依附吐蕃的弊端。經過多年的努力,至貞元九年(公元793年),爭取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南詔王異牟尋決心歸唐,他把給韋皋的回信寫成3份,派出3批使者,分別出戎州、黔州和安南,最后都到達成都。貞元十年(公元794年),韋皋當即派巡官崔佐時于正月到達南詔首都陽苴咩城(今大理),與異牟尋會盟于點蒼山。盟辭指出:南詔全部歸附唐朝,南詔反唐42年后至是又重歸唐朝。同年,唐朝派袁滋為冊南詔使,到云南冊封異牟尋為“云南王”。這一事件,標志著韋皋成功地將南詔從吐蕃的盟友轉變為唐朝的盟友,大大削弱了吐蕃在西南地區的勢力。

為了維持唐朝與南詔的友好關系,韋皋還主動表示要廢除屬國送子弟至京城充當人質的制度,南詔則一定要送,以示歸唐誠心。韋皋于是在成都辦了一所學校,專供南詔子弟學習,“教以書數”,學成后歸云南,又換一批,連續辦了50年,前后來學習的南詔人達數千人。這一舉措,不僅促進了南詔文化的發展,也加強了唐朝與南詔之間的文化交流與民族融合,進一步鞏固了雙方的友好關系。南詔子弟在成都的學習過程中,不僅學到了唐朝先進的文化知識,還將南詔的特色文化帶回交流,使得兩地的文化相互影響、相互豐富。而且這種文化上的交流也增進了民族之間的了解和信任,為軍事上的協同防御和政治上的穩定合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在成功爭取到南詔的歸附后,韋皋開始將戰略重點轉向對吐蕃的軍事反擊。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韋皋出兵收復被吐蕃占領已久的巂州失地(今SC省西昌市)。巂州地理位置重要,是蜀地南方的戰略要地。韋皋深知收復巂州對于鞏固蜀地防線、打擊吐蕃勢力的重要意義。他精心策劃軍事行動,指揮軍隊與吐蕃展開激烈戰斗。經過艱苦的努力,終于成功收復巂州,重新將其納入唐朝的版圖。這一勝利,不僅恢復了唐朝在西南地區的軍事防線,也極大地鼓舞了唐軍的士氣。收復巂州后,唐朝在西南的軍事布局得到了優化,能夠更好地對吐蕃形成威懾,也為后續進一步的軍事行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韋皋迎來了與吐蕃的一場關鍵戰役。這一年,吐蕃集結十萬主力,對唐朝邊境發動大規模進攻。韋皋毫不畏懼,他親自率領軍隊迎擊吐蕃軍隊。在戰役中,韋皋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軍事才能,他采用靈活多變的戰術,巧妙地調動軍隊,對吐蕃軍隊進行分割包圍。經過多次激戰,韋皋大破吐蕃十萬主力,俘虜吐蕃大相論莽熱。這一輝煌戰績,震驚了整個吐蕃,也讓唐朝在與吐蕃的軍事對峙中取得了重大勝利。韋皋因功被封為南康郡王,世稱“韋南康”。這場戰役的勝利,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它不僅保衛了唐朝的西南邊境,遏制了吐蕃的擴張勢頭,也提高了唐朝在周邊地區的威望。此后,吐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敢輕易對唐朝發動大規模進攻,為唐朝西南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韋皋之所以能夠在軍事上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與他卓越的軍事策略和治軍之道密不可分。在軍事策略方面,韋皋具有敏銳的戰略眼光。他能夠準確分析敵我形勢,制定出合理的戰略計劃。在處理吐蕃和南詔問題上,他采取先解決次要矛盾、再解決主要矛盾的策略,通過政治手段爭取南詔的歸附,從而孤立吐蕃,為軍事反擊創造了有利條件。這種戰略思想,體現了他的遠見卓識和高超的軍事智慧。在戰術運用上,韋皋靈活多變,不拘一格。他善于根據不同的戰場形勢和敵人特點,采用不同的戰術。在與吐蕃的戰斗中,他充分利用地形優勢,采用伏擊、奇襲等戰術,對吐蕃軍隊進行打擊。同時,他也注重軍隊的協同作戰,合理調配兵力,使各部隊之間相互配合,發揮出最大的戰斗力。

在治軍方面,韋皋注重軍隊的訓練和紀律。他深知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的軍隊是取得勝利的關鍵。他加強對士兵的軍事訓練,提高士兵的戰斗技能和身體素質。同時,他嚴格執行軍隊紀律,對違反紀律的士兵嚴懲不貸,使軍隊保持了良好的秩序和戰斗力。此外,韋皋還關心士兵的生活,改善士兵的待遇,贏得了士兵們的擁護和愛戴。他會親自過問士兵的飲食、住宿等生活細節,為士兵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讓士兵們感受到關懷,從而更加愿意為國家和軍隊效力。這種治軍方式使得韋皋的軍隊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在戰場上能夠勇往直前,不畏強敵。

韋皋在軍事上的成就,對唐朝乃至整個中國歷史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唐朝內部,韋皋的軍事勝利保衛了西南邊境的安全,為唐朝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收復失地、擊敗吐蕃,使唐朝在西南地區的統治得到了鞏固,保障了當地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他爭取南詔歸附、促進民族融合的舉措,也加強了唐朝與周邊少數民族的聯系,有利于國家的統一和民族團結。西南地區原本因吐蕃和南詔的侵擾而動蕩不安,百姓生活苦不堪言。韋皋的一系列舉措讓當地恢復了和平與安寧,農業、商業等得以正常發展。百姓們能夠安心耕種、貿易,人口也逐漸增多,城市日益繁榮。而且民族間的交流融合使得文化更加多元,不同民族的藝術、手工藝、科技等相互借鑒,為唐朝文化的豐富和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在國際上,韋皋的軍事成就提高了唐朝的威望。吐蕃作為當時的強大勢力,被韋皋多次擊敗,這讓周邊國家對唐朝的軍事力量有了新的認識。唐朝在國際上的地位得到了提升,為唐朝的外交活動創造了有利條件。原本一些對唐朝持觀望態度甚至有敵意的國家,在看到韋皋的戰績后,開始重新審視與唐朝的關系,紛紛派遣使者前來修好、貿易。唐朝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到了中亞、西亞等地區,絲綢之路上的貿易更加繁榮,文化交流也更加頻繁。

韋皋的軍事思想和戰略戰術,也為后世軍事將領提供了寶貴的借鑒。他的先定南方、再行北伐的戰略思想,以及靈活多變的戰術運用,都對后世軍事理論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后世許多軍事家在研究戰爭策略時,都會參考韋皋處理復雜局勢的方法。例如,在面對多股敵對勢力時,會優先分化瓦解次要勢力,集中力量對付主要敵人;在戰場上,也會根據實際地形和敵軍特點,靈活運用伏擊、奇襲等戰術。而且韋皋重視軍隊訓練和紀律、關心士兵生活的治軍理念,也成為了后世軍隊建設的重要準則。

隨著時間的推移,韋皋在蜀地已駐守多年,盡管年事漸高,但他守護西南邊境的決心絲毫未減。在他的治理下,蜀地的軍事防御體系愈發完善,經濟也在和平的環境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軍事防御工事不斷加固和擴建,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的防御網絡。各個關卡、堡壘之間相互呼應,能夠迅速傳遞軍情和支援作戰。同時,經濟上,農業生產技術得到改進,水利設施不斷完善,糧食產量大幅增加。商業活動也十分活躍,蜀地的絲綢、茶葉、瓷器等特產遠銷各地,城市中店鋪林立,市場繁榮。

然而,朝廷內部的政治斗爭卻始終暗流涌動。貞元末年,唐德宗身體每況愈下,朝廷中各方勢力開始蠢蠢欲動,為未來的權力分配明爭暗斗。韋皋雖然遠在蜀地,但他也敏銳地察覺到了朝廷局勢的微妙變化。他深知朝廷的穩定對于國家的重要性,也擔心政治斗爭會影響到自己苦心經營的西南防線。他一方面密切關注朝廷動態,收集各方情報;另一方面,加強蜀地的軍事戒備,以防萬一。

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唐德宗駕崩,太子李誦即位,是為唐順宗。唐順宗即位后,任用王叔文、王伾等人進行改革,史稱“永貞革新”。這場改革旨在打擊宦官勢力、抑制藩鎮割據、加強中央集權,但卻觸動了許多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韋皋對這場改革有著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他深知唐朝內部存在的諸多問題亟待解決,改革是必要之舉;另一方面,他也擔心改革過于激進會引發社會動蕩,影響到西南邊境的穩定。于是,他采取了一種相對中立的態度,密切關注著改革的進展。他希望改革能夠在平穩有序的狀態下進行,既能解決問題,又不會對國家造成太大的沖擊。

此時,韋皋已因病體纏身,但他依然心系朝廷和蜀地的安危。他上書唐順宗,表達了對朝廷穩定的關切,并希望改革能夠穩步推進。然而,改革的進程并不順利,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集團聯合部分藩鎮勢力,對改革派進行了猛烈的反擊。在這種復雜的局勢下,韋皋的立場顯得尤為重要。一些改革派人士希望得到韋皋的支持,而宦官集團和保守勢力也在試圖拉攏他。但韋皋始終堅守自己的原則,他不愿意卷入朝廷內部的政治斗爭,而是將主要精力放在了維護蜀地的穩定和防御吐蕃的再次入侵上。他明白,無論朝廷內部如何爭斗,西南邊境的安全都不能有絲毫懈怠。

同年,韋皋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一歲。他的離世,對于蜀地和唐朝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朝廷追贈韋皋為太師,謚號“忠武”?!爸椅洹边@一謚號,是對韋皋一生忠誠和卓越軍事成就的高度肯定。他一生忠于唐朝,為保衛國家的西南邊境付出了畢生的心血,無論是在抵御吐蕃入侵,還是在處理與南詔等少數民族的關系上,都展現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氣。這個謚號不僅是朝廷對他的認可,更是歷史對他功績的銘記。

韋皋去世后,他所建立的軍事防御體系和民族政策依然在蜀地發揮著作用。他爭取南詔歸附、促進民族融合的舉措,使得西南地區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保持了相對和平的局面。南詔與唐朝的友好關系得以延續,雙方的經濟文化交流更加頻繁。南詔繼續派遣子弟到成都學習,唐朝的文化、技術不斷傳入南詔,促進了南詔的進一步發展。同時,南詔的特色文化和特產也傳入唐朝,豐富了唐朝的文化和物質生活。

在軍事方面,他訓練有素的軍隊和完善的防御設施,讓吐蕃不敢輕易再次進犯。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軍事設施需要不斷修繕和更新,但韋皋所奠定的基礎為后來的防御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繼任的節度使們大多遵循韋皋的軍事策略和防御體系,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改進。他們繼續加強軍隊訓練,維護防御工事,使得西南邊境始終保持著較強的防御能力。

他的軍事思想和戰略戰術也被后世的將領所研究和借鑒。他先解決次要矛盾、再解決主要矛盾的戰略思想,以及靈活多變的戰術運用,成為了中國軍事史上的寶貴財富。許多軍事院校將韋皋的戰例作為教學案例,讓學員們從中學習到如何在復雜的局勢下制定合理的戰略和戰術。學員們通過分析韋皋在處理吐蕃和南詔問題上的決策過程,學會了如何準確判斷局勢、抓住關鍵問題、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

此外,韋皋在蜀地興辦學校、促進文化交流的舉措,也對當地的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南詔子弟在成都學習后,將唐朝的先進文化帶回了南詔,促進了南詔文化的繁榮。同時,蜀地也受到了南詔文化的影響,兩地的文化相互交融,豐富了中國西南地區的文化內涵。在文學、藝術、科技等方面,都出現了新的發展和創新。例如,在文學上,出現了融合唐朝詩歌和南詔民間故事的作品;在藝術上,繪畫、雕刻等技藝吸收了南詔的特色元素,更加豐富多彩。

從正面來看,韋皋是唐朝的一位杰出將領和政治家。他在蜀地二十一年,成功地抵御了吐蕃的入侵,收復了失地,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他通過政治手段爭取南詔的歸附,促進了民族融合,為唐朝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關心士兵和百姓的生活,注重軍隊的訓練和紀律,贏得了廣泛的愛戴和支持。

然而,也有一些人對韋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認為韋皋不過百里之才,雖然看似立有大功,實則其所作所為后患無窮。這種觀點主要是基于王夫之對歷史的獨特解讀和對韋皋某些決策的不同理解。但這種觀點在歷史上并不占主流,大多數人還是認可韋皋的功績和貢獻。王夫之可能更多地從宏觀的歷史發展和政治格局角度出發,認為韋皋在蜀地的長期統治可能會形成一定的地方勢力,對中央集權產生潛在的威脅。但從當時的實際情況來看,韋皋的存在對于穩定西南邊境、抵御外敵入侵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汉县| 彝良县| 辽宁省| 新兴县| 弥勒县| 施秉县| 兰溪市| 周至县| 宜兴市| 且末县| 锦州市| 会东县| 迁西县| 上饶市| 仁布县| 德化县| 太湖县| 遂宁市| 乌鲁木齐县| 高州市| 陵川县| 阿拉善盟| 兴安县| 四川省| 华容县| 大荔县| 墨江| 岱山县| 明光市| 吕梁市| 来安县| 富蕴县| 呼伦贝尔市| 吉安市| 邹平县| 洮南市| 休宁县| 班戈县| 全州县| 石景山区| 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