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鐵衣醫院牛波衣!
- 醫生:發薪就能變強
- 不務正爺
- 2551字
- 2025-04-24 00:02:00
手術還在繼續,接下來就是常規的收尾了。
只是,夏竹整個人都難以平靜,這鐵衣醫院的燒傷科也太厲害了。
夏竹竟然生出了一個可怕的念頭,那就是想去這個醫院,加入這個團隊!夏竹想了想,馬上將這臺手術鏈接轉發給了自己的導師。
紫金港大學第一醫院燒傷中心的主任,沈國峰。
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華國醫學會燒傷外科學分會常務委員,華國醫師協會燒傷科醫師分會副會長,更是浙省醫學會燒傷外科分會前任主任委員。
沈教授的科研影響力同樣驚人。主持多個國家級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敷料在創面修復中的應用》等。
更是華國燒傷科行業標準制定者之一,參與了《華國燒傷雜志》指南5部!
先后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華國醫師獎(全國燒傷科僅2人獲此殊榮)。
沈國峰也是浙省衛生高層次人才,《Burns & Trauma》副主編(亞洲唯一編委)
國際燒傷學會(ISBI)教育委員會委員!
夏竹分享給自己的導師,正好導師在籌備微粒皮移植技術優化的課題,同時也在主導制定《華國慢性創面診療的專家共識》。
顯然,這個鐵衣醫院的全新的雙通道負壓引流技術,完全可以入選和參與這些大課題,以及專家共識的制定。
夏竹發完之中,對于這個鐵衣醫院,以及這個主刀醫師來了興趣。
一搜索,夏竹看到了鐵衣醫院的招聘啟示。
“《禾城鐵衣醫院燒傷科:微粒皮移植技術課題組招聘公告:》”
“因學科發展及科研項目需求,現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優秀人才,共同推進微粒皮移植技術的臨床轉化與創新研究。”
看著這個招聘啟示,要不是看過了手術直播,夏竹絕對會嗤之以鼻的,畢竟,這種私立醫院有什么科研能力,更別說什么推進微粒皮移植技術的臨床轉化和創新研究了。
只是,看過了那臺手術之后,夏竹已經不敢小瞧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醫院了。
再往下看招聘的內容,夏竹更是有些驚訝。
“我去,這個課題組的招聘要求也太高了吧!這科研助理都要求第一學歷211及以上!”
夏竹對比了下,自己還真就只符合這個科研助理的崗位,連實驗室技術員都不符合要求。
“好家伙,不知道還以為是帝都積水潭燒傷科的課題組招聘呢!”
然后又看了看薪資待遇,夏竹又是一陣驚喜。
橫向對比禾城市第一醫院燒傷科的醫學博士第一年的薪酬,按照禾城事業單位統一的職級工資,基本工資也就12萬,算上績效獎金也就6-8萬,合計也就在20萬左右。
但是,這個鐵衣醫院僅僅是一個課題組的科研助理角色,就有基本工資15萬,還有6萬績效,2萬年終獎,加上科室分紅,關鍵是還有一筆人才補貼20萬(一次性)。
按照鐵衣醫院燒傷科的規定,還有年度營收的3%的科室分紅獎勵,要是課題出成果了,還有額外的科研獎勵。
雖然家境殷實,但是看到這種極具競爭力的薪酬,夏竹都心動了。
這么一年下來,不算人才補貼,綜合年薪都有30萬+!
夏竹對于鐵衣醫院越來越感興趣,看起了鐵衣醫院的介紹。
“它的前身還是余鎮臨時傷病醫院,難怪燒傷科一枝獨秀!”
夏竹又想到了方才手術之中的手術室各種先進設備的配套,看來這家私立醫院,真的是將燒傷科當做王牌科室,投入不菲。
思考了一番之后,夏竹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
她準備參加市一醫院,市二院的招聘考試之外,同步的去參加鐵衣醫院的招聘。
這種想法,要是讓她的同學朋友知道,一定會以為她瘋了。放棄三甲醫院的工作,去競聘一家二級乙等的私立醫院的科研助理崗位!
...
...
觀看這臺手術的除了夏竹這種醫學生,還有很多的社會人士。
尤其是之前馬舒雅直播間的觀眾。
他們也很好奇,這臺手術會完成的怎樣。
只是這其中大部分都是普通觀眾,對于專業手術不太懂。只能夠盲目的進入直播間觀看其余業內人士的彈幕評價。
剛開始的時候,一水的屏幕都是各種質疑和嘲諷的。
“這鐵衣醫院還真以為砸點錢就能夠完成這種高難度的微粒皮移植手術?”
“要不是聽馬舒雅之前的介紹,還以為這個團隊真的是成熟的手術團隊了。這些設備都是剛剛安裝調試沒多久吧?這也敢手術,真是膽子大!”
“剛剛從市二院燒傷科的宋主任抖音號過來,宋主任斷言,這臺手術會以慘淡收場。要是鐵衣醫院邀請省內專家來飛刀還有治愈的可能性。不然,大概率術后會出現感染,微粒皮成活率低下的問題。”
只是,隨著手術的進行,彈幕的風向變了。
“我去,這還是使用頭皮來進行移植,真夠膽大的...唉?這么輕易就成功了?”
“這設備億點點先進啊,就花了三分鐘不到?和我一樣快啊。”
“鐵衣醫院還真是下成本啊。這種纖維蛋白膠,可是價格高昂,療效也是有目共睹的。”
“吳江主任還是挺厲害么!”
“你們發現沒有,吳江主任的操作之中,有著許多的小技巧,其中一些我好像在省內一些知名專家手術視頻操作技巧中看到過。”
“這微粒皮移植,怎么在吳主任的操作下,變得簡單起來了。”
一開始這些評論還是正常的夸贊的話,等來到了雙通道負壓封閉的時候,整個彈幕都沸騰了。
“這,這,這...”
“高能預警,高能預警!這種操作,我怎么見都沒見過。”
“燒傷科的同仁們,我怎么感覺,我們在見證某種了不起的時刻?”
“這到底是什么操作,我是禾城市一醫燒傷科資深主治了,根本沒有見過這樣子負壓引流的!”
“大家都知道傳統的負壓引流,尤其是在馬國梁這種復雜性創面上,很容易在持續吸引的過程中出現堵塞,無法徹底清除創面內的分泌物,壞死組織及滲出液的情況,繼而影響愈合效率。”
“而吳江主任的這種操作,通過雙通道完美的克服了這些難點。”
“我靠,兄弟們,我們上當了。這個馬舒雅是鐵衣醫院的托吧,通過這種方式引流,來觀摩這種首發的前沿手術。”
“原來如此,這馬舒雅還真是演技派。不過,這種手術還真的是值得這么多人來見證。”
“我只能說,鐵衣醫院牛薄衣,吳江主任團隊牛薄衣!”
“這種慢性難愈性創面,即便是在杭城的三甲醫院都不可能處理的更好了。”
“雖然,之前是被馬舒雅的視頻吸引過來的,但是看了之后,真的想說,這樣的手術真的應該好好的宣傳曝光,讓更多人來觀摩!”
“好了,破案了。這所謂的馬舒雅不過是鐵衣醫院的高級引流演員。大家都被騙了,接下來都好好的膜拜和欣賞吳江主任的手術!”
“這個手術視頻,一定要轉發到各自的微信群里面,讓大家都來膜拜膜拜!”
輿情就在這般的膜拜和佩服中結束。
馬舒雅的抖音上,許多人開始了留言:
“馬姐姐,你還真是個優秀的演員,害得我真的對鐵衣醫院咬牙切齒。沒想到這是你們的一出廣告。佩服!”
“馬姐姐,你們醫院還真是厲害。手術水平厲害,營銷能力更是一絕!”
“不管怎么說還是恭喜患者徹底治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