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解釋一下
- 三國:我攜交州扶季漢
- 為買鍵盤寫小說
- 1535字
- 2025-05-08 12:55:09
額,有個事情還是說一下吧,就是最近老有“讀者”說,主角割據一州,有百萬人口的軍閥,去投靠劉備,就不怕被清算嗎?
這明顯不合理,更有甚者說,輔助流就是當狗的,我真的無語了。
我也不清楚這些“讀者”有沒有看書,或者是專門單純看不慣輔助流,來噴的。
我想說,各人有個人認知,各人的喜好,
你理想高大,喜歡看稱王稱霸吊打群雄,起點這類書大把,
真沒必要在我這沒啥流量的小破書下面,罵狗之類的?
不是人人都可以當皇帝吧,各人能力不同,擅長不同,
有人天生就能團結他人,當一方領袖;
有人天生身材高大、猿臂蜂腰,就是沖鋒陷陣猛將;
有人天生謀略出眾,但是實操拉胯,只是個當個謀士。
但是大部分人我認為都是天生打工圣體吧,你罵這些人是狗,你是不是連自己都罵呢?
陋作書名很明顯是輔助流,你不喜歡,何必進來呢?
再說說攜一州,投靠劉備怕不怕清洗的問題。
首先交州偏遠,富而不強,遲早會被統一,不可能長期獨立割據,這個大家都認可吧。
那問題就簡單了,你投孫權嗎?那不就是歷史重現,殺你全家……
投曹操?過不去啊,劉表攔著呢,你交州連劉表部將吳巨都干不過,怎么干劉表?
所以我覺得投劉備就是最好結果。
至于說怕不怕被劉備清洗,我覺得可能性不大。
當然,又有人說作者下場拉,寧愿相信古人人格魅力操守,也不相信人性內心存在的自私。
我并不否認人性陰暗面,但是也不能說就要完全否定人類的操守和人格魅力吧。
漢末三國時期,春秋遺風尚存,統治者對于自己承諾之事,大部分還是會遵守的,對有功于己的功臣,不會做的太難看。
跟書中主角差不多的例子也不少,劉秀時期的竇融,是不是割據一方的諸侯?
他被劉秀清洗了嗎?
竇融歸漢之后有多風光:
竇氏一門貴顯,“一公、兩侯、三公主、四二千石,相與并時。自祖及孫,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數,于親戚、功臣中莫與為比。
就算他兒子坐罪下獄而死,那也是劉莊時期了,而且是矯詔大罪,沒誅九族都算皇帝大度。
哪怕如此,皇帝也就把他們家權削了,竇融老婆,孫子一樣被接回洛陽贍養,
后來竇氏更是出了皇后,大將軍。
同樣的,交州的任延、錫光,實際上也是割據一方,歸漢后,遭到清洗了么?
可能覺得劉秀太遠,那近時代的曹操勢力,臧霸不遠吧。
他在曹操手下純粹就是半獨立狀態,打仗出兵,我去,官員任免,賦稅我自己收,
也沒見他遭到清洗啊。
就算到了曹丕篡位收權,臧霸依舊高官厚祿,
到了曹叡,臧霸家族仍舊沒被清洗吧。
另一個宗教愛好者張魯,人家更是把當時統治者“談道色變”的道教中“五斗米道”,發展成信眾滿中原的大教,你跟我說他受到清洗?
孫權嘛……
不說也罷,連自己哥哥的封號才是長沙桓王,真心沒啥說的。
所以才投靠劉備不是。
削權,肯定會做,但那是統一天下,政權穩定之后。
你劉備現在連地盤都沒有,有人投資你,你還要殺人,腦殘嗎?
劉備雖然政治手段不如劉邦劉秀,打仗也不去曹操,
但是人家對手下好,這是沒得說吧,
廖立不戰而逃,劉備仍舊與之高官,
糜芳投降,糜竹作為兄長,仍舊不受牽連,
黃權投魏,家人依舊受重用……
能在臨終前說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人,我真不信他能做出還在爭霸時候,就去清洗自己人的蠢貨。
至于劉禪,我記得他好像就殺過兩個大臣,一個罵諸葛亮,一個污蔑太后的?
也做不出那種要清洗士家的事吧?
就算士家在天下一統后被削權,那也被孫權滅全家好吧?
所以我覺得攜一州投劉備,沒啥問題吧,邏輯自洽,社會背景契合。
春秋遺風徹底當然無存,我印象中應該是五胡亂華之后,全國上下一切不講規矩……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認知,說我學識淺薄也好,太過天真也罷,無非各人認知不同而已。
真沒必要罵喜歡輔助流的是當狗。
人生不全都是黑暗、算計、污垢……
當然,也不全都是光明、坦誠、純潔……
真沒必要為了個人認知不同,而惡言相向。
人,還是陽光點好,對自己好,對別人也好,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