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0章 安排

高涼縣,

李氏府門之前,甲士林立,

士燮、士?兄弟,以及李氏諸人會坐堂下。

位坐上首者是個皓首老者,此人右側臉頰有處凹陷,肉色艷紅,當為年輕之時被箭傷所至,

手掌寬大,一看便是常握刀劍之人。

如今觀他手握茶杯,輕啜慢飲的樣子,卻又具有儒門之士獨有的那種風雅。

這皓首老者當然便是前交州刺史,李進。

茶湯下肚,潤過喉嗓之后,李進看向恭敬端坐的士燮:

“刺史暴政,以致諸雒暴動,

舉州烽火之下,威彥能跨州越海,援救合浦,老夫實在感激不盡……”

士燮之父士賜,年少之時便與李進為友,賜常以兄事進,兩人常常相互拜訪,探討學問,

士氏、李氏也算是通家之好,故李進以表字稱呼士燮,而不是官職。

“不知下一步,威彥欲作何打算啊?”

士燮先朝李進行了一禮,答道:

“燮欲提兵北上,合兵高要,先平南海,不知子賢公以為如何?”

李進聞言,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阿賜這長子治學穩重,治政穩重,未曾想到治軍也如此穩重。

當下合浦郡下轄五城,在錄戶籍兩萬五千余戶,人口不足九萬,

郡中百姓主要集中于商貿重鎮徐聞,以及郡城合浦,兩縣各有籍口萬余戶,其余三縣合計不足四千戶。

當然,這只是在官府掌控中的漢越人口……

至于合浦郡真實人口,肯定不止這點,否則賊軍也不可能拉出三千余人攻擊高涼。

農耕時代,在籍人口多少,是當地開發程度最直觀的表現,也是當地糧產多寡的結果。

然在合浦郡,人口最多的徐聞縣地處半島,是得益于水陸交通轉換,而發展成的當時商貿重鎮,糧食產區并不大,全靠商貿轉運。

人口最少的朱盧縣,是合浦郡北部都尉治所,

它是為控遏蒼梧連接合浦的北朱水,以及南盧水而建立的縣置,

也就是座軍城,糧食產量僅供當地支用。

高涼縣和與之相鄰的臨允縣,則是為控制合浦郡通往南海郡,以及蒼梧郡東部官道要隘而設立,

朝廷之前甚至在此單獨設立了高涼郡,由于人口稀少,產糧不足,后又并入合浦。

也就是說合浦郡真正產糧之地,其實就是郡城周邊,其余縣城要么產糧只能自給,要么就需外運糧食,

而合浦郡城現在又為賊軍所據,士燮若是以四千交趾郡兵圍攻合浦,沒有數月,是南下攻下的。

這數月之間,欲靠失去產糧之地,受兵禍后的殘破諸縣,來供養自交趾而來的四千余人,去收復賊多糧足,且據城而守的合浦是不現實的。

故而士燮說提兵北上,先攻南海,在李進這個老行伍看來,自然是十分穩當且正確的方略。

而坐于側首的中年儒士卻有些不解:

“府君既已兵至合浦,為何不一鼓作氣,蕩清賊寇,反而舍近求遠,先去南海呢?”

李進搖了搖頭,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區別,

自己比阿賜于仕途走得更遠,卻也差距不大,

但兩家子侄,起點不同,卻已是云泥之別,

李琴侍衛宮中,頗受先帝喜愛,卻未任重職;

士燮游學中原,受黨錮之禍,卻仍能尋機上遷……

據說,他幼子更是被稱神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阳县| 庆阳市| 崇仁县| 苏州市| 云浮市| 沙湾县| 潞城市| 香河县| 绥滨县| 义乌市| 松阳县| 蒙城县| 泽州县| 德令哈市| 长岭县| 淄博市| 泰来县| 宁城县| 台东县| 合作市| 镇远县| 谷城县| 赣榆县| 稷山县| 深水埗区| 惠东县| 安义县| 云霄县| 商都县| 揭西县| 历史| 达州市| 哈尔滨市| 二手房| 扶绥县| 中超| 舒城县| 平利县| 新巴尔虎右旗| 大厂| 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