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教子
- 三國:我攜交州扶季漢
- 為買鍵盤寫小說
- 1005字
- 2025-05-04 23:58:05
士燮領(lǐng)著士紹,在部曲護衛(wèi)之下,行進于龍編城中。
此時的龍編,再無之前繁華,已是廢墟遍地,家家戴孝………
看著不斷朝自己行禮的城中百姓,士燮面色越發(fā)難看,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此乃何意?“
士燮聲調(diào)平靜,步伐平穩(wěn),仿佛只是在考教幼子一個再平常不過的問題。
士燮所言出自《禮記》,是先賢認為世人要如何做才能天下大同的一種見解。
此番說出來,自不是要教士紹去做那讓天下大同的壯舉,
而是為教育士紹,要多想想百姓,他們也有親人。
士紹自然清楚此中含義,更明白自己這便宜老爹此番是真的生氣了,
在這平靜語調(diào)之下,隱藏著難以撲滅的怒火。
他也不敢接話。
士燮見士紹模樣,不由覺得自己很失敗。
作為一名操守、德行上佳的大儒,親手教導(dǎo)的兒子,卻做出以州城為餌,百姓為刀,這等兵家才會做出的殺伐之舉,他自是十分失望。
倒不是他輕看兵家,而是幼子此舉太過激進。
遂嘆了口氣:
“州城差點為賊為奪,百姓死傷數(shù)千,公私廬舍毀壞難計……
阿豕可知,這些本都可避免?
只需等待數(shù)日,為父率兵回援,區(qū)區(qū)賊眾,何足掛齒。。。“
士紹知道父親什么意思,但當(dāng)時萬余賊兵圍城,士燮所譴信使被賊兵所擒,將要班師凱旋消息并未及時傳回郡中。
且觀前日賊兵內(nèi)斗之時,展現(xiàn)而出的勇悍,父親所率郡兵,還指不定是否是一萬多叛賊對手呢,
即便將賊兵擊潰,爾等逃散之后,對郡中造成的危害,只怕更甚其在郡城所為。
但士燮明顯在氣頭上,他便也不敢爭辯,
況且士燮都要率兵離郡前去合浦,解救三叔父士?了,
臨行之前還不忘諄諄教導(dǎo),顯是不放心自己,
這般拳拳愛子之心,士紹便也只得隨著他心意達道:
“孩兒知錯,以后自當(dāng)多為百姓作想……“
士燮不置可否,他如何不知自己兒子什么心性,
只怕這聲知錯只是口頭而言。
“刀劍可平亂,仁心方能定邦……
此次諸郡動亂,便是刺史不施仁心所致,
阿豕前番大罵刺史,怎地當(dāng)下自己卻濫用絕謀?”
不就說我雙標(biāo)嘛,你又不了解當(dāng)時情況……
士紹仍不覺得當(dāng)時自己做錯什么,
當(dāng)下郡城百姓確實挺慘,但是跟以后的損失比起來,士紹覺得完全可以接受。
也就是府庫在賊軍撤退時被其燒毀,導(dǎo)致龍編城中難得出現(xiàn)了糧荒。
不過這都是能夠解決的……
交趾郡茍漏、羸婁、西于、龍編四縣遭受兵禍,但其余諸縣卻少有波及。
可先向其他諸縣征收明年稅賦,足夠當(dāng)下郡中支用。
唯一問題便是兵甲缺乏了。
盡管擊敗賊軍,將其劫奪楊氏商隊所得兵甲收回,
但其在作戰(zhàn)時導(dǎo)致的損壞,是需要修復(fù)的,也需要花費大量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