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心思
- 三國:我攜交州扶季漢
- 為買鍵盤寫小說
- 1343字
- 2025-07-22 23:58:18
文聘,字仲業,荊州南陽人,乃劉表入主荊州以來首批起用的本地戰將,也是劉表手下少數能獨擋一方大將。
自被劉表檢拔以來,對其忠心耿耿,劉表也因其忠心,派他鎮守江夏北地,既有憑其北抗曹操之因,亦有要其制衡黃祖之心。
歷史上劉表死后,曹操奪取荊州,劉琮投降,并發書文聘投降,他也未立即照辦,而是奉劉表遺囑與曹軍對抗,
待到曹操奪取江陵,荊南、荊北盡皆投降,曹軍渡過漢水,文聘才背離劉琦,自江夏前往曹操處投降,足見其忠其勇。
文聘鎮守江夏十數年,與郡北威望厚重。
尤其在張遼攻略江夏山北平春、澠縣、軑縣、西陽四縣后,文聘地位變得尤其重要,正是有他鎮守著冥厄、大遂、直轅三關,才免使曹軍從江夏直接攻取荊州。
當下黃祖陣歿,文聘便成了江夏唯一支柱,劉琦竟不將其籠絡,實在讓士紹無語。
當下士紹便道:
“府君此舉欠妥,文仲業州牧之臂膀,江夏之擎柱,今府君入主江夏,對其多有倚靠,怎么能如此怠慢?豈不有污府君賢明?”
劉琦這人雖才能不顯,卻是個聽聞勸的性子,聽聞士紹勸諫,再一思索,卻是覺得自己前番行徑不妥:
“子麟所言極是,那吾今日便北上拜訪文仲業如何?”
士紹搖了搖頭,說道:
“府君倒也毋需如此匆忙……
紹先為府君前探,府君只需在將州郡事務交代之后,經涢水北上襄陽,順便拜訪文仲業即可。”
確實,在古代若非親近之人,不遞名刺直接拜訪,是極為失禮舉動。
況且劉琦畢竟是江夏太守,州牧之子,乃文聘上差,著急忙慌專門前去拜訪便又落了下乘,
反不如讓士紹先去拜訪,畢竟其為劉琦佐吏,無甚正式官職卻又能代表劉琦,專門跑一趟通知文聘,就不會那么失禮。
文聘當下駐扎之地,位于涢水之畔安陸,劉琦回返襄陽,不走最為方便漢水,而經涢水,這又顯示出劉琦對文聘看重。
劉琦稍一思索,便明白士紹用意,笑著夸贊:
“幸有子麟提醒……”
士紹微笑朝劉琦拱手:
“此為屬下應有之義……”
就在劉琦在安陸籠絡文聘之時,收到劉琦將自江夏回襄探疾劉表消息,讓蔡氏兄妹慌了神。
他們雖能隔絕劉表與外界消息,但畢竟時日尚淺,劉表也非病得意識全無,
當下劉琦要回來消息在襄陽傳得沸沸揚揚,蔡夫人也不可能如歷史上那般阻止劉琦這親兒子探望劉表,
須知歷史上劉表當時已病入膏肓,蔡夫人又到處散布劉表不喜,欲立劉琮為嗣消息,
加上蔡、蒯二氏又控制襄陽、章陵兵馬,才能將劉琦阻于襄陽。
當下劉表雖病重,卻還非不能理事,劉琦又手握重兵,加上樊城劉備,蔡夫人是斷不敢如此行事的。
已知無法阻止父子見面的蔡夫人只得將近兩月截阻的劉琦、劉備、士紹書信交于劉表。
劉表正在劉琮侍奉下喝湯藥,見蔡夫人拿出一堆書信,本就因藥味苦澀緊皺的眉頭,更是皺成了倒八字。
見劉表模樣,蔡夫人解釋道:
“此為近兩月來樊城、江夏、南郡書信,前些時日因府君抱恙,故而不敢那這些糟心之事打攪夫君,今日夫君病勢好轉,妾方敢交于夫君。”
劉表聞言倒也未曾懷疑,自黃祖敗亡以來他便身體欠佳,又驚聞曹操捷勝,身體更是一日不如一日,
聽聞蔡夫人這番解釋,只是輕斥道:
“婦人短視……州郡之事豈能因些許小恙耽擱,快拿來與我!”
帶看完書信,發現除劉琦問好書信,便是劉備、劉琦、林檎軍事調整情況,并無甚重要變故,方才放下心來。
“日后有書信往來牧府,夫人莫要再自作主張。”
蔡夫人恭順點頭,心底卻對劉琦反應如此迅速深恨至極。
“看來琮兒州牧之位希望渺茫……只能另作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