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69章 卷一百八十八·金熙宗本紀(jì)

景宣皇帝名叫宗峻,原本名為繩果,是太祖的第二個兒子。他的母親是圣穆皇后唐括氏,為太祖元妃。在太祖的眾多兒子中,宗峻的嫡出身份最為正統(tǒng)。

天輔五年(公元1121年),忽魯勃極烈杲統(tǒng)領(lǐng)各路大軍攻取中京,宗峻另外率領(lǐng)合紥猛安,接受金牌。攻克中京后,便與杲一起到鴛鴦濼襲擊遼主。遼主逃往陰山,耿守忠救援西京,宗峻與宗翰等人擊退了他。西京城南有佛塔,敵軍先占據(jù)了那里,從上面向下射箭,金兵士卒多有受傷。宗峻說:“先拿下這里,那么西京就能攻克。”不久攻打佛塔并將其攻克,隨后攻下西京。太祖駕崩后,宗峻與兄長宗干率領(lǐng)宗室群臣擁立太宗。天會二年(公元1124年),宗峻去世。

熙宗即位后,追上尊謚為景宣皇帝,廟號徽宗。將其改葬于興陵。海陵王弒君自立后,把熙宗降為東昏王,宗峻也被降為豐王。世宗恢復(fù)熙宗的廟號和謚號,尊宗峻為景宣皇帝。宗峻有兒子合剌、常勝、查剌,其中合剌就是熙宗。

睿宗立德顯仁啟圣廣運文武簡肅皇帝名叫宗堯,最初名為宗輔,原本名為訛里朵,大定時上尊謚,追改現(xiàn)在的名字。他身材魁梧,神態(tài)威嚴(yán),人們見了都心生敬畏。他性格寬厚,喜歡施予恩惠,崇尚誠實。太祖四處征戰(zhàn)時,各個兒子都統(tǒng)領(lǐng)軍隊,宗堯卻常在營帳中參謀。

天輔六年(公元1122年),太祖親自出征,太宗留守黃龍府,安福哥引誘新投降的百姓叛亂,宗堯與烏古乃前去討伐并平定了叛亂。南路軍帥鶻實答因貪污敗露,宗堯前往核查,眾人都稱贊他處理公平恰當(dāng)。

天會五年(公元1127年),宗望去世,宗堯擔(dān)任右副元帥,駐軍燕京。十一月,分派眾將攻打宋朝,宗堯從河間出發(fā),攻略淄州、青州等地。六年正月(公元1128年),宋朝馬括率領(lǐng)二十萬軍隊到達樂安,宗堯率領(lǐng)軍隊擊敗了他們。聽說宋主在揚州,當(dāng)時春耕剛剛開始,宗堯留下大軍在黃河兩岸屯田后回師,駐軍山西。二月,移剌古在大名擊敗宋朝臺宗雋、宋忠的五萬軍隊,第二天再次擊敗他們,俘獲宗雋、宋忠后返回。冀州人趁夜出兵襲擊照里的營地,照里將他們擊敗。宋主上表求和,卻又暗中寫信引誘契丹人、漢人。金下詔攻打宋朝。宗堯從河北出發(fā),攻下滑州,奪取開德府,攻打大名府并將其攻克,平定了河北。

當(dāng)初,攻打宋朝時,河北、河?xùn)|眾將意見不一,有人想先平定河北,有人想先平定陜西,太宗兩種策略都采用了。宗翰在濮地與宗堯會合,平定河北后,便奪取東平及徐州,將宋朝在徐州官庫中從江淮運來的金幣全部分給各軍,劉豫也以濟南投降。派拔高速等人到揚州襲擊宋主,宋主得知消息,在拔高速到達揚州的前一晚就已渡江。宋主于是貶去帝號,再次寫信請求保存社稷,此事記載在《宗翰傳》中。隨后宗弼追擊宋主,宋主渡江進入杭州,又逃到海上,宗弼才返回。

此時,婁室所攻下的陜西城邑總是反叛,宗翰等人說:“之前討伐宋朝,所以把西路軍合并到東路軍,而陜西五路兵力強勁,應(yīng)當(dāng)合力攻取。如今撻懶平定江北,宗弼率領(lǐng)兩萬精兵先前往洛陽。八月前往陜西,或者讓宗弼率軍前去,或者從宗輔、宗干、希尹中派一人前往。”皇上說:“婁室以前所到之處總是能成事,如今專門征伐陜右,難道是厭倦戰(zhàn)爭而愛惜自己嗎?你們要齊心協(xié)力啊!”于是下詔讓宗堯前往。

當(dāng)時,宋朝張浚的軍隊奪取陜西,宗堯到洛水整治軍隊,張浚有騎兵六萬,步兵十二萬駐扎在富平。宗堯到達富平,婁室為左翼,宗弼為右翼,兩軍并進,從中午一直戰(zhàn)斗到傍晚,共交戰(zhàn)六次,擊敗了宋軍。耀州、鳳翔府都前來投降。于是攻下涇、渭二州。在瓦亭擊敗宋朝經(jīng)略使劉倪的軍隊,原州投降。撒離喝攻破德順軍靜邊寨,宋朝涇原路統(tǒng)制張中孚、知鎮(zhèn)戎軍李彥琦獻城投降。宋朝秦鳳路都統(tǒng)制吳玠駐軍在隴州邊境,招討都監(jiān)馬五將其擊退,攻下一個縣后返回。宗堯進兵使甘泉等三堡投降,占領(lǐng)保川城,擊敗宋朝熙河路副總管的三萬軍隊,繳獲一千多匹馬,攻克安西等二寨,熙州投降。分派左翼都統(tǒng)阿盧補、右翼都統(tǒng)守弼招撫尚未攻下的城邑,于是得到鞏、洮、河、樂、西寧、蘭、廓、積石等州,定遠、和政、甘峪、寧洮、安隴等城寨以及鎮(zhèn)堡蕃漢營部四十多個,于是涇原、熙河兩路都被平定。離喝使慶陽府投降,慕洧以環(huán)州投降。平定陜西五路后,便挑選六千騎兵,讓撒離喝在要沖之地屯兵。之后班師回朝,宗堯與宗翰一起到京師朝見,擁立熙宗為諳版勃極烈,宗堯擔(dān)任左副元帥。

天會十三年(公元1135年),宗堯行軍到媯州時去世,年僅四十歲,陪葬睿陵,被追封為潞王,謚號襄穆。皇統(tǒng)六年(公元1146年),進封為冀國王。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追贈太師、上柱國,改封許王。世宗即位后,追上尊謚為立德顯仁啟圣廣運文武簡肅皇帝,廟號睿宗。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改葬于大房山,陵號景陵。

熙宗弘基纘武莊靖孝成皇帝,名叫亶,原本的名字是合剌,他是太祖的孫子,景宣皇帝的兒子,母親是蒲察氏,在天輔三年(公元1119年)出生。天會八年(公元1130年),諳班勃極烈杲去世,太宗很長時間都沒有決定好繼承人選。天會十年(公元1132年),左副元帥宗翰、右副元帥宗輔、左監(jiān)軍完顏希尹入朝,和宗干商議說:“諳班勃極烈的位置空缺已久,如今不早點確定,恐怕會授予不合適的人。合剌是先帝的嫡孫,應(yīng)當(dāng)立他。”他們多次一起向太宗請求,太宗才同意。四月庚午日,太宗下詔說:“你是太祖的嫡孫,所以任命你為諳班勃極烈,不要自認(rèn)為年幼,就沉迷于孩童游戲,一定要敬重自己的品德。”諳班勃極烈這個官職,太宗曾經(jīng)擔(dān)任過,等到他登上皇位后,就把這個官職授予了弟弟杲。杲去世后,皇帝決定合剌為儲君,所以就下了這樣的任命。

天會十三年(公元1135年)正月己巳日,太宗駕崩。庚午日,合剌即皇帝位。甲戌日,下詔通告朝廷內(nèi)外。同時下詔禁止公私釀酒。癸酉日,派遣使者向齊、高麗、西夏報喪并告知新帝即位,還下詔讓齊從今以后稱臣而不再稱子。二月乙巳日,追謚太祖的皇后唐括氏為圣穆皇后,裴滿氏為光懿皇后。追冊太祖的妃子仆散氏為德妃,烏古論氏為賢妃。辛酉日,將太祖改葬到和陵。

三月己卯日,齊、高麗的使者前來吊祭。庚辰日,給去世的皇帝定謚號為文烈,廟號為太宗。乙酉日,把太宗葬于和陵。甲午日,任命國論右勃極烈、都元帥宗翰為太保,兼任三省事務(wù),封為晉國王。戊戌日,下詔給各國使者賜宴,但不演奏音樂。四月戊午日,齊、高麗派遣使者祝賀新帝即位。丙寅日,昏德公趙佶去世,熙宗派遣使者前去祭祀并贈送喪葬財物。這個月,熊岳縣降下甘露。

五月甲申日,左副元帥宗輔去世。九月壬申日,追尊熙宗的父親豐王為景宣皇帝,廟號徽宗,母親蒲察氏為惠昭皇后。戊寅日,尊稱太祖的皇后紇石烈氏、太宗的皇后唐括氏都為太皇太后,并下詔通告朝廷內(nèi)外。乙酉日,將徽宗和惠昭后改葬到興陵。

十一月,任命尚書令宋國王宗磐為太師。乙亥日,首次頒布?xì)v法。己卯日,任命元帥左監(jiān)完顏希尹為尚書左丞相兼侍中,太子少保高慶裔為左丞,平陽尹蕭慶為右丞。己丑日,在爻剌建造天開殿。十二月癸亥日,開始確定齊、高麗、夏前來朝賀、接受賜宴、朝辭的禮儀。把京西的鹿囿賜給農(nóng)民。

天會十四年(公元1136年)正月己巳朔日,熙宗到兩宮朝見太皇太后。齊、高麗、夏派遣使者前來祝賀。癸酉日,向高麗頒布?xì)v法。丁丑日,太皇太后紇石烈氏駕崩。乙酉日,萬壽節(jié),齊、高麗、夏派遣使者前來祝賀。熙宗原本是七月七日出生,因為這一天和他父親的忌日相同,所以改用正月十七日為萬壽節(jié)。二月癸卯日,給紇石烈氏上尊謚為欽憲皇后,葬于睿陵。三月壬午日,讓太保宗翰、太師宗磐、太傅宗干一起兼任三省事務(wù)。丁酉日,高麗派遣使者前來吊唁。八月丙辰日,追尊九代祖以下為皇帝、皇后,確定始祖、景祖、世祖、太祖、太宗的宗廟都不遷祧。癸亥日,下詔規(guī)定齊國與本朝軍民有訴訟相關(guān)的,文書上標(biāo)注年份,只用天會紀(jì)年。十月甲寅日,任命吳激為出使高麗祝賀國王生日的使者,蕭仲恭為出使齊答謝劉豫并祝賀其生日和正旦的使者。

天會十五年(公元1137年)正月癸亥朔日,熙宗到明德宮朝見太皇太后。齊、高麗、夏派遣使者前來祝賀。開始使用《大明歷》。己卯日,萬壽節(jié),齊、高麗、夏派遣使者前來祝賀。六月庚戌日,尚書左丞高慶裔、轉(zhuǎn)運使劉思因有罪被處死。七月辛巳日,太保、領(lǐng)三省事、晉國王宗翰去世。丙戌夜,京師發(fā)生地震。封皇叔宗雋、宗固,叔祖暈都為王。丁亥日,淘汰因戰(zhàn)爭而濫封的爵位。十月乙卯日,任命元帥左監(jiān)軍撻懶為左副元帥,封為魯國王。宗弼為右副元帥,封為沈王。知樞密院事兼侍中時立愛退休。十一月丙午日,廢除齊國,將劉豫降封為蜀王,并下詔通告朝廷內(nèi)外。在汴京設(shè)置行臺尚書省。十二月戊辰日,劉豫上表感謝封爵。癸未日,下詔改明年為天眷元年,實行大赦。命令韓昉、耶律紹文等編修國史。任命勖為尚書左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把蜀王劉豫遷徙到臨潢府。

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正月戊子朔日,熙宗前往明德宮朝見。高麗、西夏派遣使者前來祝賀。這一年頒布女真小字。封大司空昱為王。甲辰日,萬壽節(jié),高麗、西夏派遣使者前來祝賀。二月壬戌日,熙宗前往爻剌進行春水活動。乙丑日,前往天開殿。己巳日,下詔停止對來流水、混同江護邏地的管制,讓百姓在此地耕種畜牧。三月庚寅日,將禁苑的空閑土地分給百姓。戊申日,任命韓昉為翰林學(xué)士。

四月丁卯日,命令少府監(jiān)盧彥倫營建宮室,要求只追求儉樸。壬午日,在天元殿舉行朝享儀式。立裴滿氏為貴妃。五月己亥日,下詔以經(jīng)義、詞賦兩科選拔人才。

六月戊午日,熙宗從天開殿返回。秋七月辛卯日,左副元帥撻懶、東京留守宗雋前來朝見。丁酉日,按出滸河泛濫,沖毀房屋,很多百姓溺水而死。壬寅日,左丞相希尹被罷官。八月甲寅朔日,頒布實行新官制。癸亥日,回鶻派遣使者前來朝貢。己卯日,將河南之地歸還給宋朝。派右司侍郎張通古等人出使江南。將京師定為上京,府名為會寧,舊上京改為北京。九月甲申朔日,任命奭為會寧牧,封鄧王。乙未日,下詔百官的誥命,女真、契丹、漢人各用本民族文字,渤海人同漢人一樣。丁酉日,將燕京樞密院改為行臺尚書省。戊戌日,熙宗前往明德宮朝見。甲辰日,任命奕為平章政事。己酉日,精簡燕中西三京、平州東、西等路的州縣。辛亥日,代理行臺左丞相張孝純退休。

十月甲寅朔日,任命御前管勾契丹文字李德固為參知政事。丙寅日,封皇叔宗強為紀(jì)王,宗敏為邢王,太宗的兒子斛魯補等十三人為王。己巳日,開始禁止親王以下的人佩刀入宮。辛未日,確定封國制度。癸酉日,任命東京留守宗雋為尚書左丞相兼侍中,封陳王。十一月丙辰日,康宗以上的畫像繪制完成,在乾元殿舉行奠獻儀式。十二月癸亥日,新宮建成。甲戌日,高麗派遣使者入朝進貢。丁丑日,立貴妃裴滿氏為皇后。

天眷二年(公元1139年)正月壬午朔日,高麗、西夏派遣使者前來祝賀。戊戌日,萬壽節(jié),高麗、西夏派遣使者前來祝賀。任命左丞相宗雋為太保、領(lǐng)三省事,進封兗國王。興中尹完顏希尹重新?lián)紊袝筘┫嗉媸讨小6乱椅慈眨踝谇巴扉_殿。三月丙辰日,命令百官詳細(xì)制定禮儀制度。四月甲戌日,百官上朝參拜,首次使用朝服。己卯日,宋朝派遣使者感謝歸還河南之地。

五月戊子日,太白星在白天出現(xiàn)。乙巳日,熙宗從天開殿返回。六月己酉朔日,熙宗首次穿戴冠服。辛亥日,吳十謀反,被處死。己未日,熙宗從容地對侍臣說:“朕每次閱讀《貞觀政要》,看到書中君臣的議論,很值得我們借鑒效法。”翰林學(xué)士韓昉回答說:“這都是因為太宗和顏悅色地詢問,房玄齡、杜如晦等人竭盡忠誠。這本書雖然簡略,但足以作為典范。”熙宗說:“太宗固然是一代賢君,那明皇怎么樣呢?”韓昉說:“唐朝自太宗以來,只有明皇、憲宗值得一提。明皇就是那種有始無終的人。起初他歷經(jīng)艱難危險才登上皇位,任用姚崇、宋璟,只推行正道,所以能成就開元盛世。末年他對政務(wù)懈怠,把政事交給李林甫,任用奸佞之人,導(dǎo)致了天寶之亂。如果他能始終謹(jǐn)慎,那么貞觀之風(fēng)不難重現(xiàn)。”熙宗稱贊說得好。又問:“周成王是怎樣的君主?”韓昉回答說:“是古代的賢君。”熙宗說:“成王雖然賢能,也有周公輔佐的功勞。后世有人懷疑周公殺了他的兄長,在朕看來,為了國家大計,也不應(yīng)指責(zé)。”

七月辛巳日,宋國王宗磐、兗國王宗雋謀反,被處死。丙戌日,任命右副元帥宗弼為都元帥,進封國王。丁亥日,將誅殺宗磐等人的事情下詔通告朝廷內(nèi)外。己丑日,任命左副元帥撻懶為行臺左丞相,杜充為行臺右丞相,蕭寶、耶律輝為行臺平章政事。甲午日,咸州祥穩(wěn)沂王暈因與宗磐謀反,被處死。辛丑日,任命太傅、領(lǐng)三省事宗干為太師,依舊兼任三省事務(wù),進封梁宋國王。

八月辛亥日,行臺左相撻懶、翼王鶻懶及活離胡土、撻懶的兒子斡帶、烏達補謀反,被處死。丁丑日,太白星在白天出現(xiàn)。

九月戊寅朔日,降封太宗的各位兒子。大司空昱被罷官。丙申日,熙宗首次住進新宮。在慶元宮建立太祖原廟,壬寅日,宋朝派遣王倫等人請求歸還徽宗靈柩及韋氏等人,金朝扣押王倫沒有放行。派溫都思忠到各路考察。十月癸酉日,夏國使者前來報喪。十二月,豫國公昱去世。

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正月丁丑朔日,高麗、西夏派遣使者前來祝賀。癸巳日,萬壽節(jié),高麗、西夏派遣使者前來祝賀。任命都元帥宗弼兼領(lǐng)行臺尚書省事。四月乙巳朔日,溫都思忠考察各路,發(fā)現(xiàn)廉潔的官吏杜遵晦以下共一百二十四人,每人晉升一級,貪婪的官吏張軫以下二十一人全部罷官。癸丑日,蜀國公完顏銀術(shù)哥去世。丁卯日,熙宗前往燕京。

五月丙子日,下詔元帥府重新奪取河南、陜西之地。己卯日,下詔冊封李仁孝為夏國王。命令都元帥宗弼率兵從黎陽奔赴汴京,右監(jiān)軍撒離合從河中奔赴陜西。

當(dāng)月,河南平定。六月,陜西平定。熙宗駐留在涼陘時遭遇大旱。派蕭彥讓、田瑴審理西京的囚犯。秋七月癸卯朔日,發(fā)生日食。乙卯日,宗弼派遣使者奏報河南、陜西的捷報。丁卯日,下詔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員退休后,給予一半俸祿,三品官職的官員依舊配備侍從。

八月辛巳日,招撫曉諭陜西五路。壬午日,首次確定公主、郡縣主及駙馬的官品。九月壬寅朔日,宗弼前來朝見。戊申日,熙宗到達燕京。己酉日,親自祭祀太祖廟。庚申日,宗弼返回軍中。夏國派遣使者感謝贈給的喪葬財物。癸亥日,處死左丞相完顏希尹、右丞蕭慶以及希尹的兒子昭武大將軍把搭、符寶郎漫帶。戊辰日,夏國派遣使者感謝封冊。十一月癸丑日,讓孔子四十九代孫孔璠承襲衍圣公的封號。癸亥日,任命都點檢蕭仲恭為尚書右丞,前西京留守昂為平章政事。甲子日,行臺尚書右丞相杜充去世。十二月乙亥日,都元帥宗弼上奏說宋將岳飛、張俊、韓世忠率兵渡江,下詔命令出擊迎戰(zhàn)。丁丑日,發(fā)生地震。己亥日,任命元帥左監(jiān)軍阿離補為左副元帥,右監(jiān)軍撒離合為右副元帥。

皇統(tǒng)元年(公元1141年)正月辛丑朔日,高麗、西夏派遣使者前來祝賀。庚戌日,群臣為熙宗獻上尊號為崇天體道欽明文武圣德皇帝。熙宗首次穿戴袞冕。癸丑日,到太廟致謝。實行大赦,更改年號。丁巳日,萬壽節(jié),高麗、西夏派遣使者前來祝賀。己未日,首次確定命婦的封號。夏國請求設(shè)置榷場,朝廷批準(zhǔn)。己巳日,封平章政事昂為漆水郡王。

二月戊寅日,下詔規(guī)定所有退休官職達到三品的官員,俸祿和仆役各給予一半。宗弼攻克廬州。乙酉日,改封海濱王耶律延禧為豫王,昏德公趙佶為天水郡王,重昏侯趙桓為天水郡公。戊子日,熙宗親自祭祀孔子廟,面向北面行再拜之禮。退下后對侍臣說:“朕幼年時游樂放縱,不知道立志學(xué)習(xí),時光流逝,深感后悔。孔子雖然沒有王位,但其學(xué)說值得尊崇,讓萬世敬仰。大凡做善事,不可不努力。”從此熙宗開始認(rèn)真閱讀《尚書》《論語》以及《五代史》《遼史》等書籍,有時甚至夜以繼日。

三月己未日,熙宗在瑤池殿宴請群臣,恰好宗弼派遣使者奏報捷報,侍臣大多進獻詩歌表示祝賀。熙宗閱覽后說:“太平之世,應(yīng)當(dāng)崇尚文化,自古以來實現(xiàn)大治,都是因為如此。”四月丙子日,任命濟南尹韓昉為參知政事。辛巳日,宗弼請求討伐江南,熙宗批準(zhǔn)。五月己酉日,太師、領(lǐng)三省事、梁宋國王宗干去世。庚戌日,熙宗親自前往吊唁。日官上奏說,戌、亥時辰不宜哭泣。熙宗說:“君臣之義,骨肉之親,怎么能避開呢。”于是痛哭哀悼,下令停止上朝七天。

六月甲戌日,下詔讓都元帥宗弼與宰執(zhí)一同入朝奏事。庚寅日,行臺平章政事耶律暉退休。壬辰日,有關(guān)部門請求演奏音樂,熙宗因為宗干剛剛?cè)ナ蓝鴽]有同意。甲午日,衛(wèi)王宗強去世,熙宗如同對待宗干之喪一樣,親自前往吊唁并停止上朝。七月癸卯日,因為是景宣皇帝的忌辰,熙宗命令尚食局撤去肉食。丙午日,任命宗弼為尚書左丞相兼侍中、都元帥,依舊兼任行臺事務(wù)。己酉日,宗弼返回軍中。辛亥日,參知政事耶律讓被罷官。

九月戊申日,熙宗從燕京返回。到明德宮朝見太皇太后。下詔賜給鰥寡孤獨無法維持生計的人,每人絹二匹、棉絮三斤。這年秋天,發(fā)生蝗災(zāi)。都元帥宗弼討伐宋朝,渡過淮河。寫信譴責(zé)宋朝,宋朝回信請求罷兵,宗弼根據(jù)實際情況劃定以淮河為邊界。

十一月己酉日,高麗國祝賀熙宗接受尊號。稽古殿失火。十二月癸巳日,夏國祝賀熙宗接受尊號。天水郡公趙桓請求給予他本品級的俸祿,熙宗下詔救濟他。左丞勖進獻先朝《實錄》三卷,熙宗焚香站立接受。

皇統(tǒng)二年(公元1142年)正月乙未朔日,高麗、西夏派遣使者前來祝賀。己亥日,熙宗在來流河打獵。乙巳日,下令冊封高麗。丁未日,熙宗從來流河返回。辛亥日,萬壽節(jié),高麗、西夏派遣使者前來祝賀。壬子日,衍圣公孔璠去世,兒子孔拯承襲爵位。二月丁卯日,熙宗前往天開殿。甲戌日,賑濟熙河路。戊子日,皇子濟安出生。辛卯日,宋朝使者曹勛前來答應(yīng)每年進貢白銀、絹二十五萬兩、匹,劃定以淮河為邊界,世世代代子孫,永遠遵守誓言。改封蜀王劉豫為曹王。壬辰日,因為皇子出生,大赦朝廷內(nèi)外。

三月辛丑日,熙宗從天開殿返回。天降大雪。丙午日,任命宗弼為太傅。丙辰日,派遣左宣徽使劉筈用袞冕圭冊冊封宋康王為帝。將宋帝的母親韋氏以及已故妻子邢氏、天水郡王及其妻子鄭氏的靈柩送回江南。戊午日,立兒子濟安為皇太子。四月丙寅日,將與宋朝講和的事通告朝廷內(nèi)外。庚午日,五云樓、重明等殿建成。五月癸巳朔日,熙宗不上朝。熙宗從去年開始沉迷于飲酒,與近臣飲酒,有時持續(xù)到夜晚。宰相入朝勸諫,熙宗就請他們喝酒,說:“知道你們的心意,現(xiàn)在既然喝了,明天一定戒酒。”結(jié)果接著又喝。乙卯日,賜給宋朝誓詔。辛酉日,在五云樓宴請群臣,眾人都喝得大醉才結(jié)束。

七月甲午日,回鶻派遣使者前來進貢。北京、廣寧府發(fā)生蝗災(zāi)。丁酉日,賜給宗弼金券。八月丁卯日,下詔放朱弁、張邵、洪皓回宋朝。辛未日,恢復(fù)太宗兒子胡盧的王爵。賑濟陜西。

九月壬辰日,下詔給予天水郡王子侄、女婿,天水郡公兒子俸祿。

十一月甲寅日,平章政事漆水郡王昂去世,追封鄆王。十二月乙丑日,高麗王派遣使者感謝封冊。庚午日,宋朝派遣使者感謝歸還三位靈柩以及韋氏。壬申日,熙宗在核耶呆米路打獵。癸未日,返回宮中。甲申日,皇太子濟安去世。

皇統(tǒng)三年(公元1143年)正月己丑朔日,因為皇太子去世,熙宗不駕臨正殿,群臣到便殿祝賀。宋朝、高麗、夏國使者到皇極殿遙賀。乙巳日,萬壽節(jié),如同正旦的禮儀。三月辛卯日,任命尚書左丞勖為平章政事,殿前都點檢宗憲為尚書左丞。丁酉日,太皇太后唐括氏去世。己酉日,封兒子道濟為魏王。

五月丁巳朔日,京兆進獻瑞麥。癸亥日,熙宗祭祀太皇太后。甲申日,首次建立太廟、社稷壇。六月己酉日,首次設(shè)置驍毅軍。七月丙寅日,熙宗祭祀太皇太后。庚辰日,太原路進獻獬豸以及瑞麥。

八月辛卯日,下詔給予天水郡王孫子以及天水郡公女婿俸祿。丙申日,老人星出現(xiàn)。乙巳日,給太皇太后謚號為欽仁皇后。戊申日,葬于恭陵。十二月癸未朔日,發(fā)生日食。

皇統(tǒng)四年(公元1144年)正月癸丑朔日,宋朝、高麗、夏國派遣使者前來祝賀。甲寅日,下詔把去年宋朝進貢的財物賜給始祖以下的宗室。己未日,任命宋朝使者王倫為平州轉(zhuǎn)運使,王倫接受任命后又推辭,因為他反復(fù)無常,熙宗將其誅殺。乙丑日,陜西進獻十二株嘉禾,每株都有七穗。己巳日,萬壽節(jié),宋朝、高麗、夏國派遣使者前來祝賀。乙亥日,熙宗祭祀欽仁皇后,痛哭盡哀。二月癸未日,熙宗前往東京。丙申日,駐扎在百泊河進行春水活動。丁酉日,回鶻派遣使者前來祝賀,熙宗派粘合韓奴回訪。

五月辛亥朔日,駐扎在薰風(fēng)殿。六月辛巳朔日,發(fā)生日食。

七月庚午日,在東京建立原廟。八月癸未日,殺死魏王道濟。九月乙酉日,熙宗前往東京。壬子日,在沙河打獵,射中老虎并捕獲。乙卯日,派遣使者祭祀遼主陵墓。辛酉日,下詔薰風(fēng)殿二十里內(nèi)以及巡幸所經(jīng)過的五里內(nèi),都免除一年賦稅。癸酉日,行臺左丞相張孝純?nèi)ナ馈J氯沙饺眨贫ń栀J給饑民的酬賞標(biāo)準(zhǔn)。甲辰日,因為河朔各郡發(fā)生地震,下詔免除百姓一年賦稅,那些被壓死無人收葬的,官府負(fù)責(zé)收斂埋葬。陜西、蒲、解、汝、蔡等地因為年成饑荒,流民典押雇傭為奴婢的,官府給絹贖回使其恢復(fù)自由,放他們回鄉(xiāng)。十一月己酉日,熙宗在海島打獵。十二月甲午日,到達東京。

皇統(tǒng)五年(公元1145年)正月丁未朔日,宋朝、高麗、夏國派遣使者前來祝賀。癸亥日,萬壽節(jié),宋朝、高麗、夏國派遣使者前來祝賀。二月乙未日,駐扎在濟州進行春水活動。三月戊辰日,駐扎在天開殿。五月戊午日,開始使用熙宗御制的小字。壬寅日,因為平章政事勖的勸諫,熙宗戒酒,并向朝廷大臣宣告。六月乙亥朔日,發(fā)生日食。

八月戊戌日,從天開殿出發(fā)。九月庚申日,從東京返回。十月辛卯日,增加太祖謚號。閏月戊寅日,大名府進獻牛生下麒麟。壬辰日,懷州進獻嘉禾。十二月戊申日,增加始祖以下十位皇帝以及太宗、徽宗的謚號。丁巳日,實行大赦。

皇統(tǒng)六年(公元1146年)正月辛未朔日,宋朝、高麗、夏國派遣使者前來祝賀。壬申日,封太祖的各位孫子為王。乙亥日,在謀勒打獵。甲申日,返回京師。丁亥日,萬壽節(jié),宋朝、高麗、夏國派遣使者前來祝賀。庚寅日,把邊境土地賜給夏國。壬辰日,前往春水之地。熙宗打獵時,先導(dǎo)的騎兵誤入大澤中,熙宗的馬陷入泥沼,于是步行出來,也沒有怪罪先導(dǎo)的人。乙未日,封偎喝為王。二月丙寅日,右丞相韓企先去世。

三月壬申日,任命阿離補為行臺右丞相。四月庚子朔日,熙宗從春水之地返回。任命同判大宗正事宗固為太保、右丞相兼中書令。戊午日,行臺右丞相阿離補去世。五月壬申日,高麗王王楷去世。辛卯日,任命左宣徽使劉筈為行臺右丞相。

六月乙巳日,殺死宇文虛中以及高士談。乙丑日,派遣使者前往高麗吊祭,并起用高麗嗣王王晛。九月戊辰朔日,因為許王攻破汴京,睿宗平定陜西,鄭王攻克遼以及婁室、銀術(shù)可都有大功,為他們立碑。戊寅日,曹王劉豫去世。這一年,派遣粘割韓奴招降耶律大石,粘割韓奴被害。

皇統(tǒng)七年(公元1147年)正月乙丑朔日,宋朝、高麗、夏國派遣使者前來祝賀。辛巳日,萬春節(jié),宋朝、高麗、夏國派遣使者前來祝賀。癸未日,將西京的鹿囿改為民田。丁亥日,太白星白天出現(xiàn)在天空。三月戊寅日,高麗派遣使者感謝吊祭以及起用新王。四月戊午日,熙宗在便殿設(shè)宴。因醉酒,熙宗殺死戶部尚書宗禮。六月丁酉日,又殺害橫海軍節(jié)度使田瑴、左司郎中奚毅、翰林待制邢具瞻以及王植、高鳳廷、王效、趙益興、龔夷鑒等人。

七月己巳日,太白星再度白天現(xiàn)于天空,朝廷特赦京城地區(qū)。九月,太保、右丞相宗固去世。朝廷任命都元帥宗弼為太師、領(lǐng)三省事,依舊擔(dān)任都元帥、行臺尚書省事;平章政事勖為左丞相兼侍中;都點檢宗賢為右丞相兼中書令;行臺右丞相劉筈、右丞蕭仲恭為平章政事;李德固為尚書右丞;秘書監(jiān)蕭肄為參知政事。十月壬子日,平章行臺尚書省事奚寶去世。十一月癸酉日,任命工部侍郎仆散太彎為御史大夫。乙亥日,兵部尚書秉德進獻三角羊。己卯日,下詔減少日常膳食中羊和豬數(shù)量的五分之二。癸未日,任命尚書左丞宗憲為行臺平章政事,同判大宗正事亮為尚書左丞。十二月戊午日,參知政事韓昉被罷官。兵部尚書秉德任參知政事。

皇統(tǒng)八年(公元1148年)正月庚申朔日,宋朝、高麗、夏國派遣使者前來祝賀。丙子日,萬壽節(jié),宋朝、高麗、夏國派遣使者前來祝賀。二月壬子日,任命哥魯葛波古等人擔(dān)任橫賜高麗、夏國的使者。甲寅日,任命大理卿宗安等人擔(dān)任冊封高麗王王晛的使者。乙卯日,熙宗前往天開殿。四月戊子朔日,發(fā)生日食。辛丑日,派遣參知政事秉德等人考察官吏。庚戌日,熙宗從天開殿返回。甲寅日,《遼史》編修完成。六月乙卯日,平章政事蕭仲恭任行臺左丞相,左丞亮任平章政事,都點檢唐括辯任尚書左丞。高麗派遣使者感謝封冊。

七月乙亥日,御史大夫仆散彎被罷官,任命侍衛(wèi)親軍都指揮使阿魯帶為御史大夫。戊寅日,因尚書左丞唐括辯履職不謹(jǐn)慎,對其施以杖刑。八月戊戌日,宗弼進獻《太祖實錄》,熙宗焚香站立接受。庚子日,任命尚書左丞相勖兼領(lǐng)行臺尚書省事,右丞相宗賢為太保、尚書左丞相。丙午日,任命行臺左丞相蕭仲恭為尚書右丞相。閏月庚申日,宰臣因西林多鹿,請求熙宗前去打獵。熙宗擔(dān)心損害莊稼,沒有同意。丙寅日,太廟建成。九月丙申日,尚書左丞唐括辯被罷官。任命左宣徽使稟為尚書左丞。十月辛酉日,太師、領(lǐng)三省事、都元帥、越國王宗弼去世。

十一月壬辰日,太白星白天現(xiàn)于天空。乙未日,左丞相宗賢、左丞稟等人進言,州郡長官應(yīng)當(dāng)都任用本國人。熙宗說:“四海之內(nèi),都是朕的臣子,如果區(qū)別對待,怎么能實現(xiàn)統(tǒng)一。諺語不是說‘疑人勿使,使人勿疑’嗎?從今以后,本國人以及其他各族人,根據(jù)才能通用。”辛丑日,任命尚書左丞相宗賢為左副元帥,平章政事亮為尚書左丞相兼侍中,參知政事秉德為平章政事。庚戌日,左副元帥宗賢再次擔(dān)任太保,依舊擔(dān)任左丞相、左副元帥。十二月乙卯日,任命右丞相蕭仲恭為太傅、領(lǐng)三省事,左丞相亮為尚書右丞相。乙亥日,任命左丞相宗賢為太師、領(lǐng)三省事兼都元帥。

皇統(tǒng)九年(公元1149年)正月甲申朔日,宋朝、高麗、夏國派遣使者前來祝賀。戊戌日,太師、領(lǐng)三省事、都元帥宗賢被罷官。領(lǐng)行臺尚書省事勖任太師、領(lǐng)三省事,同判大宗正事充任尚書左丞相,右丞相亮兼任都元帥。庚子日,萬壽節(jié),宋朝、高麗、夏國派遣使者前來祝賀。壬寅日,左丞相充去世。丙午日,任命右丞相亮為左丞相,判大宗正事宗本為尚書右丞相,左副元帥宗敏為都元帥,南京留守宗賢為左副元帥兼西京留守。己酉日,宗賢再次擔(dān)任太保、領(lǐng)三省事。

二月甲寅日,會寧牧唐括辯再次擔(dān)任尚書左丞,尚書左丞稟任行臺平章政事。三月癸未朔日,發(fā)生日食。辛丑日,任命司空宗本為尚書右丞相兼中書令,左丞相亮為太保、領(lǐng)三省事。

四月壬申夜,狂風(fēng)暴雨,雷電震壞寢殿屋脊上的鴟尾,有火進入熙宗寢宮,燒毀幃幔,熙宗趕忙跑到別殿躲避。丁丑日,有利州榆林河水上有龍爭斗。大風(fēng)毀壞民居、官舍,瓦片、木頭、人畜都被卷到十幾里外,死傷數(shù)百人。五月戊子日,因四月壬申、丁丑日的天變,實行大赦。命令翰林學(xué)士張鈞起草詔書,參知政事蕭肄摘取詔書中的語句,誣陷張鈞誹謗,熙宗大怒,殺死張鈞。當(dāng)天,特赦上京的囚犯。庚寅日,派太保、領(lǐng)三省事亮去兼任行臺尚書省事。戊申日,武庫署令耶律八斤謊稱熙宗說宿直將軍蕭榮與胙王元結(jié)黨,蕭榮因此被殺。

六月己未日,任命都元帥宗敏為太保、領(lǐng)三省事兼左副元帥,左丞相宗賢兼任都元帥。八月庚申日,任命劉筈為司空,依舊擔(dān)任行臺右丞相。宰臣商議遷徙遼陽、渤海的百姓到燕南,熙宗同意。侍從高壽星等人應(yīng)當(dāng)遷徙,向皇后哭訴,皇后將此事告訴熙宗,熙宗對參與商議的人發(fā)怒,杖責(zé)平章政事秉德,殺死左司郎中三合。九月丙申日,讓領(lǐng)行臺尚書省事亮重新?lián)纹秸抡隆N煨缛眨蚊邑┫嘧诒緸樘!㈩I(lǐng)三省事,左副元帥宗敏兼領(lǐng)行臺尚書省事,平章政事秉德為尚書左丞相兼中書令,司空劉筈為平章政事。庚子日,任命御史大夫宗甫為參知政事。

十月乙丑日,熙宗殺死北京留守胙王元以及他的弟弟安武軍節(jié)度使查剌、左衛(wèi)將軍特思。實行大赦。癸酉日,任命翰林學(xué)士京為御史大夫。十一月癸未日,熙宗殺死皇后裴滿氏。召胙王妃撒卯入宮。戊子日,殺死原鄧王的兒子阿懶、達懶。癸巳日,熙宗到忽剌渾土溫打獵。派遣使者殺死德妃烏古論氏以及夾谷氏、張氏。十二月己酉朔日,熙宗從打獵處返回。丙辰日,在寢殿殺死妃裴滿氏。平章政事亮趁著群臣震驚恐懼,與親信駙馬唐括辯、寢殿小底大興國、護衛(wèi)十人長忽土、阿里出虎等人謀劃叛亂。丁巳日,讓忽土、阿里出虎在宮中當(dāng)值,命令省令史李老僧告訴大興國。夜里二鼓時分,大興國偷取符節(jié),假傳詔書打開宮門,召唐括辯等人。亮懷揣利刃與妹夫特廝跟隨唐括辯進入宮門,守衛(wèi)因為唐括辯是駙馬,沒有懷疑,放他們進去。到殿門時,衛(wèi)士察覺,亮等人抽出刀刃威脅,衛(wèi)士都不敢動。忽土、阿里出虎走到熙宗面前,熙宗尋找榻上平時放置的佩刀,卻不知已被大興國換了地方,忽土、阿里出虎于是上前弒殺熙宗,亮又上前親自補刀,鮮血濺滿了他的臉和衣服。熙宗駕崩,年僅三十一歲。左丞相秉德等人于是尊奉亮就位,眾人羅列下拜高呼萬歲,擁立他為皇帝。降熙宗為東昏王,葬在皇后裴滿氏墓中。貞元三年,改葬到了大房山蓼香甸,與諸王在同一兆域。大定初年,追謚為武靈皇帝,廟號閔宗,陵寢為思陵,并另外立廟。十九年,升祔到太廟,增謚為弘基纘武莊靖孝成皇帝。二十七年,改廟號為熙宗。二十八年,因思陵狹小,改葬到峨眉谷,仍稱思陵,并下詔通告朝廷內(nèi)外。

贊語說:熙宗在位時,四方?jīng)]有戰(zhàn)事,他敬重禮遇宗室大臣,把國政托付給他們,其繼承皇位、遵循成法的治理,有值得關(guān)注的地方。但末年他酗酒隨意殺人,人人心懷危懼。正所謂前面有進讒言的人卻看不見,后面有作亂的賊子卻不知道。逐漸釀成災(zāi)禍,并非一朝一夕的緣故。

作者努力碼字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谢通门县| 高清| 唐海县| 井冈山市| 迁安市| 科技| 阿克| 泰来县| 红安县| 敖汉旗| 昭觉县| 吴江市| 吉首市| 新乡市| 普兰县| 虎林市| 石柱| 沅陵县| 黑山县| 余江县| 浦北县| 绥阳县| 嘉荫县| 莒南县| 邛崃市| 邛崃市| 华阴市| 偏关县| 漳州市| 乐安县| 益阳市| 巴林左旗| 台中市| 定襄县| 竹北市| 清远市| 伊川县| 吕梁市| 墨江| 万州区| 神农架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