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儀琳上華山
- 吞噬諸天,從功夫開始
- 玄門道人
- 2140字
- 2025-05-24 12:00:00
“云中天下脊,尤見此山尊。八水皆南匯,群峰盡北蹲。仙臺臨日迥,風(fēng)窟護(hù)云屯。剩有搜奇興,空憐前路昏。”
步行走在恒山小徑之上,顧陽吟誦著《登恒山》的詩句,好似一個正在踏青的富家公子,來到了一座庵觀前。
庵觀是女尼修行的地方,故而不像普通寺廟那樣,門戶大開,迎接四方信眾。
顧陽敲擊了數(shù)下庵觀的大門,在外頭等上了片刻,只聽門內(nèi)一陣腳步聲響起,隨后一名年紀(jì)不大的女尼打開了大門。
“施主,你有……”年輕女尼話說到一半,就愣在了原地。
“小師父,小師父?”顧陽連叫兩聲,終于把她從失神的狀態(tài)中叫醒。
年輕女尼唰的一下臉色緋紅,支支吾吾道:“施主,你有什么事嗎?”
尋常時候,她是最能說會道的,但此時面對顧陽,嘴巴就像上了麻藥一般,一點(diǎn)也說不利索。
顧陽微微一笑,雙手合十道:“請問小師父可認(rèn)識儀琳?”
年輕女尼聽到“儀琳”的名字,眼睛頓時一亮:“施主認(rèn)識儀琳師姐?”
顧陽點(diǎn)頭微笑:“正是。我與儀琳小師父在衡山城有過一面之緣,今日特來拜訪。”
年輕女尼心中一動,又細(xì)細(xì)打量了一番顧陽的容貌,驚訝道:“你不會是華山掌門顧陽顧師叔吧?”
“哦?”顧陽詫異道,“你怎么知道的?”
“我聽去過衡山城的師姐們說起過,儀琳師姐在衡山城被采花大盜田伯光擄走,被華山劍宗的顧師叔救下。”
年輕女尼興致勃勃地說著,忽而臉紅地低下了頭,忸怩道:“聽師姐們說,顧師叔長得英俊瀟灑,貌若天仙,果然沒有騙我。”
聞言,顧陽啞然失笑。
年輕女尼也反應(yīng)了過來,誠惶誠恐道:“顧師叔親自來到白云庵,我這就去通知師父。”
“等等。”顧陽叫住了年輕女尼,輕聲道,“實不相瞞,我這次是來偷偷見儀琳的,你不必通知定逸師太,只需要告訴儀琳,讓她出來跟我見一面就行了。”
“偷偷來見儀琳師姐?”年輕女尼微微瞪大了眼睛,眼中盡是好奇的眸光,腦海中瞬間腦補(bǔ)出了一場“牛郎與織女”的大戲。
至于戲中的王母是誰?
那自然是她的師父——定逸師太了。
然而,年輕女尼微微糾結(jié)了起來,過了半響,才緩緩道:“顧師叔,儀琳她現(xiàn)在不在白云庵。”
顧陽問道:“那她現(xiàn)在去什么地方了?”
年輕女尼道:“半個月前,她被她爹爹偷偷帶下了白云庵,我也不知道儀琳師姐現(xiàn)在在哪。”
“她爹爹?”顧陽眉頭微蹙,心道:儀琳的爹爹不就是不戒和尚,不戒和尚把他帶下恒山……不會是去了華山吧。
“既然儀琳不在,那我就告辭了。”顧陽拱了拱手,施展輕功,迅速掠入了山林之中。
顧陽的身影消失在恒山密林間,年輕女尼懊惱地拍了拍腦袋,才發(fā)現(xiàn)剛才跟顧陽說了那么久,卻忘了告訴他自己的姓名。
“鄭萼,你杵在門口干什么?”身后突然傳來定逸師太嚴(yán)厲的呵斥聲,年輕女尼頓時被嚇了一跳。
她慌忙合十行禮,眼珠一轉(zhuǎn),嘴皮子利落地說道:“師父恕罪,剛才門口有行人到訪,我跟他聊了幾句,將他送走了。”
“是嗎?”定逸師太臉色微微緩和,并沒有多問,因為她此時心中還記掛著另外一件事情。
“也不知道不戒和尚這個夯貨,把儀琳帶到什么地方去了,到現(xiàn)在都還不回來。”
原本定逸師太見不戒和尚與儀琳父女相認(rèn),不戒和尚帶儀琳下山,可能只是去玩耍幾天,就會返回白云庵。
然而,現(xiàn)在都半個月了,他們還沒有回來,怎能不讓定逸師太著急呢?
驀然,她腦海中靈光一閃,心中驚愕:不戒和尚不會把儀琳帶去華山了吧。
念及至此,她便再也坐不住了。
儀琳可是她見過的佛性最高的弟子,她都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百年之后,將白云庵傳給儀琳。
要是儀琳她被不戒和尚哄騙,做出了違背清規(guī)戒律的事情,那就糟糕了。
“鄭萼,你速去準(zhǔn)備一下,我要再去趟華山。”
鄭萼聞言,心中一嘆,自己師父果然要去當(dāng)那個拆散顧師叔與儀琳師姐的王母娘娘了,希望顧師叔能夠早點(diǎn)回到華山,跟儀琳師姐有情人終成眷屬。
她在心中默默為顧陽與儀琳祈禱了一聲。
-----------------
華山腳下。
不戒和尚帶著儀琳,乘坐一輛馬車,駛進(jìn)了華山腳下的城鎮(zhèn)。
儀琳低頭跟在不戒和尚的身后,雪白秀麗的瓜子臉上寫滿了抗拒,她雖然心中十分想念顧陽大哥,但是真當(dāng)她來到華山時,心中卻充滿了怯意。
不戒和尚喊道:“女兒,別害怕。爹爹這就帶著你上山,去見你那個日思夜想的心上人。”
儀琳粉面羞紅,微嗔道:“爹爹,你說什么啊!顧大哥救了我,我只是想來感謝他而已,他可不是我的心上人。”
“好,爹爹說錯了,那我們先上華山吧。”不戒和尚知道自家女兒害羞,不愿說出心里話,想著先哄女兒上華山,再逼顧陽娶了女兒,也算是補(bǔ)償這么多年不在女兒身邊的罪過。
儀琳抿了抿唇,跟著不戒和尚一步一步走上了華山。
如今華山派的聲勢相比于幾個月前,又有了極大的提升。
自從繼任大典上,華山掌門顧陽以一己之力,力戰(zhàn)嵩山十余名高手的事跡傳播出去之后,整個觀眾地區(qū)的少年英杰們紛紛以拜入華山派為榮。
每日前來華山拜師的人,可謂是絡(luò)繹不絕。
但寧中則謹(jǐn)記顧陽的交代,嚴(yán)格收徒,但凡拜師之人的資質(zhì)與品行有一點(diǎn)不足,便不與錄取,將他們通通安排到了山下的外門之中。
饒是如此,華山派在短短幾個月內(nèi),也新增了幾十個新弟子。
一時間,原本人丁稀少的華山派瞬間興旺熱鬧了起來,練劍坪上到處可見相互比劍論劍的華山弟子。
雖然在人數(shù)上,華山派依舊還比不上其他五岳劍派,但任誰都能看出來,華山派在顧陽的帶領(lǐng)下,已經(jīng)走出了曾經(jīng)的頹勢,未來的高度不可限量。
儀琳上到華山,見華山這般情況,心里也由衷為顧陽感到高興。
驀地,一聲清朗的聲音傳入儀琳的耳中。
“這不是恒山派的儀琳師妹嗎?你怎么來到華山了?”